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春茶銷售火爆,今年由於多種原因,價格普遍上漲20%以上
古人語:「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說的就是明前茶。明前茶,採摘在清明節前,因芽細葉嫩、青翠幽香和稀少而著名。隨著清明將至,不少愛茶之人等待了一年的明前茶也陸續上市,那今年明前茶的價格如何,消費又呈現出哪些特點?天府早報記者近日從蒙頂山茶園和龍井產區獲悉,今年春茶上市銷售火爆,但由於產量偏低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價格普遍上漲20%以上。
春節過後,每年最先採摘的春茶陸續上市,其中又以清明節前的明前茶為最佳。備受推崇的明前茶,其歷史大約始於魏晉時期。在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就在四川雅安的蒙頂山。白居易詩云「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民謠又稱「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可見蒙頂茶名之盛。
進入3月,蒙頂山茶開始逐步上市,這是一年中口感最淳,茶湯最好的明前春茶採摘季節。「趁著天氣好,茶農進入搶採階段,也是農忙的時候。」四川省名山蒙頂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內共有茶山2600多畝,主要以老川茶樹為主,樹齡大多在60—70年。「每畝茶園產茶只有十來斤,所以我們山上的茶根本不愁銷售,除了老客戶每年預訂外,景區內茶樓和遊客就可以消化完了。」
除了傳統渠道,線上五花八門的「新茶」也是讓人挑花了眼。天府早報記者在某網站上搜索,銷售「明前龍井」、「蒙頂甘露」的商戶達幾千家,價格從100元一斤到幾萬元一斤都有,有些商家一款「新茶」的月成交量能達到上萬筆。
京東數據研究院最新的數據也顯示,3月28日春茶超級品類日當天,春茶銷售額比前30天日均銷售額增長664%,全天售出的明前西湖龍井相當於可泡400萬杯茶水。
「敲火試新茶,明前味最佳;和雲舂素月,帶雨剪黃芽;瓦銚煎松蕊,馨香透碧紗;難言此中味,舌放妙蓮花。」古人詩中的明前茶雖好,但價格往往可以用「貴如金」來形容。每年頭春的明前茶價格從一千到上萬都有,今年價格如何?
「今年春季雨水偏少,茶樹生長受到一定影響,產量偏低,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今年加工後的蒙頂山茶價格比往年要高,一般的蒙頂黃芽價格在1200元左右一斤,好一些的要1900元,根據品質的不同每斤上浮200到300元不等,平均來看大概上浮20%以上。鮮葉價格也賣得比往年高些。」
西湖龍井的價格同樣上漲。日前,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預計今年龍井茶的總體產量與往年基本持平,西湖龍井茶產量預計在140噸左右。「受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今年西湖龍井茶價格比往年略有升高。」同時,該負責人表示,不同時段不同產地的茶葉價格相差很大。「以最近這段時間西湖景區核心產區的西湖龍井來說,收購價大致在2000元至3000元一斤。市場上的茶葉品質良莠不齊,建議大家選購的時候儘量選擇大品牌茶企。」
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成都茶葉市場發現,有不少號稱明前西湖龍井、蒙頂甘露等綠茶在銷售,售價低的僅幾百元一斤。天府早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市場上銷售的價格過低、上市過早的西湖龍井或蒙頂甘露,基本都不是正宗的或者今年的新茶。
近日,有媒體爆出,一位茶商把陳茶當新茶賣,非法牟利2萬多元。業內人士透露,「陳茶味道雖沒有那麼新鮮,但如果注意冷藏,口感還可以;但翻新茶需要用工業顏料和香精進行再加工,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潛在傷害。」雖然這種情況在業內不是普遍存在,但廣大消費者在選購茶葉時還是要小心謹慎。「外行確實很難分辨,最好用杯子泡一下,如果有陳味的、滋味比較淡的、沒有新茶那種濃度,那麼也可以基本判斷這個是陳茶。」
成都一家茶葉店鋪老闆也表示,茶葉價格與產地和加工方式有關,但也不排除有些商家利用消費者心理,把品質普通的茶炒做包裝成高檔茶牟利。「有些百元左右的春茶,雖然不出自核心產區,只要氣候、土壤、品種都較好,精心加工也可以做到高品質。因此,市民買茶應量力而行,不要受豪華包裝和商家宣傳幹擾,只要口感和價格可以接受就行。」
■天府早報記者冷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