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民喊話年輕人:未來30年,浦東是你們的天下

2020-12-11 澎湃新聞

曾幾何時,上海人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今天,是浦東30歲的正日子。

1987年,剛剛碩士畢業的30歲的周漢民成為浦東開發聯合諮詢研究小組的成員。

時光荏苒,30多年來,昔日這位血氣方剛的青年教師不僅成了浦東的規劃者、開發者之一,還是一樁樁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2000年,周漢民的身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成為全市首位轉型為區政府官員的學者。也是在那一年,為了第一時間處理公務,他將住處搬到了浦東。

作為浦東新區首屆人民政府副區長,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浦東人,周漢民向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回憶了自己與浦東的不解之緣,更喊話當下的年輕人:未來30年,浦東亦是你們的天下。

勇當先行者

拜訪過提出浦東開發開放建議的第一人

1987年7月,美國舊金山一位愛國美籍華人、預應力專家林同炎先生,向當時的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寫了萬言書,提出浦東的開發問題,改變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張床的局面。這封信轉交到了老市長汪道涵手中,並以此為契機,開展浦東開發開放的前提研究。

也是那一年,浦東聯合諮詢研究小組應時而生,汪道涵擔任顧問,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任組長。彼時的周漢民剛從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經濟法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任老師。和他同組的都是浦東開發開放相關領域的專家。有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俞健、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綜合處處長於品浩、市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李佳能、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教授陳澤浩。

當時,周漢民受託兩樁要緊的事,一是浦東開放度的研究,二是法治環境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末,位於中山東一路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底層的一排臨時搭建的鐵皮房,成了周漢民和小組成員們的臨時辦公場所。

為了研究開放度,周漢民和同事們前往剛剛開放的海南,學習海南開發30條;又遠赴舊金山,拜訪林同炎先生。

「林老先生出身於名門望族,雖身在萬裡之外的舊金山,但對上海的發展異常關心,老人在交談中露出的拳拳愛國心更讓人動容。」與林老先生的那次交談,讓周漢民等人頗受啟發:浦東開發開放需要巨額資金,沒錢沒政策,憑什麼可以吸引別人來投資?如何擬定土地批租的政策,如何商議滾動開發的方法,需要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理念。

現在回想起來,這位預應力專家對浦東開放開發的見解堪稱一針見血,他提出必須由點帶面,由面成片地開發浦東。

後來,浦東「三點一線」的開發設想也脫胎於此,「三點」即陸家嘴、黃樓(大致為今天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區域)、外高橋,「一線」是沿楊高路開發一條新路。這樣的設想也得到了林同炎先生的肯定。

現在來看,陸家嘴、外高橋是按照當年設想建設的,黃樓這個點移到了金橋;「一線」變成了新建的世紀大道,大致沿東方路開發。

除去顧問外,小組成員一共6個人。沒有編制、沒有津貼,只有抱著對國家和城市發展的殷殷熱情。隔三岔五地,大家會和各個領域的專家頭腦風暴。周漢民將這些人稱為「志同道合者」。

在此期間,周漢民連續發表了兩篇洋洋灑灑的萬言論文,提出浦東開發開放要立法先行。由其撰寫的《浦東立法課題研究報告》擬訂了約20萬字的有關法規草案二十多件。

1988年5月5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西郊賓館召開了「上海市浦東新區開發國際研討會」,周漢民所在的小組在這次會上提出了浦東開發開放的基本構想,提出浦東要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現代化標誌,引發世界輿論高度關注。

1987年汪道涵顧問和浦東開發聯合諮詢小組成員在一起。周漢民在後排左三。

緊急受命

擔任立法諮詢專家和英文文本的總審定

1990年7月7日,中央政府委派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鎔基擔任中國市長代表團團長,出訪美國,隨行的有5位學者,其中一人就是周漢民,那時的他只還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一名普通講師。

一路訪美,來到紐約時,有記者問,聽說浦東開發開放已經提上議程,但浦東開發開放的優惠政策一共有10條,在報紙上刊登的版面比一個巴掌還小,如此少的優惠政策,何以吸引外資?朱鎔基市長堅定地回答說:我們會立法,以此來引領浦東的開發開放。

坐在底下的周漢民知道,朱市長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尚未有一部涉及浦東開發開放的法律出臺。

7月26日從美國返滬後的第二天,市政府就召開了重要會議,中心思想是加快浦東開發開放的立法。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法律正式頒布時,要同時使用中、英、日3種文字,以便第一時間傳播給海外投資者。用三種語言的文本同時發行,在中國的地方立法上堪稱史無前例。

周漢民鄭重受命,分別擔任立法諮詢專家和英文文本的總審定。對於第二個任命,周漢民坦言:壓力很大。「我從22歲開始系統學英文,雖說英文還可以,但自認沒有到非常好的程度。」

按照慣例,每一條法律條文都沒有註解,更不可隨意詮釋,立法要做到明確,不能模稜兩可。有的詞只有中國有,國外沒有怎麼辦?彼時的上海只有四家外國法律事務所有駐滬辦事處。周漢民與其中一家律所的主管律師有私交。有段時間,為了了解一個詞的譯法,周漢民屢次到聯誼大廈拜訪對方,笑臉尋求幫助。

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這位律師每小時的諮詢費就高達500美元。在得到「政策性虧損」這個詞的準確翻譯後,周漢民欣喜不已,迄今他還銘記這位「一字之師」。

從7月下旬決定立法,到9月10日浦東開發開放首批九項法規的中、英、日3種版本同時向全球公布,全程不到2個月的時間,也側面反映了上海市委、市政府開發開放浦東的決心。

1990年4月18日,李鵬同志宣布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到今天整整30年,物換星移,滄桑巨變。

不久後,國務院有關部門來了一位領導,周漢民陪同對方前往陸家嘴調研。從車上下來,對方問:「陸家嘴在哪裡?」周漢民有點懵,隨手一指。「這就是陸家嘴。」所指處只是一片農田、民房,幾家工廠而已。一眨眼30年過去了,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第五次擴大封關儀式,周漢民在右二。

走馬上任

當選副區長,築巢引鳳,不負使命

2000年8月,周漢民當選為浦東新區首屆人民政府副區長。

「一個知識分子能夠零距離地參與祖國和人民的事業,是最大的榮耀。」在多個場合,周漢民不止一次地說起這句話。

周漢民回憶說,組織上生怕他有種種顧慮,先免去他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副院長兼法學院院長一職,讓他沒有後顧之念。

當年,從大學直接調任學者赴區政府部門擔任副區長,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頂著副區長的頭銜,周漢民再次感到了重擔和責任。彼時的他對政府部門的流程十分陌生,「就是一張白紙。那時的我連文件都批不來。我最好的老師就是我的秘書,文件怎麼籤批、怎麼請示,一步步學,一步步來。」

條線太多,節奏太快,工作太雜,任務太重。每一項工作對周漢民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他惡補相關條線的知識。從書本中學,向有經驗的同事學。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走馬上任後他每周都要去企業、學校和醫院等部門調研,有時一天的車程就達到四五百公裡,午飯和晚飯時常就在車上解決。

那時,周漢民最擔心浦東沒有名醫院,沒有名學校,沒有現代文化事業的吸引力。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下,積極引進大學、中學,建設文化項目,金融學院、立信會計、華師大二附中等學校紛紛落地浦東,東方藝術中心也在他任內開建。

浦東幾所重點幼兒園、中小學,他已經記不清去過多少回了。他還邀請女排名將李國君在浦東任排球教練,邀約胡榮華到浦東開設胡榮華象棋學校。

周漢民給自己做了一個工作規劃:浦東有500多所幼兒園、大中小學,每周走訪兩所,在五年任期內應該就能走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在浦東真正的工作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個月。2001年11月,他作為中國駐國際展覽局代表常駐法國巴黎,從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工作。

即便早已不在浦東任職,他仍心系浦東的教育。「早在40多年前,我就主張一定要建一所浦東大學。今天臨港的開發亟需人才,現在是很好的契機,我們完全可以在這片新的熱土造一所浦東大學。」

2011年周漢民在外高橋舉行的「世界貿易協會論壇」上演講,提出建設上海自貿區的設想。

對話

記者:請您簡單評價一下浦東開發開放過去30年的成就。

周漢民:我對浦東的感情很深很深。儘管後來去申博了,但這份情結還在。每當我走在世紀大道上,看著周邊高樓矗立,浦東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就十分感慨。

1990年,浦東新區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新區。

如今的陸家嘴在整個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是最朝氣蓬勃、最有生機活力的CBD,擁有超過30萬金融白領。以陸家嘴為核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就是在這塊熱土上催生的。從一片農田到現在的雄姿英發,在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先例。堪稱改革開放排頭兵中的翹楚。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破土而出,28.78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楔子。

敢為人先,需要有為人先的勇氣和擔當。可以說,沒有上海自貿區領風氣之先,哪有中國現在的18個自貿區各展所長。毫無疑問,浦東是中國自貿區領頭羊和發展標杆。

記者:如今,上海又在建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未來將再造一個新浦東。歷史的輝煌已成往事,請您談一談30年這個時間點對於浦東「二次創業」的意義?

周漢民:如今,上海又在建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這項重擔再次落戶浦東。臨港將成為浦東開發開放新30年披荊斬棘的尖兵利器。

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臨港是全市唯一一個沒有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地方,那裡的企業在全市率先復工,密集籤約。我最近再次調研了臨港、特別是特斯拉工廠,感慨萬千。

2018年,上海GDP高達3.26萬億,而僅浦東新區GDP就破了萬億,到2035年,臨港新片區生產總值要實現超過1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再造一個萬億級新浦東,這是何等的氣概。 再造一個新浦東的目標可歌可頌。

我認為,浦東前30年和後30年都已經和即將起到引領上海、引領長三角的角色。1990年,浦東的GDP為60億元,但到了2019年,浦東完成GDP1.2萬多億,發生了巨變,這些年,浦東一往無前,在平地造起了高樓,才有了萬象更新的今天。但歷史的輝煌已成往事,我們要有志氣,有魄力引領前瞻。要用制度改革和創新的確定性,來應對世界的重大不確定性。

未來30年,浦東的發展可以分三步走。一是浦東要在7年時間再造一個浦東,這不僅僅是經濟的躍升,還需要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到2035年,浦東要為上海建成全球城市作出重要貢獻,包括創新、人文、生態等方面都在走在前面,都要做出新的貢獻,為此,浦東現在就要在「十四五」布局,「十五五」接續奮鬥。到了2050年,恰逢浦東又一個30年屆滿時,也是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之日,我們要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浦東要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中之重。

因而,我認為未來30年,浦東的發展將經歷三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7年時間內經濟總量翻番,那是極為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爆發的情況下。浦東未來的發展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讓自貿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流動起來,與國際社會無縫對接起來。唯有得到全國支持,全球參與,浦東才有未來。

第二個階段是到2035年,上海的目標是率先建成一個全球城市,那麼全球城市的指標體系應該更加明晰,應該一以貫之地推進,將一張藍圖踐行到底。

第三階段,中國要建成一個強國,這是億萬中國人民的民族夢想。浦東在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明建設、社會和諧和生態美麗這五方面,都要走在全國前列。

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浦東一步不要落下。這三部曲,步步遞進,踏踏實實走好。

記者:浦東即將迎來新30年的發展,請您談一談新一代的年輕人在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周漢民:前不久,我密集調研了上海的企業,有國企、民企也有外企。所到之處,看到了中國青年眾志成城抗疫的決心,也看到千方百計促發展的壯舉。不管是前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是堅守在社會方方面面的城市守護人,他們都是時代的同行者,這些人中絕大多數是年輕人,這讓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無比激動人心。

我建議,《青年報》的青年讀者一定要有這樣的志向: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天降大任,捨我其誰。其實,這種奉獻精神在這幾個月來抗疫的年輕人身上表現得十分充分,有太多太多的青年以自己的艱辛努力守住了上海,守住了自己的家園。

中國的青年,在緊要的歷史關頭迸發出的工作熱情和犧牲精神,著實讓人感佩。同樣的,浦東未來的30年,如過往的30年一樣,應當也是年輕人的天下。

想當年,我受邀加入浦東開發聯合諮詢研究小組時,還是剛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才30歲。今天的成果是昨天的努力所得。未來30年,浦東也將隨著世界發生巨變。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一定是浦東未來發展的主軸,而服務貿易的大發展同樣令人期待。寄望所有的有志青年到浦東大顯身手,奉獻熱情,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好。

來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

上海民建

shanghaiminjian

原標題:《周漢民喊話年輕人:未來30年,浦東是你們的天下》

相關焦點

  •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臨港新片區不但屬於上海浦東 也是中國改革...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絲路智谷研究院高級顧問周漢民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中國經營報》:你不僅參與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前期研究,還曾在浦東擔任副區長進行實踐探索,同時主導申博工作。從1990年至今,30年的時間,浦東新區的GDP從60億元增長至萬億規模翻210餘倍,作為上海的市轄區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江蘇無錫與浙江寧波。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30年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度肯定了30年來浦東創造性地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取得的巨大成就,著眼『兩個大局』,對未來30年浦東率先形成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成為『開路先鋒』『排頭兵』『實踐範例』,提出了『五個新』的明確要求。這既為浦東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賦予政協新的使命任務。」
  • 周漢民會見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等一行
    周漢民表示,通過與秘書長的深入交流,以及回顧秘書長在昨天舉辦的2020上合高端論壇上的發言,能夠深切感受到秘書長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對上合組織的高度讚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期許,令人十分感動。尤其是秘書長考慮上合組織在上海設立文化傳播機構,體現了上合組織「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這一精神符合人民外交、公共外交最基本的理念。
  • 周漢民會見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剛
    【本站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5月12日上午,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會見了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去哪兒網及途家網CEO陳剛。
  • 周漢民:亞洲未來十年值得期待 數字經濟將引領發展
    論壇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為主題,共論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論壇上表示,展望亞洲十年,有三點非常值得期盼:第一,亞洲會在整個世界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艱巨努力推動新全球化模式的誕生。第二,亞洲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會重塑亞洲的發展。第三,數字經濟革命在亞洲會取得最大的成功,推動世界科技和工業革命。
  • 浦東開發開放的冷知識:湯臣一品為何選擇浦東?
    大家都知道,位於浦東陸家嘴(600663,股吧)的「湯臣一品」,雖然已經建成十幾年,依然是上海單價最貴的小區之一。當初,它為什麼會選址浦東?在日前舉行的上海統一戰線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交流會上,上世紀90年代曾在浦東新區工作的相關負責同志,第一批在浦東投資的外資企業代表,本世紀初在浦東白手起家、拼搏創業的海歸企業家代表,在科技領域創新發展的年青一代創業者代表,金融、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圍坐一堂,暢談交流,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回顧了自己在浦東工作生活的經歷和感悟,表達了對浦東再出發的美好憧憬。
  • 周漢民赴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瑞穗銀行(中國)有限...
    周漢民赴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走訪調研 2020-09-21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改革開放成就浦東30年奇蹟
    2020年,浦東這一「90後」迎來了而立之年。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開放浦東。一聲號角,浦東這片爛泥渡、阡陌農田和蘆葦蕩開啟了蛻變過程。30年滄海桑田,30年風雨兼程!一個個有力量的數字,見證浦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縮影。不簡單說NO以改革促發展上海浦東南路141號,一幢灰黃色小樓,在周邊高樓林立的環境中並不顯眼,這就是「浦東奇蹟」的開啟之地。30年來,浦東敢為天下先,大膽試、勇敢闖,創造了一系列「全國第一」的案例。
  • 浦東30年:生於改革,強於開放
    在陸家嘴建設早期,曾有人批評高樓造得太多了,空置得厲害,趙啟正當時的回應,恰好是對陸家嘴30年發展的高度概括:「在中國,聰明的母親總是把孩子的褲子做得長一點,以備孩子長大了還可以穿。」任何一個本地人都會驚異於陸家嘴的變化,當人們在高樓林立中感嘆30年的日新月異時,浦東的未來已經延伸到了遠方的臨港。
  • 30年,浦東做對了什麼?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常兆華、張汝京、舒榕斌這三個性格迥異,稟賦不同的男人,就會知道自己未來的三十年,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會被同一個地方所「牽絆」,所「掛念」。這個地方叫浦東。今年,浦東30歲了。中國人喜歡用而立來形容三十之齡,這恰是最好的年紀,有歷練、有經驗、有膽識、也有幹勁。
  • 上海最「窮」的區,GDP不及浦東的1/30,很多年輕人都到市內打工
    上海最「窮」的區,GDP不及浦東的1/30,很多年輕人都到市內打工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被稱作為「魔都」的上海,一直以後,都是很多年輕人奮鬥打拼的城市,上海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都是比較發達的大都市,但並不是每個區都發展那麼好,這次心心要說的便是上海最「窮」的區,這裡的GDP不足浦東的1/30,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到市內打工。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周漢民赴美樂家(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走訪調研
    保企業就是保未來,穩企業就是穩信心。」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如是說。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4月28日下午,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赴美樂家(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走訪調研。
  • 浦東30年專輯② | 聽!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編者按】圍繞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我們隨意選取採訪了30名90後和30名在上海居住、工作、參觀或學習的外籍人士,試圖通過他們的視角,找尋浦東獨特的魅力。一、你對浦東的印象是?當我從浦西疲憊地回到浦東時,會有安心的感覺。受訪者R(居住、工作於浦東,創業6年)作為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小微企業主,希望浦東新區在未來30年能繼續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繼續保持公正、透明、高效的行政辦事效率,持續不斷地吸引優秀人才和優秀企業、優秀創業者。
  • 上海的這個區最窮,GDP僅僅是浦東的1/30,年輕人只能到市區打工
    上海作為我國一座充滿魅力的魔都城市,其經濟實力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憑藉著一直超快的發展,在2019年上海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38155.32億元,距離四萬億大關已經越來越近,相信未來不久之後就會突破。而上海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驚人的成績,自然離不開上海多個區縣的幫助,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如今上海「最窮」的區是哪裡嗎?
  • 浦東30年,那些萬人空巷的瞬間
    30年,照片中的浦東有氣勢恢宏,也有生動鮮活。恢弘和生動,屬於浦東,更屬於人民——他們經歷了這裡每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間,見證了浦東的流光溢彩。而浦東發展的每一處著墨,也因為人民的參與,熠熠生輝。值此,我們採擷片段,再現浦東30年間,那些萬人空巷的瞬間。
  • 周漢民會見安徽省蚌埠市委書記汪瑩純一行
    周漢民會見安徽省蚌埠市委書記汪瑩純一行 2020-07-24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浦東開發開放30年 他們用自己的故事 訴說和浦東教育30年的緣分
    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是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自1990年4月18日浦東開發開放以來,浦東教育事業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逐步發展壯大,走過了從數量增加、規模擴張到優化管理、提高質量的歷程。 激蕩30年間,浦東的教育事業薪火相傳。在這個特殊日子裡,浦東教育人們用自己的方式為她慶生。
  • 周漢民赴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調研
    周漢民赴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調研 2020-03-2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漢民出席2020紀念中國上海世博會舉辦十周年論壇
    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出席論壇並作題為《世博與城市更新》的主旨演講。、周漢民首先向2010上海世博會隆重舉辦10周年,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參與、熱愛上海世博會的中外人士致敬。
  • 臺灣觀光遇30年最慘 賴清德喊話:歡迎陸客赴臺
    賴清德喊話:歡迎陸客赴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於近年來陸客赴臺人數大幅銳減,臺灣觀光產業受到衝擊,賴清德3日下午出席《天下》雜誌37周年「美麗臺灣行」發表會時表示,臺灣觀光拓展的方向要多元,臺當局「非常歡迎中國大陸的觀光客來臺灣旅遊」,不論團客或自由行,不論住飯店或民宿都非常歡迎,但也要開拓「新南向」東南亞國家,東北亞也要加強,甚至歐美也要擬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