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亞,遊客在海邊度假,大家在跟團旅遊時要小心一些潛規則
曾女士和老公苟先生剛從國外度蜜月回來,近半個月的婚假小兩口遊山玩水,飽覽了異國風光,但一回國他們就開始各種吐槽和埋怨。因為其中有4天,他們被女導遊「活活」拆散了,分別跟女導遊和另外的男團友打組合住宿。
8人團就單出一個女導遊 拆散夫妻打組合
曾女士和老公走的是澳洲,在重慶報的團。第一天到了下榻的酒店,旅途勞頓,小夫妻準備早點休息,可問題來了。
女導遊說,旅行社沒有單獨給導遊安排房間,自己只有跟著遊客一起住。但整個團8個人有4對夫妻,這樣一來,就必須把其中兩隊夫妻拆散,讓他們的妻子和女導遊住一個三人間,剩下兩個男的住一間。
曾女士說,導遊問了好久,誰也不願意「拋棄」老公去跟女導遊住。導遊很生氣,說自己有權調配房間,但曾女士他們和旅行社籤的合同上明確註明著:「導遊在團隊中出現單男單女時才可以進行調配。」而現在夫妻不是單男單女,單出來的只有導遊自己。當晚一直僵持了大約2個小時,曾女士和老公實在不想影響旅行的心情,只好率先答應了,問題這才暫時解決。
「導遊住宿跟團友打組合很普遍」
曾女士說,在澳大利亞玩的4天裡,她跟老公是白天一塊遊玩,晚上就分開住宿,原本計劃浪漫一把,硬是被導遊給拆散了。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紐西蘭後,旅行社見團員的意見太大,最終給女導遊安排了房間,夫妻倆總算是「團圓」了。
不過曾女士和老公有些不解,自己明明交了應交的旅行費用,合同上也說的是二人標間,為什麼就能被導遊強行拆散住宿呢?既夫妻分離又降低了住宿標準(兩人間變成三人間),女導遊也很無奈,說出了其中的原委:
帶團時,難免會遇上單男單女的情況,團友接受組合就比較好辦,不願接受就只能被導遊強行分配。按理說,導遊是不跟團友住在一起的,但一些旅行社為了節省房費,就儘量跟遊客打組合。導遊說,其實這種情況很普遍。
「正規旅行社一般先跟客人籤合同,
願意接受單房差和導遊調配」
昨天,在重慶一家知名旅行社工作多年的曹菊(化名)告訴我們,旅行社有兩個術語,一個叫「司陪房」,一個叫「單房差」。要搞懂這種打組合的現象,就要先明白這兩個術語的概念。
司陪房:是旅程中司機和導遊在指定酒店裡所住的房間。按照慣例,司陪(司機和導遊)是不和遊客一起吃飯的,司陪房就是比遊客的級別還要低的。
曹小姐說,在一些低價團裡或者遇到旅遊旺季時,由於酒店只給旅遊團一間免費「司陪房」,為節約成本,旅行社不會再額外掏錢買房間,就時常會發生女導遊被迫要與男司機擠在一個房間裡的現象。
單房差:是指組團社的團隊,到異地旅遊住宿賓館或飯店標準房時,團隊分配住房之後出現奇數,也就是出現一張單床時,就會出現多出一張床的差價。
曹小姐說,組團社應向接團社付空床費用。但多數情況下,組團社為了節約成本,是不會出空床費用。導遊會對男女團友組合,在單房差內另外安排其他客人,節省單房差費。
「重慶這邊正規的旅行社一般都會跟客人事先籤訂合同,願意接受單房差和導遊調配。」曹小姐說,所以,客人不願接受打組合時,導遊會讓客人自己付單房差費用。
曹小姐說,出現強行打組合現象,也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因為旅行社只安排一個雙人間的司陪房,如果遇上男司機和女導遊,尷尬就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女導遊遇上有客人單出的床位,就會加進去打組合,但遇上夫妻組合,就只有看能不能說服人家了。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導遊帶的團中。」
律師:首先看合同上有無特殊約定
尹柱剛律師說,市民在跟團出遊時,首先要看合同上有無特殊約定。一些旅行社會在合同中註明出現單房差時,應接受導遊分配。如果遊客籤訂了這項合同,等於是認同,在出現單男單女時,就只好接受導遊安排。
這種安排下,肯定會使一些結伴出遊的夫婦受到影響,但這不涉及到法律層面,是涉及到安排是否合理。不過,如果合同中沒有這項約定,導遊強行進行安排,自己也插進來住宿,這就涉及到遊客的合法權益了。
搞懂這些旅行社內部暗語,或許能避免被潛規則
曹小姐說,導遊不是靠帶了多少個團賺錢,主要還是靠拉客人購物提成,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潛規則。有時導遊為了不讓客人聽見他們和商店之間的對話,會有一些內部術語。我們也搜集了一些旅行社內部術語,希望大家在跟團出遊時,避免一些潛規則。
上團:導遊接了旅行社的團。
人頭:只要導遊「上團」,旅行社不但不支付導遊費,而且根據人數導遊要向社裡交錢。在另一種條件下,「人頭」是指導遊把遊客領進一些旅遊定點商店,進店購物停留了1小時左右,店裡會根據客人人數,按每人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給旅行社和導遊付錢,無論遊客是否購物都要支付。
流水:就是進店購物的回扣。回扣分幾種,按照2年前行情,玉器是40%,水晶、景泰藍是30%,個別的會到50%,比如字畫。但人頭和流水導遊大多只能選一種。
水單:記載流水的憑證,定點商店憑水單返傭,部分導遊拿水單向社裡交帳。
車停:旅行車停在購物店門口會有停車費,客人買不買東西停車費都會有,一般是一二百元。
大餅團:根據旅遊團購物能力的差別,旅行社和導遊基本上有個劃分,最好的團用大餅來形容。
冒泡:產生購物。
甜餅:指廣東、港澳的遊客,因為比較容易「冒大泡」,也就是高額購物。
鹹餅:指湖北、東北的遊客,因為這種團有特別好的也有特別差的。
苦餅:指安徽、河南的遊客,因為消費能力普遍不高。
扎店:到有回扣的旅遊定點商店購物。
加點兒:旅行途中臨時增加收費的旅遊項目。
踩幾腳:是指扎了幾個店。
諮:到一些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醫療諮詢,然後收取遊客買藥的回扣,。
籤字:導遊當著遊客在景點買票,再找個機會一個人到售票處,由售票處出具買票總額的條子,到財務處領回扣。
切票:吃內賓和外賓票、成人和兒童票之間的票價差。
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