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給小費指南: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小費

2020-12-12 中國僑網

紐約給小費指南: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小費

  中國僑網12月2日電 據紐約僑報網報導,在紐約,儘管很多市民經常過著隨手叫優步(uber)的生活,但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給小費。

  當然,如果因為把錢包落在了一個餐廳,司機不得不折返或額外等待,很多人都知道這時候應該留下幾美元小費,但除此之外,很多情況下,顧客對小費一無所知。

  事實上,不僅僅是優步,什麼時候該給小費,什麼時候不該給小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難題。

  大部分人知道要在餐館裡留下20%左右的小費,但在其他情況下,當談到支付小費的細微差別時,就不知所措了。

  Money.com的Julia Glum把問題交給了禮儀專家、德克薩斯禮儀學校(Protocol School of Texas)創始人黛安·戈特斯曼(Diane Gottsman)。

  戈特斯曼說,除了幾個例外情況,給小費時應該謹慎行事。這是因為許多工人把小費作為收入的一部分。

  根據美國勞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的規定,如果一個人每月的小費收入經常超過30美元,那麼他的僱主就可以給他支付每小時2.13美元的工資,當然前提是在加上小費後,他的工資達到了聯邦最低工資標準。

  也就是說,對於服務員和調酒師這樣的人來說,顧客留下的小費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花」本身。

  戈特斯曼說,一般來說,15%到18%的小費是優質服務的最低標準,不過如果顧客有很好的體驗,也可以把小費提高到20%甚至更多。

  戈特斯曼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不只是為已經提供的服務付小費,也應該計劃未來。

  她說:「如果你每個月都在同一個地方做頭髮,你可能會想和他們建立一種不同的關係,而不是和一個你再也見不到的人(建立聯繫)。在這種情況下,你給小費是為了讓他們在你需要緊急臨時做頭髮時,不把你拒之門外。」

  據艾米麗·波斯特研究所(Emily Post Institute)稱,具體小費數額因行業和情況而異。普通餐廳的小費一般是10%至15%之間,不過披薩的「標準」小費是2至5美元;可以不給酒店門房小費,如果他們只是簡單地回答問題,但如果他們為你預訂房間,就應該支付5至10美元;至於計程車,則應該留下車費的15%到20%。

  聽起來很複雜?那是因為給小費就是這麼複雜的一件事。

  有幾個因素會影響顧客給多少小費。這一差異可能是代際的。調查發現,千禧一代在這方面是出了名的糟糕,三分之一的人承認,他們通常給的小費少於15%,而美國東北部的人往往給的小費更多。有時,即使是去的地方有沒有免費的糖果提供也會影響小費的數量。

  根據戈特斯曼的經驗,給小費最常受到預算的影響。正如她所說,「如果你在為小費發愁,那麼你可能真的在為價格發愁。」

  戈特斯曼說:「雖然給多少小費因人而異,但如果你不給小費,有可能會發生非常糟糕的事情。」例如被餐館的服務員追出店門,要求補上小費。

  戈特斯曼還補充了一些例外情況。她說,想想看這個經常出現的情況,一個咖啡師倒了一杯咖啡,然後拿著一個iPad給你確認價格,顯示小費的選項。如果這類與服務生的互動純粹是一次性的,顧客就並非必須給小費。

  此外,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小費。例如,美國郵政服務人員被禁止接受各種形式的小費,不管是現金、支票還是禮品卡。

相關焦點

  • 英國網友熱議:全世界小費指南,中國人不給小費!
    英國網友熱議: 全世界小費指南,中國人不給小費!,那你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尷尬的回應。類似的,如果你在法國或者日本給工作人員小費,也同樣會得到類似的反應。如果你在阿根廷給小費的話,警察可能會找你麻煩,因為這在那裡是非法的。在世界不同的國家,什麼時候給誰小費是一門學問。最近旅行搜尋網站Wego給出了一個簡單的信息圖標,讓你知道去國外旅行時什麼時候給小費以及哪些地方可以給小費。根據這張信息圖表的說法,在阿根廷,日本,阿曼,葉門和法國這些地方是千萬不能給小費的。
  • 美國小費文化,揭露美國小費制度文化背後
    不論是到歐美國家留學還是旅行,對於沒有小費支付習慣的我們來說,「給小費」這事經常是我們適應當地文化的第一道難關。但當我們撥開中西文化隔閡之後,你會看到歐美小費文化的精髓,原來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處處需要支付小費的美國社會TravelLeisure之前做過一份各國小費支付指南,奉行小費文化的國家還不少呢!從指南可以看出看,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有支付小費的習慣,尤其是美國!
  • 小費在沙烏地阿拉伯
    利雅得——沙特旅遊和國家遺產委員會(SCTNH)告訴外國遊客,沙特沒有要求外來遊客向服務提供商支付額外小費的社會傳統。 委員會對來自國外的遊客的指導方針說給小費不是強制性的,但是。它是自由裁量的,取決於遊客的個人判斷。
  • Uber要收小費了?美國紐約計程車委員會要求增加小費功能
    導語:Uber在紐約可能要收小費了。雷鋒網18日消息,據路透社消息,紐約計程車委員會要求 Uber 公司在其 App 內加入司機小費功能以增加司機收入。在美國,打Taxi的時候,除了要付基本車資之外,也需要額外付給計程車司機服務小費。
  • 泰國小費指南
    入住超過一天以上,第二天起請放20銖在床頭上。3. 在停車場,如有保安指揮你倒車,請付20銖。4. 情人旅館給你開房門的小弟,請付20—50銖。二.飯店1.給多少小費,沒有什麼比例。一般20銖足矣。如很滿意,可40—50銖,不必超過100銖。
  • 華媒:美國人都不知道的小費禮儀 這些地方都要付
    中新網7月18日電 美國僑報網近日刊文稱,提到給小費,有誰沒有當過小氣鬼?許多美國人在給小費時也存在嚴重的「小氣」問題。那麼,哪些職業需要付小費?  文章摘編如下:  據《紐約郵報》報導,一項超過1000名成年美國人的信用卡消費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都曾有過在餐廳吃飯卻不給服務員小費的經歷。
  • 世界各地留小費指南
    (圖/yaplakal)在世界小費之都美國,無論是搬運工還是酒保,只要有人幫助了你,你都應該留下15-20%的小費。▲圖/tumblr根據調查,一個簡單的微笑,帳單上畫的笑臉,以及讓顧客用信用卡支付都可以大大增加小費的比例,另外,
  • 紐約消費者在軟體上設高額小費引外賣員送貨,收貨後把小費改為0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0年4月10日報導,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不便外出,美國紐約的消費者在軟體上設置高額小費引誘外賣員送貨,收到貨後再把小費改為0,這樣的行為引發了大量批評。4月10日,幾名外賣員接受了採訪並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 歐洲小費一般給多少?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小費支付指南
    給小費這事兒有點複雜。它不是強制規定,也沒有固定規則,只是約定俗成的習慣。只要出國,小費就是一件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 華人給小費:給多像傻瓜 給少是大傻瓜
    美國的觀光旅遊小冊子通常都會提供基本的「小費指南」,如舉凡從餐館用餐、搭計程車、理髮、美容等各項服務行業,到代提行李、代客泊車的服務生、旅館的清潔工、大飯店給人開門的、幫人叫車的,都要付小費,因為小費是這些人日常薪資的一部分。
  • 千萬別亂給小費,酒店小費潛規則
    在印度你可能會遇到被強迫要給小費的情況,比如在洗手間,會有人殷勤地給你遞送紙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過來,那麼接下去遞紙巾的人會伸手向你要小費,給他10-20盧比就可以了。如果你真不想給,那麼請不要隨便接東西。
  • 美國人小費禮儀面面觀 你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給嗎
    提到給小費,捫心自問一下,有誰沒有當過小氣鬼?據紐約郵報報導,許多美國人在給小費時也存在嚴重的「小氣」問題。一項超過1000名成年美國人的信用卡消費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都曾有過在餐廳吃飯卻不給服務員小費的經歷。更誇張的是,近三隻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未給過酒店清潔人員或咖啡師小費。另外有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理髮時從未給過髮型師小費。得知這一結果後,禮儀專家表示,這是十分粗魯和錯誤的行為。
  • 美國獨特的小費文化
    去年底紐約餐飲大亨丹尼·邁耶開始在旗下的餐館推行「無小費」方案,引起餐飲界的風暴。邁耶認為小費跟服務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對在廚房和後臺的工作人員不公。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也同時提高了消費單價,由餐館用來分配報償前臺以及後臺的工作人員(如廚師)。
  • 越南不是收小費最狠的國家,這個國家收小費都是風俗
    說起旅遊時候愛收小費的國家,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越南。確實越南人很愛收小費,其實很多人收小費都是被中國人慣出來的,為了通關的時候方便一些,中國人習慣性的就遞了小費。
  • 小費問題到底怎麼回事?其他國家服務都要給小費嗎?
    但如果要出國旅遊或者生活,小費文化將是你必須了解的一部分。許多國人出去之後也會對這一點產生疑惑:到底該給多少小費呢?怎麼給?哪些場合該給?都該給誰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費。到底該如何禮貌優雅的給小費。一、小費的起源 小費(Tips)一詞的來源,可以從它的四個字母來拆解認識。
  • 手把手教你在紐約付小費
    不久前還有個千人團來紐約購物,據說每人平均消費達六千美元。說實在的我對這行人馬有意見,早不來晚不來,偏在美國武器售臺歐巴馬接見達賴這個啃節兒上來,中國政府一個勁兒抗議,廣大同胞包括海外中國人氣得直罵娘,你們倒好,給歐巴馬送錢來了,到底你們向著誰呀,整個兒親者痛仇者快,淨丟咱中國人的臉,不跟你們好了。算了,自家兄弟,不說了。到紐約旅遊的同胞均面臨入鄉隨俗的問題,其中最常見最多發的就是如何付小費?
  • 導遊可以收小費了?
    此外,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小費背上了不光彩的罵名,所以新規一經報導,「導遊可以收小費了」等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雖然《修訂草案》中明確規定必須是「遊客自願」為前提,但很多人還是表達了疑慮:「不給的肯定沒好臉色,冷熱嘲諷不一定」,「一旦法規規定給小費,在旅遊從業者心中就真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服務質量在他們心中未必是首要考慮的事。」等。在眾多觀點中,遊客「被自願」成了人們最大的擔心。
  • 為什麼要給小費? 酒店文化
    很多時候她講了很多笑話最後一分錢沒得到的感覺實在令人沮喪,她期待人們可以給到 20%,通常一些好心人會給到 15%。2. 到了每年 8 月,因為很多人出城度假,餐館的生意也受到影響。3. Jane Muller 發現幽默感很重要,能讓顧客笑往往會得到更好的小費。4.
  • 泰國小費指南,讓你避免尷尬!
    由於中國不是一個小費國家,我們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付小費付多少付給誰等問題。
  • 旅遊趣聞:服務員意外得到5000美元小費,慷慨客人反而被逮捕
    旅遊趣聞:服務員意外得到5000美元小費,慷慨客人反而被逮捕經常去國外旅遊的人們,會給服務員或者侍者給一點小費,小費的數量也很小,但是多少都會給一點,不給的話會受到服務員眼神的鄙視。但是小費給多少合適呢?給的太少感覺拿不出手,給得多了有點捨不得,畢竟自己也還不富裕,一般都給上幾美分的零錢也就可以了。國外很多旅遊景點的服務員的工資都很低,他們很多都依賴遊客給的小費生活,他們每月收到的消費會比工資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