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幼兒園在「創意美術」課程基礎上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

2020-12-16 度播教育
2020年12月1日《現代快報》報導

11月18日,來自無錫市新吳區南星苑幼兒園教育集團5所幼兒園的111名老師齊聚一堂,參加「從自然到藝術——枝丫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南星苑幼教集團領航式教研活動。當天,南星苑、潤碩、吉祥、香楠、麗景5所幼兒園老師們,在南星苑副園長戴春燕老師的引領下,以周邊道路施工改造修剪下的枝椏為資源,用專業眼光思考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分組進行課程的計劃與決策,構建課程網絡圖,並根據所設計年齡段內容進行創作體驗活動。

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幼兒園課程,這是新吳區南星苑幼兒園的創新實踐,在全市幼兒園還不多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我園『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的有力支撐」,該園園長楊錦華說,此次教研活動有效提升了集團內教師的課程意識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能力。

據了解,作為南星苑幼教集團總園的南星苑幼兒園,多年來圍繞「創意美術」開展園本課程實踐研究,在十三五課題「遊戲化創意美術課程的實踐研究」基礎上,該園又申報啟動課題「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在原有的創意美術課程基礎上進行更深的探索。

南星苑幼兒園在每個班走廊區域以自然生命、自然生活、自然生態為主題,創設開放、多元、共享的「自然藝術博物館」,博物館課程循自然之道,取自然之源,引領幼兒在博物搜集中感悟自然,在探索研究中對話自然,在藝術創造中表現自然。

據介紹,在課程內容開發上,南星苑幼兒園創設了三種途徑,一是「以幼兒為主的課程創生」,即以主題的形式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引發探究,創生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二是「以資源為本的課程挖掘」,對幼兒園及周邊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進行整理,開展課程內容設計。三是「以創美為源的課程拓展」,對幼兒園以往課程實踐研究積累的四冊《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100例》進行調整、優化,將其運用到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中。

「博物館開放日」「集東集西」活動也是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內容,幼兒園將通過博物館開放日進行一周一次混班、一月一次混齡活動,提升孩子交往自信心,每月開展一次「集東集西」活動,讓孩子們在策劃、自主參與的過程中萌發愛物、惜物的情感,同時能最大化的集約資源,助力課程活動順利開展。

每年5月,南星苑幼兒園舉辦富有特色的「童彩飛揚藝術節」,以自然為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節特色活動,如混齡自然藝術博物展、親子自然藝術作品秀等。「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向美而生』,引領著孩子走進了大自然大課堂」,園長楊錦華說,這既讓孩子在身臨其境中提升了藝術審美力和藝術創造力,也能讓創美的理念從幼兒園傳播至家庭、社區、社會。

策劃:《現代快報》教育 / 人才工作室支持發布:《百度新聞》新媒體平臺「百家號」組稿編發審核: 薛紉彥 陶子 凌志豔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攜手博物館感受嬉遊教育 老師開發課程讓孩子發現美
    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感受嬉遊教育。華龍網11月1日22時52分訊(記者 伊永軍)當萌娃遇上「恐龍」,小建築師遇上吊腳樓,幼兒園攜手博物館,會擦出怎樣精彩有趣的火花?10月31日,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遊學訪館」的小朋友們,帶著對博物館的好奇之心,揣著對恐龍的未解之謎,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一探究竟。此次活動是西大實幼聯盟集團課程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時也是國培項目跟蹤指導工作研討活動。活動當天,西大實幼聯盟集團各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以及2017國培計劃幼兒園轉崗教師跟崗實踐研修項目的學員老師們,陸續到達重慶自然博物館。
  • 少兒美術課程分享 繽紛落葉的創意《田邊小屋》
    樂藝美術宣言 樂趣無限,藝無止境。全心全意助力藝術成長! 關注孩子審美教育的家長和專業的少兒美術老師都在關注我們。一起傳播生動有趣的繪畫課程!點燃孩子的繪畫夢想!
  • 2020年中新生態城新開3所幼兒園
    天津北方網訊:為滿足區域內適齡兒童的入園需求,中新天津生態城持續加快引進辦園品質一流、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較高的幼教品牌,今年,將陸續迎來東方劍橋樂惠幼兒園、小金星啟德幼兒園、生態城愛綠幼兒園共3所全新幼兒園。
  • 編程音樂美術,Scratch全能創作人課程終於來到線上!
    這究竟是一門怎樣的課程?且聽小編慢慢道來~~~《Scratch編程演義之全能創作人!》培養未來科創的計算思維、編程能力的同時,還能夠進行團隊協同,項目管理,以及商業思維鍛鍊,這是一個絕對夠酷夠硬核的課程項目!
  • 田丁少兒美學獨特的ART+課程體系,趕緊GET起來!
    完備的課程體系,對一所少兒美術培訓中心的發展至關重要。科學、系統又有趣的美術課程體系決定著機構的招生、轉化和續費。目前,市面上的諸多少兒美術培訓中心的課程體系不完備,不僅經常更換老師,導致課程無法銜接,還會時常出現課程與孩子年齡、能力不匹配的狀況,以至於前功盡棄。
  • 湘西本土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彰顯民族特色實現課程民族化
    然而,湘西民族文化又絕非只是兩大主體民族傳統文化的簡單延續,它既廣泛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精華,又在堅持本民族、本地區文化特質的基礎上, 勤於創造,勤於革新。作為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園,既立於以漢文化為主 的大環境中,又沉浸在土家族、苗族等傳統文化濃厚的多元 文化氛圍裡,這為湘西少數民族幼兒園進行本土文化課程資 源的開發與利用提供良好的條件。
  • 深圳蛇口喬聯幼兒園環保特色課程做好垃圾分類
    各個城市在想辦法,各位網友在動腦筋,而深圳的這所國際化幼兒園卻消無聲息的把垃圾分類課程植入到幼兒園特色課程裡面,從孩子抓起,從教育抓起,將垃圾分類意識植入到小朋友心中,並用主題課程,通過動手參與、親身體驗的方式,把垃圾分類內化為具體行動,養成一種生活習慣,這就是深圳蛇口喬聯幼兒園的教育理念:「通識教育、自然習得」最直接的展現。垃圾分類是城市文明的體現,也是個人文明素養的直接反映。
  • 兩位美術老師關於「創意美術」互懟,孩子繪畫課程到底怎麼選擇?
    於是「創意美術興趣班」成為教育市場的新寵,孩子喜歡,家長驚訝:原來美術課還能這麼上!集手工、繪畫於一體,各種材料共創出不一樣的畫面效果,吸睛!用美術老師的話說,那就是:「不局限繪畫方式,才能發揮孩子無限的想像力,而這是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潛能開發!」
  • 高中新課程改革訪談:美術學科 田金良
    設計思路和內容標準發生的巨大變化——老的高中美術教材是只開「美術欣賞」的一本教材,內容主要側重於美術知識,以欣賞、了解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主,而新的高中美術課程增設了反映美術學科發展成果的現代設計、現代媒體藝術等內容,設置了「美術鑑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五個內容系列,九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可供學生選擇。
  • 由「讀書」到「行路」——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考察課程記行
    它既可以紮根於實用的民眾日常用品,也可漫步在陽春白雪式純藝術品之林;另外,依託陶藝所傳遞的或顯性或隱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俗,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價值。陶瓷藝術考察課程在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培養方案中屬實踐培育課程,對於學生印證和深入理解陶藝知識、開拓專業眼界、累積原始資料、學習考察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意義。
  • 從化校園稻草藝術節開幕,將大力創建藝術特色課程
    抗疫英雄、神崗炮臺、百年古榕……11月21日,從化第八屆校園創意稻草藝術節暨美術特色工作坊展演活動在鰲頭鎮西塘麥田生態園舉行在藝術節上,17組各式各樣的稻草作品展出,23個美術特色工作坊紛紛亮相,吸引了四方遊客。
  • 美術研究|論高校非美術學科開設中國畫課程的必要性!
    摘要:中國畫課程教學,在除了專業的美術院校以及設置美術專業的普通高校受到重視之外,絕大多數的非美術學科的課程結構中幾乎沒有中國畫教學這一環節,對於非美術學科的學生來說,了解中國畫,是要彰顯出作為一個知識接受者對自身的責任感,在於對自我審美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 精彩「雲」課|美術博物館學概論 / 範迪安、馮雪·藝術管理與教育...
    在當前世界範圍內的美術博物館建設熱潮中,開展學院的美術博物館學教學、研究與實踐,一方面旨在促進學科和專業的深化發展,另一方面為當前和未來的行業進步培養人才。在充分考慮博物館學研究重點、美術博物館行業趨勢與熱點話題、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相關課程等的基礎上,結合學院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宗旨與目標,本課程形成了基本的教學結構、內容與方法。
  • 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課程對比,親測教你在線美術怎麼選?
    想方設法提升孩子的審美是當代父母都在做的一件事情,美術教育在大家的心裡越來越找重要。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班學畫畫,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是2個比較熱門的在線美術學習選擇,今天就來簡單談談它們各自的課程特點和上課體驗。
  • 以兒童立場構建校園文學課程
    如何以兒童的立場展現文學中的生活,再以文學的魅力引領兒童認識並改善自我,這是校園文學課程追求的使命。從兒童的生活體驗出發,四板塊架構課程體系相對於以文學體裁為線索的結構化課程體系而言,以兒童的眼中所見、耳中所聞、手中所觸作為線索構建課程會更加符合兒童的立場。
  • 橫店鎮幼兒園開展課程研討活動
    2018-11-30 14: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 徐麗雙研討會現場11月28日至29日,橫店鎮幼兒園課程活動階段性成果展示研討活動在橫店鎮中心幼兒園舉行。各幼兒園課程建設項目園長、骨幹教師近百人參與了研討活動。
  • 幼兒園課程在哪裡?——虞永平(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構建適宜兒童發展的課程並努力落實,是實現幼兒園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落實《指南》的重要途徑。 「六無視」暴露課程領域亂象 目前,《綱要》《指南》的學習和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正在不斷被大家重視和遵循。對幼兒活動過程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得到加強,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類型、策略正在日益多樣化,幼兒園教育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正在不斷提升。這些變化大家有目共睹。
  • 新東方Kids+發布STEAM未來幼兒園系列課程
    新東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12月19日,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早幼教發展分論壇,新東方Kids+正式發布了面向園所端推出的首款產品——STEAM未來幼兒園系列課程,致力於將「兒童發展核心能力」培養體系融入幼兒園日常課程。
  • 為幼兒園課程引一渠「源頭活水」
    那麼,在園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各個環節,園長應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引這一渠「源頭活水」,有效支持幼兒園課程建設呢?我認為,「識材」「善任」與「有方」最為關鍵。    識材:繪好一張資源地圖在課程資源開發的最初,園長經常會苦惱於兩個問題:課程資源從哪兒來?究竟哪些資源才能為園本課程建設助力?
  • 河南美育|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
    河南省學校藝術教育協會會長石品、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美術學科主任馬飲川、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郭黎蒞、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副主任連珂、鄭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藝術專幹馬明輝、鄭州市二七區教育局副局長孫巖梅、鄭州市二七區教學研究室主任石明晶、鄭州市二七區綠地愛華學校校長周偉等人出席了活動,由鄭州市教研室美術書法教研員田金良老師主持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