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飯統戴老闆
編輯:俞詩逸
校對:張豔
1995年12月20日,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商業零售企業——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開門營業,當天共有107萬消費者湧入購物,相當於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人流量,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當時的媒體紛紛驚呼,「上海重現當年南京路先施百貨開業的盛況」。在此後很多年裡,這家商場都牢牢佔據著上海百貨銷售榜首的位置。
商廈正面外圈長達100米,消費者可以看到6層樓高的白色大彎壁,下部有12個拱形門洞,門洞內壁有十二生肖圖案。內外有87部電梯,包括自動扶梯、觀光電梯、垂直客貨電梯。消防、保安、空調、照明均由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無論是規模還是設施,在當時都相當罕見。
第一八佰伴給當時的中國百貨業也帶來了無法想像的衝擊,日本人堅持在10萬平米建築中只給4萬平米商場營業面積,其餘是餐飲,娛樂等,還要有植物空間,對那時的上海人來講,簡直是聞所未聞。許多中方人員甚至懷疑翻譯的能力,哪有拿上千美元的地價去開飯館的,去種樹的?
2005年,當初代表日本八佰伴會談的和田一夫故地重遊,從第一八佰伴辦公樓的落地窗眺望前方那片由農田脫胎而來的繁華街道,動情地說:「選擇浦東這片熱土沒有錯,選擇浦東南路張楊路這片商業的風水寶地沒有錯!」
曾幾何時,上海被黃浦江分成了兩個世界,浦西就是上海,浦東只是外灘遙遙遠眺的一片農田菜地,這裡的故事要從1991年開始。當時,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深圳已經是一派繁華景象,上海還是一片沉寂。鄧小平在那年2月造訪上海,聽取浦東開發規劃匯報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整個浦東當時的最高建築,是一個5層的救火觀察樓。 浦東新區第一任黨工委書記趙啟正後來回憶說,「浦東新區成立之時,東方明珠剛開始打地基,能看到唯一的一個較高的樓就是黃浦江邊的港務局大樓。你出去看一圈回來,鞋底下沾的全是土,請外賓吃飯找不到一個像樣的飯店。」
當年提出的口號是「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不過,真正能夠預見到浦東的能量與潛力的還是少數人,當時流行的說法是「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但正像這個城市在歷史上的每一次選擇一樣,上海在那個時候的行動,又會再一次深刻地影響中國乃至世界。
上海陸家嘴夜景,圖片來源:新華社
財富高地:從農田到金融中心1991年的農曆大年初四,鄧小平在新錦江大酒店的42層——上海曾經的制高點聽取了浦東開發專題匯報,在聽完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鎔基的匯報後,鄧小平說,「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後,但現在就要做起。」
如今,陸家嘴已經匯集了全國70%的金融機構、70%的外資銀行。1.7平方公裡的小陸家嘴中央商務區,是數十家國際銀行巨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所在地。
陸家嘴的滄桑巨變是對「上海速度」最樸素的詮釋,當時,世界第三大製藥公司羅氏公司中國區前總經理威廉·凱樂來到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放眼望去一片農田,依稀有一些仍在建築中的工房孤獨地矗立著,作為第一個入駐張江的跨國藥企,他說自己「作出這個選擇的時候,有人以為我瘋了。」威廉·凱勒說道。
1995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正式遷至浦東,成為首家籤約進駐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單位。這件事在當時有著極強的象徵意義——慶典大會上,時任上海市副市長趙啟正代表市政府代表贈與了一隻雪白乾淨的小山羊,寓意是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在浦東開發開放中發揮著「領頭羊」的作用。
緊接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及境外的日本富士銀行、香港渣打銀行、美國花旗銀行等外資機構接踵而來。兩年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遷入浦東開業,期貨、煤炭、鑽石等交易中心緊隨其後,讓浦東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2007年5月,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召開前夕,《上海浦東金融核心功能區發展「十一五」規劃》出爐,首次提出了「陸家嘴金融城」的概念,當時,陸家嘴每平方公裡年稅收約7.88億元人民幣,金融機構為528平方公裡的浦東貢獻了約1/6的GDP,陸家嘴算得上名副其實的財富集聚高地。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陸家嘴金融片區也在2015年4月被正式納入上海自貿區,緊接著,全球知名的資管巨頭紛至沓來。在國內金融市場逐漸開放的背景下,陸家嘴的一舉一動開始顯露出強烈的風向標意義,也是許多國家戰略的試驗田。
在陸家嘴建設早期,曾有人批評高樓造得太多了,空置得厲害,趙啟正當時的回應,恰好是對陸家嘴30年發展的高度概括:「在中國,聰明的母親總是把孩子的褲子做得長一點,以備孩子長大了還可以穿。」
任何一個本地人都會驚異於陸家嘴的變化,當人們在高樓林立中感嘆30年的日新月異時,浦東的未來已經延伸到了遠方的臨港。
2020年1月7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拍攝的中國製造Model 3。圖片來源:新華社
西風東漸:不遺餘力引進外資今年4月8日,特斯拉在其官微發布了一則視頻,對外首次展現了上海超級工廠的內部生產場景。在上海超級工廠這一個大型廠房中,涵蓋了特斯拉車型的衝壓、焊接、塗裝、裝配等四大工序。同時,工廠內部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車身製造流程中,幾乎不需要人工幹預。
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7 月份籤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確認將在臨港地區建設特斯拉超級工廠。兩個月後,就基本完成土地平整,2019 年1月7日,超級工廠正式開工建設。又過了一年,特斯拉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中國綠卡"——國產化的Model 3將同樣地獲得國家補貼。
回顧特斯拉中國工廠的前前後後,馬斯克提及最多的就是「上海對特斯拉很重要」。他曾經算過一筆帳,如果在中國建廠,免去關稅和大量運輸成本,特斯拉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至少可以下降三分之一。
從最初的「技術換市場」,到如今借著引入特斯拉倒逼國內的彎道超車,汽車產業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乃至中國引進外資的一個風向標。
改革開放後,國內轎車需求量急劇上升,大量進口讓外匯儲備捉襟見肘。引進轎車裝配線,是促進出口換匯,也是為了「拿市場換技術」。當年的中國,能造出東風飛彈,卻造不出拖飛彈的車,錢學森就曾調侃濟南汽車廠的部長周子健:「老弟啊,運飛彈的車再搞不出來,東風只能扛著走了,我扛前頭,你扛後頭。」
隨後,中國考察團也遠赴歐洲,從羅馬尼亞到聯邦德國看了個遍。最終選中了大眾。中國人的來訪讓大眾董事長施密特欣喜不已,當場表態,只要中國願意與大眾合作,他們就放棄正在和韓國的談判。
20世紀70年代,大眾也被物美價廉的日本車搞得焦頭爛額,迫切需要「走出去」,雙方一拍即合。1983年,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加強和利用外資工作的指示》,明確提出:提供一部分國內市場,通過合資經營企業的形式引進我國缺口技術。
按照協議規定,中德雙方各出資1.6億美元,各佔50%股本,轎車的生產線,選在了上海西北角的安亭鎮。合作生產的車型,則是大名鼎鼎的「桑塔納」。
可以說,汽車工業上培育了我國的第一筆有生力量,從配件企業,到產業人才,最大程度上磨平了兩個國家工業上的代差。而如今花大力氣讓特斯拉落戶上海,亦是利用特斯拉扶持國內的新成員汽車產業鏈,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落地上海,也稱得上是浦東引進外資的代表作,也是過去的一年自貿區先發優勢的一個縮影。在2019年這一年裡,浦東迎來了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資性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家新設外資控股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商獨資加油站運營管理公司——殼牌石油(上海)有限公司……
在中美貿易摩擦和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浦東新區的外資引入依然保持著進得來、留得住、能共贏的節奏,前11個月,浦東新區實到外資81.89億美元,引進外資項目數量1814個,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3家,這三項數據均創下年度吸引外資新高。
自2018年開始舉辦的進博會,也成為浦東圍繞六大硬核產業,引進全球「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全新窗口和機遇。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首屆進博會召開後,共有137家參展商在浦東進行了新設和增資的投資。這些投資帶來的合同外資共計8億美元。
目前,全球十大礦業集團中已有5家落戶浦東,全球十大金屬貿易公司中有6家落戶浦東,全球四大糧商「ABCD」中也有3家落戶浦東。30年不遺餘力的創新與開放背後,浦東已然成為上海建設「五個中心」的核心承載地。
2019年12月27日,C919大型客機106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國重器:一定要把工業搞上去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浦東上海科技大學附近的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習總書記登上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坐在駕駛艙主駕駛的座位上,了解速度表、高度表、航跡圖等有關儀器儀表情況。穿過飛機客艙時,他兩次在座位上坐下來感受。
隨後總書記在現場發表重要指示:「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製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誌性作用。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
「中國飛機製造業走過了一段艱難、坎坷、曲折的歷程,現在是而今邁步從頭越,勢頭很好,開局很好,希望大家鍥而不捨,腳踏實地,我寄厚望於你們。」「中國大飛機事業萬裡長徵走了又一步,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飛機。」
總書記的話語重心長,更讓無數航空人淚流滿面。上海見證了中國商用大飛機的屢敗屢戰,困難重重中航空人創造了「運十」的騰飛奇蹟,卻無奈不合時宜;寄予厚望的MD90項目無奈落馬,上海航空遭受重創;再度出發尋找機會,卻又在AE100項目上遭到戲耍。曾有幾十名產業人集體買醉痛哭,感慨行業艱難。
中國商飛高級技師胡雙錢是行業發展的親歷者,1980年19歲的胡雙錢加入當時的中國飛機製造廠,參與了運十飛機的研製。團隊的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從小就夢想造飛機的他強烈感受到造飛機是很神聖的事。運十項目下馬後,飛機技師被私人老闆以高薪哄搶,胡雙錢謝絕了,他總想著以後還有機會造飛機。
在工廠不景氣的那些年月裡,他做過電風扇、絞肉機。1985年麥道項目上馬後,他歡欣鼓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十六年的從業生涯,他加工過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從沒出現過廢品。他一家人長期居住在30平的小房子裡,近年才貸款買了一套70平的房子,妻子將他歷年所獲獎狀小心翼翼地用紙袋包好,常常拿出來擦拭。
運十飛機的命運是胡雙錢一生的心結,如今看到C919如火如荼,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幹三十年!」現在,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年輕人,在一屆上飛公司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班組3位參賽選手,囊括了鉗工技能比賽前三名。
如今,中國航空產業人重新在上海浦東集結,向商用大飛機的高峰再度發起衝刺,C919的訂單總數已經突破了850架,距離國產商用大飛機翱翔在祖國藍天之上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愈演愈烈,製造業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聚焦高端製造業是上海工業給出的方法論,根據《上海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十三五規劃》,未來將全面貫徹中國製造2025戰略,明確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位造業集群集聚,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未來上海將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九大戰略新興產業。不單單是浦東,整個上海工業已經繪出了一幅宏偉的藍圖:
在北面,長興島有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055萬噸驅逐艦和國產航母正在此緊鑼密鼓地建造;橫沙島的填海工程已經進行到第八期,將填出超過100平方公裡的土地,令新加坡眼紅無比。
在南面,超級工程洋山港的第四期已經投入運營,使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佔據全球的十分之一;吹著海風的臨港新基地雖然偏遠,但已有了龐大的規模,而特斯拉工廠的落戶將錦上添花。
在東面,浦東機場未來將鋪出第7條跑道,成為超級巨無霸,而國產大飛機正在毗鄰的祝橋航空基地進行製造;川沙的迪士尼夜間煙花璀璨,在隔壁的張江,晶片和醫藥研發中心鱗次櫛比。
在西面,嘉定有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零配件企業密集,整車龍頭輻射整個長三角;巨大的虹橋樞紐繁忙而有序,空鐵聯運效率極高,進口博覽會也設在了虹橋。
上海的工業精神和這座城市的商業文化共存共榮,既精緻婉約,又曠達豪邁,兩種氣味交織在一起,賦予了上海獨特的氣息,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普通人。這是一座開放的商業城市,也是一座獨立自主的工業城市。
尾聲: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浦東生於改革,強於開放,在如今逆全球化浪潮逐漸興起的國際環境下,浦東的重要意義再次凸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上海牌」的手錶、「蜜蜂牌」的縫紉機、上海無線電工廠出產的收音機,還有「鳳凰」或是「永久」的自行車讓上海形成了「勇於挑戰、敢於創新」的獨立自主精神,九十年代後,浦東扛起了上海發展的大旗,從陸家嘴的摩天大廈、到臨港的超級工廠、再到C919展翅高飛,浦東也象徵著上海一種變革與開放的胸襟。
如今,全球民粹主義逐漸抬頭,保守思潮慢慢興起,對於在改革開放於全球化中成長起來的浦東來說,壓力於挑戰日益艱巨。 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下,和上海「五個中心」的建設熱潮裡,浦東又將承擔起新的責任。
就像在浦東管委會機關食堂,牆上貼著的那個標語一般——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
參考資料【1】20年20個瞬間——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開業,人民網
【2】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部首度曝光:全是機械臂 幾乎不見人,快科技
【3】浦東故事:這樣的夢想更中國,謝國平
【4】陸家嘴四十年:從爛泥路到金融中心,界面新聞
【5】一片平地擎起萬丈高樓 陸家嘴30年孕育「金融巨人」,東方網
掃描下圖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