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你需要了解的正規小費VS變相小費大全!

2020-12-12 騰訊網

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生活在中國的我們,沒有小費文化,不會特別在意服務品質,大家基本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但如果去國外的話,給小費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小費並非小事。去非洲工作或者旅行就是如此,給多少小費合適?怎麼給?哪些場合該給?都該給誰呢?每個問題都是一門學問。

非洲經濟相對不發達,人均收入較低,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基本工資很低,小費成了勞動者收入的重要來源,給小費是默認的行規。在非洲,小費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可和服務質量的認可和工作的鼓勵。根據服務的好壞,給予不同數量的小費。如果你覺得享受到了超出期望的服務,你可以多給一些,如果你覺得服務很差,可以降低小費甚至不給,給小費不是強制性的。主動權在客戶這裡,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正規小費。

但在非洲,也有一種小費,多用於機關場所,明明你是去辦事的,如果沒給事情就遲遲拖著辦不了或者不給你放行,這是一種變相的小費。變相小費在咱中國話裡意思就是「打點」「給錢好辦事」。

PART 1 正規小費如何給?

正規小費一般給多少?

小費的比例一般是小費金額的10%-20%,10%是基本的,15-20%會表示你對服務非常滿意。

正規小費怎麼給?

最優雅的給小費的姿勢當然是面對面給,如果對於酒店房間的服務,可以放在枕頭或者桌子上留言寫個謝謝。

給小費的技巧都有哪些?

1、當面給小費

小費儘量當面給,並致以真誠的感謝或讚美(如果你本身對提供的服務很滿意的話)。對方可以直接感受到你的認可,這是一種修養和禮貌的表現,可以拉近和對方的距離。

2、多天次服務的小費最好事先說明

如果你好幾天都需要對方的服務的話,小費可以一起結算,也可以按天給,最好提前和對方說明一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3、勿直接問對方

如果在某個具體的情境下不知道要給多少小費,可以觀察一下周邊類似的情況或者私下問一下當地老油條,而非直接問對方「我該給你多少小費?」,很可能會被敲竹槓。

4、入鄉隨俗

給小費注意符合當地的習慣,給的太多會助長對方的貪慾和不勞而獲有的心理。

PART 2 非洲不同地區國家的小費習慣一覽

1

東部非洲

肯亞當地服務人員的工資很低,客人給的小費成為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

吃飯的小費:點菜端茶倒水的服務人員,在你就餐結束後將小費夾在帳單本裡面或者留在餐桌上即可。金額在100-200肯亞當地先令或者1-2美元即可。

行李搬運:在機場及酒店的行李搬運,一般一人1美元即可,你可以視行李多的話多給一點,如果你不想給小費的話,也可以自己動手解決。

司機:肯亞司機每人每天5-10美元即可,如果當天司機的服務超出了你的期望或者為你解決了特殊的需求,你可以適當多給點,以表示你的感謝。計程車司機則不需要小費。

酒店:如果你對酒店房間服務很滿意,可以臨走前留個1-2美元。SPA服務也可以適當給1-2美元。

坦尚尼亞給小費的習慣跟肯亞比較相近,當地人在外吃飯一般不會支付小費。如果給了小費,服務人員會非常開心,工作也會更加有動力,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所以適當給小費會更好。

2

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的小費給的普遍比東非要高一些。

南非有支付小費的傳統風俗,南非人給小費相當普及,通常都是事後給付。小費文化是生活禮儀的一部分,如果應用得當,可以結下好人緣,增加便利性,讓雙方充滿愉快的氣氛。一般應該是在5蘭特-10蘭特之間,適當的場合支付小費是禮貌,也是對服務人員勞動的尊重。

在酒店,如果你能每天早上在桌子上放幾蘭特零錢,客房服務生會很高興;機場行李搬運時、餐廳點餐時,你都需要支付小費,此外,在加油站、機場等地隨時可能遇到穿著工作服的人主動上前幫忙,有什麼困難也可以找他們。如果真的幫你省了很多麻煩,小費也就是最實際的感謝方式了。

餐飲業而言,除了外賣或速食餐廳外,一般餐館或酒吧,餐費的10%至15%是公認的小費標準。

購物中心的露天停車場,如果沒有設立收費機器,駕駛人一般會付給負責看車的保安或管理員2蘭特的小費。

加油站,許多工作人員會提供額外服務,例如:清洗車窗或檢查汽車胎壓、引擎冷卻水和機油的服務等。車主一般視服務內容,從2蘭特至10蘭特小費不等。

在機場,行李搬運工會主動為旅客提供協助。如果旅客允許,小費一般是5蘭特至10蘭特不等(或者1-3美元)。

在街頭向小販購買報紙,一般會給定價進位後的整數金額,然後將找回零錢當做小費。例如:每份報紙6蘭特50分,那麼就可給7蘭特,多餘的50分算是小販的小費。

遊客下榻的旅店,需要付給門房和搬運工10至20蘭特不等的小費。每天在酒店房間留10-15蘭特的零錢或者等值的美元在,客房服務員會非常開心的。

旅行團的導遊和司機,也需要小費,金額可事先詢問旅行社,一般除了你正常支付的費用以外,每天需要8-10美元的小費。

納米比亞,司機或者導遊除了你正常支付的費用以外,每天需要8-10美元的小費。

如果是自己開車,需要給停車場保安每小時3-5納幣的小費,酒店行李員一般是10納幣左右的小費。

波札那當地不是很流行給小費,但如果是請當地司機或者導遊,需要支付每人每天10-12美元的小費。

3

西非北非

在西非喀麥隆,當地正式的餐館一般都是要給小費的,有時在用餐的帳單裡收取服務費,有時是直接給服務員。像希爾頓這樣的酒店對給小費沒有硬性要求,你可以選擇結帳的時候酒店找錢時不要零錢,就相當於給工作人員了。

北非阿拉伯國家不會提供任何免費的服務,哪怕是隨手指路,也會找你要錢。一些旅遊景點有人熱情地上來說幫你免費拍照,還說「我是好人,是景區的工作人員,不是阿里巴巴」,結果拍完就要錢。所以最好不要和當地人搭話,一不小心就會被套路。

PART 3 變相小費如何應對?

變相小費其實就是行賄(bribe),政府官員、警察、醫生、法官、公務員理論上來說是不能私自收錢的,但實際上越該為人民服務的,越要收錢。在非洲索賄現象非常嚴重,變相小費又沒有嚴重到需要坐牢或承擔法律責任的地步,小惠小利。理由也很充足,就是工資太低,得靠灰色收入養家餬口。Don’t worry, I』ll give you something. 這句話在當地使用頻率很高,簡單卻形象生動,不用點明,雙方都懂。Something頗得中文博大精深的奧妙,意味深長。

什麼情況給小費?

開車途中被交警攔了,沒帶駕駛證、沒系安全帶、滅火器材過期、三方險過期、車況不太好、超速balabala……在交警開口定下「罪行」後,適度塞上個錢,立馬就沒事,揮揮手放你走了。

趕飛機的時候過安檢,機場工作人員亂翻行李耽誤時間,塞點小錢,也就立馬放行了……

以上屬於有所求的情況,不給的話事情更麻煩,所以尚可接受。還有些,是屬於你認為沒必要給小費,但不得不給、或者說不給不利的情況

發生事故了,打電話找警察。警察來了,了解完情況,開始算帳了:油費、水費、辛苦費……警察出勤是本職工作,為什麼還要給小費?拿非洲的那套humanity說法,這麼熱的天,我們這麼辛苦的趕來幫你辦事,難道不該給點什麼感謝一下?也可以堅定地選擇不給,但下次可能出勤速度就沒這麼快了,或者乾脆都沒人來了。

搞工程駐紮在一線的,每個月固定小費支出:警察局長、副警察局長、鎮長、村長...統稱小費,俗稱保護費。不給可以,今天車又被攔下來了、車況差不準上路;明天有村民鬧事了,道路施工影響生活... 吃人家的嘴軟,提前把關係(qian)打點(dao wei)好,一切好商量!My brother, my sister, my friend. Let’s keep the good relationship !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用現金來打點關係。有些場合一瓶水一瓶飲料、一張話費充值卡、紅酒、巧克力等過節禮包,也是行得通的。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往前走哎!

我們聽聽駐外小夥伴反饋回來的:

喀麥隆-Micheal:在機場如果硬是要為難就給,檢查行李總是說你的不行,需要逐個檢查,當時因為春節回家過年東西很多,分門別類打好包了不想麻煩再收拾,還有一些比較敏感的,乾脆就給20美金,馬上就不檢查了,還幫忙託運行李。

奈及利亞-David:短期出差,在海關被攔,故意裝作聽不懂,只會說中文,行李要檢查你就檢查,反正也沒幾樣東西。搞得對方無可奈何,沒花錢順利通關。

坦尚尼亞-Lucy:開一張罰單,必須去銀行交錢,單子拿回來後才能提走車。不找關係走正常程序,可以拖個十天半個月。人家無所謂、你耗不起……

沒辦法,錢不給事不辦,你最耗不起的,是時間。

變相小費怎麼給?

給小費也是一門技術活啊!動作自然不失優雅,語氣溫和略微諂媚……沒關係,孰能生巧,見多不怪。

開門見山版:一臉媚笑打招呼my friend,錢握在手心伸手做握手狀,順勢遞到對方手裡。這一招適用於給小錢,意思意思,也不怕別人看到。

委婉含蓄版:這種情況一般是給大錢,私下商量好的。最簡單通用的方式:把錢裝進信封給。忌猥瑣,一定要表現得落落大方。

線上轉帳版:非洲也可以轉帳,叫Mobile Money,通過電話號碼轉錢。然而作為小費時使用還是不如當面給錢方便,於接收人:錢來得不太光明正大,留下證據難免擔心;於送錢方:當面給既表示了誠意、又能督促辦事效率。畢竟,非洲是屬於出了名的除了開車快,其餘什麼都慢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皇室戰爭》三倍小費活動怎麼玩 三倍小費卡組推薦
    皇室戰爭三倍小費活動怎麼玩?
  • 在美國怎麼給小費有大學問
    當然,在你對服務員的服務表示非常滿意的時候,可以多給小費表示對對方工作的認可,並沒有上限;如果對服務極度不滿意,有些人也會選擇留下一個一分硬幣以表示強烈不滿。通常給少於10%就是變相表達你對服務的不滿;但服務質量還可以而你卻給得太少甚至完全不給小費的話,就會引起公憤。沒有理由的不給小費會被大家看作沒素質、人品差。
  • 小費文化知多少
    假如是刷卡的話,在刷完卡之後,他會遞給你兩張帳單,一張是讓你填小費的(Merchant Copy),算好小費之後在tip/gratuity那一欄裡填好小費然後籤字,下面的一張帳單是留給顧客也就你自己的(Customer Copy),記得把小費也要寫在自己的這張帳單上,因為小費會直接在你結帳的銀行卡裡扣,但是和結帳分兩次從卡中扣除,當看銀行帳單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了。
  • 在美國,留學生要知道的給小費技巧
    赴美留學,大家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就是付小費。習慣國內生活的朋友們,吃完飯習慣結完飯錢就離開了,但是在美國,吃完飯可是要結小費的哦~小費是額外於商品價格的費用,比如吃飯,餐費100元,需要額外支付10-30元服務費給服務員作為小費。
  • 在美國這幾種職業不需要給小費
    在美國,只要接受人工服務就要給小費:吃飯、打車、酒店服務....聖誕節和新年即將到來,對於新移民來說,遇到付小費這件事時難免有些手忙腳亂,給多了割肉,給少了怕遭白眼。但遇到以下幾個職業的服務人員大可不必驚慌,因為他們是不需要支付小費的。
  • 去非洲國家,入境工作人員竟然索要小費?
    羅喬11月初從非洲飛回國內,在廣州隔離了半個月之後,首站如期來到了南寧。在南寧的幾個朋友,早就盼著能見到他,畢竟從他去非洲的那一天開始,到現在已經3年沒見了,今年是頭一次回國。於是我們決定用一頓火鍋來歡迎他,表示我們的熱情。「為什麼你那麼白?」
  • 波士頓留學生活,小費到底該怎麼給?
    美國服務業人員的基本工資非常低,在很多州甚至低於當地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因為有些州的法律允許僱主對有機會收小費的員工支付的工資低於法定最低工資),他們需要靠小費填補最低工資差額,小費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且要交稅。
  • 要給小費?沒聽說過,那你就out了
    小費(tip,gratuity)被西方國家視為尊重他人勞動的象徵,作為一種良好服務的額外獎勵已得到西方國家人們的普遍接受,成為西方文化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適時適地適當地支付小費是基本禮儀。拒付小費或小費金額太少在這些國家是被認為很不恰當,很不禮貌的。一、小費的數量多少是有一定比例的。
  • 英語掃盲:你知道怎麼給小費嗎?
    當你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食物可口,服務周到,於是你決定留下一筆豐盛的小費——這是為什麼呢?答案也許不像你想得那麼簡單。   Tipping,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is rarely just about service.
  • 在坦尚尼亞給小費的經驗(一)
    怕你丟掉我,快關注我的百家號「非洲非旅行」,獲取非洲之行系列內容吧!要記得評論哦!讓我知道你看文章的時候在想什麼?如果你動了想去非洲旅行的念頭如果你對遙遠的非洲有一絲絲好奇如果你在準備去非洲旅行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去哪?多少天?怎麼去?都幹了些什麼?需要準備些什麼?花多少錢?
  •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今天去飯店吃飯,三個人一共花了147美元,稅金近7美元,加起來154美元,那麼小費是多少呢?我這次給了30美元,差不多是飯前的20%,基本上在夏威夷消費大概在 15%-20%,這頓飯挺貴的,吃的肉疼。
  • 你會給導遊小費嗎?
    也就是說,國家鼓勵遊客在獲得優質服務後,可自願嚮導遊支付小費作為獎勵。 但實際上,關於小費還有不少難題待解,比如,給多少?怎麼給?誰監管?會不會變相甚至成為強制付費?昨日,記者採訪了疆內導遊、旅行社、遊客、資深旅遊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導遊:寫進合同才有效 我國的遊客就沒有給小費這種習慣,我收到的不多的小費均來自外賓。
  • 去這些國家不給小費會被打?出行必備的小費攻略了解一下!
    或許每個第一次出國旅行的朋友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到底該付多少小費呢?在中國,我們很少會碰到需要給小費的時候;而在國外,小費文化是你必須要了解的一部分。而倘若在紐約,如果你用餐後所付的小費少於帳單消費金額的15%,那你下次或許連這家餐廳的座位都訂不到了。
  • 千萬別亂給小費,酒店小費潛規則
    日本和韓國酒店裡一般不需要給小費,有的服務員甚至會認為給小費的做法是非常無禮的。新加坡同樣是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酒店並不需要給小費,付小費會讓人誤以為服務差。在印度你可能會遇到被強迫要給小費的情況,比如在洗手間,會有人殷勤地給你遞送紙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過來,那麼接下去遞紙巾的人會伸手向你要小費,給他10-20盧比就可以了。如果你真不想給,那麼請不要隨便接東西。
  • 【科普】在澳洲,你需要給小費嗎?
    先說在美國,去美國的遊客或者在美國生活的人想必都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當作小費。不過,這種情況對於遊客而言,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不排除一些時候會把這個「規矩」給忘了,畢竟不是習慣,從而會給自己或者服務者帶來尷尬或麻煩。你甚至會聽到這樣的話「如果你付不起小費,你就不應該在這裡用餐」或者「小費並不是愛給不給的」。
  • 小費問題到底怎麼回事?其他國家服務都要給小費嗎?
    但如果要出國旅遊或者生活,小費文化將是你必須了解的一部分。許多國人出去之後也會對這一點產生疑惑:到底該給多少小費呢?怎麼給?哪些場合該給?都該給誰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費。到底該如何禮貌優雅的給小費。一、小費的起源 小費(Tips)一詞的來源,可以從它的四個字母來拆解認識。
  • 酒店小費潛規則
    日本和韓國酒店裡一般不需要給小費,有的服務員甚至會認為給小費的做法是非常無禮的。新加坡同樣是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酒店並不需要給小費,付小費會讓人誤以為服務差。在酒店,每件行李若需要搬抬請給50盧比(7元人民幣),每天則要給客房服務生200盧比的小費(28元人民幣),放在床頭就可以了。在印度你可能會遇到被強迫要給小費的情況,比如在洗手間,會有人殷勤地給你遞送紙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過來,那麼接下去遞紙巾的人會伸手向你要小費,給他10-20盧比就可以了。如果你真不想給,那麼請不要隨便接東西。
  • 在泰國付小費的學問,你了解多少?
    為了讓接待你的人不覺得你寒磣,為了讓他們的服務更加用心,我們通常是用付小費的方式去肯定他們對我們的服務。由於中國不是一個小費國家,我們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付小費付多少付給誰等問題。此文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泰國付小費的一些規矩,讓你在泰國的旅行中最大限度地展現你的個人魅力。什麼場合需要付小費?
  • 你了解歐洲各國的小費情況嗎?
    住旅館時也應該給小費,給多少小費要看住的是什麼標準的賓館與房間,當然還要看客人自己手頭是否有錢。可以把小費留在房間裡,比如放在床頭柜上或者菸灰缸裡。給搬行李人員和房間清潔女工的小費則應該交給本人。如果想確保所有提供過服務的賓館人員都能得到小費,應該在離開賓館時把錢交給前臺。隨團旅遊時,無論在德國還是在歐洲其它國家,導遊一般會向旅客們介紹給小費的習慣。
  • 在坦尚尼亞給小費的經驗(二)
    怕你丟掉我,快關注我的百家號「非洲非旅行」,獲取非洲之行系列內容吧!要記得評論哦!讓我知道你看文章的時候在想什麼?如果你動了想去非洲旅行的念頭如果你對遙遠的非洲有一絲絲好奇如果你在準備去非洲旅行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去哪?多少天?怎麼去?都幹了些什麼?需要準備些什麼?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