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聯通劃小承包改革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通過印發《激發基層責任單元活力工作實施方案》正式開啟改革探索;2105年劃小改革範圍擴大至山東、河南、吉林、貴州、江西;2016年改革迭代試點增加了重慶市、遼陽市、吉林市;2017年,引發《全面推進全生產場景劃小改革實施方案》;根據這一方案,2018年改革統籌有序推進,北方全面推進,南方因地制宜推進;時間來到2019年,改革進行至攻堅階段,全國30省提出迭代推進計劃,雲南啟動全域社會化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具有聯通特色的全生產場景劃小改革模式,員工獲得感和企業價值得以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
具體來看,中國聯通全場景劃小改革方案是怎樣的?又有了哪些進展,記者從網上披露出的一些資料中,得以了解一二。
劃小是縱深推進混改的重要抓手
國企改革的目的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解決國企的效率問題。做好國企改革的三件事:體制、制度、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混合所有制解決了體制和制度上的問題,機制改革是當前改革的最後一道藩籬,建立企業效益和經營者、勞動者利益之間的正相關關係,打造企業與員工共享的發展平臺,將是推開國企改革的最後一扇門。在這樣的情況下,劃小改革應運而生,它實現了人力資本參與財富分配,適應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
劃小改革六要素
中國聯通將劃小改革成功實施的要素歸結為六點,分別是:建立微組織、小CEO選聘、收入毛利考核與增量收益分享、倒三角服務支撐、IT系統支撐、監督評價體系。通過這六要素的協同發展,實現團隊到位、激勵到位、賦能到位和對方向的把控。
在建立微組織部分,區分不同場景合理劃分單元,做到小區域邊界清晰、無遺漏,單元規模適當,在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動態調整。在北方十省貼近社區,精細化運營,在南方二十一省,在城區、縣城、鄉鎮,根據資源稟賦採取差異化的網格化分模式。
在小CEO選聘部分,建立完善小CEO產生與退出機制,強化小CEO激勵,保障小CEO的選人用人權、考核分配權與自主經營權。
在收入毛利考核與增量收益分享部分,打造「以增收為出發點,以增利為落腳點」的價值圍欄,在激發劃小單元的基礎上做大蛋糕,實現公司整體效益和員工個人薪酬共同提升。
在倒三角服務支撐體系方面,建立面向劃小單元的綜合服務支撐體系,統籌實現綜合、業務、網絡和投訴的一點響應、集約支撐。各級管理部門從「目標分解者、管理考核者」向「規則制定者、資源提供者和服務支撐者」轉變。一線對工單處理結果的評價納入省市兩級本部部門考核。
在IT系統支撐方面,以省分公司為單位,根據集團統一部署搭建各省信息化支撐體系,服務本省劃小改革工作落地。
在監督評價體系方面,以「企業效益與員工收入雙提升」為目標,圍繞劃小改革六要素,做好改革過程中的閉環監督評價。基於監督評價結果進行跟蹤改善,確保各項動作合規到位,不斷提升劃小改革效果。
劃小改革的初心是激發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實現企業、團隊、員工「訴求趨同、目標一致、協同共進、多方共贏」。
劃小改革成果如何?雲南聯通成範本
中國聯通自2016年啟動混改試點,2016年底雲南聯通藉助聯通混改契機,提出「4G行動網路社會化合作投資模式」。2019年5月17日,中國聯通舉行了雲南省分公司「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正式啟動雲南聯通全域社會化合作。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合作儀式時表示,「要積極把雲南聯通打造出國企改革尖兵、行業內有競爭力優秀企業,推動雲南聯通混改取得圓滿成功。」雲南聯通混改前,自2010年以來連續累計虧損58億。2016年虧損12.78億。2016年收入份額低至6.7%,為全國最低。4G覆蓋率5%,百萬人口覆蓋4G基站數全國倒數第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比只有36%。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後,成效顯著。中國聯通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雲南聯通原聯通人員實現身份轉換,90%以上轉入民營運營公司,引入社會化資本加快4G網絡建設,引入建設資金12億元,新建7400個4G基站,單位成本明顯下降。2018年雲南聯通利潤減虧2.5億,年收入同比提升10%,高出同行業6.5個百分點。雲南聯通率先完成改革的7個州市,收入同比增長17.7%,優於非合作區域11.3個百分點。
有通信專家形象的將雲南聯通承包運營比作通信行業的「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土地承包責任制」,讚許其是電信行業探索運營模式的一大步。
11月14日,中國聯通集團辦公廳下發文件,就廣西聯通公開招募州市分公司社會化運營合作方做出公告,這也是自雲南聯通混改後,中國聯通第二次啟動分公司的體制機制改革。廣西聯通成為省級公司混改的第二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受制於地理位置和環境劣勢制約,廣西省通信建設水平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此同時,2019年9月,廣西聯通利潤完成-7.7億元,同比增虧6.1億元,自由現金流-6.4億元。主營業務的持續副增長也讓其成為了中國聯通的一塊「心病」,而啟動社會化運營合作有望改善這一情況。如何因地制宜的改出新方向,真正「混」得漂亮,我們拭目以待。
END
作者:範卉青
責編/版式:王禹蓉
校對/審核:申晴
點擊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