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串曾經熱搜的景區安全事件
無錫融創樂園過山車突發事故導致20名遊客被倒掛在空中1小時;
遼寧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虎谷峽景區運營的一處玻璃滑道發生事故,造成遊客一人死亡,多人受傷;
一名12歲的小學生在江蘇省宿遷市項王故裡景區被石柱燈砸中身亡;
鄭州中原福塔高空鞦韆碰撞事件;
……..
種種安全隱患事件劍指景區類似玻璃棧道等這種基於驚險、刺激、獵奇等為賣點的網紅項目是否真的如宣傳和遊客想像中的安全??
歸根結低來講,過度依賴門票收入、盈利模式單一的景區運營越來越難。而短視頻盛行以來,類似玻璃棧道、步步驚心鎖橋、高空鞦韆、蹦極等網紅項目能夠幫助景區快速實現引流,借勢宣傳。所以眼看別人景區賺的金滿缽滿,進而快速打造類似爆款而自己其實並不具備相應的運營資質或缺乏運營能力就強行跟風,勢必會給遊客安全帶來隱患。
一、多種原因致傷害事件頻繁發生
《法制日報》記者統計相關報導發現,近年來,旅遊景區因為旅遊設施引發的人身傷害事故佔全部人身傷害事故總數近20%,居於首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空中鞦韆、蹦極、玻璃棧道、玻璃觀景平臺等,作為新興旅遊景點項目一方面吸引了大量遊客,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慘局年年上演,而這樣的網紅項目,也依舊每年只多不少。據統計,全國範圍內,尚在運營的玻璃棧道滑道、吊橋、觀景平臺的數量高達1000多個,甚至有的項目還在不斷嘗試創造「更高、更長、更刺激」。
一位業內人士說:「一張門票很便宜,但是景區如果忽略安全因素,會造成很大經濟損失。景區應定期對遊覽設施如索道、觀光天梯、遊船等進行檢測、檢修和維護,使之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對遊覽設施準確核定載客人數、承載重量、運行速度等,並嚴格執行。如果在這些旅遊安全景區設備事故中因為設備檢查不完善、監督不到位、制度不規範、操作人員違規操作等問題,容易造成嚴重後果的發生」。
不難發現,很多景區雖然有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但安全教育大多只是形式,只是為了應付主管部門的檢查和要求,並沒有真正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和管理水平。所以,真正的安全教育制度落地很困難。
二、景區需扛起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除了行業監管需完善,作為景區,更應該扛起自己在遊客安全上的責任與義務。遼寧虎谷峽景區玻璃滑道事故發生後回應還算迅速,給出的書面回應稱「部分遊客乘坐下山玻璃滑道時,因突降暴雨、滑速過快,導致發生人員碰撞,公司表示深深的歉意並全力做好後續處理工作」。
對於這樣的官方回應,並不是所有人都買帳,有觀點認為是景區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在這種惡劣天氣之下,根本就不具備項目體驗的條件,景區工作人員就應當禁止遊客上滑道。」從事多年景區運營的喬斌告訴聞旅,景區方面在管理上,本身就存在疏漏,這亦是造成慘劇的原因之一,今後對這類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應加大力度。
事故發生以後,遊客與景區究竟該怎麼分擔責任,遊客又該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成為處理事故後續被關注的話題,但鮮有跟進的報導。作為景區的經營者,除向遊客提供必要的旅遊服務場所外,還承擔著保障遊客人身安全的義務,景區應以遊客為中心,提供安全的旅遊設備和設施,消除潛在危險,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的遊覽環境。
三、「利益」與「風險」的天平需找好平衡點
都說風險與收益共存,一邊是安全事故頻發,一邊是更多的景區加入修建玻璃類網紅體驗項目的大軍中,頗有點兒「富貴險中求」的意思。
從數據上來看,網紅項目的確可以為景區帶來客觀的經濟收益的大幅提升,以北京市平谷區京東石林峽景區為例,該景區自建成415平米玻璃觀景臺後,客流量從全年不到10萬人次增加至70萬人次,成為該景區吸引遊客最大的亮點。正如事發景區虎谷峽景區本身的最大賣點,正是修建了橫亙在峽谷中的玻璃大橋和山崖邊的玻璃棧道、觀景臺才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
但歷年來頻發、無法抹平的事故率同樣也是擺在景區面前繞不過的話題,如果不能保證安全運營,那麼這樣的網紅項目吸引來的遊客越多,就是在給景區以及遊客自身埋下越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少了「保險」的網紅項目是否應該被叫停也成為業內討論的重點。
「景區的玻璃滑道由於其在安全上存在無法避免的隱患,建議對此類項目全面關停。」業內專家認為,玻璃滑道環繞山體滑行,在最上端視野有限,看不到下方發生的情況。在上端依次放人滑下的整個滑行過程中,只要一個遊客中途出事,後面的遊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滑行的話,極易造成連環相撞,十分危險。
事實上,在文旅部的要求下,從去年開始各地開展了一系列摸底調查,甚至一些項目被責令停業或整改。河北省內25家景區32處玻璃棧道類項目,包括曾因「世界最長玻璃吊橋」而爆火的石家莊紅崖谷在內全部停運。此外,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地方文旅廳也紛紛將不規範的玻璃棧道類項目責令停業。
而大規模的停業並未澆熄個別景區搭上網紅經濟這股東風的熱情,這其中也暗含了景區希望藉助網紅流量來打「翻身仗」的迫切心情,是景區面對「去門票化」大趨勢下,迫使自身脫離業務單一與創新不足困境快速實現轉型升級的矛盾體現。
眼下,旅遊業正值疫後百廢待興時機,如何儘快復甦,讓自身安全度過停滯期和緩慢復甦期,成為全行業都在熱切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對於一些旅遊項目和產品吸引力不足的傳統中小景區而言,更是迫切地想引入「吸睛」與「吸金」項目,但也不能急病亂投醫,景區轉型已是必然趨勢,但也不能盲目跟風在景區考慮引流之前,一定是以健康和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為重。
如果想結識文旅大咖或免費獲得更多資料,請在關注我並轉發、點讚後,私信作者「我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