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牡蠣「走紅」,「圈粉」全憑實力

2020-12-20 山東頻道

日前,第四屆乳山(國際)牡蠣文化節順利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名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參加活動。

「不但吃到了鮮味十足的『牡蠣宴』,體驗了岸礁挖野生牡蠣的樂趣,還了解到乳山牡蠣文化,乳山牡蠣之旅不虛此行。」來吉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孫林說,他們網購乳山牡蠣好幾年了,親友們都是乳山牡蠣的「忠實粉絲」,今年慕名組團來乳山參加牡蠣文化節。

作為海鮮界新晉「網紅」,乳山牡蠣全憑實力俘獲一眾「粉絲」。作為「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山東省「優秀地理標誌產品」,乳山牡蠣具備個體較大、肥滿度高、肉質爽滑、味道鮮美等一系列優秀品質,經專業水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鑑定,每100克牡蠣肉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鋅、鐵、錳、硒、銅等,均優於其它地區產品。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乳山牡蠣的高品質。乳山地處北緯37度,海岸線長達199公裡,境內有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入海,這使得牡蠣自然生長的海域溫度適宜、鹽度適中、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成品乳山牡蠣殼長能夠達到15釐米至18釐米,肥滿度能夠達到18%至20%,較國內其他地區同類產品高5到8個百分點。

優質乳山牡蠣的形成,不僅有先天因素,更有後天「養成」。考慮到養殖規模不斷增大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為維護海域生態環境,乳山啟動了總規劃48萬畝的海洋牧場項目建設,在對海區進行摸底調研的基礎上,編制了現代海洋牧場規劃實施方案,按照「統一布局規劃、統一技術規範、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地理標識」四統一原則,打造集育苗、養殖、研發、集散和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海洋牧場綜合體。目前,一期5000畝的以牡蠣為主的海洋牧場示範區已啟用。

為推進牡蠣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乳山與中科院海洋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合作,通過培育引進新品種、改善養殖結構等方式,不斷優化升級牡蠣品種,重點引進推廣了三倍體牡蠣、選育了「海大1號」、「海大2號」、「金牡蠣」等新品種,提高了乳山牡蠣品質。

堅守品質,堅持創新,讓乳山牡蠣產業不斷煥發新活力,並向著城市文化、特色旅遊、休閒養生等方向延伸。與母愛城市文化名片、豐富旅遊資源等融合,乳山不斷做大「牡蠣+」文章,開發以牡蠣為特色的美食旅遊項目,推出風味牡蠣宴,發布精品旅遊線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遊目的地,推動牡蠣產業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提升乳山牡蠣品牌知名度。結合「鄉村振興」文章,乳山還啟動了牡蠣小鎮規劃,通過牡蠣產業的整合串聯,構建育苗養殖、初深加工、文化旅遊等完整產業生態。

在品牌保護方面,乳山制定了「乳山牡蠣」保護十條意見,構建了全國首個牡蠣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採用多媒體數碼防偽查詢技術,給每一件牡蠣產品都設定唯一的防偽標籤,銷售者通過手機等設備掃描二維碼,便可獲取養殖企業名稱、出貨捕撈時間、規格等牡蠣身份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跟蹤、責任可認定的全流程追溯體系。乳山已經在10餘家龍頭養殖企業(合作社)推廣使用。

目前,乳山牡蠣養殖面積8萬畝,年產量30萬噸,產值24億元,養殖面積和產量在全國縣級單位均居首位,從事牡蠣電商銷售人員達到0.3萬人,年電商銷售牡蠣達1.5億斤,是中國北方牡蠣第一市、山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相關焦點

  • 「網紅」乳山牡蠣圈粉無數全憑硬實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1月1日訊(記者 叢婕 於霄雁)威海乳山,牡蠣之鄉。說到牡蠣,乳山的「網紅」牡蠣可謂圈粉無數。在乳山市南泓村牡蠣加工車間裡,能看到牡蠣加工流程。2020新年第一天,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就帶大家去了解吃牡蠣的正確打開方式。
  • 2020向海而興|「網紅」乳山牡蠣圈粉無數,全憑硬實力
    牡蠣的加工流程從用斧頭將結塊的牡蠣分隔開開始,再將分隔好的牡蠣倒入清洗機內進行清洗,清洗出來的牡蠣潔白無瑕同時也大小不一,這時將牡蠣放入分揀機中,設置好數值,分揀機自動將分量不同的牡蠣一一區別開,工人將成筐的牡蠣放入淨化池中保證牡蠣的潔淨,牡蠣的加工就算完成了。近年來,乳山牡蠣搭乘順豐快遞,可在48小時內從產地直達全國200餘城。
  • 乳山牡蠣交出2020「年終總結」,燈塔水母品牌牡蠣火了!
    經過2020年的沉澱與探索,乳山牡蠣發展雖有「陣痛」,但卻快速升級轉型,憑藉高品質、好口碑、全鏈條的底色,走上了一條有溫度、有魅力、有質量的發展新路。政府高位推動,夯實牡蠣產業發展基礎2020年9月,乳山市政府為促進牡蠣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品提質升級,加快形成現代化牡蠣產業發展新格局,出臺了「十四五」牡蠣全產業鏈發展規劃,為乳山牡蠣持續做大做強構建起良性框架,通過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打造更有質量的產業鏈鏈路。
  • 山東乳山:科技「點貝成金」 牡蠣「破殼而出」
    4月21日-23日,中國牡蠣國際高峰論壇在山東乳山召開,200餘名海內外知名海洋專家學者和國內龍頭水產業企業家齊聚一堂,圍繞牡蠣產業發展展開了研討。熱烈的討論之餘,乳山也被選為論壇的永久舉辦地。不僅因為乳山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牡蠣產地,更因為乳山近年來的動作,讓大家在這裡看到了牡蠣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大做強的可能。
  • 山東威海乳山牡蠣上市 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山東威海乳山牡蠣上市 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2015-12-21 14: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光明網優質的海域環境造就了「乳山牡蠣」優良的品質。乳山牡蠣養殖區域主要分布於西至乳山口、東至浪暖口的開闊水域內。隨著「乳山牡蠣」的知名度不斷提高,牡蠣產業已成為全市漁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本次推介會上,主辦方介紹了乳山牡蠣產品、產業及發展規劃,並對乳山養殖、高端產品煉成的故事進行講解,隨後,現場嘉賓品乳山蠔,賞珍饈人生,紛紛為乳山牡蠣的新鮮肥美點讚。
  • 乳山牡蠣甲天下!
    牡蠣,還是乳山的好!「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絕不是戲說,乳山眾多百歲老人健康長者最愛開的玩笑話。乳山地區人傑地靈、物產富饒,乳山牡蠣,更是鮮美甲天下!牡蠣通常以鮮食為主,最常見的吃法是洗淨後,放在鍋裡蒸煮,熟後去殼吃肉,味道鮮美至極。
  • 走進乳山牡蠣文化園:品乳山牡蠣 賞膠東民俗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有著悠久的牡蠣養殖歷史。近年來,為發展乳山特色旅遊文化,乳山建起一座牡蠣文化園,既保留了牡蠣的特色文化,又探索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這是一處集牡蠣文化體驗、民俗展演、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園區。
  • 乳山牡蠣這份2020年高質量發展成績單,先睹為快!
    經過2020年的沉澱與探索,乳山牡蠣發展雖有「陣痛」,但卻快速升級轉型,憑藉高品質、好口碑、全鏈條的底色,走上了一條有溫度、有魅力、有質量的發展新路。  政府高位推動,夯實牡蠣產業發展基礎  2020年9月,乳山市政府為促進牡蠣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品提質升級,加快形成現代化牡蠣產業發展新格局,出臺了「十四五」牡蠣全產業鏈發展規劃,為乳山牡蠣持續做大做強構建起良性框架,通過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打造更有質量的產業鏈鏈路。
  • 牡蠣界隱藏的「小網紅」,將會是燈塔水母ASC乳山牡蠣?
    ASC乳山牡蠣——更加生態、自然的品質牡蠣 ASC乳山牡蠣,是指通過了ASC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認證的乳山牡蠣產品。 ASC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是一家獨立的國際非盈利機構,運營並管理負責任水產養殖領域最科學嚴謹的國際認證及標識體系。
  • 乳山翔海:走進牡蠣文化園,品乳山牡蠣,賞膠東民俗
    乳山翔海解讀: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有著悠久的牡蠣養殖歷史。近年來,為發展乳山特色旅遊文化,乳山建起一座牡蠣文化園,既保留了牡蠣的特色文化,又探索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項目包括10棟牡蠣風情小屋、1棟復原文化名人古居、一座乳山三寶之一的綠茶園和一座乳山三寶之一的大姜園。
  • 乳山牡蠣激活海洋經濟新動能
    2016年以來,乳山先後多次舉辦「海洋經濟論壇」「中國牡蠣產業高峰對話」等產業大會;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乳山)牡蠣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來自海內外的200多名海洋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乳山,大會永久會址落戶乳山;2019年,第八屆國際牡蠣研討會期間,乳山牡蠣牽手世界級平臺與世界牡蠣學會籤訂牡蠣產業高端發展框架協議。如此耀眼的「成績單」,並非短時間煉成。
  • 乳山:牡蠣之鄉
    (秦家莊一帶出產的鷹爪蝦海米)、冊梨(上冊村一帶出產的陽梨)、小伏蝦(寨前一帶出產可生食小海蝦)、鹿角菜(南黃島一帶海中出產的一種海藻)均聞名遐邇,而乳山的牡蠣,更是鮮美甲天下。看到孩子們都餓成那樣子了,三聖母心如刀絞,急忙催乳哺育。聖母的乳汁溢出,如練如溪,濺落到孩子們嘴中。因待哺的孩子太多,她衣不能合襟,索性敞懷,廣布母恩,自己卻誤了內傷的恢復期,化作了大乳山、小乳山地貌,永遠留在此地。為了此後孩子的生計,三聖母把部分乳汁滴瀝到海岸邊,變成了附著在礁石上的貝類。其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且營養豐富,鮮美異常。因是聖母的乳汁滴瀝而成,故人稱「母瀝」,後寫作牡蠣。
  • 乳山牡蠣脫口秀 ▎一隻優質乳山生蠔的自我修養
    乳山牡蠣的自我修養蠔言豪語我是一隻生蠔,外殼很堅強內心很柔軟的一隻生蠔,準確的說我是來自乳山南泓村的生蠔,我的大名叫牡蠣,小名啊,外號呀就更多了品質乳山牡蠣—源自南泓村乳山牡蠣-源自南泓村牡蠣大pk可雌可雄——乳山牡蠣
  • 乳山銀灘牡蠣美食節 打響乳山特色農產品品牌
    遊客們為牡蠣拍照  大眾網威海5月3日訊 (通訊員 劉慧欣 見習記者 戚亞玉) 近日,威海市牡蠣協會在濱海新區舉辦「2018銀灘牡蠣美食節」,讓遊客在欣賞靈山秀水的同時,享受乳山特色美食,助推牡蠣、海鴨蛋等特色農產品走出乳山,走向全國。
  • 走進牡蠣文化園:品乳山牡蠣 賞膠東民俗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有著悠久的牡蠣養殖歷史。近年來,為發展乳山特色旅遊文化,乳山建起一座牡蠣文化園,既保留了牡蠣的特色文化,又探索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項目包括10棟牡蠣風情小屋、1棟復原文化名人古居、一座乳山三寶之一的綠茶園和一座乳山三寶之一的大姜園。
  • 把「乳山牡蠣」打造成國際名片
    11月8日,在乳山華信食品公司展廳內,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Dennis Hedgecock撬開了一個牡蠣新品種,品嘗之後讚不絕口。當天,在世界牡蠣學會的組織下,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五個國家的知名牡蠣行業專家學者、牡蠣育苗企業、養殖及加工企業來到乳山考察牡蠣產業發展。
  • 打卡乳山牡蠣歡樂城,邂逅山與海的浪漫
    一大早,由自全國20餘所高校的師生組成的優秀實踐隊伍開啟了乳山牡蠣歡樂城之旅。作為大乳山著力打造的精品文化旅遊項目,乳山牡蠣歡樂城得天之獨厚,它位於乳山市濱海新區海陽所鎮駐地,緊鄰4A級銀灘旅遊度假區,境內有4A級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及塔島灣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是乳山牡蠣主產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 百歲老人之鄉的長壽秘密--乳山牡蠣..
    大乳山海蠣子,又稱牡蠣,生蠔。是乳山三寶之首,大乳山地區人傑地靈、物產富饒,而大乳山的牡蠣,更是鮮美甲天下。乳山沿海的野生牡蠣和養殖牡蠣,其面積、產量、質量均居國內縣級首位,素有中國江北第一牡蠣大縣的稱號。大乳山下西黃島、小青島等海岸帶的礁石上,野生牡蠣比比皆是,其鮮美程度,無與倫比。
  • 乳山小青島一年出產5000噸的牡蠣
    這就是乳山明珠——乳山小青島!乳山小青島距最近的陸地有三公裡左右,從乳山口港口坐船要十幾分鐘才能上島。遙遙相望;若即若離。乳山市因為地處北緯37度,海水水質好,所以非常適合養殖牡蠣。而乳山小青島,正是乳山最早養殖牡蠣的村落。它守在乳山河入海口,坐擁豐富的養分養料。
  • 舌尖上的銀灘:尋找威海記憶:乳山牡蠣 「蠔」門盛宴~~~
    「尋找威海記憶」系列稿件分為「老字號」「老技藝」「老滋味」三大部分,今天發布的是老滋味乳山牡蠣。【威海記憶檔案】類別:老滋味名稱: 乳山牡蠣特點:個體大、肥度高、肉質好、味鮮美牡蠣又稱「蠔」,威海人通常稱之為「海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