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城裡成家多年未回,老人一聲不吭去看望,翻開被子她泣不成聲

2020-12-26 騰訊網

劉大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嫁給丈夫五年後,丈夫就不幸去世,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婆婆,她像男人一樣撐起了家,其中心酸村裡人都看在眼裡,紛紛勸她趁年輕,再找個人家,以劉大媽的條件,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劉大媽看著懷中的兒子,想到病床上的婆婆,眉頭緊鎖,心裡還是捨不得離開他們。

為了撫養孩子,伺候婆婆,她早出晚歸,上午去給工地幫忙,下午自己種地,硬是把兒子撫養成人,還讓婆婆安度晚年,兒子一天天長大,她卻越來越矮,身體也消瘦不少,婆婆去世前,握著劉大媽的手說:「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娶了你這麼一個好媳婦!」。

婆婆走後,兒子就是劉大媽的全部,他叫李明,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家庭的原因讓他比同齡人更加懂得珍惜,別的孩子都在嬉戲玩耍,他卻在地裡幫母親幹農活,照顧婆婆,看見村裡有塑料瓶,他會撿起來,然後拿去廢品站換錢貼補家用,母親經常在外幹活,他只能自己做飯,慢慢的,也能炒一手好菜。

李明學習很苛刻,經常學習到深夜,李大媽心疼他,讓他去睡覺,可他卻躲在被窩裡,用手電筒照明看書,劉大媽發現後,很擔心兒子身體,生氣的說:「媽不求你長大後多有出息,只希望你的健康快樂,好好的,你這樣,媽會心疼的」。李明擦了擦母親母親眼角的淚水:「媽,我是家裡唯一的男人,我想努力學習,讓你和奶奶住上大房子,我是男人,必須承擔起家裡的責任」。聽到孩子這個懂事的話,劉大媽既高興又心疼。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明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大型企業,沒幾年就憑藉能力與努力成了領導,收入不菲,還娶了一個懂事能幹的媳婦。

村民都羨慕劉大媽,都說她苦盡甘來,終於可以享清福,李明城裡買了房,平時工作很忙,想讓她跟著去城裡安享晚年,但是劉大媽卻擔心給兒子兒媳添麻煩,婉言拒絕了兒子的好意,還說在村裡住習慣了,捨不得街坊鄰居,李明很無奈,也不想強求劉大媽,但只要一有時間,李明便帶著妻子回來看望她,兒媳也很孝順,經常回來伺候劉大媽。

有一次,劉大媽生了大病,躺在床上幹不了活,恰逢兒子出差,照顧老人的事全是兒媳複雜,忙前忙後,伺候老人很麻煩,兒媳卻無半點怨言,好幾次劉大媽都眼含淚說的說:「我家黎明能娶到你,真是他積攢幾百年的福氣」,兒媳笑著說:「和您相比,我還差很遠,還得向您學習!」,看到兒子娶了這麼好的兒媳,劉大媽這一生已經無憾了。

可是自從兩年前,兒兒媳就像變了個人,每次回來臉色都不好,回來的次數也少了許多。

兒媳說李明被公司派遣到國外,要五六年才能回來,劉大媽猜想也許是兒子的離開,兒媳心中思念才會這樣,也就沒想太多,不過兒媳每個月都準時給她寄生活費,每次向兒媳詢問兒子什麼時候回來,兒媳都說快樂,由於很久沒見孫子,她多次向兒媳提出進城看孫子,但都被兒媳以各種理由拒絕。

越想越不對,劉大媽心裡有一絲擔心,一天清晨,劉大媽鎖好房子大門,悄悄坐上去城裡的汽車,中午時分,她到了兒子家。

兒媳見到突然出現的婆婆,表情很緊張,趕緊招呼婆婆進屋,給婆婆倒了一杯水,讓婆婆在客廳休息,然後轉身進廚房做飯了,劉大媽看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的屋子,心裡很高興,孫子上學去了,但孫子房間門開著,沒多想劉大媽就走了進去,孫子學習桌上擺放著孫子照片,她看了一眼後笑著說道:「和兒子小時候真像!」,心裡頓時一陣暖流。

當他坐在孫子床上的時候,被子下面似乎有個硬東西,翻開被子她不禁愣住了,那是一張黑白的遺像,上面的人他再熟悉不過,不是別人,正是她兒子李明,看到這裡,劉大媽腦袋一片空白,失聲大哭起來。

後來,從兒媳口中知道,兒子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受傷,沒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前叮囑過兒媳,要她務必不能告訴劉大媽。

那一晚,兒媳不斷安慰李大媽別太難過,要保重身子,但劉大媽很明白,最傷心、最難過的是兒媳。。。

兒子走了,劉大媽和兒媳心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孫子,為了更好的照顧孫子,也為了兒媳能夠安心工作,李大媽順了兒媳的意,搬來和他們住。

每當看著孫子,劉大媽心中又充滿希望,兒子雖然走了,但是兒媳對劉大媽依舊很好,像劉大媽對待自己婆婆一樣,兒子雖然走了,但是她卻多了一個懂事孝順的女兒。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有版權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定期看望百歲老人和她的兒子;本報聯合阿里天天正能量獎勵10000元
    圖/受訪者提供 從5年前起,長沙志願者劉潤初與他的朋友們一起,時常前往大山深處看望一位年邁的老人。 老人名叫周張華,如今已是百歲高齡。她與80多歲的兒子周宗桃相依為命。周宗桃說,「家裡從此多了很多親人,媽媽總是盼著他們過來。」
  • 情感:去城裡看望兒子,沒想到兒媳這樣對我?我心如針扎的痛!
    我是個60多歲的老人。老伴去世的早。我一個人拉扯著兒子生活。供兒子上大學,直到兒子畢業分配到工作。期間真的很不容易。不知道受到多少人的白眼。如今孩子有出息了。我的心裡特別的高興,欣慰。為了兒子受再多的委屈再多的累也值了。
  • 「91歲老人訪美看望女兒遭磚頭襲擊 肇事者:滾回你的狗窩去」
    Rodriguez是今年已滿91歲的老人,他的國籍是墨西哥,他的女兒們一家在美國洛杉磯居住,所以這位91歲的老人每年都會去看望他的女兒。墨西哥並且他每年都會去看望自己的女兒兩次,這是一個十分愛女兒的爸爸,已經91歲高齡了還堅持著每年美國與墨西哥兩邊奔波,也是十分的辛苦忙碌。
  • 我回娘家看望母親,母親燉排骨款待我,嫂子下班回家後掀翻餐桌
    有人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女人嫁人了,再回娘家的感覺就不一樣,尤其是哥哥或弟弟成家了,回娘家更有做客的感覺。女人想父母了,想回娘家看看,可有時候嫂子不樂意,她們甚至不希望小姑子回娘家。前陣子我回娘家看爸媽,那天中午我正吃著排骨,嫂子回家後大發脾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82歲農村老人獨居家中手工縫薄被子,她說要送給62歲兒子蓋
    圖片上這位老奶奶今年82歲,是陝西省合陽縣農村人,2018年5月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們在黃河岸邊一個小山村遇見了老人家,老奶奶一個人在家裡縫著著被褥,她說這是在趕製夏天蓋的薄被子,床上放著已經縫製好的2床薄被子了,手中的是第三件。
  • 「兒子,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回老家的」「您再不走,我的家就沒了」
    但是很多老人卻沒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子女帶去多大的傷害。人老了,會變得很倔強,缺少全面考慮問題的想法,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永遠是孩子。但越是如此,越容易給孩子帶去傷害。「兒子,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回老家的」孫大娘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疼愛的孩子,會趕她走。
  • 農村7旬老人不住兒子城市高樓,偷跑回家享清福,看生活成啥樣
    她家別致的小土門樓和依崖而建的院落讓我們倍感親切,濃濃的鄉愁像一股暖流湧進我們的心田。聽到我們的說話聲,這位紅衣大媽回過身來,走出院子和我們打著招呼,她熱情的邀請我們進家裡坐坐,大媽說家裡沒有人,自己是剛剛從城裡兒子家「偷跑」回來的,我們覺得老人肯定遭遇了什麼,沒有過完年怎麼「偷跑」回家了?
  • 70歲老人徒步30多裡,趕到火車站接兒子
    父母,給兒女最無私的愛,即使孤單也很少訴說常給他們打個電話,常回去看看,多陪陪他們吧兩個兒子在外打工一年未歸,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的70歲獨居老太突然感覺兒子即將回家,便獨自一人徒步15公裡山路,趕到火車站接兒子
  • 百歲老人活了101,三個兒子卻都相繼早逝,老人去世後才揭開真相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百歲老人活了101,三個兒子卻都相繼早逝,老人去世後才揭開真相陳老太婆是陳坪村的長壽老人,活到101歲才離開。按理來說,能活到這個歲數真的不容易,即使死也是喜喪。老太婆雖在世多年,卻終其一生苦命,這是為什麼?陳老太年輕時,和他同村的丈夫結婚,兩人共生了三個兒子,旁人都羨慕不已。原以為這一生可以與丈夫白頭偕老,生兒育女。
  • 去城裡還是去鎮裡,郭裡告訴你
    不管是城鎮化還是逆城鎮化,小城鎮建設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去城裡還是去鎮裡,郭裡告訴你「過去三轉加一響,如今城裡得有房」。去城裡還是去鎮裡,郭裡人作出了自己的選擇。「老家學校教得好,何必往城裡擠」冬日的上午,行駛在鄒西的山嶺薄地間,忽然之間路變得寬闊起來、人流車流多了起來,紅綠燈在景觀法桐間閃爍,樓房、學校、廣場、商業街等錯落有致、區劃分明,一座精緻的小城出現在偏僻的山嶺間。馮愛華一家就生活在這座小城裡。
  • 男子坐火車回家,路上撿回一老人,拿出照片,知道老人的真實身份
    當張斌在城裡工作的時候,他在工廠裡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女孩梁莉莉,兩人相愛了,張斌也到了結婚後的年齡,所以趁著春節假期,張斌很高興和梁莉莉回家看她的父母。老太太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年輕人,我是一個孤獨的老人,沒有丈夫和孩子。」張輝覺得對不起老太太,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就邀請她在他家住幾天,然後和家人聯繫一下,再回家。原來老太太之所以要來這裡,是因為20年前失去了3歲的兒子小明,她的婚姻很不幸,她的丈夫死於一場事故。
  •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在2014年的時候。網絡上流傳著。一段長達77年的愛情故事。這一個故事,感動了好多的網友。這一段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那時候。長得非常漂亮的張淑英嫁給了當時的一個軍官鍾崇鑫。
  • 農村一些六十歲以上老人有退休金,為啥還在種地?
    首先我想說,現在六十歲根本算不上老人,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生活各方面都提高了,而且現代人也很注重養生,不像過去貧窮的那時候,60歲的人看上去就老態龍鍾,真的很像老人。記得我奶奶60歲的時候,頭髮挽成一個髮髻別在後面,穿著大襟襖。
  • 老人海邊救下小企鵝,放生後,企鵝每年遊行8000公裡看望恩人!
    老人海邊救下小企鵝,放生後,企鵝每年遊行8000公裡看望恩人! 動物的心思非常單純,倘若是它們感受到了人類的善意,便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感謝,一名老人在海邊救下了一隻小企鵝,放生後,企鵝每年遊行8000公裡看望恩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7旬老人從結婚第一天起伺候婆婆55年,而今她孤獨生活在深山
    圖為老人在給攝影師展示兒女看望她時帶的月餅。這位老人今年75歲,姓伍,有3個兒子1個女兒,現在都定居在山外新規劃的村子裡,老人從嫁過來第一天開始就伺候患病的婆婆,她的婆婆在過去給財主家當丫鬟,吃苦受累落下一身病,在她結婚沒兩年她的兩個小叔子相繼病逝,一個17歲、一個19歲,本身就體弱多病的婆婆經受不住兩兒子病逝的打擊,身心徹底垮了,常年靠她精心照料日常生活起居。
  • 兒子娶妻後,每月寄2千,清明節當天,老人說要給兒子燒紙錢
    (來自讀者來稿,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兒子娶妻後,每月寄2000,清明節當天,老人說要給兒子燒紙錢都說兒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只有不孝順爹娘的孩子,哪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可我的老公車禍意外去世了,為了瞞住年邁的婆婆
  • 火車站小哥給100元老人讓她補臥鋪票,老人:比2個兒子還中用
    相信很多子女是非常有孝心的,也會贍養老人;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對老人不顧不顧的,外人甚至都能做得比子女好。近日,一位從北京看病完後回安徽的老人遇到了一熱心的小哥,老人說這小哥比她兒子還中用。到時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看……
  • 80後售票員為智障母親撐起一片天 盼結婚成家
    把媽媽鎖在家裡去上班,下班回家照顧媽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都是他一個人的秘密。同事眼裡的孟斌,不愛說,愛笑。他喜歡踢球、唱歌,但除了車隊組織的活動,他從不參加同事聚會。他每天笑呵呵地來上班,夜裡下班會搭同事的車到最近的夜班車站。沒有人特別留意這個小夥子,直到有一天,有車隊同事看到孟斌扶著一位智障老人逛超市。
  • 被兒女嫌惡的老人,消失在寒夜
    勸了幾次,大兒子也就隨她去了。這天林勤娥前腳剛走,女兒後腳正巧來看望他們。看完臥病的父親,裡外尋了一圈沒見著母親,只見嫂子正坐在場院裡剝毛豆。「姆媽去地上撿柴了,你先坐會兒吧。」儲根容招呼她。兩個人便一道坐著剝毛豆,有一搭沒一搭嘮著家常。
  • 老人去世留下二十萬,兒媳婦半年沒有輸對密碼,七歲孫子道破真相
    彭大媽出身農村,跟許大爺有一個兒子叫許鵬。他們大半輩子就生了這麼一個兒子。為了兒子有一個好的未來。他們辛勤工作,把兒子送去城裡讀書。兒子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考上了武漢紡織大學。因此畢業後就留在了武漢工作。工資也是一直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