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9日 11:02 來源:經濟日報
參與互動《中國餐飲報告2019》首提「智能餐飲」——數位化將成餐廳經營「規定動作」
本報記者 吉蕾蕾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發布會上,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過去一年裡,餐飲消費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餐飲行業已經從固有思維中的傳統餐飲服務業向現代餐飲服務業接軌,已經從單純的手工勞作進入到運用科技引領的新時代」。
《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小吃快餐門店數量優勢仍無可撼動,以44.3%的門店數量佔比持續穩居第一,且人均消費金額穩步提高。「小吃快餐是標準化、供應鏈發展最有潛力的品類,今後小吃快餐會為很多餐飲創業者提供一個非常肥沃的土壤。」餐飲垂直自媒體「餐飲老闆內參」創始人秦朝說。
與此同時,餐飲套餐也正在擺脫曾經的低價形象,引入越來越多的品質商家促進消費升級。美團點評最新數據顯示,在「黑珍珠」商戶中,有26%上線了精選套餐,價格從158元/位到1988元/位不等;「必吃榜」商戶中,有44%上線了必吃套餐,價格從33元/位到344元/位,基本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餐飲外賣市場也保持了強勢增長勢頭。2018年美團外賣總交易金額達2828億元,同比增長65.3%;日均交易1750萬筆,同比增長56.3%。特別是在夏季,啤酒、小龍蝦、烤串等外賣品類是很多消費者宵夜的黃金伴侶。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達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首次突破「4萬億元」規模。在餐飲消費者中,「90後」佔比51.4%,遠遠超過「90後」在中國總人口中的佔比。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生長於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有著明確的網際網路使用習慣,這也將倒逼餐飲經營者主動擁抱數位化變革,從採購到運輸,再到餐飲售賣,餐飲行業品質化、智能化正在不斷發生。
在科技引領的新時代,餐廳信息、評價及交易不斷遷移到網際網路和手機端,也使得諸如大眾點評等內容生態格外繁榮。「好的點評內容連接了消費者與商家,通過數位化構建一個非常場景化的餐飲生態。」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黃海介紹,大眾點評立身之本是做最真實的用戶反饋,我們希望發動更多人寫更多更好更公正的點評,做公平公正的消費指南。
可以說,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行業結構轉向、供給側數位化、商業模式升維、智能商業、餐飲零售、精細化運營。為此,《報告》也首次提出「智能餐飲」概念,旨在「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解構新餐飲。
當前,隨著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餐飲行業步入穩定發展的新階段,為拉動我國內需作出了新貢獻。業內專家表示,未來,隨著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增強,數位化將成為各大餐廳經營環節中必須落地的標準動作。與此同時,我國餐飲業將逐步邁入品質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餐飲時代」。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