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和剛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一首優美的歌曲,勾想起多少人對阿里山的相往,去臺灣旅遊的衝動,一睹阿里山姑娘的美麗。
清早,迎著絲絲綿雨離開美麗的日月潭,赴臺灣森林遊樂區阿里山,這一路可真夠嗆。崎嶇的山路,狹小陡峭,一邊是千丈深淵。車緊靠著山緩緩前進,車子差一點衝不上坡,倒了幾次才得以駛上。「不過有驚無險」,還是平安駛過危險的一段路。
從進入阿里山到遊完整個阿里山,除了買高山茶、旅遊紀念品的大娘、大伯,還有少量的遊客,整個遊程沒看到一位阿里山的姑娘。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 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美麗的阿里山姑娘沒有見到,但天然氧吧、風光如畫的阿里山美景卻如「美麗的姑娘」一樣,頗能吸引人。
阿里山的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滿眼是未加採伐的原始森林,真不知樹軀有多少圍、樹身有多麼高。置身於森林之中,浸在山中霧氣裡,真有「入雲深處亦沾衣」的感受。儘管天氣放睛,但我們的身上卻薄溼漉漉。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旅遊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足足過了一把森林浴癮。
阿里山路峰迴路轉,迂迴曲拆,不過旅遊景點的線路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穿過一片林區,有一泓水潭,恰是一面明鏡,清澈透亮,樹林倒映潭中,與水潭渾然鑲嵌,儼然是一幅倒置的水墨畫。
阿里山見不到「美麗的姑娘」,卻聽到了美麗的傳說。
關於阿里山的傳說有很多很多,流傳最多的是英雄少年的故事了。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個叫阿巴裡的高山族首領,為了追逐一隻白鹿來到了一座他從沒來過的大山裡。正當他緊迫不舍的時候,忽然白鹿不見了,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雲霧籠罩、鳥語花香、鬱鬱蔥蔥的大山林。他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這裡豐富的物產更讓他著迷,他想族人們又有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好地方了。於是,他叫來了部落的族人,將這片山林開闢成新的獵場。
可是,就在他們為新的獵場給他們帶來的豐收而狂歡時,卻惹怒了這裡的兩條惡龍。惡龍的本領可大了,它們一打呼嚕,頓時狂風呼嘯,飛禽走獸都被嚇跑了;惡龍一噴氣,頓時白霧茫茫,使人辨不清東南西北。這給希望過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帶來了災難。
阿巴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心要與惡龍鬥爭。於是,他就帶領部落裡的一批年輕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練箭,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晚上,誓與惡龍鬥爭到底的一群小夥子在阿巴裡的帶領下,來到高山之巔,在此等候惡龍的到來。第二天早晨,啟明星剛剛從東邊升起,只聽見天邊響起了呼呼聲,轉瞬間,兩條惡龍騰雲駕霧,一前一後呼嘯而來。阿巴裡眼看惡龍離他們只有一百來步了,突然拉響弓弦,只見一道金光直奔前邊的惡龍飛去。緊接著,小夥子們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齊向惡龍射去。受傷的惡龍扭頭就跑,後邊的惡龍還沒反應過來,它那又長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樹叢絆住了。就在這時,阿巴裡閃電般地拔出腰刀,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只聽「咔嚓」一聲,惡龍的尾巴被砍了下來。兩條惡龍從此再也不敢到山裡為非作歹了。高山族同胞為了表示對自己勇敢首領的尊敬,就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阿里山附近,還有姐妹潭和孔雀溪。
姐妹潭是兩個相距百來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猶如阿里山的兩隻水汪汪的眼睛。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姐妹潭。姐潭為長形,積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呈圓形,積水清淺,明淨似鏡。環潭樹木倒影如畫,並有涼亭、小橋點綴其間。在阿里山林區,還有慈雲寺、樹靈塔、受鎮官及高山博物館、高山植物園等名勝。
到阿里山不能不去看神木,穿行樹身之間,終於看到了神木。它是臺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高達58米,胸徑6.5米,可以說是罕見的龐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樹齡約有三千年,被發現的歷史也近一個世紀了。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
阿里山的美女是見不到了,但阿里山的美景,卻讓遊人無不醉然,我想這美景就是天然的美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