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為全力拓空間、促發展、保民生,加快打造「數字龍華」,促進「人城產」融合發展,2020年,龍華區城市更新、土地整備工作開啟衝刺「加速度」。福城觀瀾產業地塊土地整備攻堅戰全面打響,45個在建城市更新項目同步推進,籌集保障性住房超1.3萬套……今日起,推出「2020龍華更新土整」大盤點專題,探尋城市更新發展背後的龍華之道,記錄龍華土地整備經驗,講述龍華徵拆一線故事。
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效果圖。
近日,隨著最後一份《補償協議》籤訂,歷時5年的龍華區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徵收補償工作全面收官。
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一條橫貫福龍路與深華路-僑城東路北延兩條城市快速路的樞紐型立交工程將快速崛起,成為連結龍華與福田、南山的骨幹網絡,極大地縮短觀瀾片區來往市區行車時長。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作為五區交會之地,龍華正以中軸新城之姿快速崛起,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無疑將為龍華發展插上騰飛翅膀,而這些項目落地背後,無不凝聚著龍華的徵拆力量。
打通「大動脈」,大項目徵拆撐起中軸脊梁
近期,龍華人翹首以盼的地鐵4號線北延段終於迎來通車時刻,這個被稱作「最難徵拆任務」的項目,於2019年全面完成徵拆工作。如今,整個4號線連接福田中心區、龍華中心區和觀瀾片區,正推動著特區一體化和中軸新城戰略加速實現。
而就在不足半年前,龍瀾大道南段工程(華榮路至大浪南路)的建成通車也使福城至大浪從原先的約30分鐘車程縮短至10分鐘,「真的是太方便了!」沿線居民由衷感嘆。
龍瀾大道南段工程(華榮路至大浪南路)於2020年5月建成通車。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龍華建成區廣,可建設用地嚴重不足,面臨著「逢建必拆」局面。而交通道路用地徵收任務時間緊、體量大,往往任務下達便已開啟倒計時。
為打通城市交通「大動脈」,助力龍華形成內通外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龍華區土地整備部門發揚「效率徵收、和諧徵收、依法徵收、作風徵收」精神,完成了一項項重大交通項目徵拆工作,力保項目準時開工建設。
有軌電車示範線於2015年完成拆遷,2017年示範線順利開通;外環高速(龍華段)於2017年全市率先完成徵拆;梅龍大道、龍瀾大道、地鐵4號線北延段也相繼完成拆遷並完工、通車,深刻改變了龍華居民交通出行方式。
外環高速(龍華段)施工現場。
2020年以來,面對疫情影響,龍華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加大力度、倒排任務,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完善土地整備長效機制,全力推進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觀瀾大道改造工程等「大動脈」城市交通用地徵拆。目前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徵收補償工作已全面完成,其餘項目正全力推進。
疏通「毛細血管」,小街巷改造讓出行更便捷
如果說交通「大動脈」是一座城市發展壯大內暢外聯的命脈所在,那小街巷的交通就是這個城市的「毛細血管」,關係到每一個「身體」部位的健康發展。
11月10日下午,觀瀾街道裕廣路項目兩位港籍權利人最終籤訂補償協議,至此,裕廣路項目基本完成道路建設徵拆任務。全長約510米的裕廣路改造項目位於觀瀾街道牛湖社區,西起裕興路,東至鰲湖街,為城市次幹道。
涉及範圍不大,卻因相關補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成為影響周邊居民出行的「腸梗阻」難題。項目人員多方聯繫對接,講政策、談利弊,經過兩年多的談判,終於近日畫下圓滿句點。
裕廣路項目只是龍華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發揮土地整備、徵地拆遷作用,暢通城市微循環,解決片區出行難題的生動個案。
今年以來,龍華區土地整備部門著眼於城市微循環改造,通過「短平快、微創新」,先後完成了龍興路、彩怡達路、桂東路、庫坑工業中路等雙提升道路綜合整治工程,龍勝舊村片區城、建滔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配套道路工程,以及浪口三路、石清大道二期邊坡用地、桔塘路等13條道路工程用地,項目徵拆多點開花,加快織密龍華市政交通路網。
交通更通暢、出門更便捷,這是龍華百姓對交通發展的殷切期盼,也是關切民生的重要一環,龍華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傾力呵護民生需求,全力為道路建設貢獻徵拆力量。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武瑩
通訊員:林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