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中統同為國民黨特務機關,為何內鬥不止?蔣介石有意為之

2020-12-11 小川說歷史

了解國民黨歷史和喜愛諜戰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軍統」和「中統」雖然同為國民黨政府的情報特務機關,但是兩者分屬不同系統,常常在執行任務中互相摩擦,甚至故意從中作梗,破壞對方的行動。更有甚者,直接殺害對方特工。

究竟是什麼仇怨,使得本應是兄弟單位的雙方搞得不共戴天一般?身為掌權者的蔣介石難道不管嗎?

諜戰影視劇

從歷史上來看,蔣介石基本上對雙方的明爭暗鬥採取放任自流的處理方式,很少插手「主持公道」。

雙方爭鬥的現象,恐怕很可能是蔣介石有意為之!

1927年,蔣介石迫於派系鬥爭壓力,被迫下野。時候總結失敗教訓時,沒有掌握好情報工作成為主要原因。因此,在他重新掌權後,改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增加其情報工作職能。1938年,黨務調查科改組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正式成立。

而「軍統」則源自蔣介石黃埔得意門生們成立的「復興社」下屬的「力行社」特務處。特務處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整合後,組成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同樣成立於1938年。

從二者的全稱中即可看出,「中統」隸屬於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為,主要集中在國民黨黨內的情報特務工作。而「軍統」隸屬於軍隊系統,主要精力集中在軍隊中。

理論上,雙方領域不同,發生摩擦概率不大。然而在戰時的特殊情況下,黨政軍一體化,很多時候各職位都是由一個人擔任的,故而「中統」「軍統」在執行任務時,常常目標人物相同,磕磕絆絆再說難免。此為雙方內鬥原因之一。

陳立夫

「中統」領導人陳立夫系蔣介石義兄陳其美的侄子,「軍統」頭頭戴笠則是蔣黃浦忠實門生,論起地位牌面,二者相當。誰在蔣介石面前更被看重,自然是要根據兩個部門的功勞決定的。而當兩個不同部門,處理同樣一件事情的時候,誰做得好,誰做的壞,身為最高領導的蔣介石自然是一清二楚。

所以,雙方為了在蔣介石面前獨攬功勞,自然是想方設法打擊對手。所以,在老蔣面前爭寵邀功,便成為了雙方內鬥的原因之二。

戴笠與陳立夫

原因之三,也是最大的原因,恐怕要是蔣介石有意為之了。

大家想來,既然同樣從事情報工作,為何要設立兩個不同部門,而不是交給一個部門來做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帝王心術」這個說法,其核心之一,便是制衡之道。

制衡,便是維繫各派系之間的平衡。這種頗具厚黑學風味的所謂權術,可以說是封建王朝君王的慣用伎倆。譬如用宦官制衡權臣,用外戚制衡宦官的漢朝,譬如用錦衣衛和東廠西廠互信制衡的明朝。蔣介石設立兩個同樣性質的部門,恐怕和這些封建帝王,是同樣的目的,那便是維持內部權力平衡,避免一家獨大,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情報特務工作畢竟特殊又敏感,而「軍統」「中統」這樣的情報機構,不僅掌握天下大勢,還擁有一大批精通暗殺刺殺的特工。一旦不能完全掌控,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勢必會影響到蔣介石的統治地位。所以,設立兩個機構,讓雙方互相制衡,互相牽制,才是蔣介石的最終目的。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起源
    軍統和中統當然也有前身。先說中統的來源。蔣介石最崇拜的結拜大哥陳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凱幹掉之後,蔣介石對陳其美的兩個侄子視如己出。籌建黃埔軍校時,陳國夫便為黃埔軍校招生和採購物資。但是,這個俱樂部,被一致認為是中統的起源。1928年初,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後復出,總結經驗,認為黨內的鬥爭太厲害了,要加強黨內的特務工作。當年,蔣介石採納陳果夫的建議,讓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專門負責黨務情報的搜集工作,並任命陳立夫為科長。1930年夏,這個調查科又增加兩個小組。
  • 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到底是國民黨的啥子單位
    在我們觀看的眾多國產諜戰片時,常常遇到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往往把人頭都要搞暈。它們到底是啥關係,有沒有區別。1、中統「中統」的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
  • 為何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權力很大 卻對軍統特務又怕又恨
    抗戰時期,蔣介石將首都從南京搬遷到重慶。那時候,不少國民黨高級將領會經常從前線回重慶,向蔣介石匯報工作。有時候,這些國民黨高級將領會來到軍統局談事情。談完事情,軍統局往往會盡地主之誼,請這些國民黨高級將領吃飯。
  • 國民黨特務機構中統局和軍統局有何區別?為何國軍將領都怕軍統?
    為響應這樣的政策行為,早期的特務組織得以創立。蔣介石素來敏銳多疑而又深諳權謀,他將國門黨特務機構分為中統和軍統從而得到分而治之的效果。這兩個派系相互依存相互鉗制,便於蔣利用內部的矛盾和隔閡更好地控制二者,達到集權的目的。
  • 國民黨特務組織在大陸的最後歲月:毛氏保密局和徐氏保密局之爭
    毛人鳳作為國民黨內最大的地方勢力,長期以來,桂系一直是蔣介石打擊和排擠的對象。因此國民黨的軍統、中統在歷史上便與桂系讎隙頗深。在國民黨內歷次鬥爭中,桂系也一貫把蔣介石的特務系統當作攻擊的對象。軍統改組為保密局後,毛人鳳出任局長後,曾一度有意與桂系巨頭李宗仁、白崇禧緩和關係,但桂系並不領情,雙方的關係仍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桂系掌握大權後,毛人鳳擔心保密局的日子以後不會好過,更擔心的前不久保密局策劃的暗殺李宗仁的陰謀被桂系知曉,那時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
  • 《局中人》蒼耳被捕,中統軍統上演搶人大戲,兄弟鬩牆為哪般?
    為此,中統與軍統上演了扣人心弦的搶人大戰,沈林拔槍兩度指向沈放,分別隸屬於中統和軍統的兄弟,再次劍拔弩張,也將中統和軍統爭權奪利、互相制肘的格局,生動地展現了出來,人們不僅要問,為何兄弟總愛明爭暗鬥。在權力分配與制衡中誕生的怪胎中統前身是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
  • 國民黨的「軍統」特務在老大戴笠死後真的不復存在了嗎?
    眾所周知,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在解放前分為兩大派系:一是以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為首的中統派系;二是以戴笠為首的軍統派系。不過在1946年3月17日,軍統的老大、「老闆」戴笠死於飛機失事。有人認為國民黨特務在戴笠死後就不叫「軍統」了。
  • 軍統是戴笠的?民國特務頭子戴笠,為何外人稱呼他為「戴老闆」
    偽閩粵綏靖軍總司令黃大偉;偽湖北省財政廳長張若柏; 偽湖北高等法院長院唐炳炎 ;偽維新政府軍政部長周鳳歧等一大批喪盡天良的漢奸成為軍統的刀下之鬼,漢奸們人人提心弔膽,個個惶惶不可終日。因此有人說戴笠是個殺人惡魔,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可是他說自己只是總裁(蔣介石)的一條狗。
  • 國民黨軍統中,為何戴笠僅僅只是個副局長?原來局長都是大人物!
    軍統這個組織機構相比於其他有名的組織成立是比較晚的,在很早的時候在國民黨內部就已經成立了兩個特務機構,分別是黨務調查科和力行社。黨務調查科最先出現,成立於1928年,是後來中統的前身,目的正是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由蔣介石的秘書陳立夫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組建完成。
  • 中統和軍統兩個特務組織哪個權力更大?從諜戰劇《局中人》說開去
    剛剛收官的諜戰劇《局中人》惡評如潮,不過唯一的亮點,是能夠側重揭示了「中統」特務機關的能量和危害性,而不是其它神劇裡面「軍統」特務滿天飛的情況。尤其是展現了當軍統(保密局)處長沈放被懷疑身份有問題時時,中統(黨通局)那也是可以上門興師問罪的。
  • 在軍統中,為何大名鼎鼎的戴笠僅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一、軍統的來歷 軍統誕生之前,國民黨的特務機構有兩個,一個叫「黨務調查科(處)」,一個叫「力行社」。兩者的監督調查對象,有一大部分是重合的,因此兩個部門的關係十分複雜。為了爭寵,甚至時常爆發內鬥的現象。
  • 國民黨的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局和軍統局都是怎麼消亡的?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特務機構有兩支,分別被簡稱為中統局和軍統局。中統局的全稱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老大是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而軍統局的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老大是戴笠。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國民黨這兩支特務機構最終都是怎麼消亡的。
  • 國民黨三大特務頭子之一,曾與蔣經國爭寵,被俘虜時蔣介石都不信
    大家對於蔣經國這個人是非常了解的,蔣介石的兒子,國民黨時期絕對的皇太子級別。但是作為皇太子,竟然有人敢與他爭寵,而且這個人還是一個外人。真是壽星老上吊嫌命長啊,這個與蔣經國爭寵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康澤。在國民黨時期,蔣介石對兩個人非常的寵幸,一個人是軍統特務首領戴笠,另一個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康澤。在國民黨內部對他們兩個人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康戴二公。為什麼康澤能夠得到蔣介石如此的寵幸呢?因為他也是一個特務頭子熟悉國民黨特務系統的讀者可能會了解,軍統是戴笠的,中統也不是康澤的,康澤麾下的特務組織是什麼呢?
  • 本是漁場帳房夥計,最後竟成國民黨四大特梟,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
    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他就是在漁場做帳房出身,後來一步步的成為了國民黨四大特務組織的領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這位傳奇的名字叫做鄭介民。一說起鄭介民的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比起戴笠來說,那真是差的很遠。當時國民黨有四大特務組織,一是中華復興社,也被稱為藍衣社,再一個是南昌行營特別行動隊。然後就是軍統和中統,鄭介民所執掌的特務組織便是軍統。
  • 國民黨特務和共產黨特工有什麼區別,張治中一語道破
    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擁有特務情報系統,但兩者的人員區別很大,張治中將軍在戰後更是深以為然。周總理此語一出,詫異的不僅僅是張治中了,在座的很多原國民黨系統的人都頗感詫異。這事為什麼呢?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這個「熊老弟」。張治中口中的「熊老弟」叫熊向暉,1936年已經入黨,分配任務是進入胡宗南系統。熊向暉能力很強,很快就得到了胡宗南的賞識,成為其核心人,甚至胡宗南很多機要文件都要徵詢一下熊向暉的意見。
  • 此人堪稱國民黨特務系統第二代諜王,《風箏》裡的影子真有其人嗎
    國民黨法務部調查局特務系統中,常有人說沈之嶽「人面獸心」,形容他做事厲害但外表溫和,喜怒不形於色。而沈的後任阮成章,則被稱作「獸面獸心」,因為阮成章的長相,實在讓人難以恭維。1950年代,笑裡藏刀的沈之嶽在他整肅中統的過程中,將中統殘存的大特務一一下崗,若有反抗者則必嚴懲之。往往這些比沈之嶽資歷還老的大特務們直到進了牢房,才如夢方醒。
  • 南昌飛機場大火,蔣介石損失慘重,只有特務頭子戴笠撈到了好處
    當晚就將機場的油庫、彈藥庫全部燒光,蔣介石剛剛購回的十幾架轟炸機,也近乎報廢,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南昌飛機場突發大火後不久,各地記者紛紛前往調查報導,一時之間,輿論矛頭全都指向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蔣介石對此事大為惱火。面對來自各方的輿論譴責,他便責成南昌行營調查科科長鄧文儀將飛機場失火案查個水落石出。
  • 軍統中,如雷貫耳的戴笠僅僅是個副局長,局長都是何方神聖?
    軍統與中統 「軍統」,是1938我們很容易和「中統」放到一塊討論,實際上,二者之間的確有關聯,因為它們是並行的機構。它們同時隸屬於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值得一提的是,該局還下轄一個三處專門負責郵電(「中統」是一處,「軍統」是二處)。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是「黨務調查科(處)」和「力行社」,顯然而這也都是特務機構。
  • 國民黨軍統毛人鳳與軍統戴笠誰更厲害?
    軍統巨梟毛人鳳簡介,字齊五,浙江省江山縣人,是國民黨軍統局的重要人物,與李士群,徐恩曾,戴笠並稱為四大特務。那麼毛人鳳與戴笠誰更厲害呢?
  • 軍統四大金剛都是誰?結局不同,最小的起義,最老的做了臥底?
    抗戰勝利後,陳恭澎歷任中央訓練團河北大隊長、綏靖總隊上校總隊長,駐守北平、河北一帶,還是以抓捕迫害進步人士為主要任務。1948年,陳見蔣介石大勢已去逃亡海島。1969年退休後出書披露軍統內幕,此後就再無音訊,連身死何處都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