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省是文化大省,具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如何才能讓這些「死」的文物「活」起來,達到傳承歷史、傳播文化的作用?請你提出建議。
這題說的建議本質上就是一個組織規劃的題目,看看你怎麼組織策劃,讓文物活起來。
給文物以生命
一個文物冷冰冰的在那裡,沒有什麼說明,比如說就是一塊石頭是沒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的,如果經過考古專家說明,這是一塊與乾隆皇帝有關的故事,而且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那麼感興趣的人就多了,所以我們可以給文物以生命。
我們可以通過查閱檔案資料、走訪歷史學者,充分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歷史價值,歷史地位,做好相應的記錄。之後請專業的人員進行整理,比如製作成影像資料、繪畫等形式,並注以文字說明,讓群眾感受到文物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具有歷史人文溫度的。
讓文物走出博物館
文物如果僅僅是躺在博物館裡,那就比較死板了,形式也單一,怎樣才能多種形式讓文物活起來呢?
可以通過文物節目,比如說央視有一個鑑寶節目挺不錯的,在給人家鑑定寶物的時候順便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普及文物知識,突出文物保護傳承的重要性。
除了搞節目,同時也可以搞文創產品,故宮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文創產品賣得火,文創產品背後講述的歷史知識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可以把文物知識融入日曆、扇子、手機套等產品上,在社會上形成喜愛傳統文化,重視文物價值的氛圍。
讓文物走出A省
搞文物文化不能自嗨,要積極交流,增進互動,因為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積極走出去才能讓更多人了解A省的文物文化,同時在交流中也能取長補短,完善文物傳承方式。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文物走出去呢?現在比較流行的就是「網際網路+」了,通過開設相應的自媒體,把文物搬到自媒體上,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
另外一個方式就比較傳統了,就是進行文物交流展覽,通過展覽讓民眾切身感受A省文物,了解A省文物。提升大家文物傳承保護意識,樹立文化自信。
這道題回答的總思路就是:
1、簡單說一下文物活起來的意義,傳承歷史文化,發掘文化資源,帶動經濟發展;
2、整理文物,給文物以說明,為文物注入靈魂;
3、採取多種形式讓文物走出博物館,傳播文物文化,;
4、採取多種形式讓文物走出A省,擴大文物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