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是「蝸牛美食之路」,專注家庭美食的做法和技巧,力圖所有網友朋友都能成為家庭美食製作大師,關注小編,每天分享最簡易最好吃的家庭美食製作方法)
所謂「滷味老湯」,其實就是長期積累使用的「滷水汁」,「老湯」的使用時間越久,滷製成品的肉質就越優良,滷味也就越濃鬱越好吃。
如果熬製「滷水汁」?又如何對「滷水汁」進行長期保存,使之成為「老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滷水汁的熬製
「滷味老湯」的前身,即是初始「滷水汁。」
1:用料:第一次滷水的製作,吊湯應用比較出味的肉類食材做湯引,豬骨、排骨、雞塊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2:調料:生薑400克、草果50克、桂皮50克、花椒30克、丁香10克、香葉10克、茴香50克、豆蔻40克、砂仁30克、紅曲米20克、(也可以不放,紅曲米主在調色)、食鹽30克、冰糖30克
(因為是熬製滷水以上用料不需要放的那麼精準,只是需要知道大概多少就可以,不能刻意計較幾克)
3:將肉類食材在沸水中煮一下,逼出其內部血水,然後洗淨備用。(肉類食材過水,也沒有固定時間去煮,塊大塊小煮的時間不一樣,一般就是把肉質通過沸水煮緊,內部血水會被擠壓出來,這樣就可以了,不然湯色易渾)
4:所有香料集在一起,找一塊紗布包起來,做成香料包。
5:起一個小桶,將沸過水洗淨的肉類食材放進去,再放入調料包,加入大量清水,大火燒開,再轉中火熬煮,直到肉類食材全熟時,撈出肉類食材。(不要把肉類食材煮爛進鍋裡,只需要煮熟就可以,撈出後不要扔掉,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菜吃,沒關係的)
6:把調料包也一起撈出,鍋內的「滷水汁」就是變成「老湯」前的原型
(滷製第一鍋滷水汁的時候,不要放蔥、蒜、醬油,只需要放入食鹽即可,不然滷水汁不好保存,調料包也不要一直放在湯裡,容易讓湯味變的過大)
成為「滷味老湯」的經過
1:取出上次熬製的「滷水汁」,加入適量清水使湯水還原到最初水平或者更多。
2:依舊按照第一次的製作過程,加入豬骨、雞塊,調料包。
(和第一次滷水的製作不同,這一次的調料包,所使用的調料應該對半減少)
3:如此反覆煮製「滷水汁」四次左右,「滷味老湯」即可順利製成
(家庭製作如果不想反覆買豬骨、雞塊進行滷製,也可以減少次數,滷製兩次即可,即第一次煮好滷水汁,再加入肉類食材和半量調料包,滷製一次,就可滷製自己喜歡的菜品)
「滷味老湯」的保存方法
這個是重中之重的關鍵。
首先,用完湯水滷製東西後,湯水中的殘渣一定要全部撈乾淨,以免食材在湯水中質變。
其次,裝湯水所用的器材,最好是陶瓷或者玻璃材質,用塑料或者金屬器材,容易讓湯水和容器起化學反應。
最後,容器最好是用適合的蓋子蓋起來,保存前,湯水應充分冷卻,長時間不用的話要放冷凍,如果隔三差五就要滷東西吃,那可以放冷藏。
每次取出使用時,都需要先燒開殺菌,再滷製東西。
一般滷水菜品的滷製時間
小編只列出家中經常可能吃到的。
雞尖:滷5分鐘、然後關火泡10分鐘。
雞爪:滷10分鐘、泡20分鐘
雞蛋:滷10分鐘、泡20分鐘
雞翅:滷10分鐘、泡20分鐘
豬耳朵:滷30分鐘、泡30分鐘
豬腳:滷1小時、泡1小時
豬尾巴:滷30分鐘、泡40分鐘
豬大腸:滷40分鐘、泡40分鐘
豬頭肉:滷50分鐘、泡1小時
(以上的所有食材要看具體大小來判斷,小編給出的時間是參考,大差不差,方便網友不用一會兒一看食材生熟程度)
還有什麼需要知道的,可以關注小編,或者在下面評論留言,小編會第一時間回復。
也記得喜歡吃滷水下酒、迎客的網友收藏轉發,方便後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