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5 21:39:02
探路者為打造社群生態,曾涉足多個領域,其中就包括旅遊。公司在2015年時取得了易遊天下控股權。但隨著公司業績起伏和保殼壓力,正回歸主業的探路者打算剝離易遊天下。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每經編輯 文多
探路者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11月14日晚,「戶外用品第一股」探路者(300005,SZ)發布公告稱,欲將旗下子公司易遊天下國際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遊天下)29%的股權,以740.66萬元的對價轉讓給北京春光似錦管理諮詢服務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春光似錦)。交易完成後,易遊天下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對於轉讓該公司股權的原因,探路者表示,是繼續圍繞「聚焦戶外用品主業」、「逐步退出重組與戶外主營業務不相關的業務」等轉型戰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繼探路者在2017、2018兩個年度連續虧損後,2019成為上市公司「保殼」的重要關頭。在三季報中,探路者已預計,公司今年扭虧為盈的目標或將實現。
僅就本次轉讓來說,探路者無疑也是甩開了一個「燙手山芋」。公告顯示,自探路者2015年完成戰略投資易遊天下之後,其表現便始終不如人意。除了經營上的虧損外,易遊天下還因諸多訴訟影響現金周轉,導致探路者在2018年不得不再度對其進行增資「挽救」。
若本次轉讓完成,探路者持有的易遊天下股權比例將降至約46.53%,因此易遊天下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對手春光似錦,便是由易遊天下原股東甄浩與新增投資者聯合設立的,當前,甄浩仍為春光似錦的普通合伙人並執行合夥企業事務。
公開資料顯示,易遊天下成立於2007年12月,當前的主營業務包括出入境旅遊業務、航空機票銷售代理等。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為7711.61萬元,負債總額5222.44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70.56萬元。
探路者和易遊天下的股權結緣,首先是因探路者2013年起開始實施新戰略,欲構建「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和大體育三大業務」協同發展的社群生態。2015年,公司便以股權受讓和增資相結合的方式,合計作價2.31億元取得投資後易遊天下74.56%的股權。
交易之外,探路者與易遊天下及其原股東甄浩還籤署了一份業績對賭協議,易遊天下和甄浩承諾,易遊天下2015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不低於15億元、40億元和60億元,同期,易遊天下淨利潤目標的,2015年虧損不超過2500萬元,2016年大於0元,2017年盈利6000萬元。
但事與願違,並表後的易遊天下表現卻始終不如人意,持續虧損的現實讓這份對賭協議未能順利完成。而隨著探路者重新聚焦體育用品主業,易遊天下也隨之開始被考慮剝離。
從2015年探路者戰略投資至今,易遊天下29%的股權的價值,已由2015年的超8000萬元縮水至如今的不足750萬元,本次交易無疑成為了探路者一次虧本的買賣。
探路者對易遊天下的剝離,還不是說賣就賣,也曾有過幾度波折。
2018年10月,探路者公告稱,由於易遊天下前期多起訴訟案件影響,導致其大額資金被凍結及先行代賠付,造成該公司的現金周轉面臨較大困難。探路者不得不向易遊天下再增資1557.9萬元。
儘管易遊天下經營業務負責人曾向探路者出具《保證函》,承諾在2019年1月1日以後,約定期間內易遊天下出現淨利潤超額虧損的情形,就會以現金方式向探路者100%補償。但顯然,眼下的探路者已不願再背負這個業績包袱。
而放眼探路者的總體發展情況,今年公司似乎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完成「保殼」任務。
探路者董秘陶旭在11月15日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2017年下半年以來,探路者確立了「聚焦資源促進戶外用品主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優化非戶外主業的相關業務結構,持續整合與戶外主業有深度協同作用的項目,並逐步退出重組與戶外主營業務不相關的業務」的發展戰略,戰略正在逐步地有序地推進中。此後,探路者將繼續加強投後管理,為戶外主業轉化能量。
據探路者不久前發布的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87億元,同比下降20.55%;但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48.95萬元,同比增長293.22%。對此,公司解釋稱,營收減少是因為公司聚焦主業,使得旅行服務收入大幅減少所致,而對於淨利大增這點,一部分功勞則來自賣房「套現」。
探路者表示,公司上半年公司處置了部分自有房產,實現稅後淨收益3625.26萬元。同時非戶外主業的虧損情況也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此外,公司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亦有1872.6萬元。
根據探路者在第三季度報中的預計,公司在2019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不低於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