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有「千年古縣」美譽的耒陽,其特色農副產品歷來有「耒陽四寶」之說,產自於耒陽原江頭鄉的江頭貢茶是其中之一。
耒陽江頭貢茶的歷史
年代的傳說:江頭茶被稱之為江頭貢茶,有多個版本,其一是當地民間傳說,在秦朝時,因江頭茶其味淡雅.清香爽口.回味無窮,被朝廷列為診品,供內廷專用;其二是說在宋代,江天雲霧茶是專供宮廷的貢品;其三是現在的《耒陽市志》記載,在唐朝中期,已是貢品御茶。
地點的傳說:民間還有關於江頭貢茶地點的傳說,傳說古代的江頭貢茶來源於此地的移臺山仙人巖,此巖上有茶樹九顆,雖生長於巖石之間,卻枝繁葉茂,勝過山谷肥壤中的茶樹。清明以後,此巖終目雲霧縈繞,此等景象一直延續到穀雨,穀雨這天官府便組織未出嫁的少女前來採摘,加工炒制,在端午前密封送皇宮。又傳說是江頭胡家園有一顆茶樹,樹冠直徑達三米,品質優良,年年穀雨時節,茶樹長出了軟茸茸的細葉,尖芽肥壯,鮮嫩黛綠,因茶葉向秦始皇進貢,從此江頭成為種茶的風水寶地。時至清代,耒陽產茶約千擔,銷往長沙、湖北。從民國時期開始,耒陽茶葉種植日趨增多。從這些傳說和記載表明,江頭貢茶比現在湖南四大名茶君山銀針、溈山白毛尖、黑茶、北港毛尖的歷史似乎悠久。
耒陽江頭貢茶現代的發展過程
耒陽市位于衡邵盆地南端,五嶺山脈北面,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325米,地形較為複雜,山、丘、崗、平地俱全,以崗地、丘陵地貌為主,土壤以紅壤為主,適應性廣,較肥活,PH值在4.5—6.5,常年氣溫18攝氏度左右,雨量充沛,無霜期289天,各方面自然條件都適宜茶葉生長。
上世紀70年代,全市20個鄉鎮建成57個茶場,經營茶園面積2.2萬畝,年產茶葉300多噸。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僅只有原江頭鄉的茶場還存在。目前在龍塘鎮範圍內的江頭、大石、東衝、烏衝、蠶子、畔塘等村擁有茶場,種植面積約有8000多畝,茶葉品種有「觀音6號」、「畢星早」、「福中大豪」、「平雲11號」等。有工商營業執照的茶場發展了十多家,以種茶謀生的茶農有幾百戶。規模較大的種茶銷售茶葉的企業有有:江頭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胡家園茶業有限公司、海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耒陽市江頭龍冠有機茶業專業合作社、耒陽市龍塘鎮江頭華龍茶場、耒陽市江頭雲霧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芙蓉茶莊等。註冊的品牌有「江頭」、「江頭華龍」、「江頭海堅」、「胡家園」、「水木芙蓉」、「江頭午時茶」、「耒神」、「御圃源」等。江頭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江頭貢茶已通過QS認證和有機茶認證,「胡家園」、「水木芙蓉」兩品牌曾被評為「湖南省著名商標」。以這些企業為基礎。組建了耒陽市江頭茶葉協會,並向國家商標局申請過「江頭」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但因出現爭議而未被核准。
耒陽江頭貢茶市場的狀況
中國擁有4000多年的飲茶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茶葉消費是一種傳統消費,也是一種成熟消費,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下飲茶已不僅僅局限於「喝」上,還是國人生活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者已經由購買非品牌茶葉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耒陽江頭貢茶是在市場經濟處於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的。雖然在耒陽本地有名氣,但在全國茶葉市場來說,知名度不高,沒有品牌效應,這也制約了江頭貢茶向全國市場以及全球市場的發展,所生產加工的江頭茶几乎都擁擠在耒陽市場,由於耒陽有固定飲茶消費習慣的人所佔人口比例偏低,市場幾乎達到飽和狀態,經濟效益並不明顯。而且茶葉的品種單一,以綠茶為主,發酵茶偏少。江頭貢茶目前總體仍呈現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軟肋」、市場是「瓶頸」,企業規模有限、綜合實力偏弱是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產業經濟效益與規模基礎不相符。目前從全國來看也存在持續的茶園面積和產量的高速增長,使茶葉產量增長與消費增長不對稱,產能增長與產業效益的矛盾。日益增加的生產成本與勞動力價格、「小散弱」的企業市場謀求生存、市場拓展難等現象。目前從全國來看也存在持續的茶園面積和產量的高速增長,茶葉產量增長與消費增長不對稱,產能增長與產業效益的矛盾。日益增加的生產成本與勞動力價格、「小散弱」的企業市場謀求生存、市場拓展難等現象。故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上述江頭貢茶企業未能做強做大,有的還處於虧損狀態。
耒陽江頭貢茶戰略思考
飲茶是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質的習慣,符合現階段消費者對健康和高生活品質的訴求。隨著消費者自主決定的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經由購買非品牌茶葉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購買有生態環保概念的有機茶。又有品牌名氣、又是有機茶,這類似的健康類食品,必然將進入千家萬戶。特別是在食品安全醜聞不斷出現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綠色的食品。未來品牌、有機茶葉市場份額將會繼續提升,茶葉品牌化、生態環保化是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耒陽江頭貢茶的歷史和現狀,要獲得新的發展,發展戰略思考如下:集中打造一個公共品牌—耒陽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創建一個茶節—江頭貢茶文化節;健全一個標準體系—江頭貢茶標準體系。培養多元化茶品種系列—江頭貢茶品種多元化。
(一) 集中打造一個公共品牌—耒陽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耒陽江頭貢茶所處的自然條件、《耒陽市志》記載的人文素、特別是耒陽市各鄉鎮原有的57個茶場,現在卻只剩下江頭村一帶的茶場,而且是一個變成十幾個,充有說明了「江頭貢茶」的質量是由江頭一帶的自然因素而決定的,符合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報的條件。江頭村一帶的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和茶農應抱團,團結合作,集中力量打造一個公共品牌。「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爭議的雙方,應停止無益的爭議,共同在政府的領導下,重新申報「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打造「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個公共品牌,以提高江頭茶的竟爭優勢、競爭力,江頭村一帶的自然環境是有區域性和有限性,大家共同在「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個條件下,資源優勢才能形成競爭優勢,才能切實提高在全國茶產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才能讓耒陽的茶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在全國市場及全球市場有市場行為能力,提高品牌生命力,走出目前的困境。
「江頭貢茶」品牌定位、發展目標:
「江頭貢茶」品牌定位:有機茶。隨著消費者自主決定的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消費者購買有生態環保概念的有機茶,必然是一種消費趨勢,有歷史傳承又是生態環境符合環保要求的有機茶,必然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江頭貢茶的發展目標:創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有機茶,成為中國有機茶的知名品牌。江頭貢茶協會應與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的專家聯繫,開展種植有機茶的技術培訓,為有機茶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督促各茶園按有機茶的標準改造茶園,符合有機茶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使常規茶園向有機茶園轉換,申請有機茶認證。使「江頭貢茶」從過去的簡單貢茶變成新環境中的有機貢茶,而成為知名品牌。
(二) 創建一個茶節—江頭貢茶文化節。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化的內涵,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在每年春天舉行一次「江頭貢茶文化節」,首先依據人們現在的消費趨勢,把茶文化節變成一種茶業資源與旅遊進行有機結合,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等融為一體進行旅遊。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靜的環境為條件,以茶區生產為基礎,以茶區多樣性的自然景觀和特定歷史文化景觀為依託,以茶為載體,豐富的茶文化內涵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活動為內容進行,,涵蓋觀光、求知、體驗、習藝、娛樂、商貿、購物、度假等多種旅遊功能的新型旅遊產品。其次可以請耒陽的書畫文人、名家在江頭茶園寫詩作畫,並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禮儀與中國的文化內涵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江頭茶文化。
(三) 健全一個標準體系—江頭貢茶標準體系。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和幫助下,江頭貢茶協會應督促各茶園按有機茶的標準改造茶園,符合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使常規茶園向有機茶園轉換,申請有機茶認證。茶協會應制定詳細的管理規定和江頭貢茶的標準,對標註為「江頭貢茶」的產品進行行業管理,從而形成市場信任力和影響力。如法國香檳酒世界聞名,為了保證香檳酒文化的品牌影響力,對香檳葡萄從種植土壤到品種,再到釀造工藝都給予了條文性的規定,只有用香檳葡萄按照傳統香檳酒釀造工藝釀造出來的氣泡葡萄酒,才可以稱為香檳酒,不符合要求的只能為氣泡酒或氣泡葡萄酒。
(四) 培養多元化茶品種系列—江頭貢茶品種多元化。綠茶是我國傳統的大品種,但人們的生活形式和習性多樣化,並且由於發酵茶是比較不傷胃的,能可以調節人體的血脂、血糖、加速人體消化,想喝茶來減肥瘦身的,選擇多喝發酵茶,而不要選擇綠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等發酵茶的市場份額也逐漸擴大。在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這一現象更加明顯,飲用發酵茶的群體在不斷增多。要使江頭貢茶能夠走出耒陽,品種應多樣化,除了綠茶外,發酵茶、保健茶、花茶等品種也應適時推出。
通過集中打造一個公共品牌—耒陽江頭貢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創建一個茶節—江頭貢茶文化節;健全一個標準體系—江頭貢茶標準體系。培養多元化茶品種系列—江頭貢茶品種多元化一系列的品牌戰略的正確運用,江頭貢茶能夠走出耒陽,成為中國知名度高的有歷史傳承的有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