歐洲人為什麼幾乎不談匈奴人?中國史籍為證,說多了怕成中國後裔

2020-12-16 網易新聞

匈奴是我國古代時期非常不服管教的民族,他們一直以來都在邊境騷擾百姓,由於太過張揚,於是很多朝代都在致力消滅匈奴,但是匈奴本就是一個特殊的文化,並且部落人數強大,所以想要消滅他們,談何容易,直到霍去病衛青等出現,才算是消滅了匈奴的主力軍,但是關於匈奴的身世,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態度,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匈奴並不是中華的後人,而是歐洲的,那麼歐洲人為什麼幾乎不談匈奴人?中國史籍為證,說多了怕成中國後裔。

據史書記載,匈奴是夏桀同父異母的哥哥在夏朝覆滅之後,逃離了到了北方地區,於是才慢慢的形成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部落。雖然根據史書記載,匈奴是承認自己是夏朝的後人的,而且他們的頭領也的確和夏桀的哥哥淳維是一個名字,但是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一直都難以考核的,而且史書記載中,匈奴的文化演變也是很大的。

匈奴大部隊被霍去病打散之後,形成了南北兩個部落,雖然北匈奴最後被打的實力很弱,但是他們在休息時刻養精蓄銳,想要重新發展,公元350年,匈奴進入了歐洲地區,並且和突厥人阿蘭國發生了一場規模很大的戰爭,當時匈奴的首領自立巴蘭比爾王,突厥和匈奴開戰,最終卻輸在了匈奴的手下,於是這也是匈奴第一次被西方文化所記載。

到了公元3世紀末,匈奴人出現了,又打敗了烏克蘭人,繼續推進到了黑海北岸,匈奴大軍分為兩路,打敗了西哥特人,羅馬看匈奴人勢力強大,想藉機收了他們,給他們住所,並且把他們收編,於是匈奴人收起了自己的鋒芒,休戰了。但是慢慢的,好景不長,羅馬被一分為二,雖然面對著兩個羅馬,但是匈奴人並不害怕,他們一直擾亂著東羅馬的生活,於是東羅馬為了尋求和平就給匈奴進貢了。

阿提拉當上匈奴首領的時候,已經是公元435年,他帶兵出徵了波斯帝國,除了照例欺負東羅馬之外,他還不忘欺負西羅馬,所以羅馬人對匈奴人是非常憎恨的。不滿足現狀的阿提拉帶兵走向了高盧地區,但是卻碰上了一個狠角色,就是羅馬名將阿提紐斯,他和西哥特人聯合對付匈奴,於是雙方大敗,匈奴人回到了萊茵河。一年之後,阿提拉捲土重來,想要進攻義大利。但是在和親的過程中,阿提拉卻死了,於是匈奴人一下子群龍無首,開始四處逃散。

慢慢的很多匈奴人都被歐洲文化所融合,於是成為了歐洲人。但是歐洲人對於匈奴血統是一直都不同意的,他們認為如果承認了這一點,他們就會成為中華後裔,而且歐洲人對匈奴的感情,也是非常複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歐洲人為什麼幾乎不談匈奴人?中國史籍為證,說多了怕成中國後裔
    關於匈奴的身世,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態度,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匈奴並不是中華的後人,而是歐洲的,那麼歐洲人為什麼幾乎不談匈奴人?中國史籍為證,說多了怕成中國後裔。
  • 歐洲人為何對匈奴閉口不談,不是不談,怕深究成為中國後裔!
    引言在古代,一直與我國為敵的種族就是匈奴,而匈奴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他們之後又去了哪裡?這些問題很有趣,而也因為如此,歐洲人對匈奴閉口不談,他們不是不想談,而是不敢談,怕談多了就成為中國的後裔,其中原因錯綜複雜,如果想說只能從匈奴開始說。
  • 古代匈奴的後裔是哪裡人?匈牙利人是匈奴後代嗎?
    匈牙利人是匈奴後裔 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認為,現在的匈牙利人就是古代匈奴的後裔。許多匈牙利人也認為自己是匈奴人的後裔,以為匈奴人阿提拉建立的匈奴帝國橫掃歐洲,被稱為「上帝之鞭」。歐洲人崇拜強者,有這樣的一個老祖宗簡直是無上的榮耀。
  • 橫掃歐洲的匈人是西遷的北匈奴嗎?匈牙利是其後裔所建嗎?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匈奴在漢朝持續打擊下分為兩部,南匈奴留居故地並逐漸融入其他民族。北匈奴被迫西遷,所建的匈人帝國在阿提拉時期達到鼎盛,橫掃東、西羅馬帝國,令歐陸恐怖不已,稱其為「上帝之鞭」。以上是十八世紀法國史學家德金所提出的「匈人即匈奴」猜想,該假說一面世即大獲轟動,支持者甚眾,反對者不少。
  • 匈牙利人為何曾認為自己是中國後裔,匈牙利祖先和匈奴有什麼關係
    歐洲有兩個神奇的「東方民族」,一個是土耳其人;另一個是匈牙利人。土耳其人分明長著一張歐洲臉,卻每天說自己是突厥後裔,還妄圖拉著全世界突厥民族恢復祖上的榮光。對於土耳其的無賴,中國人拿他也沒辦法,畢竟突厥西遷的歷史路徑很清晰。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歷史上,中原王朝多次與匈奴之間展開戰鬥,那次數多到我用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過來,我們就撿幾個主要的來說吧。比如,秦始皇曾經派蒙括大將軍北擊匈奴,雖然匈奴吃了敗仗,但是他們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經常死灰復燃。秦始皇一看,這經常打仗也不是辦法,於是就開始修長城,拒敵於國門之外。
  • 匈牙利和蒙古,哪個才是匈奴的後裔|大象公會
    從歐洲到遠東,各路匈奴後裔的人種、文化幾乎像美國一樣多元,到底哪些人是真正的古匈奴人的後代?文|何必 涼風近日,考古界爆出大新聞:在蒙古國中戈壁省德力格爾杭愛蘇木境內,中蒙聯合考察隊實地考察了一處漢文摩崖石刻,確認了它就是東漢永元元年(公元 89 年)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銘》。
  • 歷史上兇悍的匈奴,如今他們還有後裔嗎?學者給出的回答讓人意外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可以確定後來歐洲的匈人基本上就是西遷的北匈奴的後裔,或者說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也融合了其他的民族,從而產生了歐洲匈人的後裔。但是如果你問現代的民族哪一個是匈奴人的後裔?歐洲匈人的基因已經消失但是在後來的研究當中,也有專家發現後來的歐洲匈人和之前我們所說的匈奴,他們之間是沒有在基因上有相似之處的,在這裡筆者要告訴大家,其實用基因來判斷歐洲匈人是否為之前我們所說的匈奴的後裔,這樣判斷是非常不準確的。
  •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被排斥的匈奴部族後來有相當一部分遷至河套一帶發展,最終發展成令秦漢時期長期頭疼的匈奴。這也就是大家印象中,多次入侵中原的匈奴。 一、匈奴的輝煌時期 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為了解決邊境不斷被匈奴騷擾的局面,曾經令蒙恬北擊匈奴,收復了河套地區。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匈奴實力並不強,無法跟大秦帝國相抗衡。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有很多人認為今天的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後裔,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我將在文章最後進行分析。匈奴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在公元前215年時,被秦國大將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到西漢前期,匈奴強大起來並屢次進犯邊境,後為漢武帝所敗。
  • 中國一著名學者說:匈牙利是匈奴人後裔,一研究說:沒基因關係
    面對這一熱門話題,就連匈牙利人本身都持有懷疑態度,19世紀之前的匈牙利人自認為他們是亞洲北部曾經西遷的北匈奴的後代,但是如今的匈牙利官方說法則認為:他們不屬於匈奴人,也不屬於匈人,如今的匈牙利人最早是來自歐亞大陸交界地帶的烏拉爾山麓附近的遊牧民族——馬札爾人。
  • 安徽一支匈奴後裔,至今保留匈奴民俗,還有人會匈奴語
    為什麼叫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 "圖蘭"則是對當今阿爾泰語系和烏拉爾語系諸多與古代匈奴由親緣關係的現代民族的統稱,"庫裡臺"一詞在突厥語中的含義是"集會",在蒙古語和匈牙利語中也有此詞彙,而且是相同的發音和含義。故世界圖蘭庫裡臺大會被漢字翻譯為世界匈奴人後裔大會。根據有關報導,明年將舉辦下一屆大會。
  • 橫掃歐洲的匈人是西遷的北匈奴嗎?匈牙利是其後裔所建嗎?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匈奴在漢朝持續打擊下分為兩部,南匈奴留居故地並逐漸融入其他民族。北匈奴被迫西遷,所建的匈人帝國在阿提拉時期達到鼎盛,橫掃東、西羅馬帝國,令歐陸恐怖不已,稱其為「上帝之鞭」。以上是十八世紀法國史學家德金所提出的「匈人即匈奴」猜想,該假說一面世即大獲轟動,支持者甚眾,反對者不少。
  • 匈牙利人為何曾認為自己是中國後裔,匈牙利祖先和匈奴有什麼關係
    歐洲有兩個神奇的「東方民族」,一個是土耳其人;另一個是匈牙利人。土耳其人分明長著一張歐洲臉,卻每天說自己是突厥後裔,還妄圖拉著全世界突厥民族恢復祖上的榮光。對於土耳其的無賴,中國人拿他也沒辦法,畢竟突厥西遷的歷史路徑很清晰。
  • 匈牙利和蒙古,哪個才是匈奴的後裔?
    [摘要]從歐洲到遠東,各路匈奴後裔的人種、文化幾乎像美國一樣多元,到底哪些人是真正的古匈奴人的後代?不過,中國的大部分蒙古史學者持不同意見,將蒙古族源流上溯到大興安嶺的東胡人。關於匈奴後裔的去向,中文史學界的主要觀點也和蒙古學者大不相同:匈奴被漢軍擊敗西遷,最終來到歐洲,引發民族大遷徙,間接滅亡了西羅馬,這就是歐洲文獻中的「匈人」,後來演變成匈牙利人。在不同的歷史敘事中,匈奴人的後裔相隔萬裡,甚至人種都黃白不同,真正的匈奴後裔到底在哪裡?
  • 現今的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人的後裔嗎?這個民族已經徹底消失了
    今天,在教科書或者影視劇中,常常可以看到「匈奴」字眼,只是,世界上並沒有存在過一個叫「匈奴」的民族。那麼,這就很奇怪了,到底我們熟知的匈奴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它的正式叫法又是什麼呢?匈奴人的來歷有些說不清楚,有人說:他們是夏朝的遺民,也有人說:他們是中亞的白種人。匈奴強盛的時候,他們不斷得南侵,擾得中原人永不安寧。
  • 匈奴的後裔今天在哪裡?陝北的匈奴人去哪了?
    姬胡是土著,地地道道的陝北人,在陝北這塊土地上已經生活了3000年。稽胡正是黃帝的後裔,商周時被稱作鬼方、獫狁、獯鬻、薰育、葷粥等,這些名稱是中原民族在不同時期對稽胡的稱呼,或是稽胡的一支。 狄,又叫北狄,分很多種,主要有白狄、赤狄、長狄,生活在陝北的是白狄。
  • 威震歐洲的匈人帝國,是從中國西遷的北匈奴人建立的嘛?
    阿蘭位於中亞康居的西北,《後漢書·西域傳》說:「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居地城屬康居,土氣溫和,多楨松、白草,民俗衣服與康居同」。一些中外學者認為這個中國史書上的阿蘭聊國就是這個被匈人滅掉的阿蘭國。公元445年,匈人的副王阿提拉殺掉與其聯合執政的兄弟大王布萊達,成為了匈人唯一的王。在阿提拉的領導下,匈人帝國的版圖達到極盛,東西羅馬帝國都聞之心顫,連所謂當時的蠻族日耳曼人也聞之膽寒,匈人可謂蠻族中蠻族,歐洲人稱阿提拉為上帝之鞭。公元453年,阿提拉去世,其兒子們爭奪王位,他們的帝國很快土崩瓦解,整個民族也消失在了歐洲的歷史中。
  • 共1000多人,或為中國史上呼揭人
    我們的史籍有時很奇怪,讀它,總會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即在某地忽然會冒出一個民族,然後,就把那個地方叫做這個民族的起源地,由此,再引發一些學者的爭論,產生很多的說法。匈奴、鮮卑、突厥……等等,這些民族都是,都會遇到我們上面說到的這些情況。
  • 為什麼我們會把匈奴、匈人、匈牙利人混為一談?
    既然羅馬帝國是歐洲有史以來疆域面積最大的帝國,千百年來,歐洲各國的權力遊戲基本圍繞地中海展開,而地中海在那個時候成了帝國的內湖。那麼歐洲最闊的時候也讓我們中國人的手下敗將給吊起來打。綜觀二十四史,明初編修的《元史》水平相當低劣,編修僅歷時半年,許多重要記載語焉不詳,錢大昕就毫不留情地說:「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蒙古人武功極盛,元代許多史事實際上已經牽涉中亞、西亞乃至歐洲,修元史所需的視野和知識對於明初中原士大夫多少有些勉為其難。洪鈞看到西亞學者留下的對蒙古徵服歷史的第一手記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於是苦心編成《元史譯文證補》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