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國民黨歷史和喜愛諜戰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軍統」和「中統」雖然同為國民黨政府的情報特務機關,但是兩者分屬不同系統,常常在執行任務中互相摩擦,甚至故意從中作梗,破壞對方的行動。更有甚者,直接殺害對方特工。
究竟是什麼仇怨,使得本應是兄弟單位的雙方搞得不共戴天一般?身為掌權者的蔣介石難道不管嗎?
諜戰影視劇
從歷史上來看,蔣介石基本上對雙方的明爭暗鬥採取放任自流的處理方式,很少插手「主持公道」。
雙方爭鬥的現象,恐怕很可能是蔣介石有意為之!
1927年,蔣介石迫於派系鬥爭壓力,被迫下野。時候總結失敗教訓時,沒有掌握好情報工作成為主要原因。因此,在他重新掌權後,改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增加其情報工作職能。1938年,黨務調查科改組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正式成立。
而「軍統」則源自蔣介石黃埔得意門生們成立的「復興社」下屬的「力行社」特務處。特務處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整合後,組成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同樣成立於1938年。
從二者的全稱中即可看出,「中統」隸屬於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為,主要集中在國民黨黨內的情報特務工作。而「軍統」隸屬於軍隊系統,主要精力集中在軍隊中。
理論上,雙方領域不同,發生摩擦概率不大。然而在戰時的特殊情況下,黨政軍一體化,很多時候各職位都是由一個人擔任的,故而「中統」「軍統」在執行任務時,常常目標人物相同,磕磕絆絆再說難免。此為雙方內鬥原因之一。
陳立夫
「中統」領導人陳立夫系蔣介石義兄陳其美的侄子,「軍統」頭頭戴笠則是蔣黃浦忠實門生,論起地位牌面,二者相當。誰在蔣介石面前更被看重,自然是要根據兩個部門的功勞決定的。而當兩個不同部門,處理同樣一件事情的時候,誰做得好,誰做的壞,身為最高領導的蔣介石自然是一清二楚。
所以,雙方為了在蔣介石面前獨攬功勞,自然是想方設法打擊對手。所以,在老蔣面前爭寵邀功,便成為了雙方內鬥的原因之二。
戴笠與陳立夫
原因之三,也是最大的原因,恐怕要是蔣介石有意為之了。
大家想來,既然同樣從事情報工作,為何要設立兩個不同部門,而不是交給一個部門來做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帝王心術」這個說法,其核心之一,便是制衡之道。
制衡,便是維繫各派系之間的平衡。這種頗具厚黑學風味的所謂權術,可以說是封建王朝君王的慣用伎倆。譬如用宦官制衡權臣,用外戚制衡宦官的漢朝,譬如用錦衣衛和東廠西廠互信制衡的明朝。蔣介石設立兩個同樣性質的部門,恐怕和這些封建帝王,是同樣的目的,那便是維持內部權力平衡,避免一家獨大,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情報特務工作畢竟特殊又敏感,而「軍統」「中統」這樣的情報機構,不僅掌握天下大勢,還擁有一大批精通暗殺刺殺的特工。一旦不能完全掌控,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勢必會影響到蔣介石的統治地位。所以,設立兩個機構,讓雙方互相制衡,互相牽制,才是蔣介石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