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正式成環成網,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穩住了出行的基本盤……
建成全國領先的快速公交網絡,138處站點同站無縫換乘,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到88.9%……
地鐵1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運行,泉城市民終圓地鐵夢,2020年底將再進一步,正式邁入「換乘時代」……
十三五期間,濟南交通成效顯著、成果豐碩,每一位濟南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橋梁隧道上天下河,高架地鐵成環成網,出行愈加隨心所欲、暢通無阻。
快速路
「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成環成網
「上了高架橋,想去哪去哪」
以「山水泉城」為主題、打造「識天氣」的燈光秀……,9月1日零點,濟南最美星空隧道——順河高架南延隧道提前四個月建成通車,標誌著濟南「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正式成環成網,總裡程達到115.7公裡。
十三五期間,濟南重點關心人民出行需求,建設形成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快速路+快速公交」雙快網絡,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穩住了出行的基本盤。
特別是2017年以來,快速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二環西路南延、順河高架南延、二環東路南延、二環南路東延、工業北路等快速路先後建成通車,備受關注的北園大街西延高架橋僅用10個月就建成通車,創造了快速路建設十項新紀錄。
城鄉幹道
109條瓶頸路當年開工 當年打通
「打掉道路『血栓』 和堵城說再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打通城市堵點,不僅要著眼於快速路,更要從城市、鄉村幹道入手。2017年至今,濟南先後打通109條瓶頸路,所有瓶頸路均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打通,對優化路網結構,緩解交通壓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地上修路,地下配套。十三五期間,濟南地下綜合管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預計五年內累計建成70餘公裡,超額完成10公裡。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脫貧攻堅、道路為先;五年來濟南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626公裡,養護大中修工程3712公裡,全市公路達17770.9公裡,全面實現公路「通村達組抵戶」,實現通戶道路硬化100%覆蓋的既定目標。
公交
增199條線路 站點500米全覆蓋
「出門就有車站 10分鐘車到人走」
緩解道路擁堵,改善空氣品質,公共運輸逐漸變成濟南市民主要出行方式。5年來濟南新增公交199條,全市公交線路達到581條,站點500米內覆蓋率100%,實現了建成區居民10分鐘可乘。
增量同時不忘提速,濟南建立了全國領先的快速公交網絡,建成二環西路、二環南路、工業北路、劉長山路等快速公交走廊,全市快速公交線路達到442公裡,138處站點同站無縫換乘,雙向開門公交車輛創新示範,網絡服務不斷提升。
同時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綠色公交,城區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到88.9%,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CO2排放持續下降,行業節能減排水平不斷提高,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地鐵
從「地鐵時代」邁向「換乘時代」
「讓市民感受到盼望和遠方」
軌道交通一期三條線路實現「夢想照進現實」零的突破,2019年地鐵1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運行,全長78.1公裡,泉城市民地鐵夢圓,爭相買票感受體驗,用市民羅敏的話說就是「好像有了新的盼望和遠方。」
2020年年底,地鐵2號線一期年底實現建成通車,市區「H」型快線骨幹網絡提前建成,濟南正式從「地鐵時代」邁入「換乘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了從單一線路運營到基本成網的重大跨越。
今年10月30日,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覆,6條線路總長度159.6公裡,總投資達1154.4億元,規劃期為2020年-2025年。建成後,濟南地鐵站點將達到156個,換乘點17個。
跨黃通道
「三橋一隧」連創世界紀錄
「黃河已由天塹變內河」
生生不息的黃河促進了濟南的發展,見證了濟南的輝煌,但也曾是濟南難以跨越的「天塹」。十三五期間,跨黃通道建設突破歷史,長清黃河公路大橋、石濟客專公路用橋、濟樂高速南延線等先後建成通車。
「鳳凰展翅、齊魯騰飛」,「三橋一隧」建設快速推進,捷報頻傳,10月9日,齊魯黃河大橋420米中跨頂推到位,14000噸「長龍」橫越黃河之上;10月28日,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成功合龍,橋梁跨徑創世界紀錄;10月30日,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貫通,標誌著人類地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齊魯黃河大橋擴建工程年底也將開工,這座公軌合一大橋全長7.766 公裡,主跨488米將創造新的世界記錄,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記者:陳晶
圖片: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供圖
編輯:曼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