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沙漠》:你的愛人,懂你嗎?

2020-12-26 小心超人ing

我第一次了解三毛是在某乎看到一篇《為什麼作家和詩人自殺的比較多呢?》我一時好奇便本能點了進去,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三毛,而後,我便買了三毛所有的書,因為,我知道,一般寫作的人大部分是帶有自己的故事與情感,會在文字間不經意流露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促使她選擇了離開,我試圖在她的書中找出蛛絲馬跡,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有人說,很多作家的一生都以悲劇收場,還例舉了很多著名作家,比如:海明威、老舍、顧城、三毛、川端康成、伍爾夫等等。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哲學家、詩人、社會學家及藝術家都對自殺現象在大眾的視野中關注度極高。除了他們是公共人物以外,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客觀原因:藝術性與世俗是互相排斥的;有著一顆敏銳的心;心理障礙選擇了自我毀滅。

從文學角度來講,悲劇勝於喜劇,悲劇使文章富有感染性,使讀者更愛讀,從而悲劇的文學地位大於喜劇作家的感情,大部分婉轉而細膩,所以一些事情再讓他們無法忍受時,可能會走向極端。還有更多的原因來源於這些自殺的作家是名人,一旦把小事情放大,螞蟻也就成了奧特曼。

三毛一直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她驕傲自信,卻又謙遜倔強,為了找尋一個真正靈魂自由的地方,她義無反顧的離開家,找尋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在她的一生中,她流浪過54個國家,大多數都變成了書中的素材,而最精彩的無外乎是在撒哈拉的那一段。 我喜歡三毛,她是一個任意妄為有個性的旅行家,也是個充滿奇思幻想的作家。她的心無時無刻不在流浪,除了遊歷世界,她還是個有才華的作家。

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中,她描寫到了撒哈拉的風土人情和所見所聞,和她的人生伴侶荷西在那裡生活的故事。無疑,生性浪漫的三毛在哪裡都能將生活變得如詩如畫,大概是因為自己對撒哈拉的歸屬感。

初看《丹懸壺濟世》這一章,我不由得為三毛的大膽捏了一把汗,但她因好心而將自己的一些藥品贈人的時候,一夜之間成為了一個神醫,以至於沙漠裡的人有什麼頭暈,身疼的都來她這,慢慢地,她成為了一個沙漠名人。還有《娃娃新娘》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風俗的殘忍與冷酷,看到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因為六天的婚禮,胖胖的臉變的眼眶都陷下去了。在《荒山之夜》,也看到了沙漠中惡毒人性與缺陷,看到了人求生的本能與在沙漠裡的危險。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

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殤。

當三毛執意要去荒蕪的撒哈拉定居,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時候,荷西卻什麼都沒說,默默的在撒哈拉找好了工作,安排好了一切,才把三毛接了過去。這樣一個默默付出的男子,很難不讓人動心。於是婚前便有了這麼一段好玩的對話:

荷西問三毛:「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三說:「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荷西:「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

三毛:「也有例外的時候。」三毛嘆了口氣。

荷西:「如果跟我呢?」荷西很自然地問。

三毛:「那只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三毛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就這幾句對話,三毛就成了大鬍子荷西的太太。

用現代的話語來說,三毛和荷西是典型的姐弟戀,三毛與荷西的六年,是三毛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歲月的流逝中,三毛髮現荷西與她是多麼的志同道合。在別人眼裡無法理解的,在荷西這裡,總是無條件支持的。可好景不長…

荷西死了。

「當他的屍體被打撈上來的時候那天是中秋節,那時候日已盡,潮水退去,皓月當空的夜晚交出了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說話的你」 「再見所愛的人被一錘一錘釘入棺木,當時神志不清,只記得釘棺的聲音刺得心裡血肉模糊,尖叫狂哭,不知身在何處。黑暗中,又是父親緊緊抱著,喊著自己的小名,哭是哭瘋了,耳邊卻是父親堅強的聲音,一再地說:」不要怕,還有爹爹在,孩子,還有爹爹姆媽在啊!」「好不容易,安定了下來,接過了自己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對荷西的責任,寫下了幾本書,心情踏踏實實,不再去想人生最終的目的。」

以上(摘自《塵緣》),當我讀到這段時,我心絞痛,我至今都無法平復我的心情,至於在荷西逝世後三毛的心情,我實在不忍揣測。但為了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引用一段三毛的大姐陳田心在《三毛:1943-1991》一書中的序文—— 「荷西走了後,她就無法承受了。……關於她的自殺,我們都知道她可能有這一天,……但我想她其實對死亡也有種好奇心,總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單獨個體,所以也有權決定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

相關焦點

  • 三毛:當說起撒哈拉沙漠,你在想什麼?
    神秘、酷熱、廣袤、熱情、絕望、蒼涼……三毛是中國第一個踏上撒哈拉沙漠,並把其美麗以文字帶回給讀者的女子。忙碌的都市人渴望大漠的放縱,羨慕三毛的自由之心,他們喜歡三毛,愛上撒哈拉沙漠。在撒哈拉沙漠,三毛度過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生活在撒哈拉的天地之間,和愛人一起,平淡幸福,喚起了她深藏於心的創作靈感。有人說,人不幸福的時候,才會有寫不完的文字。
  • 《撒哈拉的故事》,讓你足不出戶了解撒哈拉沙漠的生活
    《撒哈拉的故事》由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所著,這是她的成名作,她用自然的敘述方式講了她旅居撒哈拉沙漠的所見所聞。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既平淡又驚險,既有喜又有悲。她以自然而趣味的語言記錄下來,讓沒有去過撒哈拉沙漠的人,也能感受到撒哈拉沙漠的生活。
  • 三毛:當說起撒哈拉沙漠,你在想什麼?
    神秘、酷熱、廣袤、熱情、絕望、蒼涼……三毛是中國第一個踏上撒哈拉沙漠,並把其美麗以文字帶回給讀者的女子。忙碌的都市人渴望大漠的放縱,羨慕三毛的自由之心,他們喜歡三毛,愛上撒哈拉沙漠。在撒哈拉沙漠,三毛度過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生活在撒哈拉的天地之間,和愛人一起,平淡幸福,喚起了她深藏於心的創作靈感。有人說,人不幸福的時候,才會有寫不完的文字。
  • 在撒哈拉沙漠進行的馬拉松,你知道這個死亡賽事嗎?
    跑步可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項健身運動,不少人每天熱衷於微信上的跑步步數排名比賽,也有很多人熱衷於參加各種跑步比賽,其中馬拉松賽就是非常知名的跑步運動,可是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種最危險的馬拉松賽,它就是撒哈拉沙漠馬拉松賽。
  • 《撒哈拉的故事》:你陪我去沙漠,我陪你半夜挖化石,兩廂情願
    三毛祖籍臺灣,原名陳懋平,少年時曾患有自閉症,和外界隔離長達7年之久,後來隻身一人去西班牙遠赴留學,結識了西班牙青年荷西,六年後為了「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去了遙遠蒼茫的撒哈拉沙漠,與荷西定居結婚,艱苦的沙漠環境,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極大的激發了三毛的創作熱忱,在此間完成了她的代表作《撒哈拉故事》《撒哈拉故事》
  • 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的深情
    三毛的這種深情,輾轉於她所走過的地方,就像撒哈拉沙漠的風沙,一粒沙就是一個世界。「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或許,就是帶著一顆流浪的心,三毛找到了願意和她一起流浪的愛人。撒哈拉沙漠02 三毛的深情,和愛人一起行走在撒哈拉三毛是一個非常重情的女子。
  • 去了撒哈拉沙漠你才會愛上這個世界,也同樣地愛上撒哈拉沙漠
    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岸,東至紅海之濱,橫亙著一片浩瀚的沙漠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扛沙漠。撒哈拉」一詞。阿拉伯語的原意是象徵廣闊的不毛之地,後來轉意為大荒漠。阿特拉斯山隔開了撒哈拉沙漠,以北一變而為地中海盎綠、明朗的景觀。
  • 撒哈拉沙漠的氣候會「變臉」嗎?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撒哈拉沙漠最乾燥的話,那麼它在接下來的2萬年裡,會先變溼潤,然後再從溼潤變乾燥,一直這樣反覆循環。這個結果是科學家分析了過去24萬年,在非洲西部海底沉積的沙子的情況後,得出來的。因為在撒哈拉沙漠乾旱的時候,風吹到海裡的沙子就會相對多一些;而在撒哈拉沙漠比較溼潤的時候,風吹到海裡的沙子就會少一些。
  • 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的深情
    三毛的這種深情,輾轉於她所走過的地方,就像撒哈拉沙漠的風沙,一粒沙就是一個世界。「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或許,就是帶著一顆流浪的心,三毛找到了願意和她一起流浪的愛人。撒哈拉沙漠02 三毛的深情,和愛人一起行走在撒哈拉三毛是一個非常重情的女子。正因如此,她常常無法忘記她的過往,難以走出一段感情。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
  • 撒哈拉沙漠真的是外星人居住的地方嗎?如果沒有,你如何解釋證據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我們還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世界上總有一些奇怪的事情讓很多人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自從上個世紀人類進入宇宙以來,他們從未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探索,但不幸的是,他們一無所獲。另外,還有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也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因為人們總能看到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一位遊客去撒哈拉沙漠玩,當他和朋友們玩的時候,他拿起一個照相機幫孩子們拍照,當時,他沒想到照片拍完後還會出現外星人。孩子身後出現了一個人影,就像照片中的兩顆豌豆,他又白又大,整個形狀和外星人的形象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在這個生物旁邊還有一個發光的物體。。
  • 旅遊: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有不少旅行者對摩洛哥的最初印象,都來自《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的愛情故事為這神秘的沙漠增加了些許浪漫的色彩。從馬拉喀什進入撒哈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便成為了你的世界,起伏的沙海擁你入懷西沉的落日一次次燒紅你的臉,騎著駱駝,起伏的顛簸也卸下了你所有的防衛。
  • 撒哈拉沙漠——三毛的愛恨情仇
    但以前讀她的書,一直都是被她的浪漫的愛情所打動,而這次重讀《撒哈拉的故事》卻又有了新的感受。  三毛的出身很好,家境富裕。雖然在她小時候因為厭學休學過一段時間,但她非常喜歡藝術,喜歡哲學,在國外留過學。如果不去撒哈拉沙漠的話,她無論是回家還是留在歐洲都可以輕易的獲取非常優渥的生活。
  • 2019,去撒哈拉沙漠流浪
    2019來到了,不妨我們一起去撒哈拉沙漠流浪,一提到撒哈拉沙漠又落俗套地提起三毛,提起三毛,其實也暴露了年齡**三毛與荷西的愛情都在那邊發生,撒哈拉沙漠在那時被描繪的讓我心之嚮往,在三毛的筆下:「如夢如幻又如鬼魅似的海市蜃樓,連綿平滑溫柔的如同女人胴體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風沙,焦裂的大地
  • 「別有洞天」 「海天一色」,別樣的撒哈拉沙漠!你一定要看!
    有多少人是因為讀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而去撒哈拉沙漠旅行的?撒哈拉沙漠形成於約250萬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位於非洲北部。沙漠裡面沒有雨也沒有水,沙漠裡的每一滴水都會讓你分外珍惜,其實,旅行到沙漠裡,反倒會讓人激發出更多的鬥志,和面對人生的勇氣,以及你對事物觀察細膩的一種學習。我們先來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位於突尼西亞南部的著名景點,馬特馬塔。
  • 三毛與荷西:撒哈拉沙漠裡的愛情故事,平凡而有趣,又刻骨銘心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嗎?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有些令人忍俊不禁。當時我想,這個叫三毛的女人和荷西一定就是真愛無疑了,如果不是真愛,誰甘心結婚只要溫飽便足矣呢?後來我真正接觸三毛的作品,是《撒哈拉的故事》。
  • 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還低,世界第一大荒漠你知道在哪裡嗎?
    南極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沙漠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撒哈拉沙漠。沙漠是如何定義的呢?沙漠其實是指表面沙所覆蓋,植被非常稀少、降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南極除了表面沒有被沙覆蓋,幾乎沙漠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
  • 大漠之旅,沙漠的浩瀚,廣闊的撒哈拉將給你以全新的感受
    觀沙漠日出,賞大漠晚霞,你可以體會遼闊的撒哈拉帶給你的寧靜與寬廣,感受那一份讓靈魂寧靜的溫馨:在撒哈拉中探險,你可以從野生動植物的身上發現生命的頑強與不朽…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旅程,而一個靈魂的行程卻是無窮無盡的。當生命的旋律在一望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即響時,相信你會更加珍惜生命綠洲的寶貴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一種另類的詩意。
  • 《撒哈拉沙漠》丨冥冥之中,是沙漠選擇了三毛
    愛情的支持,有時讓人忘卻了生活的不易不到二月初,荷西不聲不響申請到一個工作,(正對著撒哈拉沙漠去找事)。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結婚好麼?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