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讀懂,四季中最好的明前茶!

2020-12-21 騰訊網

導讀

五分鐘讀懂「明前茶」。

您看此文用·秒

每到茶季就能經常聽見「明前茶」,明前茶是什麼?它有什麼來歷?為什麼在茶行業受到如此推崇?在這篇小推文中,將解開你的疑惑。

01

「明前茶」是什麼?

或許你會認為明前茶就是清明前採摘、製作的茶。

其實不然,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稱。

我國產茶區域的分布,根據氣候差異可分為:

西南茶區——貴州、雲南、四川等

華南茶區——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

江北茶區——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

江南茶區——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

其中江南茶區為我國茶葉的主產區,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等一些中國傳統名茶都產自這個區域。

根據茶葉產地對應的產區,我們可以很容易辨別明前茶,明前茶主要產區是江南茶區。而來自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海南等地區的春茶雖然是清明節前採制,也不能稱之為明前茶。

因為西南茶區和華南茶區的大部分區域地處中國南部,開春氣溫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國傳統春節時就已經開始採茶,待到清明時,採摘茶葉已近兩個月。而江北茶區由於氣候原因如河南、山東等地往往在清明節後才開始採制,因此也無所謂明前茶。

02

「明前茶」的來歷

傳說中飲茶是神農氏的發明,有明確文字記載的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從西漢開始,若從史家推測與考古學的成果來看,中國人約從周秦時期開始飲茶。

茶中最受推崇的明前茶,其歷史大約始於魏晉時期。自出現後,逐漸聚集了茶文化中多種符號,成為宗教、政治、經濟、道德、養生、趣味休閒等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從其出現開始,明前茶的消費就不是一個完全基於茶葉品質的消費,而是對於符號的消費。

漢晉至南北朝期間,茶剛剛被人們發現,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茶被人們賦予了養生、神異、風雅、養廉等符號。唐代,明前茶的概念開始清晰,並且成為清明祭祀的供品,因此又有了敬神、尊上的符號。

清明宴後,皇帝以茶賞賜大臣。民間受此影響,文人雅士們在清明前的三月三修禊宴飲中,用茶代替了酒,使明前茶又增添了審美符號。宋代,鬥茶成為風氣,而最高等級的進貢給皇家的龍鳳團茶,使得明前茶又多了奢華的符號。「明前茶」的提出

《茶經》中說:「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這三個月中,對於茶葉生產來說,有四個重要的節氣———立春、春分、清明、穀雨。

不同用途、不同地區採茶的時間不一樣。

唐代,人們普遍認為採制時間越早,茶的質量越好。春雷發聲當在二月仲春之時。《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七年春正月......吳蜀貢新茶,皆於冬中作法為之,上務恭儉,不欲逆其物性,詔所供新茶,宜於立春後造。」正常情況下,吳蜀地區的茶樹在春天時還沒芽,但為了討好皇帝,地方官通過園藝技術的改進,居然在正月裡就把新茶放到了皇帝的面前,結果被唐文宗以逆物性的理由給否定了。

由於是皇帝說貢茶「宜於立春後造」,所以,立春就成為明前茶採制時間的上限,而下限當然就是三月三了。但在這段時間裡,立春後春分前採制的茶稱為社前茶,春分至清明之間生產的才是真正的明前茶。唐代與「明前茶」地位的上升明前茶在漢晉時期,只是有質量上的地位,但到了唐朝,明前茶的地位迅速上升。

明前茶地位的上升主要應是受祭祀的影響。茶用於祭祀的歷史比較早,但對茶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的應是南齊武帝的那道詔書。《南齊書·武帝本紀》載: 「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荼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鹹同此制。」

齊武帝是一個崇信佛教的皇帝,他的本意不是出於對茶的推崇,但客觀上提升了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從此以後,茶就成為宗廟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品。

唐代清明貢茶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宜興,從路程上看,立春後採茶、制茶,一路舟車送到長安,正好可以趕上清明的祭祀活動。李郢的《茶山貢焙歌》: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極清明宴」,很明確地說春貢是為了趕上清明宴,而這清明宴與清明祭祀是直接相關的。

史書中,唐宋之際的春貢大多在清明之前就要送到京城。在這樣的氛圍中,清明成為茶葉生產中一個帶有特異功能的日子,因為祭祀與貢茶的關係,明前茶比普通的茶葉又多了一個奢華的符號。而到了唐朝中後期,對於明前茶的崇尚更是全方位的。

03

「明前茶」的優點

外在優點:

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春季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因此,發芽數量多、芽密且壯、嫩度好、葉張厚。

而且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佳的。

眾多高級名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等,均採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採制的茶葉,更是名優茶中的極品。

內在優點:

趕在明前製成的茶葉內含物豐富,水浸出物含量高,葉綠素含量也高,尤其是葉綠素含量較高,因此製成的綠茶色澤綠潤,衝泡後如片片竹葉,視覺觀賞效果好。

而且,明前茶中胺基酸的含量相對於雨後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慄香的揮發性成分含量較高,而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使得茶葉入口香高而味醇。

04

「明前茶」怎麼泡

喝春茶並不是越新越好,剛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馬上喝。新茶一般帶有「火」味,如果馬上衝泡,喝了過後嗓子會發乾,而且味道也不鮮美,因此先放上一到兩個星期,味道會更好。

另外,新炒制的茶葉中還殘留水分,不利於保存。經過適當的存放,不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還可以降低幹茶的水分。

衝泡明前茶的水不要用沸水,由於明前茶都比較細嫩,一般以80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衝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中營養成分不易被破壞。

最好選用玻璃杯衝泡。明前茶不僅要求湯綠,味鮮,香氣馥鬱,而且還要求形美,龍井茶的幹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幹茶外形要「捲曲成螺」。

衝泡之後,茶的芽葉在玻璃杯中慢慢舒展開來,上下漂浮,也是一種特殊的享受。若擔心水溫不好控制,可以先把沸水倒進一個杯中,然後再倒進茶杯中衝泡,這樣就可控制水溫了。而明前碧螺春茶,還應先衝水,再投茶。

05

理性面對「明前茶」

社會上對「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於實用價值,審美意義大於飲用價值,喝茶者的虛榮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明前茶」的數量少且珍貴,能夠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徵。

其實,茶樹由於受氣候、品種以及栽培管理條件的影響,每年茶葉的開採時間是不一致的。大體說來,總是自南向北逐漸推遲,南北開採時間相差3-4個月。

氣溫高的茶園可能在清明前就已經採過2-3次了,但有些海拔較高,茶園靠北的地方,過了清明節,還一次都沒有開採過。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區,甚至同一塊茶園,由於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異不同,採摘的時間也可能會相差5-20天。

所以說,買茶時不能單憑茶葉採摘的季節來判斷茶葉的好壞。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雨前茶」。與「明前茶」一樣,「雨前茶」也是針對江南茶區的茶葉。

「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麼細嫩,但由於生長時氣溫較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非常豐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也有「明前茶耐看,雨前茶耐喝」一說。而且相較於「明前茶」昂貴的價格以及因稀缺易出現真假摻賣的情況,若只是單純喜愛品茗,不妨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雨前茶」。

春暖花開時,喝春茶,享春意吧!

添加我們微信公眾號

一起喝茶聊茶,

過美好茶生活!

- End -

記 得 好 文 章 要 點 擊 分 享 轉 發 出 去哦 !

轉載自公眾號:網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明前茶為什麼這麼好?五分鐘讀懂「明前茶」
    茶中最受推崇的明前茶,其歷史大約始於魏晉時期。自出現後,逐漸聚集了茶文化中多種符號,成為宗教、政治、經濟、道德、養生、趣味休閒等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從其出現開始,明前茶的消費就不是一個完全基於茶葉品質的消費,而是對於符號的消費。漢晉至南北朝期間,茶剛剛被人們發現,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茶被人們賦予了養生、神異、風雅、養廉等符號。
  • 明前茶,貴如金
    「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因江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導致一些茶樹早發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所以在「清明」節前就可採茶。所謂「明前茶」就是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葉。明前茶主要產區是江南茶區,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
  • 明前茶,原來真的這麼好
    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明前茶自古愛追捧,那麼他有什麼獨特優點,值得我們如此鍾愛?一、茶葉內含物質豐富。在江南茶區,經過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初春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此時的芽質比較好。
  • 明前茶的那些事
    明前茶是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
  • 喝茶要喝明前茶,高山茶
    而明前茶是代表了春茶的最高級別,高山明前茶更是上上佳品。為什麼明前茶、高山茶會與眾不同,來讓我們更清晰認識明前茶、高山茶吧!明前茶是什麼茶?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季節對不同階段茶葉的稱呼。江南地區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明前茶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
  • 品茶,品隴南「明前茶」
    隴南「明前茶」(即清明節前採摘的嫩芽加工而成的茶葉),是一年之中最早的茶,也是質量最好的茶。  隴南茶葉早發品種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清明」前就可採摘。「明前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具有清心明目、消食利水、止渴生津、提神醒腦、防癌降壓、健美減肥之功效。
  • 科普 | 什麼是春茶、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原來大有奧妙……
    我國從來都不是只有春天採摘茶葉,夏、秋、冬季均可採摘,且按滋味等級劃分,春茶也是最好的。在每個冬末初春的漫長等待中,早春茶往往一上市就被高價搶售。這樣的尤物,必須得好好地認識下他。那麼什麼是春茶、頭採、頭春、明前、雨前,你分清楚了嗎!春茶:即是茶樹在越冬後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時間上主要以立春後到穀雨節前,這段時間採制而成的茶葉大體上稱為春茶。
  • 一兩春茶一兩金,明前玉露好茶即將新鮮出爐,你值得擁有
    「春水煎茶」的確是極好的,今日春分了,正是最好的春水,最好的春茶,春水煮春茶,豈不美哉!人們常說,「明前茶、貴如金」「一兩春茶一兩金」,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清明之前,這段時間採摘的茶葉,可謂是茶葉中的上上之品。如果用這段時間的泉水來煮春茶,那可真是「春水煮佳茗,人在天上行」。
  • 幾百元一斤的明前茶 基本不是新茶
    幾百元一斤的明前茶 基本不是新茶 清明節前,春茶銷售火爆,今年由於多種原因,價格普遍上漲20%以上   古人語:「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說的就是明前茶。明前茶,採摘在清明節前,因芽細葉嫩、青翠幽香和稀少而著名。
  • 中國茶文化知識|明前茶,貴如金
    如何衝泡明前茶好茶需要用心呵護,如果你已經有明前茶,那注意以下幾點。1剛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馬上喝新茶要先放上一到兩個星期,味道會更好。2衝泡明前茶水不要用沸水由於明前茶都比較細嫩,一般以80-85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衝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中營養成分也較少破壞。
  • 鐵觀音茶真有「明前茶」?
    原創 | 義芳君說茶:為何說鐵觀音茶沒有「明前茶」?「明前茶」是一年茶季的開山之作,味鮮醇而價高昂,一直以來就是茶市裡的明星,民間甚至有「明前茶,貴如油」的說法。不過,並非所有茶類都有「明前茶」,一般只有綠茶及少數紅茶才有。有些茶友就提出不同意見了:清明節前安溪一些低海拔地區的鐵觀音茶樹都已經開始發芽,有的嫩芽還長得還不錯,嬌嫩欲滴,怎麼就不能製作「明前茶」呢?你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 世相明前茶為什麼這麼貴?
    《金陵晚報》曾經報導,在2012年3月的一次慈善拍賣中,500克的西湖龍井頭茶創出了18萬元的天價,比當時每斤16.8萬元的黃金市價還貴。明前茶歷來都這麼貴嗎?明前茶究竟貴得有沒有道理?到宋朝時,明前茶已成為集養生、養性、通靈、敬神、尊上、奢侈、審美等符號於一身的特殊消費品。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後集》中說唐代「湖州紫筍入貢,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後分賜近臣」。在這樣的氛圍中,清明成為茶葉生產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明前茶的地位因為皇家祭祀而迅速上升。
  • 南通唯一地產茶 軍山明前新茶開採
    軍山明前新茶開採(尤煉/攝) 離清明節還有10天,有「蘇北第一名茶」之稱的「狼山春曉」軍山茶昨天迎來了今年新茶開採的時刻。明前新茶大多一芽一葉,堪稱茶中極品。 軍山明前新茶開採(尤煉/攝) 南通唯一地產茶 與碧螺春同源 南通人愛喝茶,但是茶葉絕大部分要從外地購入
  • 西湖龍井明前茶這麼火爆,苗妹心動了也來釆茶、炒茶
    每年的這個時節西湖龍井的明前茶都是非常火爆的。西湖龍井主產區正宗明前茶每年不是一茶難求就是拍出天價。今年西湖龍井明前茶的預定價格己經到5000一斤,且訂單秒光。雖然西湖龍井明前茶很好喝,卻不是我們每個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
  • 明前茶,貴如金,苦等一年,終於等到這一杯明前獅峰龍井
    坊間一直流傳,「明前茶,貴如金」。作為西湖龍井中的佼佼者,當屬明前西湖龍井。 「天下名茶數龍井,龍井上品在獅峰」,產自獅峰山的明前獅峰龍井,更是西湖龍井「極品中的極品」。
  • 吳裕泰頭茬明前西湖龍井茶即將上市
    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明前西湖龍井茶了。今年的春天雖然有些特別,但是春茶生長的腳步從未停歇。吳裕泰頭茬明前西湖龍井茶將於近日開售,為您帶來鮮爽春之味。頭茬西湖龍井茶不漲價春雨初潤,品明前茶正當時。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明前茶採摘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用工難,為此吳裕泰一個月前便開始聯繫採摘工人。
  • 明前龍井茶和雨前龍井茶,有什麼不一樣的區別?
    眾所周知,不管是什麼茶葉,根據採摘時間的不同,主要是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而綠茶作為一種沒有經過發酵的茶葉,品質最好的就是明前茶,而有人問明前龍井和雨前龍井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2、外觀不同(1)明前龍井:其新茶的茶葉壯、短、嫩,而且其嫩芽像蓮子的芯,所以有時也將這種茶稱為蓮芯。(2)雨前龍井:其茶葉則是葉細、長、老,這種茶除了有嫩芽外,還有一芽一葉的旗槍的或者一芽兩嫩葉的雀舌。3、營養物質含量不同(1)明前龍井:由於兩者採摘時間不同,營養物質含量也不同,明前龍井相對雨前龍井來說營養物質含量較少。
  • 今年「明前茶」 緣何賣不出好價錢?
    眼下,雖然明前茶已開摘,但王先生卻為茶葉銷路暗暗發愁。王先生告訴記者,儘管自己出售的明前茶價格很實惠,但銷路依然不暢。  在市區解放路上,一家茶葉店門口已掛出「2014本地新茶上市」的宣傳牌。工作人員說,目前他們店裡最貴的明前茶1600元/公斤,最便宜的也就800元/公斤。而如果直接到山區茶農手中去採購剛出爐的明前茶,可能僅需1200元左右/公斤。
  • 同是貴州毛尖茶,為何「春江花月夜明前毛尖茶」比不上都勻毛尖茶
    「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的有機綠茶,選用受原產地保護的鳳岡田壩天然鋅硒有機茶基地的生長健壯良種茶樹的獨芽或一芽一葉鮮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現代先進技術精製加工而成,茶葉色翠天然,香味濃鬱,水葉清而潤厚。
  • 松蘿山,松蘿藥茶,明前茶
    「松蘿茶」竟然也是佛界一點靈光,明萬曆《休寧縣誌》將這段奇緣記載得十分清楚:「邑之鎮北曰松蘿,以多松名,茶未有也。遠麓為瑯源,近種茶株,山僧偶得製法,遂託松蘿,名噪一時。」,明人黃龍德的《茶說》對松蘿茶亦傾注深情,說「真松蘿出自僧大方所制,烹之色若綠筠,香若蘭蕙,味若甘露,雖經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而終不易。」松蘿藥茶,明前,一年中唯一一次感受松蘿藥茶魅力,古人曾雲,松蘿味在天池之下,龍井之上,不解其義,喝過才懂!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滿屏皆是龍井茶,古人云的龍井之上之味明日一起品鑑。之上之下,喝過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