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北京作為我們的首都,可是說是全國最為繁華和發達的城市之一,但是其實北京的各方面環境因素的話並不是說非常的舒適,甚至來講在古代都是算得上是「苦寒之地」。
而今天北京能夠如此繁華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它是我們的首都,因此各方面的資源都會往上面傾斜,那麼它自然就會發展得非常迅速。
那麼為何中國會選擇北京作為我們的首都呢?其實這一點源於最初確定遷都北京的一位明朝的皇帝——明成祖朱棣!
朱棣戎馬一生,文治武功,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局面,可以說他是一位比較英明的皇帝(縱然後世有很多黑他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英明的朱棣為何會放棄了當初繁華的南京,而選擇了遷都北京這「苦寒之地」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永樂大帝朱棣
自從漢獻帝之後,中國皇帝的年號便開始了固定使用,特別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基本上大明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只使用一個年號,而朱棣唯一的一個年號便是「永樂」,意圖也很明顯,希望自己下的大明王朝能夠一直繁榮下去。
不知是年號用對了,還是朱棣的確才能不凡,「永樂」年間可以說整個大明王朝天下太平,生機勃勃。對外,與各國交往聯繫密切,經濟文化飛速發展;對內,南糧北調,經濟恢復;同時鞏固邊防,抵禦外敵;於文學,修著《永樂大典》,流傳於世,造福人民。
總結來講,明成祖朱棣被稱之「永樂大帝」,絕對稱得上名副其實,其人品咱暫且不論,其他他的確做得很不錯了。
遷都北京
要說朱棣在位期間做的一件能夠影響後世幾百年格局的重大的事情,那麼絕對是「遷都北京」了。
朱棣遷都的原因其實我之前也有過一篇專門的文章說這個事。首先是龍興之地風水好,朱棣自然覺得地方不錯,畢竟北京曾經是朱棣的封地,完全可以說是他的發家之地,最後能夠當上皇帝,自然而然會覺得是自己的封地不錯。
其次是北京這邊的規章制度、官員認定以及種種措施全部都是朱棣的團體任命的,在這邊朱棣才會覺得更安全更放心,同時在很多事情的決策上面他也會更舒心,畢竟都是自己人,有自己的政治基礎。
最後,北京這個位置很特殊,之前是元朝的首都元大都,故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好,交通順暢,人口眾多,進可北伐討逆賊,退可守京城,四方萬國,道裡適均,是「金湯之固」的地方,地理位置頗佳!
後來也的確是證實了這件事情,朱棣在位期間曾五次北伐,出徵草原,每次皆以北京作為出發地與根據地,可見其對於北京的重視程度!
朱棣的遷都之旅
要知道南京乃是江南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美名,太平盛世,經濟發達;而當時的北京可以說時刻面臨著蒙古的威脅,同時環境也是明顯不如南京好。
朱棣多番考慮之下,決定了遷都南京,鎮守邊境!這也是著名的大明皇帝「天子守國門」之說。
此後十多年,朱棣想盡一切辦法,疏通運河、南北調糧、加強南北兩地的百姓交流,並且遷徙部分富裕的老百姓們到了北京那邊,帶動發展。
直到1412年,遷都才算是基本完成。北京皇城的建設比之南京更加的輝煌,分為內城、皇城和紫禁城,這也因此成為了後世所有帝皇們的都城。
此後,朱棣沒有放棄南京,而是將南京設立為「留都」,與北京乃是「南北兩直隸」,可以說是南北各自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從遷都這就事情便可以看出,朱棣的魄力和勇氣,同時還有他的手段和謀略,這是一般皇帝所不具有的,這也是朱棣自身獨特的魅力所在,對此,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