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句話叫做「無雞不成宴」,說明了雞肉在古時候的重要性。而到現代,雞肉也已經成為了我國居民的第二大肉食來源。
肉食對於每個人來說,是非常喜愛之物。有很多人經常都是「無肉不歡」的。不過,人體每天所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有很多都需要從肉食上獲取。如果長期不吃肉的人,身體總會有某些營養是不均衡的。
而根據養生膳食推薦的標準,成人每天所需要禽畜類肉食總量大概是45到75克,不吃和多吃,都是不利於健康的。但是能做到這個標準的,幾乎少得可憐。
那麼既然雞肉是我們的第二大肉食來源,下面我們就以雞肉為例來了解下。
對於想吃雞肉的人們來說,雞肉的來源可以有這幾種方式:
一是自家養的鮮活雞;二是通過市場上買的熟食雞肉;三是市場上買的冰凍雞肉,(冷凍雞肉包括了冰鮮雞和冷凍雞)。
畢竟在城市居住的人自己養雞不太現實,所以,去只能選擇去超市購買冰凍雞肉。
但是有很多人就覺得:雞肉還是新鮮雞肉營養價值更高,口感更好!
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新鮮雞肉、冰鮮雞、冷凍雞在各個方面的區別。
新鮮雞:這個好理解,就是剛剛屠宰之後的雞肉。
冰鮮雞:就是嚴格按照要求把屠宰後的雞在一個小時之內,通過冰水冷卻、風冷等方式將溫度降到0到4攝氏度。然後再進行保鮮處理和包裝,並且在後續的加工、流通和零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0到4攝氏度的溫控條件。簡單來說就是,冰鮮雞低溫不結冰。
冷凍雞:就是利用傳統的冷凍技術,把經過屠宰之後的雞,放進冷庫的預冷間,短時間內將溫度降到0攝氏度,使其凍結。然後放在0下18攝氏度條件下儲存。而冷凍雞就是儲存結冰的雞肉。
很多人都在擔心,相比起新鮮雞肉,被冰凍過的雞肉就沒有什麼營養價值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針對被凍過的雞肉來說,現代的技術這麼發達,新鮮雞被屠宰了之後,馬上就會被技術處理了。通過迅速冰凍技術,無論是雞肉中的優質蛋白,還是多種包含的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基本是不會發生改變。唯一改變的就是口感的問題,比如脂肪酸。所以人們都會感覺凍久了的雞肉感覺沒有新鮮雞肉口感好。
但是又有人覺得,就算冰凍保存的時候,營養沒有流失。但是我們在解凍的過程中,很多的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肯定會流失嚴重!
這個擔心確實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們來了解下雞肉中水溶性維生素的含量:B1含量為0.05mg/100g,B2含量為0.09mg/100g;而我們人體每天所需要維生素B1和B2分別為1.3到1.4mg/d、1.2到1.4mg/d。
但是B1和B2卻可以在堅果、粗糧、動物內臟中廣泛獲取。所以在解凍過程中就算有損失,也不會影響雞肉本身主要的營養價值。
結語:
冰鮮雞由於長期處在低溫不結冰的狀態,也無需解凍,不會產生營養流失,口感不遜色新鮮雞;
冷凍雞在冰凍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冰晶,但是在解凍的過程中,還是有少量的營養流失;口感稍微差點,但是也無足輕重。
所以,從營養和口感來說,冰鮮雞最好,新鮮雞次之,冷凍雞最差。
今日話題:對於雞肉,你覺得哪種雞肉會更好?歡迎留言討論!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