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春秋》寫傳的原因眾多,春秋三傳有什麼不同嗎?

2020-12-24 白水老哥說歷史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春秋尋根》專題,每天更新,謝謝!

《春秋》出現以後,後人就寫了很多書來解釋他。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三傳,即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和穀梁赤《穀梁傳》。那麼這三個人為什麼選擇給《春秋》寫傳呢?這三本書有什麼不同嗎?

01《春秋》晦澀難懂,一般人看不明白

《春秋》的記事特點是流水帳,語言極其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著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但是,也因為這一特點,使這本書的表述十分簡練,言辭隱晦,難於理解。所以,有些人就寫書來解釋《春秋》。這些書被稱作「傳」。流傳到今天的傳,有《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這三這部傳的作者,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左傳》的原作者是魯國人左丘明,後來由他的學生寫成了書。《公羊傳》的原作者是齊國人公羊高。在西漢時期,由公羊高的後人「著於竹帛」之上。《榖梁傳》的原作者是魯國人穀梁赤,也是成了書於西漢年間。

02他們看中了孔子的名人效應。

孔子是個名人,這就註定他寫的《春秋》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很多文人就打了孔子和《春秋》的主意。這就是切入點,看中的是名人效應。

03史書的稀缺性

在漢代以前,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的圖書被毀事件。

第一次是王子朝奔楚。東周時期,周王室內亂,王子朝叛亂兵敗。《左傳》說,「王子朝及召氏之族,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王子朝兵敗以後,把王室的史書和典籍全都帶到了楚國,以代表他的正統地位。但是,這些圖書最後卻不知所終,這也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懸案。

第二次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下令燒掉了全國除《秦記》以外的各國史書,以及諸子百家之言。只留下了一些醫藥、卜筮、種樹等實用書籍。同時,春秋戰國,戰火紛飛,國家兼併。大量的史書,在滅國、破城、放火、搶劫和逃難之中,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所以,史書就成了稀缺資源。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藏有好奇的因子。後世的老百姓想知道以前發生了什麼事,帝王將相要學習前世的治國經驗,吸取他們亡國的教訓。因此,一些人就把寫作的題材,瞄向了歷史方向。

04為了迎合百姓和權貴的口味,三傳側重不同

公羊高和穀梁赤都是子夏的第子,孔子的徒孫,所以都是入世派。他們從公利的角度出發,把受眾指向了帝王和官吏。一方面可以讓他的書流傳後世,這是名。一方面可以讓他們的治國理念得以實施,這是義,社會效應。最後,可以從帝王那裡到一些好處,升官發財。這是利,也就是收益。而左丘明則把受眾定在了普通人,致力於文化的傳播,這是社會責任心。

公羊高的《公羊傳》和穀梁赤的《穀梁傳》,把重點放在了闡述《春秋》中的儒家思想、治國理念方面,因此得到了歷代帝王的重視。而在史實方面,則寫得比較簡略。所以,子夏和穀梁赤從本質上說,是兩個政客。但他們為儒家思想的傳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為歷代帝王所重視。而左丘明更加注重史實,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搜集了大量的王室檔案,魯國的史料策書,以及其他諸侯國的史料,解釋和補充了《春秋》的內容。實際上,《左傳》是一部獨立於《春秋》之外的,單獨的一部史書,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從這一點說,左丘明是個真正的文人和史學家。

正因為這三個人對受眾選擇的不同。所以,後人在參考史書的時候,一般都以《左傳》為主,以另兩家為輔。而帝王將相在參考治國方略時,更願意看《公羊傳》和《榖梁傳》。

*****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春秋尋根》專題,明天繼續更新*****

相關焦點

  • 春秋三傳(文學篇)
    春秋三傳「春秋」就是歷史的意思。在商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後來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們就用「春秋」指一年。歷史是一年一年記載的,所以,「春秋」 就被引申為歷史。《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古時帝王身邊設有史官,分左史、右史。右史記帝王言論,如《尚書》。左史記帝王行動,大事記在「策」裡,小事則記在「簡」裡。(春秋,就是根據這些簡、策編成的魯國編年史(魯隱公元年~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七二二年~公元前四八一年)。
  • 快速了解《春秋》與春秋三傳的關係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那麼春秋三傳與春秋又有什麼關係呢?上面我們說到,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很多內容晦澀不明,所以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春秋》屬於「經」)。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又名《穀梁傳》)。下面讓我們分別對這三部書了解一下。
  • 國學知識――中國史學名著「春秋三傳」
    主要內容記載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的政治活動,包括諸侯國之間的徵伐、會盟、朝聘等;也記載一些自然現象,如日蝕、月蝕、地震、山崩、星變、水災、蟲災等;經濟文化方面,記載一些祭祀、婚喪、城築、宮室、搜狩、土田等。但是《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 「春秋三傳」是哪三傳?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
    有一本書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這本書就是《春秋》,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春秋還分為三傳,即「春秋三傳」。那麼「春秋三傳」到底指的是哪三傳呢?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春秋三傳」自「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之後,經學作為現代學術的棄婦,在數十年中受盡冷落,完全失去了往日獨領風騷的風採,慢慢變成殭屍,深藏並滯息於塵封的故紙堆中。
  • 劉文淇吳靜安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
    主要著述有《左傳舊疏考正》、《楚漢諸侯疆域記》等,代表作則是未完成的《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劉文淇之子劉毓崧,道光庚子優貢生,自幼隨父客遊四方,協助其父校勘書籍,繼續對《春秋左氏傳》的研究。劉毓崧長子劉壽曾,同治甲子、光緒丙子兩中副榜,繼承祖、父遺願,發奮繼志,以述事為己任,撰述《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至襄公五年而卒。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春秋三傳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春秋三傳,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但是《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1.《左傳》   《左傳》左丘明著,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春秋戰國文學之二:《春秋左氏傳》
    中國春秋戰國文學之二:《春秋左氏傳》 《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是與孔子同時代的魯國人左丘明以《春秋》為綱,擴充史料寫成的一部中國古代的編年史巨著,同時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從書中的內容分析,則可能為戰國時期一熟悉各國歷史情況的文人所作。
  • 孔子寫春秋,關公讀春秋,為何會讓漢奸小人膽戰心驚?
    山西省永濟市(古稱蒲州)有一座關帝廟,廟內有一副對聯: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漢千古;後文宣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無獨有偶,白崇禧為臺灣省新竹縣關帝廟題寫一聯為:山別東西,前夫子、後夫子;聖分文武,著春秋、讀春秋。
  • 慶佳節盛事連連 春秋Q傳假日壁紙登場
    《春秋Q傳》也為廣大玩家準備好了獨特的禮物——全新繪製的新年壁紙,讓玩家在佳節之時也有快樂的遊戲心情。情人節、春節、元宵節還有豐富多彩的假日線上活動,讓玩家過個豐富多彩的新年,詳情請看《春秋Q傳》遊戲官網相關專題(http://cq.xoyo.com/zt/2007/0208/index.shtml)。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史學著作-春秋三傳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史學著作-春秋三傳,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史學著作作為中國文學常識中的重要考點,出現比較多,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史學經典-春秋三傳。   春秋三傳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音穀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
  • 福氣團團轉《春秋Q傳》福到財到好運到
    在此,金山《春秋Q傳》全體工作人員向《春秋Q傳》所有玩家和一直關注《春秋Q傳》的人們拜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新年期間,玩家將由《春秋Q傳》伴隨度過每一個白天和難眠的黑夜,守歲經驗包、守歲大禮包、特效鄭茂祝福石、特效呂不韋任務捲軸等新年線上任務,不僅可以帶給玩家經驗和金錢上的滿足,也可以讓玩家在春晚、走街串巷、與三五好友聊天喝酒之餘,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 春秋左傳注——三英大戰呂布的虎牢關,春秋時期在什麼位置呢?
    1、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依《春秋》書法,魯國十二君,與其元年,應書「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惟隱公、莊公、閔公、僖公四公之元年,只書「元年春王正月」,不書「公即位」,蓋各有緣由,《傳》文亦各有解釋。
  • 《春秋Q傳》楓林神魔原不易 速通省時不費力_遊俠網 Ali213.net
    自春秋Q傳開放「赤血染楓林」和「神魔棧」副本以來,各位俠士拋灑熱血英勇戰鬥,一次又一次地抵禦魔族近攻,保衛周王。呂不韋和霸主體恤各位玩家的辛勞,在張天師的協助下終窺得一絲天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終實驗出副本「單人速通」模式。在「單人速通」模式下,玩家將獲得超強增益效果加持,快速完成關卡挑戰。
  • 關羽秉燭讀《春秋》,「一本書」和「一個時代」的歷史魅力
    中國歷史上,有一本書叫《春秋》,有一個時代被稱作「春秋時期」。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武聖人叫關羽,一手捋長鬚,一手執《春秋》,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但彰顯了關羽文武雙全的形象,更讓《春秋》廣為人知。史書《春秋》與時代「春秋」是一回事嗎?關羽又為什麼喜歡讀《春秋》?
  • 不落窠臼讀春秋(圖)
    熊逸  《春秋大義》,熊逸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春秋》對於古人來講,長期都被尊為政治哲學的最高聖典,並被認為是所有儒學經典中唯一一部孔子親手編撰的作品但《春秋》同時又是最費解的,甚至連遍注群經的朱熹和王安石都退避三舍,孔子的微言大義在歷代經學家的解讀之下變得越來越蕪雜,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楚。  對於我們,探求經籍之正解雖屬理所當然,梳理歷代的誤讀卻也有著另外一番趣味。況且,誤讀對歷史的影響甚至還要遠遠大於正解,若要了解歷史,理解誤讀往往會比理解正解更為重要。
  • 作為儒家重要的典籍,五經之一的《春秋》,為何現在很少見到?
    《春秋》作為儒家重要的典籍之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春秋》也是我們常說的四書五經中,五部儒家經典之一。這五經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但是平常我們很少能夠見到《春秋》這本書,具體原因我來和大家聊一聊。
  •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春秋公羊傳說人類社會分三大形態,而亂世居多
    春秋是爭霸的時代,大權在握的權貴們,在周天子孱弱的表現下,早已不再滿足於窮奢極侈的享樂;爭霸天下,唯我獨尊,成為他們畢生奮鬥的唯一信條。什麼「禮、樂」,在他們看來早已過時,天子的權威成了他們發動戰爭的藉口。1、孔子春秋:權術之書王道衰,霸道興。亂局貫穿了整個春秋,權術橫行在中華大地。
  • 全國唯一現存春秋城廓,獨特的三河三園,有華東最大飛行球幕電影
    有趣的季子三讓國的故事季札的父親壽夢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國王,他有四個兒子,季札是老四。因為季札年紀輕輕就已經能力出眾,聲明聞達於諸國。所以他父親壽夢就想把王位傳給他,但季札不同意,堅持把王位讓給大哥。大哥繼位後,仍想把王位讓給季札,還是被拒絕了。
  • 《春秋》這部經典,為什麼取春秋兩個季節為書名?
    《春秋》是正經的儒家經典,是所謂「四書五經」中的「五經」之一。甚至它還被稱為《春秋經》。但作為儒家經典,《春秋》有它的特殊性,因為它同時也講歷史,有歷史故事,雖然故事非常簡單,簡直連故事梗概都算不上,但仍然是「五經」裡邊最具「可讀性」的經典。
  • 春秋航空安全嗎春秋航空的特價機票有多便宜
    有些人總是容易糾結,比如有的人就喜歡春秋航空的便宜機票,但同時又總是擔心其安全性能。所以當周圍有人因為第一次買到春秋航空便宜的機票時,也就會出現他們最會問的問題之一,那就是「春秋航空安全嗎」。當春秋航空跟廉價航空這兩者之間劃上等號時,肯定有人會問春秋航空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