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打造「薯頭食尾」產業鏈條 - 法治黑龍江-法制網

2020-12-15 法制網

克山打造「薯頭食尾」產業鏈條

本報訊(王鵬飛包志強記者姚建平)2018年,克山縣馬鈴薯平均畝產3.5噸,最高單產每畝達到了5.74噸,超過全省馬鈴薯單產5噸的最高歷史紀錄。該縣依託亞洲最大馬鈴薯基因庫的強大優勢,以「薯頭食尾」為抓手,全面打造馬鈴薯產業鏈條。

據悉,克山縣以興佳薯業為主體,以省農科院克山分院為依託,整合黑龍江龍科種業、仁發農機合作社等科技、設備、基地、品牌和市場資源,提高種薯品質,針對全粉和薯條加工需要以及不同地區種植需求,建立起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需求的定向繁育體系以及東北最大的種薯繁育基地。

2013年成功研發出早熟高澱粉品種克新24號之後,新近又培育出中晚熟鮮食和油炸品種克新26號和克新27號,市場供不應求。克山縣馬鈴薯高產的原因不僅僅因為研發得好,最為關鍵的是該縣連續5年實施科技包保工程,包保地塊畝均增產50%。

產量提高了,品質做優了,但是如何由「種得好」轉變為「賣得好」?克山縣結合馬鈴薯產業特點,利用哈洽會、上海新春大聯展等國家級展會和省、市各類展會,廣泛推介產品,促進籤約銷售。如今,「克山土豆」已成功開闢俄羅斯、朝鮮、印度尼西亞等國際市場,並與上海籤署《馬鈴薯主食化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作為上海市唯一馬鈴薯外延基地。

為加大馬鈴薯深加工轉化能力,克山縣緊緊抓住引進培育精深加工企業這個「牛鼻子」,實施龍頭牽動戰略,瞄準國內外高新技術和高端市場,通過內引外聯,以優勢資源和優良服務,吸引國內外大投資商進駐,解決企業加工層次低、帶動能力弱、產品「量大鏈短」問題。

通過不懈努力,克山縣引進了河北雪川集團,與克山富民公司共同合作建設了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該項目是我省「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國內首家規模馬鈴薯鮮食加工企業。

小小的馬鈴薯一路走來,不僅壯大了縣域經濟,攪活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更成為了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脫貧攻堅的助推器。克山縣將繼續全面打造馬鈴薯產業鏈條,以「薯頭食尾」為抓手,引進馬鈴薯主食加工、工業變性澱粉加工、生活營養品加工等高端項目,形成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群,打造成為國際化一流馬鈴薯產業研發基地。


相關焦點

  • 克山打造「薯頭食尾」產業鏈條
    該縣依託亞洲最大馬鈴薯基因庫的強大優勢,以「薯頭食尾」為抓手,全面打造馬鈴薯產業鏈條。 據悉,克山縣以興佳薯業為主體,以省農科院克山分院為依託,整合黑龍江龍科種業、仁發農機合作社等科技、設備、基地、品牌和市場資源,提高種薯品質,針對全粉和薯條加工需要以及不同地區種植需求,建立起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需求的定向繁育體系以及東北最大的種薯繁育基地。
  • 克山縣:以「薯頭食尾」為抓手 全面打造馬鈴薯產業鏈條
    早在1934年,國家級馬鈴薯改良中心和亞洲最大的基因庫省農科院克山分院落戶克山縣,其中研發培育的「克」字號系列品種在全國應用面積達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克山縣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 為加大研發力度,克山縣依託亞洲最大馬鈴薯基因庫的強大優勢,以興佳薯業為主體,以省農科院克山分院為依託,整合黑龍江龍科種業、仁發農機合作社等科技、設備、基地、品牌和市場資源,提高種薯品質,針對全粉和薯條加工需要和不同地區種植需要,建立起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需求的定向繁育體系,以及東北最大的種薯繁育基地。
  • 馬鈴薯鮮食玉米大豆 克山三大主導產業立縣富民
    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條發展格局近年來,克山縣依託「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優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馬鈴薯主食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政策機遇,把馬鈴薯作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主導產業強力推進,形成了從種薯繁育、商品薯種植到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鏈條發展格局。
  • 黑龍江克山縣:益海嘉裡·克山糧食供應鏈再造合作籤約
    此次項目籤約,讓克山縣與益海嘉裡集團成功延伸產業加工項目鏈條。同時,也標誌著克山縣糧食產業由各環節分散經營向「產購儲加銷」一體化轉變,形成了「基地+市場+流通」的新格局。未來把益海嘉裡集團的市場、資金、加工、研發的優勢,與克山縣農業資源和營商環境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從糧食種植、收儲、加工到銷售,完善和打造整個供應鏈體系。
  • 「黃金豆」壓出致富經 大豆產業鏈條帶動巴彥縣經濟發展
    原標題:「黃金豆」壓出致富經 大豆產業鏈條帶動巴彥縣經濟發展   10月12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
  • 法治廣東-法制網
    製圖/高嶽□ 法制網記者 鄧新建 鄧君□ 法制網通訊員 張億「這種外觀像奶茶、咖啡包裝的飲料,其實也是毒品,同學們見到一定不能碰!」3月14日,廣東佛山禪城鐵軍小學的同學們迎來了開學第一堂禁毒課,公安法治校長拿著仿真毒品模型教孩子們分辨毒品。
  • 黑龍江:小玉米大變身 串出產業黃金鍊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努力把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產業,持續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玉米加工業欣欣向榮。黑龍江昊天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英說:「這個生產線成品主要是玉米澱粉以及副產品,我們之前年加工能力60萬噸,新項目也是60萬噸,建完之後,就能達到玉米全年加工量120萬噸。」綏化象嶼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林說:「從產業發展階段上看,黑龍江特別是綏化已經完成了第一步,已經把農業品變成工業標準化製品。」
  • 黑龍江:哈爾濱漢洋「食用菌產業基地」項目 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
    本網訊(記者 齊彩夢)黑龍江哈爾濱漢洋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建成的「食用菌產業基地」項目,是北方食用菌新技術展示基地、技術研發中心、育種中心和專業人才培訓中心。同時基地的建設還將遵循生態化、園林化的原則,將基地建成環境優美,沒有任何環境汙染,具有旅遊觀光功能的開放式現代化農業生產、科技示範基地。
  • 依託優勢資源 延伸產業鏈條 多部門形成合力 打造龍江藥材原字號...
    去年在《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中,我省確定了2030年全省中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千億級的發展目標,讓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關防風、赤芍、火麻仁、板藍根、鹿茸等為重點的「龍九味」品牌叫響全國。依託優勢資源,深度開發「原字號」,延伸產業鏈條,提高中藥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打造龍江藥材原字號「金鍊條」,還需要我省多部門、多領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 2017中國·克山旅遊推介會在鶴城舉行
    經濟視野網8月29日電(本網記者 趙洪軍)8月28日下午,2017中國•克東旅遊推介會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會展中心舉行。據悉,本次推介會由齊齊哈爾市旅遊委指導,中共克東縣委員會、克東縣人民政府主辦,克東縣文化廣電體育局、克東縣旅遊協會、黑龍江一聯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是克東縣首屆大型旅遊推介活動。
  • 克山蘇打礦泉小鎮:冷泉好水 讓克山熱起來
    在復工復產浪潮下,黑龍江省克山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利用克山縣獨有的天然蘇打水資源,全力打造一個全業態天然蘇打礦泉水原創品牌小鎮。2020年6月29日,」克山·蘇打礦泉小鎮」項目開始建設。
  • 鎖定五大鏈條打造石墨產業集群
    依託資源和現有企業,在鶴崗市石墨產業發展規劃中,確定了新能源、石墨烯、密封散熱、超硬和冶金耐火材料等五大產業鏈。 新能源產業鏈是打造中國石墨負極材料產業城的關鍵。 在石墨烯產業上,形成了石墨精粉—石墨烯粉體—石墨烯下遊應用產業鏈條。「年產2萬噸石墨烯潤滑油項目今年5月達產,目前供貨足,5萬噸生產線建設提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12月份開始投產。」華升公司總工程師李強介紹說。目前,華升公司除了研發項目外,正在改擴建600噸石墨烯粉體項目,新建1000噸石墨烯導電漿料項目,擴建5萬噸石墨烯潤滑油項目。
  • 黑龍江克山縣北聯鎮:建設富美產業強鎮
    》,批准全國259個鎮(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黑龍江省克山縣北聯鎮成功入列,這是克山縣摘獲的又一國家級金字品牌。在全面加強原料基地建設的同時,北聯鎮以品牌戰略帶動產業發展,在補鏈、強鏈、壯鏈和品牌打造上出實招、下苦功,建有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克山縣新興立成食品有限公司,擁有三條冷凍鮮食玉米粒、及冷凍蔬菜半成品加工生產線,年生產鮮食玉米粒1.5萬噸。
  • 打造核心產業鏈條——安龍旅遊業發展有「道」
    李朝珍是招堤旁隴西村的村民,在她眼裡,招堤知名度不斷提升背後是一條以荷塘觀光旅遊為核心,集蓮藕種植加工,特色小吃覆蓋等為一體的特色產業鏈條。「時下,蓮子正在成熟採摘期,我們的荷葉、荷花、蓮藕都很受遊客歡迎,這給我們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預計今年毛收入可達50萬元。」李朝珍說。
  • 產業基金激活 龍江產業鏈條發展興奮點
    黑龍江日報12月10日訊 近日,「資本市場賦能東北振興」服務周暨「深圳證券交易所黑龍江基地」揭牌儀式在哈爾濱舉行。剛剛上市的廣聯航空作為上市企業代表發言,受到企業界的熱捧,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企業。2019年,我省推出助力企業上市的「紫丁香計劃」。
  • 黑龍江漠河發掘「極地」文化產業資源打造「最北」產業鏈條
    近年來,「神州北極」漠河市積極發掘「極地」文化資源,打造「吃、住、行、遊、娛、購」全要素「極地」產品供應鏈、產業鏈。這個只有幾萬人的北極小城,2020年旅遊接待人數304259人次,旅遊收入25789萬元。
  • 快手賦能黑龍江克山縣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農產品銷售
    9月29日上午,在 「北國冰城」黑龍江哈爾濱最繁華的中央大街,一場黑龍江克山縣農產品展銷會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哈爾濱市民駐足圍觀,甜玉米、大豆等特色農產品不一而足。上午10點,就在這座市集中央,快手聯合克山縣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戶外新聞發布會。
  • 教師節前黑龍江通報六起教師違紀案--法制網
    法制網記者 崔東凱 張衝 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中小學教師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無視相關紀律規定,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嚴重侵害了學生和家長利益。近期,黑龍江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教育管理部門嚴肅查處了一批中小學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和有償補課等問題。
  • 黑龍江青岡縣做大做強鮮食玉米產業著力打造「青岡玉米糯又甜...
    近年來,青岡縣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盯著消費者餐桌發展綠色食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突出產業引領、統籌科學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因地制宜發展」的原則,大力發展鮮食玉米,做大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做精鮮食玉米品牌,做強鮮食玉米產業,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了鮮食玉米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被評為「全國中高端鮮食玉米生產示範基地
  • 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權威發布)
    針對產業結構偏重這一突出癥結,黑龍江加快推進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目前,黑龍江正在深入實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開展招商引資年活動,全力抓好「百大」項目建設。「我們的目標就是工業要佔到全省經濟總量的35%以上,使黑龍江工業實現新跨越,再鑄新輝煌。」張慶偉說。  深化改革創新  增強發展活力  市場化程度不高、體質機制不活是制約黑龍江振興發展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