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王城又稱「大吳哥」、「吳哥王城」,呈正方形,城牆周長14千米,以護城河環繞。全城5道城門,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還有一道通向皇宮的「勝利門」,城門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5座城門外各有一座橫跨護城河的大橋,橋的兩旁置有石像,每邊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狀。
城南門(South Gate)外的護城河上架有石橋,橋的兩側欄杆上各有一排54個石雕的半身像,一邊代表神靈,另一邊代表惡魔,他們手上拉著眼鏡蛇化身的巨蛇王。據說寬約百米的護城河,在古時養有很多鱷魚,是用來抵禦敵人進攻的。 城東門曾是《古墓麗影》的取景地。
王城護城河橋:橋兩側的石雕為修羅與阿修羅合力攪拌乳海獲取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兩側各有27座雕像,高2.2米,跪坐姿,合力報持巨蟒用力拉扯。觀察雕像的面容可以分辨他的身份:眼睛細長、表情含蓄的是修羅(天神),怒眼圓睜、表情兇惡的是阿修羅(魔鬼)。
南門(South Gate):城門高達23米,上方為巨大的四面佛像,面露安詳的微笑,是吳哥古蹟的標誌之一。巴戎寺:城中最重要、最宏偉的建築。巴方寺:曾經是舊王城的中心,吳哥常見的三層平臺建築,底層雕有各種動物雕像,頂部已坍塌。目前該寺因維修已暫時關閉。
通王城是吳哥王朝的國都,俗稱大吳哥,這裡是通王城的南門,是進入大吳哥的一個主要景點,好多旅行團的人都在這裡拍照,一早上就車水馬龍的。
南大門上雕刻著四面佛的塔,僅佛像面部就有三米長,四個頭像各朝一方,代表了須彌山頂上的四個方位神。道路的兩側各有54座石像。左邊的石像神情祥和面含微笑,它們代表著天神是善神,也叫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