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就越會發現身邊好多的熟悉的事物都在消失,曾經熟悉的街道、書店、商場、景點也許是時代變化太快了,我們還來不及反應,沒說聲再見,就消失在視野中。這些年,瀋陽又消失了什麼......
可能現在很多00後聽都沒聽過,甚至一些90後都不知道的建築,在悄然間已經沒有了......
1、老瀋陽城隍廟
1962年從城隍廟舊址裡清理出一塊元代城隍廟重修碑,上刻「瀋陽」二字,是目前找到的最早記錄「瀋陽」名字的文物。
在上世紀20年代,城隍廟的正門被中街北側的店鋪擠沒了。
那之後好些年,老百姓有誰想給城隍老爺上炷香,都找不著廟門了。
後來還是能找到一個落關係的地方,那就是老銅行巷堵頭的中心廟。現在你到那裡,還能看到當年那位都城隍屈身配神之位,躋身眾神之間受著香火。
2、鐘鼓樓
光緒末年,西洋鐘錶開始進入達官貴人家中,鐘鼓樓的報時作用開始淡化。影響交通的因素使住在城裡的一些官員和大戶人家開始提出要移走鐘鼓樓。
瀋陽市檔案館館藏的檔案顯示:移走鐘鼓樓一共有三次申請,後來張學良點頭。
1931年6月17到7月25日,不到20天的時間,鐘鼓樓便消失了······
前幾年鼓樓遺址已經被瀋陽考古部門挖掘出來,遺址現場,就位於中街步行街與正陽街路口稍微靠南一點的位置。部分古物已入故宮博物館。
3、崇壽寺
在大北門有一個廟叫崇壽寺,裡面有一棟遼代的白塔,今天的白塔小學就因此得名。
明清兩朝進行過重修,清末民初寺廟破落,以致廟宇蕩然無存。古塔也因年久失修,於1957年4月消逝了。
據《瀋陽縣誌》記載,此塔為尉遲恭監造。
今天這座古塔雖已不復存在,但以此塔命名的白塔路、白塔小學,遠近聞名。
4、風雨壇
風雨壇在1952年遭到了破壞已不復存在了。
幸運的是,1948年,瀋陽市為該地區取名為「風雨壇街」,使這個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古蹟得以保留它部分的回憶。
從沒想過,留一個名字到頭來會變成了一種恩賜。
像這種被破壞的祭壇還有在大東區201、地壇街附近修建的地壇,在今天南塔街,就是文萃路天壇附近修建的天壇。都無從追憶,只剩下名字承載著過去的故事。
5、大南門
大南門本名「德盛門」,同其他7座城門共同構成瀋陽古城的防禦體系。
瀋陽城的八門形成時間在1625年至1631年之間,它將明代古城的四門改造成了撫近門(大東門),懷遠門(大西門),內治門(小東門),外攘門(小西門),德盛門(大南門),福盛門(大北門),天佑門(小南門)和地載門(小北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光緒皇帝命令總兵左寶貴率領清軍精銳部隊4000人,從陸路增援平壤。可以想見,左寶貴率領大軍就是從德盛門(大南門)走出的奉天城。
6、遼寧電影製片廠
同澤南街的遼寧電影製片廠你去過嗎?
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的《春桃》、《月牙兒》、《十八歲的天空》《笑比哭好》等等都是從這裡出品的!現在已經挪作他用。
7、一些老影院
和平影劇院,也只有經過這裡的老瀋陽人,才會想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影劇院裡的評劇唱腔,還會想起「韓派」創始人韓少雲,想起那啦啦作響的「小河流水」,和她的《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紅燈記》。
北市場有三個電影院。第一個是人民電影院,位於北市場瀋陽百貨大樓的西側。小時候在這裡放映過《獅子王》,那個時候兒童票還可以免費領取鉛筆一隻。
北市場第二個電影院是群眾電影院,位於皇寺廣場東側。小時候演過趙本山和潘長江的喜劇話劇。還記得旁邊有個新疆人賣的羊肉串挺好吃,有孩子會學那個新疆人的維吾爾語叫賣聲。
北市場第三個電影院是民族電影院,位於市府大樓和南京街交匯處,這裡曾放過《飛虎隊》。後來影院開不動了,成撞球社,錄像廳了。
8、老渾河橋
2003年12月19日,位於青年大街南出口的老渾河橋被爆破拆除。
渾河橋修建於1942年,現在只留下了一小段。
這座橋承載了瀋陽人太多的思念,所以在最終爆破時決定,留下中間一段作為紀念,並在新橋(青年橋)面對老橋的位置立碑為證。
2003年12月19日凌晨,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過後,這座站立了61年的橋,終於能躺下歇歇了。
與其一同消逝的,還有我們與這座橋的種種回憶。
也許,你還記得當年,瀋陽這些建築爆破的瞬間吧——
9、冶煉廠煙囪
冶煉廠三根「煙囪」。2004年3月23日凌晨6點整,隨著起爆點扭被按下,剎那間,轟!轟!轟!三聲巨響,三座百米高的瀋陽冶煉廠大煙囪在爆破中瞬間土崩瓦解。
周圍群眾集體鼓掌,紛紛表示:這三座煙囪早該拆了,因為它們是汙染和落後的象徵,瀋陽要除舊布新。
隨即,拆遷隊伍和推土機進場,徹底在地球上抹去了這個始建於1963年的老廠。
可就在前一天,我還流連於迷宮般的廠區,嘆惋那精巧的冶煉工藝流程,觀摩那看似怪異的機器設備,驚嘆那宏偉的大跨度廠房和那三柱足以標誌瀋陽的百米煙囪,同下崗工人追述悠久歷史和傳奇故事。
一夜之間,所有卻都已成為過去。
10、電力專科學校辦公樓
2005年3月29日,原瀋陽電力專科學校60多米高的辦公樓爆破拆除。
這棟樓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建築,電專校友的經典回憶。
現在的瀋陽工程學院就是原瀋陽電力專科學校,這座辦公大樓承載著學子們的回憶。
不知道多年以後,畢業的校友回到學校,重溫舊誼,天南海北再次相聚,會不會想念那猶在昨日的一顰一笑,那可成文章的一草一木,還有那座曾威嚴聳立的辦公大樓。
11、瀋陽賓館
2005年4月13日,具有35年歷史的瀋陽賓館成功爆破。
該樓建於1970年,上世紀80年代初,正式更名為瀋陽賓館,瀋陽人引以為傲的建築。
該樓隸屬於瀋陽市接待辦公室,當時命名為市政府第一招待所,上世紀80年代初,正式更名為瀋陽賓館。
2005年5月10日凌晨5:30,作為瀋陽賓館爆破拆除的首位工程,瀋陽鑫源酒店成功爆破拆除。
12、五裡河體育場
2007年2月12日,具有18年歷史的瀋陽五裡河體育場被爆破拆除。
1987年投入使用的五裡河體育場,一個能容納近6萬人的體育場就這樣消失了。
這裡曾見證了中國體育的輝煌時刻,2001年10月7日,中國足球隊在這裡戰勝阿曼隊後,提前獲得2002年世界盃決賽階段入場券,這是中國足球第一次進軍世界盃決賽階段。
瀋陽五裡河體育館向來被認為是中國足球的福地,中國隊在這裡實現了進入世界盃的夢想,遼寧足球隊在這裡登上了亞洲之巔。
五裡河體育場退出歷史舞臺,中國足球的歷史將意味著一種缺失,但是它的名字將依然會被保留。
13、遼寧體育館
2007年4月12日凌晨,遼寧體育館爆破拆除。
始建於1976年的遼寧體育館是一座綜合性體育館,共使用31年,承辦過2000餘場國際、國內賽事以及文藝演出。
14、瀋陽第一工具機廠
2007年9月20日,瀋陽第一工具機廠位於鐵西區興華北街與北二路的交叉點東廠區辦公樓爆破拆除。
該辦公樓共14層,此次爆破共用炸藥48噸。
15、東北汽配城
2007年9月24日,瀋陽,位於南京街與中華路交叉路口的東北汽配城爆破拆除。
此前的2007年4月6日,東北汽配城突發大火。
據悉,東北汽配城建於1992年,1995年投入使用,共使用12年。
16、夏宮
2009年2月20日清晨 ,瀋陽的標誌性建築「夏宮」被爆破拆除。
這座投資2億元,於1994年建成的瀋陽市民水上娛樂中心建築壽命15年,曾經是當時亞洲跨度最大的拱體建築。
夏宮建成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人們稱為「瀋陽最好玩的地方」,
甚至與瀋陽故宮、北陵、彩電塔齊名。
回望夏宮,發現它已經不是一座單純的建築,它封存了整整一代人兒時的快樂記憶。
17、瀋陽第一高宅
2009年7月29日清晨,瀋陽成功爆破20世紀80年代最高住宅:津橋路5號住宅樓。
這座高樓建於1981年,是當時瀋陽的第一高宅。
18、遼展飯店
2010年9月15日清晨,高達18層的瀋陽遼展飯店被爆破拆除。
遼展飯店始建於1987年,1991年正式開業,曾是瀋陽市地標性建築。
據了解,遼展飯店爆破拆除後,原址仍將用於商業開發。
遼寧省展覽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宣稱,由於飯店設備設施老化,存在安全隱患,故選擇拆除。飯店原址仍將用於商業開發,將建造一座五星級的遼展國際飯店,體量約為現遼展飯店的3倍。
19、遼寧科技館
2011年4月28日,位於瀋陽市青年大街與文藝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遼寧科技館被爆破拆除。
總高度為56.7米,共18層,1988年投入使用,同樣是瀋陽地標建築之一。
該館1988年投入使用,共使用23年,曾專門用來舉辦學術和科技會議,2004年開始,這裡長期舉辦禁毒展,免費向社會開放。
拆除後,原址將建設一座體驗式文化廣場。
20、綠島市內足球場
2012年6月3日,遼寧瀋陽,綠島室內足球場被爆破拆除。
瀋陽綠島室內足球場建於2003年,佔地45.5萬平方米,耗資8億元,可容納3萬多人,曾是亞洲最大的室內體育場。
爆破完成後,路上聚集的自發來為這個亞洲最大室內足球場館送行的人群,慢慢的散去,留在記憶中的只有淡淡的回憶了。
21、電梯實驗塔
2012年6月4日,瀋陽遠大博林特電梯試驗塔爆破拆除。
據悉,遠大集團已在鐵西現代建築產業園電梯園內建設一座177米高的號稱中國最高的電梯試驗塔。
22、氣象局溫度計
2013年9月26日,見證了瀋陽歷史的大「溫度計」告別瀋陽。
建成30年後,氣象局大樓和其東側的瀋陽東電大樓成功爆破,原址用於商業開發。
23、翔雲樓
2014年4月8日11點25分,遼寧瀋陽,被「剪半」的瀋陽地標翔雲樓倒下。
據介紹,翔雲樓賓館1988年建成,共使用了26年。翔雲樓拆除後,該地塊將建設樂天世界二期項目,規劃有大型室內主題公園、超五星級酒店、購物中心、超市、寫字間等。
24、坦克碑
原來要是想在那附近碰頭,只需要說一聲:坦克碑下見,肯定錯不了。
後來由於瀋陽站要修地鐵,所以把坦克碑移到了蘇軍烈士陵園。
25、瀋陽植物園
瀋陽植物園,高低不同、難度不一的水橋,是挑戰也是噩夢,看人品也看智商。
有多少眼鏡掉在了水橋底下,有多少相機在水橋進了水,
想想就是歡笑與淚水啊。
26、東北文批
在當年淘寶還不是盛行的時候,這可謂是學生們的「天堂」。
不起眼的門走進去真是一個地下寶庫,從最開始的文具,再到後來的韓國筆記本、明星周邊、盜版磁帶小說、飾物飾品……
最後連賣衣服賣萌寵的都有。
越發展,越消失,很多熟悉的東西不見了,很多新奇的東西冒出來了,走走停停間一切都在變,從熟悉到陌生,從陌生到習慣。不管你在大瀋陽生活了多久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
時代在更替,歷史卻烙印在我們心底。沈城的變化日新月異,我們看在眼裡。我們既能為家鄉的發展而努力,也不會忘記曾經,那些祖祖輩輩留下的足跡。
美的東堂,佔大東之上位,與城市生長融合,時刻關注城市發展變遷,不遺餘力的為城市帶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