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高度敏感的生物雜交嗅覺傳感器

2021-01-20 科技報告與資訊

敏銳的嗅覺是許多生物共有的強大能力,很難通過人工手段進行複製。現在,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生物學和工程學的元素結合起來,開發了所謂的生物雜交組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傳感器可以有效檢測氣態的氣味。研究人員希望將這一概念完善,然後用於醫療診斷和危險物質的檢測中。

研究人員將昆蟲的一組嗅覺受體移植到一個裝置中,將某些氣味傳給受體,同時讀取受體對這些氣味的反應。對來自嗅覺受體的電信號進行分析,就能知道是什麼分子觸發了這些信號。這種方法產生了很高的靈敏度,並且由於受體在脂質雙層內物理結合的方式而成為可能。在之前的實驗中,這樣的方法限制了氣味傳遞到受體的方式,但該團隊也為這個問題開發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受體會對液滴中的分子作出反應,因此主要挑戰之一是製造一種裝置,將空氣中的分子傳遞到這些液滴中,研究人員設計並製造了液滴通過的下方的微縫,以迫使這種分子的交換。通過將氣體引入微縫中,能夠增加氣體和液滴之間的接觸概率,並將目標分子有效地轉移到液體中。

通過這套系統,研究人員能夠在測試對象的呼吸中檢測到化學物質辛烯醇的痕跡,辛烯醇又稱蘑菇醇,它能吸引蚊子。不僅如此,VOC傳感器可以檢測到十億分之一的濃度。這雖然比狗鼻子的靈敏度低了一千倍,但仍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並激勵著團隊不斷創新。

論文標題為《Highly sensitive VOC detectors using insect olfactory receptors reconstituted into lipid bilayers》,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國外研究發現微型自供電溫度傳感器晶片可用於高靈敏熱電偶設計
    4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來自牛津大學、代爾夫特大學和IBM蘇黎世的一組研究人員證明,石墨烯可用於構建靈敏且自供電的溫度傳感器。這一發現為高度敏感的熱電偶的設計鋪平了道路,該熱電偶可以集成在納米器件甚至活細胞中。
  • Science子刊:利用石墨烯傳感器高靈敏度地檢測HIV
    2017年11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荷蘭萊頓大學和中國上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優雅而又簡單的方法來改進石墨烯傳感器的靈敏度。這些所謂的「下一代石墨烯電子生化傳感器設備」因具有非常低的電子噪音而能夠檢測含量非常低的HIV DNA。
  • 新加坡研究人員開發用於監測土壤砷含量的植物仿生傳感器
    來自新加坡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植物納米仿生光學傳感器,可以實時檢測和監測地下環境中劇毒重金屬砷的含量。與用於測量環境中砷含量的傳統方法相比,這一發展具有顯著的優勢,對於環境監測和農業應用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砷是許多常見農產品(如大米、蔬菜和茶葉)中的汙染物。
  •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實驗性的貼紙,可貼在皮膚上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實驗性的貼紙,可貼在皮膚上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發表於 2019-12-11 14:44:36 導讀 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實驗性的貼紙,它可以採集來自皮膚的生理信號,然後將這些健康讀數無線發送至夾在衣服上的接收器
  • 研究人員開發新的生物材料,可幫助骨骼更快癒合
    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的生物材料,通過增強成年人的幹細胞再生能力,幫助骨骼更快地癒合。這項研究由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 (RCSI)和愛爾蘭兒童健康(CHI)的研究人員領導,發表在本期生物材料科學雜誌《Biomaterials》上。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推出可用於VR場景的新型觸覺傳感器
    採用機器學習技術,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且低成本的觸覺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以高解析度和高精度測量力的分布,使機械臂能夠抓住敏感或易碎的物體。為此,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觸覺傳感器,並認為是向「機器人皮膚」邁出的重要一步。這種觸覺傳感器可以在上述情況下派上用場。研究人員指出,該傳感器設計簡單,所以生產成本低廉。本質上,它由一個帶有彩色塑料微珠的彈性矽樹脂「皮膚」和一個固定在底部的普通攝像頭組成。
  • 鴻雁和綠頭鴨的馴養與繁殖及雜交利用研究通過鑑定
    東北網2月21日電據農民日報報導,由黑龍江農墾科學院哈爾濱特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世良等人承擔的「鴻雁的馴養繁殖與雜交利用研究」和「綠頭鴨的馴養繁殖與雜交利用研究」課題,2月3日通過了專家的鑑定,並獲高度評價。  專家認為兩個研究課題和技術國內領先,國際首創。
  • AI四小龍排隊上市,AI嗅覺為何還沒有獨角獸?
    同一種氣味可以形容為「甜膩」也能說是「香濃」,故氣味識別也是一個多標籤分類問題。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本來就抽象,加上難以描述,氣味本身的特殊性為氣味數據的採集和分類建立了一道難以攻克的城牆。人工智慧嗅覺研究起步原本就晚於AI視覺和語音,技術上的困境讓AI嗅覺研究更加遲緩、不受重視,直至近年才逐漸「開花結果」。
  • 生物雜交機器人方興未艾:有海蛞蝓肌肉的爬行怪
    「我們正在建造一個活著的機器——一種並非完全是有機體的生物雜交機器人,」研究帶頭人,博士生Victoria Webster說。海參怎麼看都不像是機器人的零部件,但是根據研究者們的介紹,海參海蛞蝓可是及其耐操的生物,它們的耐操性甚至到了分子級別。
  • 為植物設計的可穿戴傳感器:可測量農作物水分狀況!
    導讀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低成本、易生產、石墨烯基的傳感器。它位於膠帶上,能夠簡便地粘貼到植物上,為科研人員和農民提供有關植物水分的數據。這一切要歸功於他和同事們開發的一種位於膠帶上的微型石墨烯基傳感器。它可以貼到植物上,因此研究人員也稱之為「植物紋身傳感器」,它能夠為研究人員和農民有關植物水分的數據。
  • 美研究人員研發可用於VR、機器人和翻譯的腕帶傳感器
    據最新媒體報導,康奈爾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可穿戴交互系統,利用熱傳感器準確預測手部位置,在VR、機器人和翻譯手語方面有潛在應用。如何捕捉人類手部動作的複雜性以及手部傳感器的研究在AR / VR技術領域一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為減少對海底的破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海底開採機器人
    礦業公司已提議清理和開發廣闊的海底區域,以促進金屬需求高的技術的發展。海洋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則反對這樣的計劃,他們警告人類,這樣的開採會對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且可能永久的破壞。Pietro Filardo是致力於尋求爭論雙方一個平衡點的技術開發人員之一。
  • 英特爾Loihi晶片有了「嗅覺」:對10種氣味分類識別,準確率達92%
    根據論文所述,英特爾希望通過更深入的研究讓Loihi能夠更快更高效地執行機器學習計算任務,同時大幅降低對功耗的需求。在研究過程中,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測量動物聞到氣味時的腦電波活動,並根據這些電路圖與電脈衝,導出一套可行性算法,將其配置在神經形態晶片上、尤其是在Loihi晶片上。
  • 衝繩研究人員研發出玻璃瓶狀微型雷射器
    據悉,由Síle Nic Chormaic教授帶領的,來自衝繩科學技術研究所(OIST)研究生院光物質相互作用小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用來生成玻璃微型雷射器的方法,並且可以通過壓縮空氣進行調整
  • 人類祖先曾與未知人種雜交?科學家從人類唾液發現另一生物基因
    目前我們可以根據生物進化論中的部分線索找到幾百萬年前的祖先,雖然有說法認為猿類是人類的近親,但是實際上,我們至今並沒有找到從猿類到人類的過渡物種,於是有關人類起源的說法還存在一些漏洞。最新研究表明,從人類唾液中包含的重要遺傳信息可以分析,我們的祖先很有可能與未知人種雜交過,並且二者不存在明顯的生殖隔離。
  • 俄科學家利用微型顏色傳感器評估抗氧化活性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與託木斯克國立大學開發出了評估食品、生物活性食品添加劑和藥酒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一個基於常規有機玻璃的簡單緊湊的顏色傳感器可以有效替代實驗室分析方法。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光譜化學學報A部分:分子與生物分子光譜學》雜誌上。
  •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食道癌無創檢測方法
    健康一線(vodjk.com)訊: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食道癌無創檢測方法——「細胞海綿」。「細胞海綿」檢測只需要五分鐘,對患者來說,這種方法遠比傳統內鏡檢測更為實惠。食道癌的5年存活率遠低於其他類型的癌症,這與其診斷的及時性有很大的關係。
  • 羅德島大學開發可探測炸彈的化學傳感器
    現在,羅德島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化學傳感器,能在 ppb(parts per billion)水平上探測 TATP 分子。研究報告發表在《IEEE Sensors Letters》期刊上。TATP 是製造炸彈的常用原料,2015 年的巴黎襲擊,2016 年的布魯塞爾機場爆炸,2017 年的曼徹斯特音樂會爆炸,以及 2018 年印尼泗水的爆炸等事件都使用了 TATP。
  • 紡織生物化學傳感器:眼淚、汗液、唾液也能成為傳感器生物源!
    目前該領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使用淚液葡萄糖水平作為血糖指標,致力於開發具有實時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微型化可穿戴設備。最近,將葡萄糖生物傳感器集成到隱形眼鏡已經被幾個研究小組證實,然而淚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非常低(0.1 ~0.6 mmol),需要傳感器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才能從預期的化學反應中提取信號。
  • 一個基於常規有機玻璃的微型傳感器可評估抗氧化活性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與託木斯克國立大學開發出了評估食品、生物活性食品添加劑和藥酒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一個基於常規有機玻璃的簡單緊湊的顏色傳感器可以有效替代實驗室分析方法。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光譜化學學報A部分:分子與生物分子光譜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