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圓形競技場旁的就是羅馬重量級的古蹟區:古羅馬廣場。
以羅馬廣場為起點,發展出來古羅馬時代市民生活的中心地。
羅馬廣場位於巴拉丁和卡比託山丘之間的谷地。由於此處鄰近臺伯河,早在公元前7-8世紀時,兩岸的居民就開始有了頻繁的交易而發展出市集;
公元前2世紀羅馬共和時期,這裡逐漸發展成為羅馬人的生活重心得,因此,廣場不只有市集,陸續出現會堂、神廟、法院等建築,此時正是羅馬帝國最強大的階段,建築不斷的擴建,達到最巔峰;
到了4世紀,古羅馬帝國勢力逐漸衰敗,廣場上的磚瓦,大理石材也被拆去挪為他用;
5世紀末,哥德人入侵後,更曾把此處當作家畜放養的。
整個古羅馬的遺址完全遭到毀壞。
帝國崩潰後的1500年,龐大的古羅馬城遺址一直被埋藏在地底下,直到1830年隨著考古學家挖掘工程的進行,這一座座殘缺不全,斷壁殘垣的神廟。
會堂才得以重見天日。
到目前為止,挖掘的工作還在進行著,羅馬人甚至認為,整個羅馬可能尚有很多古羅馬時代所留下來的珍貴古物,等著去挖掘復原。
走在這片殘破到不勝唏噓的「重量級」古蹟區裡,我看到了歷史的痕跡。
四分之一不到的牆面去想像當時的榮景,這片歷史價值勝過實際景致的古蹟區,可以說是我看過那麼多世界遺產中,最摸不著頭緒的一個。
令人討厭的是,在參觀圓形競技場時,天空飄來許多烏雲,讓我擔心參觀古羅馬遺址區時會下雨。
拿著與羅馬競技場相通用。
心中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下起一場還不算小的雨,害我只能在古羅馬遺址區裡,找個可以遮雨的地方,等待雨停。
雖然之後在天氣睛朗時,我又經過古羅馬遺址群。
我再次看到了歷史的痕跡,這裡是古羅馬遺址之一,這裡具有很多古人的回憶。
歷史不能再現,但是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那一段滄桑的歷史。
關於古羅馬廣場的歷史,你是否有過了解?
小編覺得旅遊就得有所收穫。有時候一段旅程,不僅僅是為了放鬆,更是為了開闊眼界。
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小編覺得是固定的。
但我們真的想要那樣的生活嗎?何不讓讓自己放鬆放鬆。去旅遊吧,去感受旅遊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