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四象,關於古代星空布局,你應該知道的再多一些

2020-12-18 城市船夫起

談天文,首先要知道星空布局的劃分,總體而言就是「三垣四象」七個大部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大體分布是:四象二十八星宿環繞三垣四周;以紫微垣處在中垣,太微垣位於其東北方,稱「上垣」,天市垣位於其東南方,稱下垣。(分布如下圖)。本文主要講解三垣相關的文化,這裡說一下何為「垣」——垣,本意是牆;後也直接指城垣;在古代天文的劃分中,這三個區域由於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曰為「垣」。

中國星官圖

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國天文觀測的背景:一是觀測點,我國位於地球的北半球;觀測點的地理緯度是在黃河流域,約在北緯35度左右。因此在這片區域抬頭仰觀星空,所能觀測到的天區,只能看到北天極所在的北天區。同時在太陽系中,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也可以看到運轉(黃道)周圍的一些星。所謂的星辰,其實就是宇宙天體中可觀測到的恆星。

星空·網絡供圖

為了更好地觀測天象,古代把天上恆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合給予定名,此類恆星組合稱為「星官」。上面說的七大部分,具體來說應該是「三垣二十八星宿」,共31個星官,佔據了古代天文星象的重要地位。這些三垣名稱的來歷,據載,紫微垣、天市垣,在《開元佔經》輯錄的《石氏星經》中就已經出現,太微垣的名稱略晚。但從《史記·天官書》等一些資料中來看,雖未有三垣之名,但已經略見其實。下面我們具體說說三垣相關。

天市垣和紫微垣

關於三垣相關文化,古代觀點認為「天象應人事」,因此很多文化和名稱都與此有關。比如紫微垣,作為「中垣」,因居於北天中央,也稱「中宮」,又稱「紫微宮」,因此紫微垣又稱「帝座」,對應的是皇宮,所以皇宮才有「紫禁城」的說法。紫微垣的得名,是因為在這個星官中有一顆「紫微星」,即北極星。它是一顆永恆不變的星,也是較亮的一顆星;紫微星被認為是「萬星之主」;由此紫微垣對應的就是人間帝王宮殿,紫微星對應的就是帝王。帝王所居住的皇宮,自然皇后、太子、宮女、輔政大臣、大理寺、內閣尚書等,同時還有帝座、車馬華蓋等,這些名稱都見於紫微垣內的小星官(39個)。

紫微大帝與勾陳大帝

太微垣,可稱為「太尉垣」,相當於紫微宮統領的「直接政事主管機構」;同時與中宮對應,這裡也相當於「太子」管轄地。因此名稱中以官員名稱多,有太子星,三公九卿,諸侯、從官、朗將等。另外從整體來看,太微垣分左右兩部分(東西兩蕃),左垣五星(以「左執法,廷尉之象」為領),右垣五星(以「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為領),配以四將相。太微垣包含有20個小星官。

紫禁城·網絡供圖

最後是天市垣。按照皇宮所在的國都來說,這裡也就是平民百姓和臣屬皇族居住的地方, 《晉書·天文志》中云:「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人聚而為市也可以按照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即天上的街市。因此在天市垣內的小星官(12個)命名,基本都取自居住和商業名稱,如市樓、車肆、列肆、屠肆,還有市場度量工具斛和鬥等。天市垣還作為「紫微垣」前面的屏障(皇宮的牆垣),有拱衛京師的作用。分成天市左垣和天市右垣,分別有11顆星(以地名、國名),連線起來,很像城牆。

天市垣·網絡供圖

通過上面對於星空分野及三垣的介紹,簡單的記憶一下就是:頭頂的星空,需要注意的是31個區域,以三垣為主要天區,二十八星宿分列四周。其中紫微垣為中宮,皇宮所在。太微垣相當於執政執法機構及太子所在。天市垣算是皇城,有居住區和市場區,以及拱衛的防護區。如此一來,古代華夏所仰望的天空被清晰地劃分了。這些星官是固定不變的恆星組,配以金木水火土等行星的運行所處在的位置,結合「天人合一」和「天地人三才」概念,還有古代自然崇拜產生的神仙文化,從而產生司天星象、風水命理等文化,當然要「上知天文」,還要學會「下知地理」,這就涉及到「星空分野與地輿」的對應關係了。

相關焦點

  • 廿八星宿專題(1)三垣四象,星宿廿八
    之前的星宿資料傳送門在此:【科普向】星宿,你是神馬(資料補充版)【答讀者問】關於星宿關係的查看方法【你是我前世的宿命】論星宿關係(上)【你是我前世的宿命】論星宿關係(下)就說我愛!不!愛!你!們!吧!好,正題開始。
  • 學點星宿文化之什麼是三垣七曜四象二十八宿
    觀星是我國古代就非常流行的活動,也被歷朝歷代所重視。古人眼中的世界是天圓地方,太陽等星體在天球上面運行。今天來聊聊三垣、七曜、四象、二十八宿是什麼。所謂三垣指的是紫微恆、太微恆、天市恆。紫微垣是三垣居中,靠近北極的一大群星星,是三垣中的紫禁城,皇帝所在。太微垣在靠近南邊的大群星星,相當於三垣中的政治機構。天市垣則靠近東邊的大群星星,織女一就包括其中。
  • 先有四象還是先有二十八星宿?何為「參商永不相見」?
    關於星空分野,主要是「三垣四象」,其實就是把浩瀚星空分成了七個部分。三垣居中,四象分布四周;其中三垣又以紫微垣為中天中宮。而拋去三垣四象的概念,實際古代把星空分成了31個星宿,三垣是3個星宿,四象共二十八個星宿。
  • 「辰宿列張」,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揭開古代觀星術的內幕!
    在兩千多年前,古人麼仰望星空,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星相學,不僅靠著星星指引方向,更是能夠靠著觀星來明辨吉兇。《千字文》中第四句就是「辰宿列張」。辰,星辰;宿,星宿,一個星宿就是天空中某幾個有關聯的星星組合起來的一個整體。列張,遍布整個天空。整個句子合起來就是,在夜晚,各種星宿遍布了整個天空。
  • 中國戰國時期天文曆法:「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此外,一些星官的名字是將階級階層的社會結構映射到星空的反映。例如,北極星附近的宮殿就是「太常居」。中心是皇星(小熊座β),周圍有許多星星,如太子(小熊座:γ)、正妃(勾陳一,小熊座a)等。還有對應帝車的北鬥七星和代表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的六星組成的作為天府的文昌宮等。據古代文獻統計,戰國前中國的星官約有38人,其中包括200多顆星,公元前2世紀司馬遷的《史記·天宮書》也有這樣的記載。
  • 紫禁城:對應古代星宿布局的神秘「城堡」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宇宙的科學認知,其表現的主要內容即古代天文星象。我國古代天文學並非孤立的、客觀的科學,其構想和發展始終與古代複雜的文化整體結合在一起。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認識星象、研究天體,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國內稱之為星官,西方則稱之為星座。
  • 紫禁城鎮物之「四象」布局
    紫禁城鎮物之「四象」布局 周 乾 紫禁城「四象」是紫禁城布局的「鎮物」形式之一。所謂「四象」,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1)。其中,朱雀即鳳凰;玄武是龜蛇一體的神獸,「武」為黑色之意。
  • 紫微垣,天文及古代文化的中心,有星運行到此,有何說法
    《千字文》裡有「辰宿列張」一詞,辰,就是指單顆星辰;宿,就是星宿,若干星辰的組合,如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天文學歷稱為「星官」。星空劃分,以星官劃分若干區域,星官等同於西方所說的「星座」。同時星官有大有小,把二十八星宿歸為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樣通常所說的「三垣四象」就是七個大星官。
  • 地心說、二十八星宿、步天歌……中國古人是如何研究星空的?
    而人,在成長的同時,便從未放棄對星空的探索。身居於華夏這片大地上的中國人便是這樣,早早就解讀著星空的秘密。所以,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原始社會的人們早在原始社會,古人就開始對星空的探索,繪製著自己的星圖。但你知道是什麼觸發了古人對星空的好奇嗎?難道是為了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的浪漫?答案是否定的。
  • 中國古代的認星口訣-步天歌,原來古人是這樣認星星的!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步天歌》是我國最早完整記載三垣二十八宿的著作,而關於其作者,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唐代開元年間的王希明所撰,另一種說法是隋朝一位號丹元子的隱士所著。
  • 來DIGIX TALK與星空攝影師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
    提起十二星座,相信不少人能侃侃而談:白羊座大大咧咧、處女座精緻細心……但是,你知道星座是怎麼劃分出來的嗎?你知道怎麼在浩瀚星空中找到這些星座嗎?在最新上線的DIGIX TALK演講《抬頭仰望處,徵途是星辰》中,Discovery 探索頻道中國區籤約創作人、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獲獎者葉梓頤告訴大家,夜空中共有八十八個星座,並為大家帶來夜觀星象的小秘訣。
  • 今天的你我,與古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嗎
    古人在仰望星空時,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中國喚之為星官,西方稱之為星座。而織女、河鼓和天津正是我國古代星官體系「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星官。  星座背後是文化傳承  天文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知識體系之一,在很多古老文明中都有關於星座方面的記載。
  • 非人哉:四象故事歡樂多,飯量不一般,掌管西方的金之白虎
    《非人哉》中的故事,這次傾醬要分享的「非人家族」,是「四象故事歡樂多,飯量不一般,掌管西方的金之白虎」,一起走進本期的《非人哉》諸神圖鑑之白虎。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傾醬還是要再次科普關於四象的小知識,四象,又被稱之為「四相」,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左右前後或者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古代中國人民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01白虎的身份是什麼?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財、聚財、催財、旺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出自《易經》,被作用與八卦,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陰陽學說。而由陰陽學說逐漸形成一派,陰陽風水。
  • 天文星象在古代象徵著什麼,對人類又有什麼幫助?
    我們現在學習古代漢語當然不是系統學習我國古代的天文學,但是了解古書中一些常見的天文基本概念,對於提高閱讀古書能力無疑是有幫助的。現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別加以敘述。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稱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實際觀測到的五個行星,它們又合起來稱為五緯。
  • 仰望星空,答案原來在天上
    有些人會誤以為,講到星空或者星空地理,主要說的是像西藏這樣的高原曠野之地,其實,它就在你身邊。今天,我們就拿北京故宮來說說星空地理。北京?故宮?也能看到星空?如果不信,就先來看看圖片吧: 星空浩瀚無邊,為了更方便地進行辨識,古人將星空劃分成了三垣二十八宿。垣代表著城池,三垣就可以理解為三片「城區」,最核心的區域叫「紫微垣」。紫微垣就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皇帝內院,除了皇帝外,皇后、太子、宮女都在這居住。「紫」代表著至高無上,那為什麼叫「紫」?而不是紅,也不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