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演義傳說中的七大兵器排行榜

2020-12-17 歷史筱佰科

第七名:擂鼓甕金錘

錘 非常沉重,但威力巨大,揮舞起來很費力氣,因此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擂鼓甕金錘在隋唐中是西府趙王李元霸的心愛兵器,擂鼓甕金錘是東漢末年驃騎將軍馬超的先祖,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擂鼓甕金錘在其他評書作品和民間傳說、演義中也是時有出現,一般都是最強一級武將的兵器。

在小說《說嶽全傳》中,嶽雲使用的武器是兩柄八十二斤的銀錘。在戰鬥中,金國小將完顏金彈子連打嶽家軍牛皋、餘化龍、董先、何元慶、張憲等五員大將,嶽飛無奈掛上免戰牌。嶽雲出場之後,先將免戰牌擊碎,隨後出戰金彈子,八十回合之後將金彈子一錘打死,自此一戰聞名。後來在評書和網絡中,人們又將嶽雲的錘神話為「擂鼓甕金錘」,重量也被神話為320斤甚至800斤。雖然這顯然有些神話過頭了,但是可以看出嶽雲用錘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第六名: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與青龍偃月刀相媲美;它們先後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揚名天下。燕人張翼德,一條莽撞漢。而這丈八蛇矛卻是與他相得益彰。東漢末年,三國時代間,蜀國猛將張飛,手執一支丈八蛇矛,縱橫沙場,轉戰南北,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那彎曲的矛頭正如張飛的性格,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擋無可擋!張飛在虎牢關,在下邳城,在當陽橋,在葭萌關,在瓦口關。可以說丈八矛與他形影不離,就是他生命的象徵。

虎牢關是丈八矛第一個奮起對抗方天畫戟壓迫勢的霸氣。下邳城它再次與天下第一的方天畫戟打成平手。當陽橋上它的氣勢已經凌駕於方天畫戟之上,使倚天像個受驚的懦夫一樣不敢露頭。葭萌關和瓦口關它又再次顯示出一個如霹靂的神兵應有價值。張飛被範疆、張達刺殺後,它到了張苞手中,與東吳會戰。這一支丈八蛇矛,矛尖有如白蛇吐信,重達五十多斤的矛身,在黑色的錦絮飛舞中橫掃戰場,挑敵破甲,矛尖向敵陣一投,便有一名敵將被刺死在丈八蛇矛之下,是令敵將聞風喪膽的象徵。

提下一個張飛是如何得到丈八蛇矛的傳說:傳說當年幽州涿縣的某處大森林裡出現了有一條巨大無比的蟒蛇精,張飛知道後,孤身一人進入大森林為民除害。在同蟒蛇精一番搏鬥之後終於將之殺死,但是當張飛扛著蟒蛇精的屍體出了大森林之後,才發現自己所扛的原來不是什麼蟒蛇精,而是一把奇怪的兵器,而這兵器,便是日後聞名天下的丈八蛇矛。這個傳說比起關羽的青龍護主之傳說,雖然沒有那麼神秘,卻自然地多了那麼一份勇猛的氣息。

第五名:八卦宣花斧

使用斧子作為武器,多為臂力過人、驍勇善戰者,如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隋末唐初的程咬金,以及梁山泊上的黑旋風李逵。我們來說一說程咬金的八卦宣花大斧。

八卦宣花斧最著名的使用者就是今天的主角程咬金了。他的八卦萱花斧是秦瓊殺死敵將,從敵將手中獲得的。他師父在夢中給他教了三十六路天罡宣花斧法。結果他粗枝大葉,醒來就只記得三招了。僅這三板斧,就夠他用了。他用這三板斧就打遍天下,為李唐江山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大斧,威猛剛烈。適用於那些五大三粗,粗枝大葉,力大無窮的武將。大斧深受少數民族,馬背民族喜愛。八卦宣花大斧,在威猛的斧頭上刻上精美的花紋,也是粗中有細。程咬金憑360斤八卦宣花斧能做三年皇帝,後來立下汗馬功勞,再後來官至盧國公,世襲刺史。誰說不是和宣花斧一樣,粗中有細呢?

第四名:方天畫戟

戟是戈和矛的結合體,具有多種作戰功能,可以說是古代的「瑞士軍刀」。方天畫戟是一種古代兵器名稱,因其戟杆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杆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主要使用者有呂布等人。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西遊記》裡,雄霸獅駝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大鵬所使用的兵器也是方天畫戟,「那大聖正當悚懼,只聽得耳後風響,急回頭觀看,原來是三魔雙手舉一柄畫杆方天戟,往大聖頭上打來。大聖急翻身爬起,使金箍棒劈面相迎。他兩個各懷惱怒,氣呼呼,更不打話,咬著牙,各要相爭。

第三名:虎頭湛金槍

虎頭湛金槍,《評書三國》數一數二的猛將馬超,《隋唐演義》裡元帥秦瓊,《嶽飛傳》裡第一猛將高寵 ,《明英烈》裡大將常遇春用的武器,在遊戲裡的屬性都帶威風技能 ,以及冰冷傷害,並減速。傳言三國武將,威震天下,五虎上將之一,馬超的掌中寶槍。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白袍銀鎧,無愧「錦馬超」之名!其手執虎頭湛金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五尺,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槍身乃寒鐵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黑金虎頭形,虎口吞刃,槍體鍍金,乃鉑金鑄就,鋒銳無比,砍刺剁劈,不怕火煉,百鍊精鐵。 出自《張國良蘇州評話》。

第二名:青龍偃月刀

相傳,天下第一鐵匠只選月圓之夜打造它。完工時,突然風起雲湧,從空中滴下1780滴鮮血。當地術士分析,那是青龍的血。所以,有青龍偃月刀之名。所以,有青龍偃月刀要殺1780人之說。——後來,這把刀殺1300人,斬首480人。

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種。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開始出現,因重量關係,主要用於練習臂力,而非實戰中的武器。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豔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

第一名:軒轅劍

軒轅劍,傳說中的神兵,又名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由眾神採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此劍後為商湯所得。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

傳說中,此劍是由眾神採首山之銅所鑄,黃金色的千年古劍(名不可考)。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傳說由天界諸神賜於軒轅黃帝擊敗蚩尤的曠世神劍,其內蘊藏著無窮的力量,為斬妖除魔的神劍。此劍後傳與夏禹,大禹治水時立下汗馬功勞,夏朝憑此立國。幾百年後,夏朝國君無道,此劍輾轉被商湯所得,商湯持此劍取天下,再次建立新的王國——商朝。最後,商朝後期也開始動亂,這把聖道神劍也不知所蹤。

相關焦點

  • 古代最強戰將為啥是李存孝?他的兵器畢燕撾到底是什麼鬼?
    在中國民間對武將的評價中,有一種「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的說法。這裡面的「將不過李」就是說的李存孝,認為他是中國古代最勇猛善戰的武將。將不過李在據說是羅貫中所著的《殘唐五代史演義》這本書中,李存孝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書中寫他兒童時期就力大無比,曾當著晉王李克用的面,只用了幾拳就徒手打死一隻猛虎。被李克用收為義子之後,他馳騁沙場立功無數。
  • 楊泓談對中國古代的兵器的誤讀
    最近剛剛出版了《中國古兵二十講》的楊泓先生表示,「現實中的古代兵器,跟古典小說裡所描述的並不一樣」,小說裡的兵器基本都是小說家依據當時的冷兵器以及流行的武術器械,經藝術加工而構想出來的。但問題是,如楊先生所說,我們的正史對於兵器基本上是漠視的。答案,只能從考古發現中來,「因此現在談我們已經弄清了古代兵器全部實際使用情況還言之過早,相關研究還在探索之中」。
  • 龍泉寶劍 | 刀劍爭鋒——中國古代劃時代的代表兵器
    這是中國武術界對於冷兵器的形象評價。在中國武術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兵器一直和拳腳功夫如影隨形——弓箭可以讓打擊距離變得更遠,刀劍可以使攻擊更加犀利,而槍棍則令人以一當十。在中國古代,伴隨戰爭所產生的諸多冷兵器,成為戰場的主角。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18種冷兵器,它們的集體亮相,象徵著冷兵器發展的巔峰。
  • 古代兵器到底有多重?三國名將兵器換算成現代重量,很多人被逗笑
    從越王勾踐劍,到秦王劍,再到三國名將諸多武將的神器,以及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的鐵錘、裴元慶的銀錘,甚至孫悟空的金箍棒,都可以看出,兵器對戰鬥力的影響,至關重要。自古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說法,這點在古代的武將身上尤其突出,畢竟有趁手的兵器與沒有趁手的兵器,所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可不是一個量級的。
  •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終極武力排行榜(二)
    今天我們接著來說一說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終極武力排行榜,上一篇文章說了第50到第41名,現在說一說第40名到第31名。第40位---雲中子:元始天尊的門人云中子是闡教門下最擅長煉器之人,修行於終南山玉柱洞。據說番天印、捆仙繩等許多大名鼎鼎的道具都曾被仿製過,算得上山寨版的始祖。
  • 斧鉞之尊——古代中國與非洲王權兵器的比較(上)
    展覽中展出的中非兵器,除了用於狩獵和戰爭之外,還是政治、財富、宗教的權力象徵,本文遴選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斧式兵器,與中國古代斧鉞兵器從類型、材質、裝飾特點及用途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嘗試探討古代中國與中部非洲兩個截然不同文明中斧鉞功能的文化內涵。
  • 《有英氣:兵器傳說圖典》:63件神仙法器,窺視中國神話故事
    從小到大,一直喜歡看《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斬妖除魔取得真經。姜子牙帶領一眾能人異士,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登天封神。後來我知道了,神話故事是古人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樣式。
  • 中國古代的十二位奇女子排行榜,你認識幾位美女?
    中國古代奇女子排行榜,本榜單是小編主要依據史實記載、後人評價、生平事跡,並綜合參考網際網路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娛樂,歡迎在末尾交流探討。1、慈禧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 古代最強兵器排行:中國這兩件最霸道
    &nbsp&nbsp&nbsp&nbsp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 《龍王傳說》中,兵器排行榜前五,擎天神槍竟然沒上榜
    《龍王傳說》已經接近大結局,而我們也快要跟這鬥羅第三部說拜拜了。然而,在此之前,出現在《龍王傳說》中的兵器,小編想為它們做個排名,作為龍王中的兵器譜。第五名:越天神槍。
  • 中國古代的兵器譜
    俗話說寶劍配英雄,歷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人往往會被杜撰出一個名字狂拽炫酷厲害炸天的兵器,那今天就來盤點盤點它們都有誰,都有什麼前世今生吧!3、丈八蛇矛全長一丈零八寸,除了張三爺,一般人根本使不來,傳說是一條黑龍所化。使用者還有林衝,陳安等。4、虎頭湛金槍西涼錦馬超的武器,通體冰涼如霜,使用者可以冷靜心神,安心殺敵。後面還有秦瓊,高寵,常遇春等勇猛型武將所用。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妲己沒能上封神,或許有人要她當替罪羊
    《封神演義》中有很多很好玩的陰謀論,很多起爭論,有時候和小說本身已經關係不大。《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對標的是《西遊記》,很多人物也有碰瓷西遊記的嫌疑,但是小說寫得很爛。但是這部小說牛叉的一點就是設定厲害。
  • 中國古代冷兵器排行榜:最厲害的不是刀劍,而是它,毫無爭議!
    中國古代冷兵器排行榜:最厲害的不是刀劍,而是它,不服來辯!中國自古就有十八般兵器,到了近代,人們把這十八般武器統指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钂、棍、槊、棒、拐、流星錘,但是在中國古代冷兵器並不僅僅這十八樣,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古代五大最厲害的兵器。
  • 中國傳說中的古代「黑巫術」——厭勝之術
    厭勝之術,《辭海》中解釋: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謂能以詛咒制服人或物。這裡的厭勝,「厭」字,此處念「ya」,通「壓」,意為「壓而勝之」。主要是通過詛咒的方式抑制,壓制對方。中國古代明清神怪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就曾使用過此術,釘頭七箭書。用扎小草人的方式咒殺了截教一代大仙趙公明。
  • 殘唐四猛將兵器:一件朱溫用,後一件最厲害,什麼兵器碰上都得飛
    這個歷史階段,中國又由大一統變為四方割據,軍閥混戰,打的很熱鬧。殘唐正史稱為「五代史」,演義稱為《殘唐五代史演義》,是羅貫中編輯的。在這部書中有許多猛將,他們手中的兵器也不簡單,下面說說演義中的殘唐四猛將兵器,一件朱溫用,一件黃巢用,一件孟絕海用,後一件最厲害,什麼兵器碰上都得飛。鋸齒飛鐮大砍刀。
  • 不可不知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蹟
    古巴比倫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亞歷山大港燈塔、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忒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和埃及的金字塔合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
  • 世界傳說中的七大女神,圖5美是公認的,圖6日本女神看完無話可說
    世界傳說中的七大女神:1-古希臘戰爭女神雅典娜,也被稱為處女神,代表著處女和純潔。她為了守護人類與波塞冬展開戰爭並取得勝利,她是古雅典人的守護神。世界傳說中的七大女神:2-古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我們所熟知的斷臂維納斯雕像,其實最初被挖掘出來的時候是有手臂的,後來因為世人爭奪,混戰中雙臂不幸砸斷,這才出現了唯美的斷臂維納斯女神。世界傳說中的七大女神:3-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兵法女神九天玄女,她是維護正義的女神,每當天下紛爭禍亂四起,她就會下凡除惡。有點像戰爭女神雅典娜。是守護人民的女神。
  • 全世界古代殺傷力最強的七大冷兵器,中國包攬前兩名!
    目前已無真品,最後一件於1884年博物館火災中被損毀。第六名:投擲飛斧       非洲努比亞古代民族的武器。長度50多公分,通過突出的三刃來確保造成最大的傷害。在當時是最名貴的武器,只有最勇猛的戰士才有資格擁有,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第五名:印度武器拳劍       同樣作為地位的象徵,做工十分精美。
  • 古代兵器:中國的專利武器——戈
    今天我介紹的是關於中國的專利武器——戈,是如何產生的?提起「中國的專利武器」,略知兵器史的人都會了解,它指的是戈。戈與戟、斧鉞、鉤、鏟、長刀、钂、槊等都屬於長兵器。所以,長兵器又被人們稱為「延伸手臂的武器」。戈的歷史十分久遠。據史書記載,周武王伐紂時,曾帶領將士在牧野發出這樣的誓言:「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就是說,號召大家舉起戈,拿起盾,挺起矛,以全力投入討伐紂王的戰鬥。於是,一場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打響了。當時,紂王部隊所使用的武器與周武王部隊的武器大同小異,戈、幹、矛等兵器鏗鏘交擊,雙方人馬殺得天昏地暗。
  • 《封神演義》中的袁洪和孫悟空到底有何關係?
    《封神演義》是我國古代的一本著名神怪小說,它成書於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因其精彩故事、民本思想而受到後世的廣泛讚譽。 書中的很多形象十分經典,舉例來說,著名的"哪吒鬧海"的故事,就主要是來自於書中的記載。而像鴻鈞道人、元始天尊、太乙真人、等人物,也都是書中原創的虛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