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83】中陽神圪墶村之白狐狸傳說

2020-12-13 澎湃新聞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83】中陽神圪墶村之白狐狸傳說

2019-08-27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陽神圪墶村之白狐狸傳說

一個傳說神仙顯靈,由白狐狸從供桌上叼著廟籤至康家莊後之高山頂上,就此築廟而更名了一個小村莊,這就是中陽縣的神圪墶村。神圪墶村位於中陽縣下棗林鄉東二公裡處,村域佔地面積3.2平方公裡,總人口141戶365口人,這個行政村是由神圪墶、貝坡和麥地墕三個自然村組成。農業以玉米、土豆、穀子等農作物為主。2014年,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156人,佔全村總人口43%。2017年,神圪墶村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120元,村集體收入首次達到56680元。這一歷史性的變化,使神圪墶村成為「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呂梁市美麗宜居示範村」和「中陽縣鄉村振興示範村」。一個帶有「神」字的村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加之華麗轉身,給人平添幾分極度嚮往之心。走近神圪墶村,不僅給人以美好的鄉村記憶,還可聆聽美麗的神話故事。說起這「神圪墶村」名字的來歷,還要從這個「神」字說起。

傳說,清朝光緒初年,中陽縣康家莊村村民集聚大廟嶺正準備修建一座寺廟,當村民將要在已選址處上香破土動土時,忽然,從樹林中竄出了一隻雪白雪白的狐狸,迅捷從供桌上叼起一支廟籤,飛快地跑到了康家莊後一個高山頂上,張口將廟籤一丟,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在場的村民們目睹這突如其來的怪事,一個個都傻眼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茫然不知所措。其實,當時人人都在自個揣摩著,這究竟是神還是鬼,難道是神仙顯靈了,倘若如此,必有吉相。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後眾議,決定將原定廟址改變到白狐狸丟廟籤處高山頂建廟。後來,村民在此就修建了一座寺廟。因寺廟建在高山疙瘩上,又因白狐狸美麗邂逅參與,自此,人們就將「康家莊村」更名為「神圪墶村」。140年多來,儘管鬥轉星移星,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戰亂不斷,但神圪噠村人一直過著平安祥和的安逸生活。古人曰「一生無大事,神仙守安居」。也許這句話在神圪墶村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寧靜致遠曰:神圪墶村因白狐狸美麗邂逅,造就了一個神話故事,因此也改變了這個古村村名。但古老的神圪墶村更有驚人之變,那就是由一個貧困村華麗轉身為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和呂梁美麗鄉村。探尋神圪墶村變遷之秘籍,概括而言,就是鄉村振興戰略總攬,三年三變思路架構,鎖定既定奮鬥目標,矢志不渝砥礪奮進。主要經驗做法就是:鄉村旅遊,健康生活,找準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政治掛帥,黨建凝聚團隊,感天動地一定會得道多助;文化彰顯情懷,走有信念有理想的康莊大道。

走近神圪墶,感悟神圪墶,筆者別是一番感悟在心頭。走近土樓式的「鄉村記憶館」,圖文並茂的小小展室,再現了古老鄉村華麗轉身之歷程,給人一種鄉村記憶的美感;走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場」,一幅赫然醒目的中陽剪紙圖,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精神矍鑠,神採奕奕,情系百姓,愛民如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之大美情懷;走進「毛澤東廣場」,偉人毛主席身著軍裝半身畫像懸掛於廣場中央,「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三幅標語,頓然給人一種肅然起敬,心潮澎湃之回味感;走近觀景臺,居高臨下,環顧四周,俯視眼前,美麗神圪墶村盤踞於魏巍呂梁山神圪墶之山巔,四周綠蔭環抱,民居古色古香,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在此悄然拉開帷幕,鄉愁記憶在此有了新的展示與解讀;漫步神圪墶民居小巷,筆者聯想起「首屆呂梁文學季」「從鄉村出發的寫作」主題。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最重要的創作課題,「鄉村」是許多作家創作的源頭。在城鎮化加快、城鄉分化明顯的當下,鄉村振興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鄉村是一個時間和空間、文化和產業的混合體,當下鄉村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原來城鄉之間的循環被剪斷了,走出了鄉再也沒有辦法回鄉」。這即人們常說的「回得去的故鄉,回不去的鄉愁」。眾所周知,李白的鄉村是豪華的,杜甫的鄉村是含蓄的,陶淵明的鄉村是安逸的,而趙樹理的鄉村是複雜而矛盾的,魯迅從鄉村裡看到的是麻木與愚鈍,沈從文的鄉村則充滿了人情味。美麗鄉村的神圪墶村賦予人們的是,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民風淳樸,美麗宜人宜居。回望農村,筆者大腦一閃而過的詞是「勞作」:農民、田野、農業、農作物和經濟。提到鄉村,首先想到的是:民俗風情、鄉風文明、人文思想、優美環境。雖說「農村」與「鄉村」僅一字之差,但還有本質的差別:我們稱「農村」時,表現出的是經濟發展狀態;我們稱「鄉村」時,凸顯的是鄉村民俗文化。因為,鄉村比較凸顯生態文明,農村就顯得很一般化。由於鄉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此本就很弱勢,但這不是文化的過錯,是文化在鄉村的走失。現在好多鄉村,人員大量外出,試想一個沒有文化消費的鄉村能有生氣嗎?因此,文化是需要傳承,需要聽眾,也需要參與者。鄉村不應是一塊被忽視而遺忘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潤,而這不單單靠僅農民自身。誠然,沒有農村和諧文化的建設,就不會有整個社會的和諧文化建設。農村需要休閒的文化消費,同樣也需要高雅的文化來提升品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呂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也不再是當年面貌了,城市有城市裡的繁華街道,農村也有農村的特色文化。二者之不同,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口不一樣;二是經濟來源不一樣;三是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四是生活條件不一樣。走近神圪墶村,勾起了筆者美好的鄉愁記憶:兒時的家鄉,是清貧的、落後的、閉塞的,簡單的生活和單調的學習環境,使我們對外面的世界之了解微乎其微,只是懵懵懂懂地感覺,遠方很神秘、很精彩,所以真心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家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回不去的村莊,再也回不到從前,如是就更加令人嚮往。綠色、自然、陽光、動物與人共享,這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指標,而在這個領域,農民是城市人的導師,鄉村生態又是城市人嚮往的標準,農耕文明是真正可持續理念與人類文明的高地。美麗鄉村神圪墶村,賦予筆者對打造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更多更深層的思考和對未來鄉村振興的美好期盼!

作者:解德輝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關注

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布」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70】嵐州之飲馬池來歷傳說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70】嵐州之飲馬池來歷傳說 2019-08-06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72】交樓申之仙人洞傳說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72】交樓申之仙人洞傳說 2019-08-08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㉘】白馬仙洞來歷之傳說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㉘】白馬仙洞來歷之傳說 2019-06-02 14: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離石區首屆信義九圪墶CAMP電音節精彩上演
    來源:呂梁新聞網本報訊 為豐富呂梁市民消夏娛樂需求,進一步擴大信義鎮鄉村旅遊知名度及影響力,8月25日晚,在信義鎮康家嶺村九圪墶營地內,離石區首屆信義九圪墶CAMP電音節在這裡精彩上演,激情十足的電音DJ表演,流行的搖滾音樂,讓廣大市民共同享受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饕餮盛宴
  • 信義九圪墶營地電音節開幕,「音樂+旅遊」打造信義小鎮新亮點
    8月25日19:30,「康養福地,山河之夜 」首屆信義小鎮九圪墶營地電音節在信義九圪墶營地拉開序幕,屬於信義西華鎮草原腳下的狂歡模式正式開啟。據了解,九龍墶營地位於信義鎮鄉村旅遊核心地帶。該營地結合樹屋、蒙古包、房車帳篷露營地、窯洞體驗中心、美食、農家樂等特色項目為一體,致力於打造專屬山河草原窯洞的品質露營和徒步文化。信義鎮位於呂梁市離石區東部,下轄20個行政村,是離石區最大的鄉鎮。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⑪】北武當山之龜蛇石傳說
    據道教典籍記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為龜蛇合體。據段成武《酉陽雜俎》記載:唐朝時,朱道士遊廬山,見澗石山間盤蛇如堆錦,隨即變成巨龜,山中的老人說是玄武現形。這在其它神話傳說中以蛇龜相纏形式出現。到南宋時,玄武開始人格化,其形象變為披髮、黑衣、仗劍、足踏龜蛇。又據宋《雲麓漫抄》記載,龜蛇與玄武之關係開始一分為二。到明代時,玄武崇奉極盛,其地位僅次於三清、玉帝。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㉑】北武當山之龜蛇石傳說
    遠觀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近觀之體積龐大,形象逼真。據史料記載,石龜體長3.5米,直徑2.5米,高1.2米;石蛇身長2米,直徑1米。據道教典籍記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為龜蛇合體。據段成武《酉陽雜俎》記載:唐朝時,朱道士遊廬山,見澗石山間盤蛇如堆錦,隨即變成巨龜,山中的老人說是玄武現形。這在其它神話傳說中以蛇龜相纏形式出現。到南宋時,玄武開始人格化,其形象變為披髮、黑衣、仗劍、足踏龜蛇。
  • 呂梁信義最好玩的電音節來啦,這個周末來草原山谷蹦迪了
    離石區鄉村旅遊季系列活動「信義九圪墶營地電音節」音樂 |篝火 |露營 |集市活動地點:信義.九圪墶營地(近西華鎮草原,百度搜索「九圪墶村」前往)8.14 -8.16 15:00-21>呂梁西華鎮草原下的營地生活這個周末來草原山谷蹦迪了!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㊸】孝義慈勝寺遊記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㊸】孝義慈勝寺遊記 2020-07-10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㉔】白馬仙洞重遊記
    白馬仙洞重遊記一匹白馬成仙造就了一段神話傳說故事;一個天然溶洞搭建了兩位仙人博弈平臺;一座蒼山擁翠、漫山松柏、鬱鬱蔥蔥、卉草呈祥的九鳳山;一個洞內套洞、景中生景、幽邃奇險、神秘莫測的石山洞
  • 免費電音節,最好玩兒的「山河之夜」在這裡
    離石區鄉村旅遊季系列活動「信義九圪墶營地七夕電音節」音樂 |篝火 |露營 |集市活動地點:信義.九圪墶營地(近西華鎮草原,百度搜索「九圪墶村」前往)8.25 -8.27 17:00-21:00十裡八鄉,風雨無阻,應聲而來門票可在本文後面免費領取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離石玉靈山遊記
    因見山之高大雄偉,具有王者虎視之氣,遂歸葬於此。在不遠的洞上村有勒王臺,傳說當年石勒投靠劉淵屯兵駐紮於此,故名屯上。所謂勒王臺者,點將之地也。在玉靈山西10裡處有個村,叫留子局村。為此有兩種說法:一說石勒有一子戰死後埋殯於此;二說石勒出徵時,因戰不便,隨將小兒子寄留此村,故名留子局村。史實究竟如何?史書無載,僅為傳說而已。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㉚】離石石佛寺遊記
    原舊址位於離石區馬茂莊村北河口、王家坡村前古龍興寺內(今離石城鎮中學一帶)。今新建的石佛寺位於王家坡村一個半山腰。據石佛寺《重修龍興寺碑記》記載:石佛寺,原系安國寺下院,屬禪宗臨濟派道場。歷代幾經擴建修繕,明萬曆28年(1600年)曾予重修,清康熙21年(1682年)又經于成龍父子等奉欽命再修,布局完整,頗具規模,香火盛極一時。抗戰期間,石像慘遭日寇炮擊,斷為三節。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㉘】離石神仙山遊記
    因周邊20裡範圍內,再無別山叫做筆架山,據此,可推斷神仙山乃筆架山;據(明)趙國相《遊筆山記》記載:「石城之朔右出20裡許,有山名筆架者,肖形也,三峰排矗,中昂旁下,餘若波浪漸削,恍如琢磨所成者,企之則載自呂梁遵川而南,放於屏山,無異觀其出沒無常者,近山之稍低,且有時雲出岫而雨即隨,或淋潦既久,則霽生雲散,鄉人訛傳為仙人呼吸使然。
  • 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六)
    待續:龜蛇駕舟接靈泉  白雲山上喜洋洋往期內容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五)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四)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二)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一)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十)連載:石樓---大型神話故事靈泉女神傳奇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45】孝義金龍山遊記
    加之,披上金龍四大王謝緒從人到神的神話故事,又使金龍山蒙上了一層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慕其名,而嚮往之。庚子之年,初夏時節,我走進孝義,走近金龍山。傳說金龍大王歷經四代:禹龍王是顯赫華夏的治水大英雄大禹、青雲龍王是玉帝下派得道神仙青雲道長、真武龍王是北方真武大帝、謝緒龍王是明太祖朱元璋冊封的金龍四大王,即現時廟中供奉之神。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㉕】金閣寺遊記
    親眼見證了離石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親身經歷了離石改革發展的美好歷程,親耳聆聽了離石人文演繹的傳說故事。其中,對「先有金閣寺,後有石州城」之說,雖早有耳聞,但因種種原因,也許是工作繁忙,也許是興趣所致,一直未能成行。丁酉之年,孟秋時節,看到驢友發來幾張金閣寺的美圖,歷史久遠,思緒悠悠,瞬間撥動了訪古探幽、賞景悟道的美好心情,於是,我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⑳】走近嵐縣麵塑
    走進嵐縣嵐城,走近麵塑供會,我不僅深入了解了民間麵塑的起源,親耳聆聽了神話傳說的故事,而且親眼目睹了妙手塑型的麵塑,親自感悟了麵塑文化的藝術。漫步嵐城北街,細心觀賞品讀,用心感悟領悟。觀賞的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麵塑供品,品讀的是栩栩如生、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感悟的是源遠流長、歷史厚重的麵塑文化,領悟的是民間藝術的視覺享受,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46】品讀離石蓮花池公園
    據《永寧州志》載:離石,戰國為趙之離石邑。西漢置縣,東漢為西河郡治所。北魏置離石鎮。北齊置昌化縣,北周為離石郡治。唐、宋、元、明皆屬石州,明初離石併入石州,明隆慶年改名為永寧州。民國廢州為縣,後復稱離石。1941年又置離東縣,1946年併入離石,1954年並方山縣為離山縣,1958年與中陽縣合併稱離石,1959年復置中山縣。1971年為呂梁地區行署所在地。
  • 山西呂梁中陽桃園鑫隆煤業
    為了推進煤礦綜合管理水平提升的工作進展,山西呂梁中陽桃園鑫隆煤業高度重視,積極籌備,認真組織開展了「班組長話安全」活動,用「工匠精神」對安全「精雕細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