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加入這場抗疫行動,我們就沒有考慮過成本的問題,但現實情況,讓我們難以為繼。」東呈國際集團湖北區總裁來世明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
公開資料顯示,東呈國際集團,旗下共有15大酒店品牌。自2006年成立以來,截至目前,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00家酒店(含籌建),客房數超過24萬,分布於全球200多座城市,管理員工數量約7萬,付費會員數超過3500萬。
東呈國際集團旗下品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各大酒店集團積極應對,並迅速做出反應,同時還為醫護人員、隔離人員、滯留客人提供住宿服務,承擔著主力軍的作用。面臨巨大的壓力的各大酒店集團,可謂是彈盡糧絕。「為防疫助力是酒店人的擔當,但現實面臨的各種壓力也讓我們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儘量減少損失,2020活下去是重點。」來世明說道。
難以為繼的酒店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武漢疫情防控已經進入最艱難時期,病患接近飽和的狀態下,無數醫護人員拖著疲勞的身軀仍奮戰在抗疫一線。1月22日,東呈國際集團多家酒店主動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住宿便利。1月25日,東呈再次緊急調用武漢及周邊城市酒店近10000間客房,全力保障醫護人員住宿需求。
「當初開始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新華說,東呈不計成本也要加入這場攻堅戰。」來世明說,在東呈湖北地區參與抗疫的總計100多家酒店10000間客房中,僅僅有10家左右的酒店是被政府和醫院徵用的,剩下的酒店都是自發自願,靠自己的成本支出來維持對醫護人員的服務。
2月4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提出:湖北要進一步擴大床位供給,徵用一批酒店、場館、培訓中心等用於集中收治疑似病例、輕症患者或觀察密切接觸者。此後,武漢市酒店業根據統一部署,積極承擔相關集中隔離任務,已有多家酒店被列為集中隔離點。
據了解,在被徵用集中收治輕症患者或觀察密切接觸者後,為了防止新增感染,所徵用酒店的工作人員幾乎全部撤離。隔離人員的生活均由醫院或衛生防疫部門派駐的醫療小組照顧,醫療小組將對隔離人員進行醫學監控,測量隔離人員的體溫,登記、消毒、上報信息、照顧隔離人員的生活起居。
「小部分被徵用的酒店的維護和運營就不再由我們去進行了,現在面臨困境的是我們自給自足還在為醫護人員提供住宿的這部分酒店。」來世明說道,接待醫護人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員工的情緒,入住酒店的醫護人員大多來自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漢口醫院等定點救治醫院,醫護人員接觸疑似病毒感染者或確診者的時間較長,酒店的員工在接待他們時會有恐懼。「也有一些員工擔心感染的問題提出辭職,也有很多員工一直堅守在接待醫護人員的一線。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能留在武漢的人都是勇士;能在一線接待醫護人員的員工,那就是英雄。」他說道。
然而隨著疫情蔓延,東呈集團面臨的難題和挑戰越來越多。
一是酒店的員工人手短缺,並且員工的休息得不到保障。他介紹道,自疫情爆發以來,每個門店平均只有3-5個員工留守,酒店的接待、消毒、服務工作都由這幾個人完成。平均每天每個員工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人輪班。長此以往,員工的抵抗力會下降,感染風險也會提高。
二是,由於武漢各處醫用物資短缺,東呈集團下屬各酒店至今沒有足夠的防護設備,發到員工手上的只有口罩和84消毒液,這些物資還是最初集團在除夕夜時運到湖北的。像防護服和護目鏡這樣的防護設備,無從獲取。雖然有一些愛心人士捐贈,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是很難持續下去的。
「每個酒店都有監測機制,曾經也出現過門店的員工體溫超高,入院之後都被排除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線在崗酒店員工被感染。」來世明說道,從人的精力、防護的難度、物資的缺乏這3個因素來看,我們都很難再堅持下去。在這種突發的大型公共衛生事件面前,我們沒有預案,整個酒店行業估計也沒有。如果有一天出現員工被感染,我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員工和員工的家人。
三是,在本次抗疫行動中,東呈與加盟合作夥伴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據來世明介紹,以湖北地區的客房數為例,均價算300元一間每天僅客房費用就五六十萬元不等。為防止交叉感染,接待醫護人員的酒店便不能再接待其他客人,加上酒店本身的租金,員工的人力成本以及其他不可量化的成本支出,東呈與加盟合作夥伴單日要承擔的損失可以百萬為計。此外,大量的訂單「退訂潮」, 截止2月3日,東呈及加盟合作夥伴在此次疫情損失近2000萬元。
「這次疫情對整個住宿行業的影響面都是巨大的,酒店集團無論加不加入抗疫行動,生存都有困難。湖北地區的打擊面是最大的,多家酒店都是停業或者半停業狀態,未來的3個月內、半年內都可能會無法恢復。」來世明說道。
事實上,面臨類似困境的接待醫護人員的武漢酒店不僅僅是東呈集團一家。那些堅持開業並免費接待醫護人員的武漢百餘家酒店和民宿,都面臨各種運營壓力。
為給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和方便的住宿,除夕夜(1月24日),數百位武漢酒店業內人士自發組建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截至1月30日21點,聯盟合計為6056位醫護人員提供超4萬個間夜的住宿。然而,1月31日,臨時成立僅八天的民間志願組織「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發布公告稱:自1月31日起,武漢地區159家單體酒店、民宿、公寓和小型連鎖酒店將不再接待醫護人員和客人。其他112家連鎖酒店中,除50家已經滿房的酒店外,其餘62家酒店將繼續為醫護人員提供住宿服務。
在新京報記者對聯盟第一發起人、酒店業主肖雅星的採訪中透露:聯盟停止部分酒店接待,主要因缺乏急需的物資和資金資源,多數酒店工作人員已經極度疲憊,酒店的物資和衛生狀況亦達到極限。此後各家酒店計劃繼續接待醫護人員,可自行對接相關醫院。
「參與該聯盟的每一家企業都是自給自足,自負盈虧。 缺乏物資和資金,政府沒有物資支持,消毒工作也面臨困難,每天不小的開支讓酒店無法承擔。 」 一位接近「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的人士告訴新旅界,我的酒店當時空著,我就想拿出來給醫護人員住,想法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卻有著很大的困難。
翻越這個「坎」
遭遇重大損失的酒店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通過哪些方式來「自救」?通過什麼渠道來爭取更多的保障呢?這直接關係到2020酒店業能否活下去。
「自救刻不容緩,目前集團董事會也在針對這次疫情出臺相關的措施。」來世明介紹道,針對本次參與救援的武漢地區酒店員工,集團會保障其工資待遇,疫情結束之後也將發放一定的獎勵;此外,東呈對湖北地區的400餘家門店,對武漢地區參與「萬房全力保障醫護住宿需求」公益行動的加盟店、對全國範圍內被當地政府列入疫區旅客指定招待酒店的加盟店,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免的特許經營管理費和中央預訂費的政策支持,以緩解加盟酒店業主的資金壓力。
「疫情發展到現在還不明朗,除去加盟合作夥伴的酒店之外,還有很多的酒店是各大集團與合作夥伴自負盈虧,來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住宿。」來世明說道,在這種突發的大型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僅靠企業的力量是不夠的,政府力量是重要的支點,政府應該考慮加大統一組織、採購、統籌的力度,將這些酒店加入徵用,納入政府的平臺,讓酒店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參與抗疫。
「接待醫護人員的武漢酒店,都承擔著很大的心理壓力。現實的情況已讓我們難以為繼,此時退出又會被社會指責企業作秀,真是進退兩難,身心交瘁。」來世明坦言。
2月7日,東呈集團發布《與合作夥伴構建命運共同體,開展特殊金融支持的公告》。公告指出:東呈集團成立「疫情應急金融支持小組」與各大合作金融機構展開緊急溝通,將對東呈國際旗下各品牌酒店及加盟合作夥伴的融資給予特殊金融政策支持,並對有資金困難的加盟合作夥伴特設一對一金融顧問服務,以全面保障加盟合作夥伴及時恢復生產,共度難關。
2月1日,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確要求疫情下不得對住宿餐飲等行業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目前疫情還在持續發展,旅遊企業的主要任務是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盡力降低消費者損失。但事關生死,迫切希望後續政府出臺一些補貼性政策。」來世明說。
他說道,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政府能否出臺刺激酒店業復甦和發展的措施,為行業提供普惠性財稅支持和更及時的金融支持,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例如,希望給予企業新增經營性融資支持,出臺旅遊行業扶持性政策,指定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放寬貸款用途及提供專項貸款,同時給予一定的貼息支持;行業協會能否呼籲房東,非常時期房租減免,必要時採取長租等淡季常規手段,降低空置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能否補貼員工社保或緩交等。
「酒店業作為與旅遊業聯繫相當緊密的行業,同樣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中國的酒店市場不是第一次遭遇寒冬,之前的金融危機和非典都是『坎』,但是也邁過來了。我們常說酒店人是守護在醫護人員身後的人,酒店人是幫英雄在做事,希望社會關注到酒店人這個群體在做的事情和酒店人的困境。疫情不可能將酒店業徹底打倒,2020酒店業要活下去。」來世明說道。
(文:新旅界 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