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星標「西江網」,與肇慶相約
在肇慶,
有這麼一個地方,
這裡處處古色古香,
白牆黛瓦,古韻猶存。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她,
就是擁有近700年歷史的
高要區回龍鎮赤水塘社區。
接下來,就讓西江君帶大家
去尋訪具有歷史遺蹟的赤水塘社區,
體驗其中的古樸韻味。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近700年悠久歷史
如今成為人們打卡勝地
中西結合的青磚屋、
長著青苔的石板路、
充滿古韻的門樓、
莊嚴的祠堂、巍峨的碉樓……
▲位於赤水塘社區的碉樓。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每到周末或節假日,
高要區回龍鎮赤水塘社區
以其特色古村落文化
吸引一批批觀光遊客前來打卡。
▲赤水塘社區古巷道。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赤水塘社區建村至今已有近700年歷史,是遠近聞名的古村、僑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赤水塘社區以古村落開發為抓手,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在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上,積極發揮赤水塘的古村落資源優勢,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村中碉樓和鑊耳屋相映成趣。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古村落旅遊將煥發新活力
赤水塘社區乘著回龍鎮
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記項目的機遇,
在「萬企幫萬村」政策中,
建立企業幫扶村居的長效機制,
以古村落發展為載體,
廣府文化特色小鎮項目為引領,
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赤水塘社區清心亭。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當前,赤水塘社區正積極與企業洽談引進古村落開發保護和鄉村觀光旅遊項目,通過充分發揮村內農田資源優勢,把村後農田打造成融葡萄園種植和觀賞、農家樂、自助農場等為一體的智慧農場,與古村落觀光旅遊攝影互為依託,相得益彰。目前項目正準備籤約,預計每年能增加社區集體收入30萬元,並帶動當地一批群眾增收致富。
同時,
赤水塘社區也與旅遊開發公司初步達成共識,
赤水塘將村中的古屋集約起來,
交由旅遊開發公司統一開發管理,
旅遊開發公司將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
將古屋打造成為特色民宿,
這也將大大地提高集體和居民的收入。
▲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此外,
還將挖掘赤水塘研學教育實踐基地,
打造研學教育旅遊線路等項目,
不斷豐富產業業態,
形成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文旅項目等
多元化發展的產業格局,
實現赤水塘社區產業振興。
全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人們居住環境更舒適
近年來,
赤水塘社區全面開展
垃圾清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
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全面保護村中
古樹名木、古址名廟,
提升社區基礎設施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功能,
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
讓赤水塘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同時,
赤水塘社區還以黨建陣地為載體,
開展各類活動,用優良黨風
引領好鄉風、好民風。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目前,
赤水塘社區無論從顏值
和收入都實現了大變身,
鄉村振興穩步發展。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古色古香,古韻猶存
這些打卡點一定別錯過
在赤水塘社區,
古建築中雕刻、壁畫、
灰塑等保存完好,
無不工藝精湛、寓意豐富。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靚麗村容村貌不容錯過!
自2018年9月以來,
赤水塘社區開始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如今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田園風光、
舒適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已初顯成效。
▲進村牌坊
▲新時代氣息
▲乾淨古巷
▲淳風裡門樓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原來古村落這麼美,
趕緊約上親朋好友,
一覽古村古樓、感受古色古香吧!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桂芳
原標題:《肇慶這個近700歲的古村顏值太高了!將打造成旅遊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