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浙江103人獲得表彰,其中72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31人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記憶中瘸腿小白鵝
是我一路向前的動力
獸醫陳淑芳,53歲,土生土長的象山人,被養殖戶稱為女「華佗」,她憑著一股子鑽勁兒,46歲拿下博士學位,成為浙江首位基層畜牧獸醫行業博士生。
這幾天,氣溫驟降,是冬季鵝病防治關鍵期,前兩天,陳淑芳剛獲得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在北京領了獎章,回來之後頭一件工作就是走訪養殖戶。
陳淑芳告訴我們,從小她就幫著媽媽趕鵝,哪一個鵝走不快腳痛,她便把它抱在手裡,給它餵草。
記憶中那隻瘸腿小白鵝,就是陳淑芳一路向前的動力。一畢業就當了獸醫,工作33年來,陳淑芳獲得了水禽岸養、海水養鵝等多項科研成果,還在46歲時拿下博士學位,成為我省首位基層畜牧獸醫行業博士生,也成了養殖戶口中的「女華佗」。
遠赴海南帶回鵝苗
陳站長的電話就是大白鵝的120
金建華,原本是村裡的低收入農戶。去年年初,在陳淑芳的幫助下,開起了這家養殖場。場裡最初的5000羽鵝苗,就是陳淑芳特意趕往海南的基地,精挑細選,帶回來的。
小傢伙們怕高溫。為了不讓它們受苦,陳淑芳和團隊,趁著天涼,凌晨4點就開始工作。
在海南應該是有一個禮拜多,要選擇出殼的時候就比人家的體重大一點,然後聲音叫得洪亮一點的,一個一個挑。
鵝苗帶回來了,但是,進場沒幾個月,意外就發生了。
第一天大概死了兩三個,第二天大概死了四五個,反正是成倍的往上遞增,第三天心就開始亂了,感覺不對頭了,那就打電話給陳站長。
親手帶回來的小鵝生了病,當時,正在外地開會的陳淑芳著了急,馬上遠程指導金建華,對死鵝進行解剖。憑藉多年經驗,陳淑芳果斷識別,這是禽霍亂。
她當場就給我開了一個藥方,餵下去第二天,死亡率就降下來了。
白鵝生病,就給陳站長打電話,這已經是當地農戶們的習慣。對他們來說,陳淑芳的電話號碼,就是大白鵝的120。
只要有求,我肯定必應,本身是學動物的東西,它就是你的關注對象,看到它生病,就是自己的事一樣的。
大白鵝扶貧
帶領更多人致富
關心大白鵝,也關心它們背後一個個家庭的幸福。近幾年,「大白鵝扶貧」是陳淑芳的工作重點。零基礎養鵝的農戶們,遇到資金問題,場地問題,她都會幫著協調解決。如今,她牽頭實施的白鵝產業精準扶貧,已經讓象山42戶低收入家庭達到了戶均20萬元的年收入。
我們臨走前,陳淑芳正給金建華傳授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調整飼料,實現白鵝的反季節繁育。如果成功,金建華家的白鵝,就能在傳統的夏季休蛋期產蛋,賣出高價。
「能夠盡心盡力把自己的業務特長能夠用出來,希望它們在我們的精心照顧下健健康康的成長,帶動更多的人去致富,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陳淑芳說。
來源:中國藍新聞
【來源:象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