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瑞士,可能會想到高山、滑雪、湖泊、海蒂、銀行、巧克力、手錶...
除了這些,瑞士可能還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
歐洲的中心:瑞士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 ,當日即可乘坐公共運輸往返歐洲的許多城市,比如米蘭、慕尼黑、巴黎等,而羅馬、柏林、倫敦也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飛行。
四種官方語言:瑞士有四種官方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英語在瑞士也非常普及。
歐洲「水塔」:瑞士擁有1,500多個湖泊,在瑞士國境內,你離最近湖泊的距離不可能超過16公裡。
△ 瑞士的主要湖泊
登山愛好者的天堂:在瑞士,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脈有超過4400座,其中超過3000米的有437座。瑞士最高峰不是馬特洪峰(Matterhorn),而是位於瑞士、義大利邊界的杜富爾峰,海拔4634米。
瑞士並不全是山脈: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諾州,你可以輕鬆找到棕櫚樹。怎麼過去呢?自2017年以來,瑞士成為擁有世界上最長鐵路隧道的國家,堪稱工程傑作。哥達基底隧道長57公裡,在阿爾卑斯山下方延伸2.3公裡,共花了17年建造。
瑞士不僅僅是冰天雪地:寒冷多雪的冬天來了又去,你會發現夏天瑞士高原的溫度可能超過30–35°C。
△ Lido Locarno
日內瓦是聯合國歐洲總部以及200個國際組織的所在地。
除了有上述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瑞士在創新方面更是首屈一指。
在諾獎榜上瑞士科學家也是常客,自1901年以來瑞士共獲得29項諾貝爾獎。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19全球創新指數」中瑞士已連續九年被納入全球最具創新性國家。瑞士同時也是歐洲人均專利申請比最高的國家。
愛因斯坦在瑞士伯爾尼學習和生活時,提出著名的相對論公式 E=mc 。
Tim Berners-Lee於1989年在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CERN)發明了全球資訊網(www)。
字體Helvetica由Max Meidinger於1956年設計。Helvetica在拉丁語(源自Helvetia)中的意思是「瑞士」,瑞士聯邦的官方名稱為Confoederatio Helvetica。
眾所周知,瑞士是銀行之國,而如今創新浪潮正在改變金融行業。瑞士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發以及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也出現激增。著名的「加密谷」(Crypto Valley)坐落於瑞士楚格(Zug)。
瑞士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瑞士的創新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更是對國際學生十分友好。瑞士高等教育可以分為傳統大學(10所州立大學,2所聯邦理工大學)、應用科技與藝術大學(8所公立,1所私立)以及師範學校(20所,包括14所獨立的州立或州際師範學校、兩所師範學校隸屬於所在應用科學大學,以及其他隸屬於高等教育機構提供師範教育的學校)。
傳統大學
五所位於德語區(巴塞爾大學、琉森大學、聖加侖大學、蘇黎世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兩所位於雙語州(伯爾尼大學和弗裡堡大學)
四所位於法語區(日內瓦大學、洛桑大學和納沙泰爾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一所位於義大利語區(提契諾大學)
應用科技與藝術大學
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主要學習將科學知識或藝術能力應用到日常工作中,一般都涵蓋工程、信息科技、建築、建設與規劃、化學、生命科學、農林、商業和服務、設計、健康、社會工作、音樂、電影或其他藝術類學科、應用心理學、應用語言學或體育等學科。
師範類大學
師範大學是在教師培訓學校基礎上於2001年成立的,同時還提供繼續教育和培訓課程。
瑞士大學提供3000多個學位項目,其中700多個為英文授課。瑞士大學25%以上為國際學生,50%以上為外籍教授教授。
雖然2020年我們都經歷了艱難的開始,但今年的秋季學期,瑞士各大高校已準備好了迎接國際學生的到來。在2020 U21的國家高等教育體系排名中,瑞士名列第二。來聽聽swissuniversities主席、日內瓦大學校長Yves Flückiger是怎麼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