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

2020-12-1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民航局

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


發改基礎〔2020〕13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民航各地區管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我國航空貨運體系存在的問題,加快補齊航空貨運短板和弱項,促進我國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重要意義。  航空貨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具有承運貨物附加值高、快捷高效等特點,在應急處突、搶險救災、軍事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業持續快速增長,航空快件比例上升,企業經營模式由貨物運輸為主向全產業鏈延伸,傳統航空貨運企業逐步向提供全流程服務的航空物流企業轉變,新興的航空物流企業不斷湧現,迅速成長。航空貨運的專業化、物流化發展趨勢,對航空貨運設施的布局、運行環境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對集聚和優化航空要素資源配置、提升航空貨運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民航業和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深化航空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是航空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各有關方面要充分認識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重要意義,適應發展形勢,加強研究論證,促進我國航空貨運和物流業有序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貨運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短板和弱項,提高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暢通供應鏈、穩定產業鏈。堅持統籌兼顧、多措並舉,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充分利用既有機場的貨運設施能力,科學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布局建設。統籌民航與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和一體化協同發展,著力提升航空貨運設施專業化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逐步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航空貨運設施布局和通達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體系。大力培育航空貨運企業,支持航空公司擴大貨運機隊規模,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對現代化航空物流的需要。  (三)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始終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支持的理念,有力有序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  融合發展、積極創新。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加強航空與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的深度融合,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質量,適應我國物流供應鏈發展需求,逐步形成航空貨運網絡系統,培育航空運輸的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客貨並舉、協同發展。轉變「重客輕貨」觀念,培育專業化航空物流企業,提升貨物運輸專業化水平,推進機場客貨並舉、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貨運樞紐。  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對已具備航空貨運優勢的機場,進一步優化完善貨運設施布局和運行環境,提升效率、效益和競爭力。鼓勵有條件的既有支線機場強化和提升貨運功能,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  (四)主要目標。  近期2025年,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充分挖掘既有綜合性機場的貨運設施能力,結合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研究提出由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共同組成的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  展望2035年,在全國範圍內建成1-2個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並結合《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修訂,進一步完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布局,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布局相輔相成、更加成熟。培育若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航空物流企業,覆蓋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骨架初步形成,航空貨運發展核心要素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設施布局進一步完善,效益顯著提高,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二、完善提升綜合性機場貨運設施能力和服務品質  (一)提高綜合性機場現有貨運設施能力和利用率。統籌機場客貨運區域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既有機場應合理布局貨運設施,充分利用既有貨運資源,可通過貨運設施改擴建、擴大貨運區域進深尺度、合理區分全貨機和客機腹艙帶貨區、順暢貨運車輛進出通道等措施,提升機場內貨物運輸的便捷性以及快速運輸的高效性。新建機場應集中布局貨機站坪、貨運庫等貨運設施,優化機坪與貨運設施距離和貨運流線,確保場內貨運組織便捷通暢。  (二)優化機場貨物運輸組織。加強貨運樞紐機場之間的貨運航線聯繫,鼓勵結合實際需求開展空空中轉等業務,充分利用客機腹艙、卡車航班、貨運班列等資源,編織多層次的航空貨物運輸網絡。建設便捷高效的機場集疏運系統,建立綜合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優化運輸組織實施方案,搭建綜合交通信息共享及發布平臺,實現貨物便捷中轉和快速集散。  (三)提升機場貨運服務品質。完善前端收運核查,積極推動運單電子化,強化地面服務科技集成和信息化應用,優化簡化貨運安檢流程,完善機場口岸聯檢設施,加強專用設備配套,不斷提高通關效率。積極引入國內外航空貨運處理專業力量,按照快捷高效、準時可控的要求簡化貨運流程,打造機場高質量貨運服務體系。  (四)強化機場內外設施的協同聯動。鼓勵在航空業務規模較大或具備條件的機場周邊規劃設立臨空經濟區,集聚發展臨空產業,符合要求的推動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縮短貨運設施與臨空經濟區和綜合保稅區的間距,推進機場與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和設施運行的高水平聯動,實現區港一體化運營,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發揮航空物流業引擎作用,加快形成航空物流與臨空經濟區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共同發展態勢。  三、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  (一)充分遵循航空貨運發展規律。借鑑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發展成功經驗,結合我國航空貨運發展基礎和實際,多方面深化發展認知,先試點,再總結,後推廣,不盲目鋪攤子,不貪大求全。總結鄂州貨運樞紐建設和運營經驗,「十四五」期間研究提出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規劃布局,結合市場需求穩妥有序推進建設。  (二)符合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支持將有條件的既有支線機場打造為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新建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應從《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中選取,並按照國家和民航行業關於民用運輸機場建設的相關規定,履行民用運輸機場基本建設程序。  (三)引入專業化航空運輸企業。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可引入擁有全貨機機隊的專業化航空物流企業,由其出資建設機場專業化貨運設施,並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運營。航空物流企業可與地方政府或機場籤訂合資合作文件,共同制定中長期運營發展規劃。駐場運行全貨機數量原則上大於20架。  (四)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周邊空域條件良好,土地發展空間充足,滿足長遠發展需要。機場所在地區位優勢突出,有利於構建中樞輻射式航線網絡體系,且產業基礎良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較為完善,便於組織多式聯運,實現貨物快速集散。  四、全面提升航空貨運設施使用效能  (一)完善飛機引進政策。優化機隊結構,適應航空貨運企業的發展需求,採取更加靈活的全貨機引進政策,鼓勵通過融資租賃、購買以及溼租等方式增加貨機,支持貨運航空公司壯大機隊規模,發展全貨機運輸。  (二)持續改善空域條件。推進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擴大空域資源供給,推進空域靈活高效使用,依據區域特色優勢和資源稟賦,結合機場功能定位,持續優化航空貨運航線和時刻資源配置,加大航權開放力度,簡化貨運航班審批程序,為航空貨運發展釋放更大空間。  (三)培育航空貨運企業。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快遞物流企業打破所有制限制,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物流企業,以大型快遞物流企業為主體,以其組建的貨運航空公司為主基地航空公司,參與主導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規劃、建設和運營。研究優化整合國內航空公司全貨機機隊資源和市場資源,培育航空貨運超級承運人,提升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競爭力。  (四)提升機場管理水平。建設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支持加快開展航空電子貨運試點,研究構建「單一窗口」空港通關系統,提升航空貨運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加快民航與鐵路、公路等物流標準對接,推動航空物流操作標準、信息標準、運行標準和設備標準的建設工作。加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機場貨運中的綜合運用,鼓勵科技創新、業務創新、管理創新,努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精細化、智能化管控,共同打造專業化、現代化的航空物流體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主體責任落實。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對設施布局、綜合交通方式的統籌協調,做好規劃政策整合。民航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航空貨運設施建設發展的行業管理和指導,統籌把握髮展進程和行業標準制定,減少無序競爭和重複建設。積極發揮民航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的管理、服務和協調作用,有力支持航空貨運設施持續健康發展。切實強化航空運輸企業和機場公司在航空貨運發展方面的協作合作,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  (二)做好資源要素保障。堅持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機場貨運及其重要配套設施的規劃選址、土地使用、建設運營等要素支持,嚴格規劃用地預留和控制,統籌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布局,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促進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的意見》,同步規劃臨空物流園區等配套設施建設。  (三)創新設施融資模式。鼓勵借鑑國際經驗,由地方政府、機場公司、航空物流企業以及社會資本多方合作,採取BOT、BOO、BOOT等多種模式開發建設和管理貨運設施,由航空物流企業出資建設適合自身運營發展需要的轉運中心、航空貨站、倉儲設施等,實施專業化運營。  (四)強化專業人才培養。加大民航管理技術人才、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以及科技研發投入支持力度,鼓勵科研機構建立航空物流研究方向和航空物流領域行業智庫,充分發揮專業智庫在航空貨運發展中的政策諮詢和技術支持作用,提升航空物流企業和機場貨運設施運營管理能力和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民  航  局

2020年8月24日


發布時間:2020/09/04

來源:基礎司

[ 列印 ]

相關焦點

  • 《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官方解讀!
    9月15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通報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
  • 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發改基礎〔2020〕1319號)
    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發改基礎〔2020〕1319號)2020-09-04 22 : 01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民航各地區管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我國航空貨運體系存在的問題,加快補齊航空貨運短板和弱項,促進我國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 新華財經|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餘蕊)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4日向社會發布的《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充分挖掘既有綜合性機場的貨運設施能力,結合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研究提出由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共同組成的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
  • 民航局關於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民航局關於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民航發〔2018〕48號    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運輸(通用)航空公司,各服務保障公司,各機場公司,民航局直屬各單位,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機場協會: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相較於發達國家...
    原標題: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相較於發達國家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1、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增速趨緩
  •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印發《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
    國家發改委 民航局印發《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陸二佳 報導:日前,國家發改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要正確認識加快通用機場建設的重要性,科學編制通用機場布局規劃,穩妥有序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同時明確規範了通用機場升級運輸機場的轉換機制。   《意見》指出,通用機場是通用航空業的重要基礎,加快建設和完善通用機場網絡,是補足基礎設施短板、解決通用航空「落地難」的關鍵舉措。各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認識通用航空社會屬性,發揮好市場機製作用,科學有序推進通用機場建設。
  • 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
    為加快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西部地區又快又好發展,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開發銀行,制定了《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並於近日印發。
  • 發展改革委 民航局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民航局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發改基礎〔2018〕116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
  • 央行:下一步加強機場規劃和建設 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
    報告稱,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其中第三季度增長4.9%。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通用航空業是以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為核心為加快提升服務保障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消費潛力,實現通用航空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民航局出臺關於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更好地發揮民航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功能,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1月25日,民航局出臺《關於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提高服務能力、保障能力、通達能力、飛行能力、發展能力和加強隊伍建設六個方面採取18項措施,集中全行業力量,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發展。    一是完善機場布局,提高服務能力。
  • 《關於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
    2019年12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消費〔2019〕292號)(下稱《指導意見》)。現就《指導意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問:《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六部門聯合推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創新產品構建「快進慢遊」旅遊交通網絡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旅遊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
  •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北政發〔2016〕30號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潿洲島旅遊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園區管委會,市直各事業
  • 關於促進高新區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省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8〕9號)、市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成都市建築產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成辦發〔2018〕27號)精神,加快建築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貢獻度,促進高新區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成都高新區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 國家旅遊局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國家旅遊局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發布單位】國家旅遊局   【發布文號】旅發〔2007〕51號   【發布日期】2007-09-1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局(委):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 三大航物流公司混改悉數落地 誰將率先成為「航空貨運超級承運人」?
    ⊙記者 王子霖 ○編輯 邱江   隨著南方航空旗下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下稱「南航物流」)和中國國航旗下國貨航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國貨航」)相繼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航空物流業的大發展時代即將開啟。
  • 民航局關於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
    民航局關於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民航發〔2018〕80號  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通用航空、服務保障公司,各運輸(通用)機場公司,局屬各單位,各協會:為促進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加快推進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的通用航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 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作用大。加快旅遊業改革發展,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於擴就業、增收入,推動中西部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對於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 山東印發《關於促進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公安廳等十四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全文如下:關於促進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