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下雨怎麼養蜂?老蜂農是這麼做的

2020-12-11 聽蜂之語

養蜂靠天,要是每天都下雨,持續陰雨低溫天氣,那這蜂該怎麼養呢?

很多人面臨這種情況都是只能幹著急,甚至為此打了養蜂的退堂鼓。

不過在聽蜂之語看來,萬物皆有周期和輪迴,遇到這種不好的天氣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便可,保存了實力還是會有大把機會的,黎明前的黑暗誰沒有經歷過呢?再長的陰雨季節,也總會迎來天氣好轉的那一天。

平常聽蜂之語對待陰雨連綿的天氣,養蜂只做了兩件事:

一、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主要就是不過度幹擾蜜蜂,不隨意開箱,不隨意大量飼喂,不刻意繁殖,不刻意刺激蜜蜂進食。過多的操作並不能給蜂群帶來什麼好的效果,比如大量飼餵還容易引起爬蜂病。

二、及時補充食物。

持續下雨的天氣,蜜蜂註定無法正常外出採集蜜源;如果是溫度比較高的季節,蜂群的消耗比低溫天氣要多的多。所以注意食物的補充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讓蜜蜂處於食物短缺狀態,稍不留神,整群蜜蜂在幾天內就會「全軍覆沒」。

總之,保障食物的補充是必要之舉,聽蜂之語認為一般三天以上餵一次糖水,每次飼餵不宜過多,如果巢脾有儲蜜則不用飼喂。為了減少爬蜂病的症狀,建議飼餵的糖水比例採用3斤水兌7斤糖,糖水如果太稀在下雨季節不利於蜜蜂排洩。

關於下雨天氣如何養蜂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80多歲的老蜂農養60年黑蜂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不知不覺中我家的老蜂農我的爺爺已經八十多歲。爺爺是20多歲時接觸蜜蜂,30多歲時開始南北方流動養蜂。爺爺說:「那一年,來幾家養蜜蜂的南方人到我們家附近養蜂。」我們家住在山區有北方最主要的蜜源椴樹蜜。
  • 為什麼養蜂農的蜂蜜滯銷?
    養蜂是一門甜蜜而帶有經濟收益的門道。其中以蜂蜜產品為主要銷量。隨著養蜂行業的規模化,養蜂人的蜂群數量日益增加,加之全球氣溫暖和,很多蜜源植物都大量如期的開花結果。大量的蜜源植物開花,有著龐大的蜂群數量,自然預示著蜂蜜產品的大豐收。
  • 老蜂農卻說這是好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經驗豐富的老蜂農卻說這是好事呢?春繁期間蜂蜜突然大量減少的原因按理來說春繁期間有養蜂人的獎勵餵養再加上外界也有粉蜜源植物,雖然早期春繁粉蜜源植物還不能算豐富,但是滿足蜂群早期日常消耗那是綽綽有餘。
  • 別再被老蜂農騙了,這樣使用防逃片,再也不用擔心蜜蜂會逃跑了
    飛逃的蜂群停留在樹上這時,很多老蜂農都會告訴我們很多他們使用過的經驗,但是蜜蜂如果已經出現了想逃跑的念頭的話,就像浪子回頭金不換一樣是很難有辦法阻止住的,特別是中華蜜蜂,並非簡單的介子脾、飼餵糖漿能夠解決的了的。
  • 蜜蜂一夜暴斃 養蜂人家的酸甜苦辣
    弋陽曆來有養蜂傳統,現已有蜂農500多戶。今年50歲的楊來茂,不僅是一名養蜂30多年的老蜂農,還是弋陽縣清湖養蜂合作社的負責人。他給我們講述了他的養蜂歷程。  時間像個多才多藝的畫家,總是不停地在調色板上畫出七彩的花色。
  • 土養的中蜂怎麼把握最佳取蜜時機?哪種方式取蜜最好?適合最重要
    前言:土養的中蜂怎麼把握最佳取蜜時機?用哪種方式取蜜最好?我是山娃養蜂,關於土法養殖中蜂,在我國有些歷史了,也是我國最早的養蜂方式,在山娃的家鄉,許多老蜂農依舊使用此方法,土養的中蜂取蜜相對麻煩,對蜜蜂有較大引起影響,對蜂巢的損傷非常大。
  • 老蜂農:有了這個信號,別再讓蜜蜂自己採鹽
    很多人對此並不了解,就連養蜂新手也是充滿疑問,既然蜜蜂能採鹽,為什麼蜂農們還要自己餵鹽水呢,讓它們自己去採不行嗎? 很多時候,可以在廁所或者畜圈等地方,看到蜜蜂這就是蜜蜂在採集人畜代謝中的鹽分,但有經驗的養蜂人一般不允許蜜蜂這樣做,因為很可能因為採鹽而使蜜蜂感染病害。所以即使蜜蜂能自行採鹽,老蜂農們還是會餵鹽水,避免採集產生病菌。
  • 有經驗的老蜂農告訴你
    有經驗的老蜂農告訴你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有一些大規模的養蜂場,它們會採用交尾箱讓處女王批量交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是在蜜蜂養殖場的過程中,很多蜂農也進行了這樣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因為這種技術來自意蜂養殖技術,所以有很多人對這種技術不是很了解。但是在這種快速批量的交尾之後,我們都要考慮交尾箱和蜂場的距離。
  • 深山裡養蜂人家土蜂蜜真的天天有賣吧?
    今年五月這段時間裡天氣睛好,養蜂人搖取了第一季夏蜜,但進入六月後雨水不斷,氣溫低迷,這種天氣工蜂不能出工,嬌嫩的花朵也不堪雨水的蹂躪過早地凋謝了。無花怎有蜂蜜,所以養蜂收穫蜂蜜定要遇上個好年景。我們南方地區受季風影響,季風是最不守信用的風,所以南方地區的一年中雨水日和下雨時節是不怎麼均勻的。
  • 飼餵蜜蜂的白糖水,老蜂農為什麼加食用鹽,原來作用這麼大
    養蜂人為什麼給蜜蜂飼餵白糖水給蜜蜂飼餵白糖水的原因眾多,最主要的還是蜂群缺蜜,自然界的蜜源也缺乏,養蜂人為了保存蜂群實力,以及避免病蟲入侵,必須給蜂群補給飼料,本應該用蜂蜜來飼喂,都知道純蜂蜜的價格不便宜,養蜂人為了節約養蜂成本,用白糖水來代替,同樣可以緩解蜂群缺蜜的現象,當然,也有個別良心不好的養蜂人
  • 81歲老人養蜂半世紀,自創多種養蜂工具,怕蜜蜂丟失樹下睡3個月
    要下雨了,河南省嵩縣大章鎮小章村的山溝最深處,81歲的董學大爺用塑料布遮蓋晾曬的油菜杆。「要說也錘過兩遍,不會再有啥了,老懶,別人家早就弄完了,我是想起來了攤開曬曬,忙起來就忘了。今年油菜籽不好,打不下多少東西……」還沒蓋完,豆大的雨滴就砸在地面上,印成一朵一朵梅花。董大爺曬油菜籽的地方是兒子家,他自己的房子在鎮上。
  • 天天讀書|《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怎知大叔不在,天天在大叔的書架上繼續找好看的書,哈,原來這裡還有很多宮西達也老師的作品,看來大叔真的是他的超級粉絲,而今天拿出來看的是《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大灰狼烏魯走進午睡林,看見很多很多小豬在睡午覺,一隻、二隻、三隻、四隻,哈哈,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十一隻、十二隻、十三隻、十四隻,這麼多,他一個人怎樣也吃不過來呀,所以,他笑嘻嘻地跑開去告訴大家。
  • 廣安追花逐蜜養蜂人 帶「百萬大軍」輾轉全國
    何華東說,每次外出放蜂都得提前半個月做準備。在冬天,夫婦倆會照看著蜜蜂,在蜂巢上清理死亡和沒有用的蜜蜂。何華東說,如果蜜蜂築的蜂巢孔大了,就會產生雄蜂,雄蜂除了交配繁殖後代外,不會採花釀蜜。一個蜂箱內,根據蜂王的數量,留取一定的雄蜂就可以了。
  • 蜂蜜原來這麼賺?產量翻3倍,增收300多萬!秘訣就是
    邱邦其是個老蜂農,一直用圓桶養蜂。今天縣裡科技指導潘偉松和麻功佐帶來的新蜂箱是挺好看,可是自己從來沒用過,能不能把蜜蜂養好,他心裡還是有點犯嘀咕。浙江省松陽縣畜牧局副局長 潘偉松:我們整縣推廣這個活框養殖以後,很多農戶接受不了,因為這個活框養殖必須有新技術,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們也是挨家挨戶去指導他們,怎麼把這個圓桶蜂的蜂移到活框養殖這一塊。看出了邱邦其的擔憂,潘偉松和麻功佐決定現場示範移蜂的技術。移蜂的過程並不簡單,尤其在陰雨天更麻煩。
  • 72歲蜂農深圳養蜂 40年奮鬥生活越來越甜
    到深圳快40年了,雖然期間做過很多工作,但養蜂這門手藝陳昌運一直沒有丟下。但要在繁華的特區靠養蜂發家並不容易,放蜂箱的地點尤為重要;到深圳後,陳昌運先後在3個地方搭建過蜂場。「基本上都在人煙稀少的郊外,搭一個木棚,在外面種上果樹,在果樹中間搭上幾十個木箱,到了第二年,蜜蜂就來了。」
  • 湖南2019年以來的天氣情況,這讓養蜂人怎麼養蜂?
    湖南湖北的油菜花可謂世界都有名,這兩大省份也是養蜂大省。在其它省份的人看來,是羨慕不已啊,四季蜜源充足,開年以後的油菜花蜜就可謂是一大豐收型的大蜜源,無數養蜂人轉場都想到這兩個省把油菜花蜜採個缽滿盆盈。
  • 好蜂出好蜜,一籠是一畝地的產值,山區如何養蜂呢?3大點解決
    根據@養蜂世家喬峰 和相關專家總結出來的高效養殖技術,結合當地實踐經驗和當地實際環境條件,再合理布局與發展蜜源和蜂群數量,就顯得非常重要。1.在山區,哪些地方適宜養殖蜜蜂呢?可以這樣說,在沒在空氣汙染、河水汙染和土壤汙染的地區都可以養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