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環成網 四通八達 看濟南人的心暢出行路

2020-12-06 天下泉城客戶端

「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正式成環成網,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穩住了出行的基本盤……

建成全國領先的快速公交網絡,138處站點同站無縫換乘,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到88.9%……

地鐵1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運行,泉城市民終圓地鐵夢,2020年底將再進一步,正式邁入「換乘時代」……

十三五期間,濟南交通成效顯著、成果豐碩,每一位濟南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橋梁隧道上天下河,高架地鐵成環成網,出行愈加隨心所欲、暢通無阻。

快速路

「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成環成網

「上了高架橋,想去哪去哪」

以「山水泉城」為主題、打造「識天氣」的燈光秀……,9月1日零點,濟南最美星空隧道——順河高架南延隧道提前四個月建成通車,標誌著濟南「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正式成環成網,總裡程達到115.7公裡。

十三五期間,濟南重點關心人民出行需求,建設形成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快速路+快速公交」雙快網絡,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穩住了出行的基本盤。

特別是2017年以來,快速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二環西路南延、順河高架南延、二環東路南延、二環南路東延、工業北路等快速路先後建成通車,備受關注的北園大街西延高架橋僅用10個月就建成通車,創造了快速路建設十項新紀錄。

城鄉幹道

109條瓶頸路當年開工 當年打通

「打掉道路『血栓』 和堵城說再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打通城市堵點,不僅要著眼於快速路,更要從城市、鄉村幹道入手。2017年至今,濟南先後打通109條瓶頸路,所有瓶頸路均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打通,對優化路網結構,緩解交通壓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地上修路,地下配套。十三五期間,濟南地下綜合管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預計五年內累計建成70餘公裡,超額完成10公裡。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脫貧攻堅、道路為先;五年來濟南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626公裡,養護大中修工程3712公裡,全市公路達17770.9公裡,全面實現公路「通村達組抵戶」,實現通戶道路硬化100%覆蓋的既定目標。

公交

增199條線路 站點500米全覆蓋

「出門就有車站 10分鐘車到人走」

緩解道路擁堵,改善空氣品質,公共運輸逐漸變成濟南市民主要出行方式。5年來濟南新增公交199條,全市公交線路達到581條,站點500米內覆蓋率100%,實現了建成區居民10分鐘可乘。

增量同時不忘提速,濟南建立了全國領先的快速公交網絡,建成二環西路、二環南路、工業北路、劉長山路等快速公交走廊,全市快速公交線路達到442公裡,138處站點同站無縫換乘,雙向開門公交車輛創新示範,網絡服務不斷提升。

同時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綠色公交,城區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達到88.9%,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CO2排放持續下降,行業節能減排水平不斷提高,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地鐵

從「地鐵時代」邁向「換乘時代」

「讓市民感受到盼望和遠方」

軌道交通一期三條線路實現「夢想照進現實」零的突破,2019年地鐵1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運行,全長78.1公裡,泉城市民地鐵夢圓,爭相買票感受體驗,用市民羅敏的話說就是「好像有了新的盼望和遠方。」

2020年年底,地鐵2號線一期年底實現建成通車,市區「H」型快線骨幹網絡提前建成,濟南正式從「地鐵時代」邁入「換乘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了從單一線路運營到基本成網的重大跨越。

今年10月30日,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覆,6條線路總長度159.6公裡,總投資達1154.4億元,規劃期為2020年-2025年。建成後,濟南地鐵站點將達到156個,換乘點17個。

跨黃通道

「三橋一隧」連創世界紀錄

「黃河已由天塹變內河」

生生不息的黃河促進了濟南的發展,見證了濟南的輝煌,但也曾是濟南難以跨越的「天塹」。十三五期間,跨黃通道建設突破歷史,長清黃河公路大橋、石濟客專公路用橋、濟樂高速南延線等先後建成通車。

「鳳凰展翅、齊魯騰飛」,「三橋一隧」建設快速推進,捷報頻傳,10月9日,齊魯黃河大橋420米中跨頂推到位,14000噸「長龍」橫越黃河之上;10月28日,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成功合龍,橋梁跨徑創世界紀錄;10月30日,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貫通,標誌著人類地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齊魯黃河大橋擴建工程年底也將開工,這座公軌合一大橋全長7.766 公裡,主跨488米將創造新的世界記錄,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記者:陳晶

圖片: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供圖

編輯:曼陀羅

相關焦點

  • 村路成網 照進現實
    從「村村通」延伸到「村村連」,是東平縣交通運輸事業的歷史性跨越,而對老湖鎮西村二村村民來說,那條條像玉帶一樣貫穿聯通的水泥路,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它所指向的盡頭是每個人最溫暖的港灣,是每個人「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音」的歸宿———老家。  老湖鎮西村二村是東平湖畔一個回漢聚居、人多地少、路況較差的移民村。
  • 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運輸網絡藍圖成現實
    70年,公路成網,高鐵飛馳,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70年,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四通八達的大牡丹江現代交通運輸網絡藍圖成現實。回看新中國誕生之初,全國鐵路總裡程僅2.2萬公裡,全部是蒸汽機車,牡丹江火車站只是一個中間小站;上世紀70年代,我市的公路以沙土路為主,市區只有溫春、樺林兩條「三級油路」,當時就算是「高等級的路面了」;我市的村路都是天然形成的「大車道」,遇到雨雪天,車輛通行就會受阻,百姓出行困難;1985年4月29日,中國民用航空牡丹江站正式成立,同年
  • 濟南最大地攤環聯夜市成「網紅打卡地」[組圖]
    6月3日,市民在濟南環聯夜市休閒。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新華社濟南6月4日電(記者滕軍偉)「生意比去年還好!」6月3日晚,山東濟南環聯東方商貿城夜市攤主韓文高邊招呼顧客,邊告訴記者。而旁邊一位吃飯的小夥子則扭過頭來說:「逛一逛環聯夜市,常常讓我感到發自內心的愉悅。」 環聯夜市是濟南最大的夜市,佔地80餘畝,有1100多個攤位。傍晚,幾百個攤主開著三輪車,拉著煮串等各類美食攤,從大門魚貫而入,被網民親切地稱為「銀河護胃隊」。 晚上7點多,韓文高的虎震燒烤廣場已經坐了不少食客。
  • BRT客運量10年增10倍 濟南成全國首個快速公交系統成網的城市
    濟南成全國首個快速公交系統成網的城市,通過提速,BRT早晚高峰運行速度堪比私家車,有將近5.4%的車主棄車轉而坐公交。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10年間已開通運營11條BRT公交線路12月20日上午,開往濟南新東站片區的BRT11正式開通。
  • 濟南成全國首個BRT成網城市,明年公交將推「按季收費」
    濟南公交線路達291條全國首個BRT成網的城市線網更優化是今年公交工作的重點工作。8月份起,濟南公交推出三批公交線網優化成果。公交線路達到291條,新闢公交線路25條,優化調整39條次,填補了粟山路、鐵廠北路、二環南至旅遊路高架、二環西路南段等路段線網空白42.1公裡。BRT線網密起來。
  • 「上天入地」建路網 「四通八達」暢民生
    「我們牢牢把握城鄉一體化和亞運會籌備戰略機遇,深入實施市域綜合交通立體路網統籌建設,以上跨架橋、入地造隧、互通銜接的立體式建設模式,拉大城市空間結構、提升城市綜合能級、構建45分鐘出行時空圈,不斷提升現代都市交通路網密度和承載力。」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杭州共建成快速路127公裡、主次幹道247公裡,支小路130公裡;全市快速路通車總裡程比「十二五」末翻一番。
  • 濟南「三環時代」到來!大東環年底前通車,大西環下半年開工
    濟南「三環時代」加速到來!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作為濟南市「三環」率先開工建設的第一段,一直以來備受關注。5月26日,記者實地探訪大東環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到,目前整個大東環項目完成總量的七成以上,路基、橋梁工程完成超八成以上,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車;同時,大西環項目計劃下半年開工。
  • 濟南最大地攤環聯夜市成「打卡地」
    據新華社濟南6月4日電 「生意比去年還好!」6月3日晚,山東濟南環聯東方商貿城夜市攤主韓文高邊招呼顧客,邊告訴記者。而旁邊一位吃飯的小夥子則扭過頭來說:「逛一逛環聯夜市,常常讓我感到發自內心的愉悅。」
  • 汕頭境內高速公路成環成網!
    至此,汕頭境內共建成高速公路6條,通車裡程223公裡,密度突破10公裡/百平方公裡,形成了四通八達、成環成網的高速公路網絡。從1995年12月28日汕頭第一條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東段)的海灣大橋至濠江段建成通車,結束了汕頭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20多年間,汕頭高速公路從無到有,由少到多。
  • 以路為軸串綠成網 300公裡綠道成韶關「生態名片」
    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韶關是一座山水之城。湞江、武江依山繞城南下,在市中心交匯成北江,蓮花山、芙蓉山、皇崗山隔江相望,山、水、城相互輝映,形成韶關三江六岸的山水城市格局。近年來韶關市建設的300多公裡綠道,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成為韶關這座山水名城的「生態名片」。韶關綠道主要有三種類型:濱江綠道、山林綠道、交通綠道。三百裡韶關綠道的建成,把環保出行和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滲入市民心中。公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城市生態價值、城市持久競爭力以及城市文化魅力正不斷彰顯。
  • 10條線路織出首 個BRT成網城市
    作為目前濟南市運量最大的交通系統,快速公交(BRT)形成了內外環系統,市民兩塊錢就能去市區的任何角落,大大提升了公交的吸引力以及市民的出行效率。濟南正在進行公交線網優化,對BRT系統內進行明確分類,打造準軌交BRT系統,繼續提升BRT的速度和乘客體驗。
  • 濟南這個山體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這本是宮崎駿《起風了》動畫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在濟南歷下區旅遊路的牧牛山公園卻真實出現了。這座原本「默默無聞」的公園,如今憑著一處山坡成為了濟南最值得一去的網紅山體公園,究竟「紅」在哪裡?一起來看牧牛山北臨旅遊路,西側為洪山路,山體佔地面積約300畝。
  • 道路四通八達出行方便快捷——阿克塞縣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
    道路四通八達出行方便快捷——阿克塞縣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範江山 攝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阿克塞交通建設篇             「十三五」期間,阿克塞縣搶抓國家大力發展交通事業的歷史機遇,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拼搏,全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逐年加快,公路技術等級穩步提升,公路通車裡程逐年增加。至今年,阿克塞縣通車總裡程1669.246公裡。
  • 濟南大東環明年年底通車、濟南超算中心、新東方外國語學校、西客...
    濟南大東環點燃「三環時代」 高速環城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是非常好的建設,日前,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瀝青上面層試驗段順利完成,這也意味著濟南大東環的建設速度飛速。
  • BRT1號線將延長到西客站 濟南快速公交未來連成環
    原標題:BRT1號線將延長到西客站 濟南快速公交未來連成環   12日上午,濟南公交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來本報接聽熱線,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共接聽市民電話93個。對於和平路——濼源大街——經七路一線是否也將開通BRT,謝剛說,和平路道路較窄,即使修好後,也不具備開通BRT條件。
  • 泉州:「多彩」交通編織幸福出行路
    即將通車的泉廈漳城市聯盟路(中交泉州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供圖)為此,泉州市委網信辦和閩南網聯合推出《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系列策劃報導,通過市民的視角,講述、記錄身邊的點滴變化,也展現「十三五」以來泉州的發展變化。今日,推出系列報導第三篇:《泉州「多彩」交通編織幸福出行路》。
  • 濟南大南環大北環要來了
    根據公告,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北環段(含黃河大橋)和南環段、高青至德州公路高青至商河段、濟南至青島中線高速公路濰坊至青島段及連接線、萊州(明村)至董家口公路、臨沂至滕州公路、濟南至微山高速濟南至濟寧新機場段項目投資人招標,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委託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作為該項目的招標受託人,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委託山東英大招投標有限公司負責本項目的招標工作。
  • 四通八達交通網 鋪就發展快車道
    自「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市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交通項目建設,形成了以「六縱六橫」為主骨架、縣鄉道為支撐、村組道為支點,內暢外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為建設「三個大冶」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組組通」實現全覆蓋    交通運輸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
  • 濟南最火「網紅打卡美食街」環聯夜市 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
    對於濟南人來說,提及夜市現在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環聯夜市環聯夜市的前身是洪家樓夜市2017年5月洪家樓夜市搬離花園路遷至環聯商貿城並更名為環聯夜市作為C位出道的深夜食堂它,更是一度登上了央視新聞環聯夜市是濟南最火的夜市,沒有之一。
  • 華山溼地公園成濟南遊玩新地標 自駕公交攻略
    ,如此震撼的美景,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今天,央視新聞《中國此時此刻·2018國慶》也全網直播了濟南華山生態溼地公園據了解,由於華山生態溼地公園園區面積與湖區面積較大,各項工作與設施仍在持續推進和完善,因此請市民、遊客安全遊玩、文明遊玩,遊玩時務必遵守園區相關規定,聽從園區管理人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