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感受嬉遊教育。
華龍網11月1日22時52分訊(記者 伊永軍)當萌娃遇上「恐龍」,小建築師遇上吊腳樓,幼兒園攜手博物館,會擦出怎樣精彩有趣的火花?10月31日,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遊學訪館」的小朋友們,帶著對博物館的好奇之心,揣著對恐龍的未解之謎,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一探究竟。
此次活動是西大實幼聯盟集團課程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時也是國培項目跟蹤指導工作研討活動。活動當天,西大實幼聯盟集團各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以及2017國培計劃幼兒園轉崗教師跟崗實踐研修項目的學員老師們,陸續到達重慶自然博物館。
來賓們首先在「網際網路+」形式下觀看了「聯盟園遊學課程建設暨美育教學研究成果匯集「展示,詳細了解了西大實幼聯盟集團各聯盟園的園所基本情況,感受到嬉遊教育在各園實施開展的所思與所獲,體會嬉遊教育所傳遞出的愛美之情,育美之意。
接下來的「西大實幼遊學課程建設暨美育教學研究教學、教研實踐活動」分別在各個分會場上演。
在科學活動《恐龍有多長》中,大班的孩子們帶著前期建造的侏羅紀公園願望走進了恐龍廳。大家被恐龍長長的脖子所吸引,孩子們用各種新奇的測量方式,嘗試測量探究恐龍的身體長度,在知識獲得與問題解決間搭建橋梁。
在自然博物館重慶廳中,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在建構遊戲《吊腳樓》中感受重慶這座山水之都的獨特魅力後,將焦點放在了吊腳樓上。吊腳樓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錯落有致,卻又平穩地承載著山城人的平凡生活,這種和諧之美讓孩子們陶醉其中。隨後,孩子們運用各種材料構建出自己心目中的吊腳樓,築就山城自然淳樸之美。
在教研現場「尋找進化之美,體驗課程之樂」中,參研老師們分為幾組走進進化廳,結合嬉遊課程中的特色「遊學訪館」活動理念,通過自主探究、實地觀察、親身體驗等多種方式,發現其中各種形式的美,尋找與幼兒身心發展相契合的結合點,甄選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並嘗試著將其開發為適宜於幼兒的主題課程。
據介紹,此次活動是為提高美育師資隊伍均衡發展,引導孩子們走進自然、勇於實踐、博學廣納、探索求知,通過館園聯動審美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在科普實踐中激發想像力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