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8日,第七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舉行,本次大會吸引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挪威、俄羅斯、新加坡、菲律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位嘉賓出席。峰會邀請到中國旅遊智庫委員、青島大學文化旅遊高等研究院院長、原山東省旅遊局局長於衝,青島港集團董事長李奉利,嘉年華集團亞洲區主席陳然峰,皇家加勒比遊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做精彩分享,共論中國郵輪旅遊發展新趨勢。
中國旅遊智庫委員、青島大學文化旅遊高等研究院院長、原山東省旅遊局局長於衝在分享中表示,郵輪產業有巨大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服務設施和管理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拉低體驗品質等都亟需解決。「這個龐大的產業應以郵輪產品為中心,做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並在吃、住、行、購、娛,以及在郵輪經停城市的遊和購等要素上下功夫,提高體驗感受。」
於衝進一步分析,從中國遊客目前的消費階段和消費形式來看,國內郵輪產品應當以適合國民的休閒旅遊產品為主,而不是休閒度假產品。他認為,郵輪是開展社交活動的良好場合。「中國人喜歡社交,一群親戚、老友在家裡或者餐廳聚會通常是一天就散了,但在郵輪上卻朝夕相處一周左右,是增進交流、增加感情的好機會,還可以組織打牌、下棋等接地氣的休閒項目。」
在產品上發揮獨特的郵輪審美視角也十分重要。以前有的郵輪做過海上觀日出、賞日落的產品,比如頭一天可以提醒大家,第二天天氣如何,看日出、日落的指數,最美的時間大約出現在幾點。還有海上看城市,測好進出停靠城市的臨近點,組織大家近距離的觀看城市風景,打卡拍照。這種簡單的產品,效果也很好。
打造適合國內遊客需要的郵輪生活方式,中國人喜歡是食補養生,可以適時推出節氣養生飲食,做一些太極、八段錦等活動的結合可以組織海上系列的養生活動。另外還要做好郵輪宣傳工作,鼓勵年輕人來撰寫遊記,講好郵輪生活的故事。
本次峰會上,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奉利大力推介青島和青島港。近些年,青島港貨運方面持續增長,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物流,郵輪母港的發展,給城市帶來更多的人流,有了物流、人流、才能帶來更多的資金流、信息流。「我們要搭建更大的平臺,吸引更多人來。世界有多大的郵輪,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我們正在拼命提升接待能力,不會出現船來了停不下的狀況,希望更多大船來青島,爭取讓大家來的時候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李奉利接受青島新聞網訪問時表示,青島在旅遊發展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郵輪遊佔比較少。「作為城市的重要港口,我們努力把郵輪母港打造成融入把青島建設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的重要內容。」
"郵輪是容器,政府是磁鐵。我們把硬體做好、服務做好,不斷吸引國際郵輪公司到青島投放郵輪資源,配合市旅遊部門、旅遊單位提供良好的旅遊產品,做好客源組織。用郵輪這個容器載著更多的遊客坐著郵輪來青島,或是從青島出發。「
嘉年華集團亞洲區主席陳然峰先生表示,嘉年華看好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正在不斷學習、了解中國客人的需求,給中國遊客帶來最舒適的體驗。2018年,嘉年華集團和中船集團成立了合資企業,未來會共同運營8條郵輪,打造中國最強的郵輪船隊,希望青島也參與到郵輪建造的產業鏈中來。
陳然峰表示,青島在郵輪市場發展有明顯優勢,嘉年華集團和青島結緣較早,每年都會派歌詩達郵輪進行母港運營,今年下半年還有16個航次密集來往。
「我們和青島郵輪母港有戰略協議,未來共同打造市場,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青島會成為中國郵輪旅遊第一集團軍,希望能得到青島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更深入的合作。明年還會有多艘郵輪來青部署母港航線,目前也在考慮把更多的國際遊客引入青島來。」
皇家加勒比遊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博士則有不同看法,郵輪產品要迎合中國遊客的喜好,但也要堅持自己的特色。他認為國際化才是中國老百姓真正喜歡的,十年來,他們堅持國際化,堅持優化服務標準,也通過了遊客市場嚴格的考驗,現在船上客戶淨推薦值達到了93.7%。「做好郵輪文化,做好中西文化交融,會給郵輪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
青島相比天津、大連有母港區位上的優勢,去韓國、日本等城市的綜合距離最短,意味著從青島可以做很漂亮的郵輪行程,在短時間內去向多個城市。劉淄楠表示:」青島有巨大的客源潛力,除了山東省內龐大的人口外,還可以吸引北京等內陸城市的遊客往來,旅遊社、郵輪公司、政府多方努力把客源主體市場做好,青島未來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