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幾個朋友,全家人一起開車到海南各市縣遊玩,是一件比較愜意的事,但如果旅途當中能夠吃到當地的特色美食,就更完美了。小編給各位即將旅遊度假的讀者,推薦幾款除海南四大名菜之外的特色美食,以飽「吃貨」口福。
土窯美食對於許多海南人來說,是童年時代的一道「野菜」——將田間撿回來的泥塊摞得像一座小土樓,接著用火燒,最後用燒紅的泥土覆蓋在新鮮的地瓜上,孩子們歡快地用手中木棒敲打土塊,直到煙滅土塊平整,被孩子們稱之為「番薯爐」的土窯美食打造成功。
在臨高新盈的一家農莊內,土窯海鮮讓這裡每到夜晚食客如織。土窯海鮮餐內容極其豐富,服務員在廚房用錫紙將海鮮方方正正地包好,還加入一點湯汁。這道土窯菜味道鮮美不鮮美,這些調料和湯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打開錫紙包,海鮮、豬腳等原味飄香,期間還夾雜著一絲泥土的清香,非常可口。建議點魷魚、豬腳、雞、竹筒飯、椰子海白湯。
在陵水的喜宴飯桌上,有一道菜始終佔據著中央的位子,那就是陵水酸粉。正宗的陵水酸粉牛肉乾,是選取陵水產的小黃牛腿肉進行醃製,經過太陽暴曬,隨後放入滾水中煮透,晾乾水後再下油鍋;陵水河入海口常年有海魚、河魚在河口處產卵,所以有很多小魚,陵水人將小魚撈起後曬乾,然後再下油鍋。還有魷魚、魚餅和沙蟲,在陵水附近海域所打撈的魚,味道特別鮮美,魷魚下油鍋後,有嚼勁,還特別的香;魚餅是選用打撈上來的海魚將肉搗碎,加入麵粉等蒸製而成;陵水盛產沙蟲,曬乾後再下油鍋。
一說起文昌市的美食,就會想起「文昌雞」,海南四大美食之首已經深入人心,但遊客如果只是吃「文昌雞」顯得很是單調,其實文昌市還有很多當地美食,例如糟粕醋火鍋。
鋪前鎮有富饒的土地和豐富的漁業資源,每年出產的糧食,不僅能夠自家食用,還有富餘的稻米可用作釀米酒,而釀酒留下的「糟粕」,再經釀造,就成了酸甜的糟粕醋,久而久之,糟粕醋成為鋪前鎮的傳統小吃。
一把海菜,一塊馬蹄蟹,幾顆海螺,幾團石蔥,再加上一些牛雜和海帶,盛入碗中。掀開鍋蓋,酸酸辣辣的香味撲鼻而來,舀起一勺熱乎乎的湯汁,淋在食材上,再片起浮在湯麵上的一點辣椒油,這是鋪前最正宗的糟粕醋。
經過多年的發展,糟粕醋也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吃法,其中以糟粕醋火鍋最為有名。該火鍋可以放海魚下去煮,糟粕醋的酸辣味完全覆蓋了海魚的魚腥味,同時魚肉的鮮味又混合到糟粕醋,味道很是美味;糟粕醋火鍋還可以放入排骨、羊羔肉等,因味道酸辣,讓人忘記油膩的味道。
萬寧市的「和樂蟹」、「東山羊」同列為海南四大名菜,其實除了這兩道菜,萬寧的魚湯也同樣美味。萬寧魚湯與其他市縣的魚湯有很大的區別,魚湯裡只放入三樣東西,各種海魚、水、鹽,煮出來的魚湯味道鮮極了,如果湯冷卻,就會很腥。
萬寧大洲島周圍海域是著名的大漁場,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這裡魚、蝦、貝、藻類多達數百種,價值較高的有幾十種,主要有石斑魚、馬鮫魚、槍仔魚、西刀魚、鯧魚、魷魚、墨魚、紅魚、帶魚、海參、海馬、海蟹、角蝦、龍蝦以及各種螺類海鮮產品。
很多年前,萬寧市靠海的漁民出海捕魚,由於沒辦法攜帶青菜等,就將捕上來的多種海魚混合放入鍋中,再放入清水和鹽巴煮,沒想到味道極其鮮美,這種做法於是一直延續至今。漁民將打撈上來的章雄魚、炮彈魚、石斑魚、魷魚、打鐵魚等,放入鍋中一煮,各種海魚的特有的腥味混合在一起,加熱後變成一種看似像白開水的魚湯,味道極其鮮。
目前,海南各市縣有很多魚湯飯店,但是能夠煮出萬寧魚湯味道的飯店卻很少,如果有「吃貨」想去品嘗,要提前告知飯店老闆,要吃正宗的萬寧魚湯。
到瓊海旅遊除了品嘗加積鴨外,到了晚上還可以到瓊海市金海路品嘗雜糧小吃。五穀雜糧面、高粱椰絲粑、芋頭椰奶冰、脆皮高粱卷、火龍果卷粑、雞屎藤粉、南瓜餅、玉米烙……光是聽名字,就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食指大動。
這裡的小吃如何美味呢?例如脆皮高粱卷,主要由高粱麵餅卷著椰絲油炸而成,雖其貌不揚,看似一般,但若是喜歡甜食就絕不容錯過。在面卷剛出鍋後留有餘溫之時入口,輕輕一咬儘是酥脆,混著椰絲的淡淡奶味,薄香鬆脆,其味無窮。
目前,瓊海雜糧小吃在海南島「遍地開花」,「吃貨」可以不前往瓊海市,也可以吃到正宗的瓊海雜糧小吃。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林文泉)
責任編輯: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