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了解,如今早已不存在的江戶時代夢幻料理「雪菜」為何物?

2020-12-24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三分鐘了解,如今早已不存在的江戶時代夢幻料理「雪菜」為何物?

江戶時代,像野澤菜、小松菜這樣名稱裡有個菜字的,即是現代所說的葉菜類蔬菜。而雪菜聽起來似乎是在下雪的冬天也能生長的葉菜,其實這只是料理的名稱。但是這道在江戶時代家喻戶曉的菜色,如今已成了做不出來的夢幻料理。

川上行藏在《解悶日本食物史第一卷》中介紹了這道菜的做法。首先,將大片綠葉的一面抹上白肉魚漿混伴山藥泥的真薯(將蝦、蟹、白肉魚的肉漿加上山藥或蛋白、高湯等調味後,以蒸、煮等方式烹飪而成的食品),看上去就像是覆蓋著白雪的葉子,故取名為雪菜,然後切成方便入口的大小當作湯料來使用。

因為是宴席用的清湯,或許不是平民在吃的那種小菜。關於雪菜的製作最早的記錄是出自江戶時代中期加賀前田家的廚師。也就是說,這是只會出現在大名等級的貴族餐桌上的料理。而且,普通大名根本不會考慮這道費工的料理。

當時用的葉菜叫葛西菜,這是指在葛西村摘菜的青菜,也即是後來成為小松川村特產的小松菜。此外,也有在其它書籍中介紹雪菜時表示,是在小菊葉背面抹上真薯後汆湯的料理。無論如何,對於當時的江戶平民而言,這道雪菜料理已經成為夢幻中才能吃到的料理。

此外,像這樣一面抹上真薯,加熱使其變硬做成湯料的烹飪方式,可說是現代裏白香菇的始祖。裏白香菇指的是將乾燥香菇泡水回軟後,在菇傘背面填入真薯,燙熟做成湯料,或直接調味燉煮。

現代已經變了樣貌。直接使用新鮮香菇。填料除了白肉魚漿,還會用蝦子或墨魚、扇貝等海鮮食材,還會加入玉米,烹調的方式也不是水煮,而是油炸。製作食材及加工工藝的改變,讓原本只有在大名餐桌上才能吃到的料理,已經進入普通人的嘴裡。

而原本被譽為夢幻料理的雪菜也就變了樣式,早已不是原來的那種覆蓋著白雪的葉子,經過油炸過後變成金黃色後,味道口感也發生了變化。這道夢幻料理也就成為史書中記載的一道貴族佳餚。

如果想要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從食材上來說,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地方,也沒有食材因為時間流逝而絕跡。唯一需要的就是試著回歸源頭,應該就能重新製作出江戶時代的夢幻料理雪菜。

相關焦點

  • 三分鐘了解,為何江戶時代蔥鮪鍋是受平民喜愛的平價料理?
    摘要:三分鐘了解,為何江戶時代蔥鮪鍋是受平民喜愛的平價料理?有些東西的名稱會隨著時代改變。就拿雞蔥串來說,現代多半是指雞肉與雞肉間夾著蔥段的烤雞肉串。但是在江戶時代卻是平民百姓喜愛的蔥鮪鍋的簡稱。在那個一碗蕎麥麵十六文的時代,只要花二百文(約現在的三千日元)就能買到一整尾三尺長的鮪魚,由此可見鮪魚真的很便宜。不過,當時賣得多為鹽鮪(也就是切好的魚塊灑上鹽巴),魚販用菜刀將一尾鮪魚切成塊狀魚片販售。因此烹調方式也受到限制,不是燉煮就是炙烤。根據當時的文獻,經常出現的料理就是蔥鮪鍋。容易取得的青蔥和平價的鮪魚搭在一起,無論是做成燉菜或煮湯都很方便。
  • 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平民食物貝類,是如何成為日本婚宴菜色?
    摘要: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平民食物貝類,是如何成為日本婚宴菜色?江戶前意指江戶的前方,換言之,在江戶灣捕獲的魚貝類都可稱作產於江戶前的海味。隨著時代的變動,不論是什麼季節的產物,到了現代都已經能夠輕易購得。然而好好地品味四季風情,沒有過度的加工、盡情享受1年之中營養價值最高也最美味的當季食材原味——這才是江戶料理的醍醐味,也是品嘗食物最正確的方法。不過江戶人對於貝類的喜愛,同樣不遜於對魚類的喜愛。
  • 知識帖|三分鐘讓您了解會席料理
    隨著日式料理的盛行,相信很多食客都有過「日料初體驗」,而日本傳統料理中的「會席料理」,漸漸走入我們的視線。會席料理大家了解嗎?日餐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的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一串日式串燒如同街邊擼串一樣方便,新鮮的金槍魚中腩無需飛去日本,懷石料理也漸漸從雲端走入人間……熱愛日本飲食的你,知道「會席料理」是什麼嗎?會席料理是日本飲食文化中最近接中國式飲饌風格的傳統料理了。
  • 摘要: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的日本蛋糕是如何從奇葩變成好吃的
    摘要: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的日本蛋糕是如何從奇葩變成好吃的完全依賴進口的金平糖、有平糖、蜂蜜蛋糕等都是葡萄牙商人傳入日本的點心,到了江戶時代,日本人終於開始自己製作。尤其是蜂蜜蛋糕,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為了做出接近正統的口味,江戶時代的廚師費了極大的工夫才製作成功。不過,甜品在日本是極為高檔的食物,特別是在日本還沒有引進甘蔗種植前,甜品全靠進口。這就造成了甜品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可以和金小判相等。在一些時代劇中,時不時可以看到,商人為了賄賂幕府官員,而將金小判裝入小盒子中,作為禮物送給相關人員。
  • 江戶時代萬物匯集的料理
    禁忌嚴苛的將軍飲食,一滴入魂的「下行酒」,醬油、砂糖與高湯帶來的飲食進化,對初鰹的狂熱追捧,料理茶屋的菜單和料理書的出版所掀起的美食熱潮,高級料理茶屋如八百善等白熱化的爭奪食客戰,以及講究至極的懷石料理……本書讓讀者返回萬物匯集的江戶城,進入各個綺麗多姿的飲食空間,去感受料理的膾炙人口,以及江戶時代社會的魅力。
  • 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
    摘要: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在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瓜果類水果鍾愛有加,不過因正因為如此,造成了江戶人對於水果不同的態度。喜歡的就成為人氣水果,甚至還有諺語流傳至今;不喜歡的,連窮苦之人都嫌棄不吃。
  • 江戶時代,日本平民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3種食物是什麼?
    摘要:江戶時代,日本平民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3種食物是什麼?日本新年的料理是裝在重箱(層疊木製餐盒)的年菜。重箱是從節會的款客料理衍生為平民在這一年之初所吃豐盛菜餚。起初是用昆布(也就是海帶)、龍蝦、薯類、金桔等自古以來用於祭神儀式的吉兆物當作貢品,祭拜完才吃,到了江戶時代經濟穩定,飲食生活也變得豐富後,重箱的菜色就變得很豪華。
  • 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初物的需求有多瘋狂?幕府都看不下去了
    摘要: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初物的需求有多瘋狂?幕府都看不下去了隨著江戶的飲食生活變得豐富,吃對江戶人來說不再只是填飽肚子,開始有了想比別人更快吃到「初上市」的食物,追求當季新鮮度的想法。香魚就是這樣的食材之一。
  • 日本江戶時代,年糕吃法各不相同,為何德川將軍家吃兔肉年糕湯?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年糕吃法各不相同,為何德川將軍家吃兔肉年糕湯?國情也會反映在飲食上。特產或名產等各地才有的食材經常入菜。而且不只食材,各地也會用心構思烹調方法,展現各自的特色。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年初吃的年糕。
  • 日本江戶時代,人們都在吃些什麼?
    《廚房美人》・喜多川歌麿在遙遠的江戶時代也好,如今也罷,「食」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那麼,江戶時代的人們所吃的食物和現在的一樣嗎?那時候的人們都在吃些什麼呢?事實上,天婦羅、蕎麥麵、壽司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都是源自江戶時代。正是豐富的調味料與新鮮的食材搭配在一起,才使得江戶時代的飲食生活如此多彩。
  • 打開這本「江戶時代形象的百科全書」,你就能了解日本文化
    從浮世繪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平民階層的氣質與趣味,也可以了解江戶的地域性特色與時代性。浮世繪是以江戶動蕩的社會萬象為題材,生動地描繪普通人性,是表現平民化的生命欲求以及個人意識。在幕府政府嚴厲統治下,江戶市民的表現欲望和欣賞需求只能以浮世繪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來傳達。這是江戶市民平民文化選擇的結果。浮世繪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心理,記錄了當時社會的文化心態與行為。
  • 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初鰹的熱潮,已經達到散盡家財也要吃的地步
    摘要: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初鰹的熱潮,已經達到散盡家財也要吃的地步不少讀者對於當時的江戶人傾家蕩產也要吃初鰹表示了不解,認為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出現。那麼,今天就來解釋一下為何當時的江戶人如此迷戀吃初鰹,甚至是冒著食物中毒的風險也要吃。
  • 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日本進入江戶時代後,全日本資源向江戶城集中,江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由此形成了區別於京都的獨有文化,並逐步取代京都,成為日本各行業的中心地帶。
  • 江戶時代,牡蠣是江戶餐桌上的美味,牡蠣殼卻被拿來防火?
    摘要:江戶時代,牡蠣是江戶餐桌上的美味,牡蠣殼卻被拿來防火?在江戶時代的餐桌上不可或缺,但在時代劇中卻基本不會出現的食材,那就是貝類!在一部時代劇中曾經有介紹江戶料理的片段,在這裡簡短地介紹過,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看到過。
  • 穿越回江戶時代 會一會飛簷走壁的忍者
    當然不是,今年走了日本很多小眾的城市,不少小城都有街景保留比較好的江戶風情老街,但只有日光江戶村是唯一一個完整呈現江戶時代文化和社會風貌的主題樂園。日光江戶村裡再現了江戶時代的街道、關卡、店鋪、武士官邸等等,一切都是鮮活的江戶味道,進入江戶村就仿佛時光倒流回到江戶時代一樣。
  • 日本川越旅遊攻略,一日穿越回江戶時代
    穿上美麗的和服到冰川神社賞風鈴,到充滿日式風情的咖啡店喝咖啡,沿路還有懷舊氣氛歷史悠久的景點與吃不完的美食,來趟一日遊感受不同於東京的魅力吧!身藏暗器的忍者,花街燈下的和服藝妓、帶刀的武士……江戶時代在日本的歷史上總有一種濃濃的神秘感,是我們對日本最初的好奇與嚮往。
  • 思想、文化、地位,江戶時代武者繪,為何會從浮世繪中突出重圍?
    江戶時代是日本史上最後一個武家封建時代,這個時代有許多讓後世者都為之驚嘆的產物。同時這個時代也是從封建統治階級走向人人平等的大時代的開始。人們思想和階級的轉變,也使得文化和藝術產生了奇妙的新反應。武者繪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出現了,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更是人們傳遞情感和文化的樞紐。那麼它到底是怎麼成為江戶時代人們的喜愛之物呢?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家時代。武家時代,即武士家族統治的時代。江戶時代的幕府叫江戶幕府,江戶氏族是十二世紀日本豪族,所以建築的城池叫做江戶城。江戶幕府又被稱為德川幕府。因1615年德川家康滅掉了豐臣秀吉家族,統一全國,在江戶建立幕府而得名。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發展農業、改革經濟、穩定政治,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民分為了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日本的封建制度氏歐洲式的封建制,各個地域被分割稱之為藩,每一個藩都有自己的領主,稱之為大名。
  • 匠人老店,紐約少有江戶前會席料理,你要試嗎?
    都說懷石料理(不是用來吃,而是用來體驗的。會席料理,又是什麼鬼?Nippon的創始人年近80的倉岡老先生近期邀地圖君試吃主廚新作:江戶前會席料理(EDO-Mae Kaseki )。懷石料理(Kaiseki)大家比較熟悉,一種寂靜祥和的高端日餐,菜式提前固定,茶道與美食無縫相接,強調吃的意境,對用餐器皿要求極其嚴格。紐約好的懷石料理價格人均大部分在$200到$500之間。會席料理(EDO-Mae Kaseki)盛行於江戶時代,也是日本餐飲文化發展較為興盛之時。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江戶時代」,原來這就是「江戶人」的生活
    江戶時代之前日本歷經長期的戰亂,德川家康掌權後施行一連串的政策打造中央集權的「幕藩體制」,繼任的二代將軍秀忠、三代將軍家光更加強化德川家康的政策,為江戶時代初期的和平奠下很好的基礎。江戶時期儒學相當興盛,且有著嚴格的「士農工商」階級之別,限制階級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