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舌尖上的中國》的百年靖江蟹黃湯包,用料講究,連老外都愛吃

2020-12-20 玩味小妖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百年靖江蟹黃湯包,用料講究,連老外都愛吃,說到中國美食,那可就多了去了,光是菜系就有八種,每一種菜系的菜餚有非常多道。甚至在中國還有一些美食節目就是專門介紹中國的美食,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檔美食紀錄片,那就是播了好幾季的《舌尖上的中國》,想必你們肯定是有看過的吧?

當時小巫在節目裡看到了這一種中國的傳統美食,口水都快流下來了,那就是流傳百年的靖江蟹黃湯包。非常經典的一款美食,複雜考究的用料,都是以蟹黃和蟹肉為主的。甚至湯包的外皮也是非常講究,湯包外面的皺褶多達32個,看起來非常完美。

蒸蟹黃湯包的時候,需要用到蒸汽的熱力,將其食材裡的精華融入湯中,包裹著滾燙汁水的麵皮看起來薄如紙,看起來吹彈可破,但是韌度確實非常驚人的。麵皮的秘密都在製作者的手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出來的,這種中國式的絕活不僅僅是考驗廚師,對於食客也是種考驗。

對於湯包的吃法,那也是非常講究的,如果你是第一次吃,絕對是錯誤的吃法,一般都會直接就拿起來咬上一口。就如同眼前的老外,本來還要在研究怎麼吃,結果別人告訴他正確的吃法以後,結果就吃對了。先是需要用筷子把湯包皮戳破,接著就可以允吸裡面的湯汁。

不過在吸湯汁的時候要注意,千萬別被燙著了 。吸碗裡面的湯汁以後就可以直接拿起來吃了,這樣的吃法才是正宗的湯包吃法。小巫平時也很喜歡吃這樣的湯包,但是大部分吃到的都是不正宗的,甚至第一次小巫的吃法也是錯誤的。不知道你們吃過嗎?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靖江,帶你一品靖江一絕的蟹黃湯包,真那麼好吃嗎?
    舌尖上的靖江,帶你一探靖江一絕的蟹黃湯包,真那麼好吃嗎?說起美食這個話題,相信一定有不少吃貨很感興趣。在人生中不就是,吃喝兩字嗎?今天吃貨少女帶大家走進靖江,靖江其實地方不大,但是其地處長江下遊,依著長江靠近大海。
  •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菜譜: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菜譜: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2012-06-06 09:28:5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7》第七集《我們的田野》介紹了美味食譜靖江蟹黃湯包,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回味這道美食的做法。
  • 舌尖上的民間味道,能吹起皮的包子,才是正宗的靖江蟹黃湯包
    都說深秋時節最適合旅遊,不冷不熱的天氣出去玩一圈,在放鬆身心的同時還能品嘗一下那些只有在當地才能品嘗到的特色美食,在我國每個地區都有著屬於自己地方性的特色此小時,而作為泰州也不例外,在泰州有著隸屬中國四大菜系的淮揚菜,最早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
  • 江蘇靖江蟹黃湯包夢之隊,一年賣出200多萬隻,真有這麼好吃嗎?
    說到中國的包子,那是五花八門,品種無數,做法也是各不相同。這其中有一種包子,它用料十分講究,餡為蟹肉和蟹黃,湯為原味熬製的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這就是被稱為「中國最神奇的包子」的蟹黃湯包。作為中國四大名點之一的靖江蟹黃湯包,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 靖江的蟹黃湯包,走一步晃三晃,看得人啊,心旌蕩漾!
    靖江的蟹黃湯包,走一步晃三晃,看得人啊,心旌蕩漾! 文|鼠二 鼠二對一切和美食有關的節目都有天然的親切感,再不開心,大吃一頓,煩惱全無。哪怕只是視覺上的盛宴呢,也足以讓人心生慰藉。
  • 只認蟹黃湯包,是靖江人最後的倔強
    靖江人很愛吃,也會吃。飲食特點之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節氣變化。春天吃香椿炒蛋,夏天吃水煮河蝦,秋天蒸肥美的大閘蟹,冬天喝羊肉湯。從這些時令菜色裡能看出來,靖江人另一個飲食特點是「食鮮」。那時候一戶人家能吃上一次蟹黃湯包,頭都要笑拋了。可以從垈東頭「擺懷」到垈西頭,炫耀上好多天。現在螃蟹都是用人工養殖的,肉要飽滿很多,但記憶裡長江螃蟹的鮮味卻淡去,同時淡去的還有對那個物資緊缺的時代的回憶。
  • 開封灌湯包、南京雞鳴湯包、靖江蟹黃湯包……哪裡的湯包最好吃?
    包子,中國人最日常的食品之一,東西南北中,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國人烹飪上的創造力,在包子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講究皮的有破酥包、講究餡的有三丁包、講究異域風情的有烤包子……講究到極致,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湯包。
  • 記憶中的國民早餐之江蘇靖江蟹黃湯包篇
    提起湯包很多地方的小夥伴們可能都有發言權,比如上海老城煌的蟹黃湯包、南京的雞鳴湯包、開封的灌湯包都是在湯包界頗具名氣的。其實真正湯包的發源地在江蘇,以靖江的蟹黃湯包最為出名。靖江蟹黃湯包號稱是中國神奇的包子,據坊間傳說,距今至少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靖江「蟹黃湯包」從三國時期流傳至今。因劉備去世後他的夫人悲痛欲絕為愛殉情。而後人為了追懷孫夫人對愛情的忠貞,特意用加了豬肉和蟹肉的饅頭,前往長江奠祭孫夫人。後因世人覺得這種饅頭味道特別的鮮美可口,經後人的改良後成為現在的蟹黃湯包。
  • 一口蟹,鮮一年,排隊兩小時都要吃這一口美味的靖江一絕蟹黃湯包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你一定知道靖江一絕的蟹黃湯包。打出這四個字的時候小編在默默地吞口水。「秋意濃,蟹消愁」,雖然現在還不是秋天,但是小編想起螃蟹的時候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下蟹黃湯包。蟹黃湯包在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
  • 靖江的蟹黃湯包,一晃就晃到了我的心上
    比如清蒸/熟醉/生醉/醬爆/辣炒等直接對整蟹下手的不同做法;又比如把黃和肉挖出來拌飯、拌麵,土豪們才能笑對價格的季節限定吃法;而對於錢包不那麼寬裕的阿球來說,蟹黃湯包算得上是蟹季品鮮的首選。一是因為它價格相對親民,二是因為它價格相對親民,三是因為……江南一帶售賣蟹黃湯包的地方不少,但最出名的還得數靖江。
  • 想到靖江四大美食,連做夢都想吃
    說到今天的主題「吃」,那就是靖江特產有豬肉脯、蟹黃湯包、紅燒河豚等。靖江豬肉鋪靖江豬肉鋪名氣最大,靖江豬肉脯有幾個牌子,最好吃、最受靖江人認可的是「雙魚」,當然也是最貴的,要比其他品牌多出2倍的價格,一分價錢一分貨,口味也是非常好的。
  • 一籠會動的蟹黃湯包,今年你吸了嗎?
    蟹黃湯包是淮揚地區的一個特產,其實不止靖江有,揚州泰州什麼的也有。不過靖江的最地道。因為靖江的蟹黃湯包,是會彈的!!好的湯包,皮薄如紙,湯如泉湧,蟹黃新鮮,一個都不能少。靖江人為了吃蟹黃湯包也算是喪心病狂了,當然每天新鮮拆蟹粉蟹肉。最重要的是要用蟹殼熬油,否則內餡就不夠香氣。蟹黃湯包一般會配姜醋,去腥。然後就跟日本很講究什麼壽司配什麼醬油一樣,在靖江吃蟹黃湯包統一都配恆順醬油。
  • 靖江蟹黃湯包的傳說{靖江美食}
    靖江蟹黃湯包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以皮薄、汁足、味美、形巧而著稱於世,是靖江自古至今的傳統名點其皮薄如紙、湯足如泉、濃而不膩、味道鮮美的獨特個性特點成為中式面點中的一朵奇葩。1999年春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全國四大名點之一,與上海南翔小籠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揚州富春包子一起馳名國內外,多次在全國、全省各種食品展銷會上獲得金獎和最佳傳統名點稱號。相傳「乾隆皇帝吃湯包甩到半背」的故事至今久傳不衰。乾隆14年1749年靖江知縣馬兆鰲直隸人較平庸、善鑽營他知縣的烏紗帽是通過在揚州當知府的姐夫謀來的。
  • 蟹黃湯包,靖江一絕!
    經過六到八小時的熬製,當一鍋湯熬成半鍋時,湯麵上的油脂豬皮全部過濾乾淨,這湯才算是熬好了。 出鍋後,擺在專門裝皮凍湯的盆裡面,讓它自然地凍好。 凍好的皮凍晶瑩剔透,彈性十足,這就是蟹黃湯包裡,湯料的來源。
  • 皮薄如紙、湯汁美味……靖江蟹黃湯包一年要賣出...
    (央視財經《生財有道》)靖江蟹黃湯包歷史悠久,據傳已有二百五十多年歷史,靖江蟹黃湯包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口味鮮,以其獨特的個性和口味在食客們的心中佔據了一方位置,已經成為江蘇靖江的美食名片。現如今在靖江,湯包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小吃,它成為了靖江市一個重要的產業。陶晉良的湯包平均一天銷售1000多籠,最多的時候,每天賣出3500多籠,每籠6隻,一年要賣出200多萬隻靖江蟹黃湯包。
  • 泰州靖江藏了個湯包文博館,你竟然不知道?
    相傳蟹黃湯包是三國時期,孫權之妹孫尚香在與劉備相親時創製,於是從歷史典故中取名「尚香」。圖/@尚香湯包文博館登上「舌尖」的最強湯包TANGBAO由此說來,泰州靖江的蟹黃湯包已經有了百年歷史,而且還曾榮登《舌尖上的中國》,讓全國人民了解到蟹黃湯包的美味之處。可以說是蟹黃湯包中的王者了!
  • 蟹黃湯包不是揚州特產?製作工藝是江蘇省級非遺,來自靖江
    蟹黃湯包是揚州早茶上很受歡迎的一個,我每次去揚州都少不了會吃,是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不過這次來到江蘇的另外一座城市旅遊,才知道蟹黃湯包居然不是揚州特產?首先是蟹黃湯包的製作工藝。一大鐵盤的蟹都是為了服務包子的餡料,包子皮更是頗有講究。
  • 舌尖上的美食記憶,蟹黃湯包最重要的是蟹黃?其實是「湯」
    舌尖上的美食記憶,蟹黃湯包最重要的是蟹黃?其實是「湯」自從在各個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神奇的蟹黃湯包,小編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是真的沒有嘗過這道南方的名小吃,立馬就去做了一個蟹黃湯包的舔狗,先是查閱了一番,原來蟹黃湯包,是江蘇的傳統小吃。
  • 在靖江看著這湯包連連搖頭,怎麼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靖江的蟹黃湯包經過「舌尖上的中國」提到後名氣更大,那最好的湯包在哪裡呢?一般來說,外地來客基本都去吃當地最出名的南園賓館鴻運樓裡的蟹黃湯包,類似上海都去城隍廟吃小籠包一樣,但本地人更喜歡去另外一個地方,看似很不起眼,可基本都是本地的老吃客光臨,名字也很有趣,叫搖頭湯包,因為在老教育局食堂邊,也叫老教育局湯包。門口不起眼沒關係,但是裡面的題字很牛氣,中華第一包,沒點底氣還真不敢這麼叫。
  • 皮薄如紙形似玉菊 靖江蟹黃湯包製作技藝地方標準發布
    日前,靖江市市場監管局召開《靖江蟹黃湯包製作技藝》地方標準發布會,向該市部分大型餐飲企業宣講標準。今後,按照標準製作出的「靖江蟹黃湯包」外觀上要皮薄如紙、光潔近透明,面褶花紋清、形狀似玉菊,拿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口感上要湯足鮮醇、濃而不稠、綿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