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安徽融入長三角前沿城市,可惜發展不給力

2021-01-20 一起看華夏

大家知道,安徽雖然面積只有14.01萬平方千米,排名全國第22名,但是卻有16個地級市。安徽區位優勢明顯,雖然不臨海,但是長江、淮河穿越全省,將安徽劃分為皖北、皖中和皖南。而安徽經濟最活力的依然是省會合肥以及沿江城市帶,比如省會合肥、蕪湖、馬鞍山、滁州、銅陵、安慶、池州、宣城等市,GDP佔到全省近70%,是安徽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宣城區位

近年來,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等地,依託各自特點,積極融入長三角,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自身經濟總量也在不斷壯大。而在安徽有一地,雖然不沿江,但是其區位優勢甚至比沿江城市更要好,這座城市就是安徽宣城市。

宣城夜景

提到宣城,其實在安徽有很多人對其不了解,甚至還有人不知道。知道的,大多是前往江浙滬途徑宣城或是「文房四寶」宣紙出名,其他大概也不能說出個一二。宣城市區位優勢非常好,是安徽省唯一一個與蘇浙接壤的地級市,更關鍵的是宣城與蘇浙接壤的是中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對於其他一般城市來說,是無比羨慕嫉妒恨的。而且,宣城生態環境優美,境內山川湖泊都有,氣候宜人,宣城就好比一個小家碧玉,待嫁閨房,等待有緣人。

宣城績溪美景

但是,直到如今,宣城的美依然沒有被發現,經濟發展依然不溫不火,毫無亮點可言,雖然文化底蘊深厚,但是宣傳也不出彩,鮮有人知。2019年宣城實現經濟總量1561.3億元,人均GDP5.87萬元,總量全省第11名,人均全省第6名,基本上是總量靠後,人居居中的檔次,相對於自身區位來說,這個成績實在是有點不滿意。

宣城宛陵湖

宣城市民營經濟發達,縣域經濟是宣城主打特色,如果宣城市不靠縣域經濟那麼,可能連黃山、池州都不如,可以說寧國、廣德、郎溪是拉動宣城發展的三駕馬車。由於歷史上宣城經歷太平天國摧殘,人口損失過大,直到如今宣城總人口依然不到300萬人,缺少人口,就好比失去經發展的基礎,限制了經濟總量壯大。此外,在招商引資方面,雖然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一直缺少大項目帶動,除掉基礎設施項目,近年來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一個都沒有。由於小企業抗風險性差,使得宣城經濟一直不能做大做強,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中鼎集團是宣城唯一超100億元大型企業。

皖南宣城美景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推進,宣城經濟將會迎來曙光,但是我們期待這個曙光離我們不遠。小家碧玉會成長為大家閨秀,期待宣城早點發展壯大,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眾最亮的一角兒。你去過宣城嗎?歡迎來宣城走一走,看一看。

關注小編,關注更多精彩,快去參加投票吧!文中圖片均來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同為安徽「兩翼」城市,滁州是如何做到「狂甩」宣城
    城市的發展不僅僅在於良好的區位優勢,還與城市的人口、資源、政策等因素是分不開的,一個城市之所以能夠形成、發展、壯大,有其偶然更有其必然。2010年《安徽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皖江城市群為主軸,滁州、宣城為南北兩翼的規劃布局正式確立(簡稱一軸兩翼)。該區域作為安徽承接產業轉移的先行區,重點承接江浙滬等地溢出或轉移的先進位造產業,為各地產業轉移開了一個好頭。
  • 宛溪隨明月,萬裡共宣城!宣城與上海安徽商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此期間宣城市委市政府特別召開了上海市安徽商會企業家座談會,雙方就如何搶抓宣城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機遇、如何加快滬宣兩地經濟交流展開務實探討,並籤署戰略協議,推動合作落地、實現多贏發展。    宣城作為全國唯一文房四寶之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揚子鱷之鄉 、中華詩詞之市、國家森林城市 、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安徽省東進的最前沿,滬蘇浙兩省一市產業西移的第一站,區位獨特,宣城有底氣;作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旅遊城市,創新潛力居安徽省全省第1位。
  •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宣城路徑」
    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距離溧水區不到60公裡的宣州區狸橋鎮區位優勢愈發顯現,宣州經開區現有企業106家,其中滬商企業9家、蘇商企業52家、浙商企業16家;園區現有在崗工人2206人,僅江蘇籍工人就有327人,佔比達15%。
  • 安徽行政區劃調整暢想,以老帶新對口扶持,或合併市縣融入長三角
    安徽經濟發展和行政區劃調整暢想方案一歸根結底,安徽的發展還是要靠老八市來帶動。滁州、阜陽、宣州雖然近幾年GDP增長迅猛,但工業貢獻度不高,主要還是佔了人口優勢,城市發展潛質還需要進一步培育。反觀老八市,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人才資源比較充裕,二三產業佔比較高,GDP結構比較優良,城市治理經驗比較豐富。
  • 長三角下的江浙滬,為何在去年帶上安徽,中西部地區發展如何
    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6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1.17萬平方公裡),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
  • 黃山旅遊輕軌和黃山宣城鐵路等寫入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27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規劃中,有黃山旅遊輕軌T1線、黃山至金華鐵路、黃山至宣城鐵路很多關於高速鐵路、公路、旅遊輕軌等項目建設安排,對黃山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帶動產業承接和旅遊多樣化發展等有重大利好。
  • 和南京、杭州兩個省會交界的安徽宣城,為何發展不太突出?
    安徽省東南部的地級市——宣城,它地理位置較為獨特,佔據太多的區位「優勢」。 宣城是安徽省地理位置最靠東的地級市,是安徽最接近「長三角」腹地的地級市,即安徽距離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級市。
  • 宣城市委書記姚玉舟暢談十三五宣城發展脈絡
    說起宣城,這個地處皖南的生態文化城市,因為李白,因為敬亭山,更因為豐富的山水文化,享有山水詩城的美譽,而作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宣城又與江蘇、浙江兩省交界,打造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一直是宣城多年前就定下的理想。面對即將開始的十三五規劃,這座城市將何去何從?近日,記者趕赴宣城,專訪宣城市委書記姚玉舟,聽他說一說宣城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方向。
  • 安徽宣城可能有大動作,欲投資12億打造長三角標杆,有望超越宏村
    ,安徽一個叫宣城的城市,預計投資12億,想要去打造一個長三角的旅遊標杆,這個項目有望超過安徽的著名旅遊景點宏村,成為安徽新的旅遊標誌。02在春秋戰國時期,宣城就已經存在了,但當時的宣城還不叫宣城,它當時的名字叫做愛陵,秦初期正式成為縣城,又在之後被改成宣城郡,但沒過多久就成了廢郡
  • 安徽池州文旅升級發展 積極融入長三角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城市。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數不勝數。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池州利用自身交通便利的優勢,全面融入了長三角「3小時」都市圈、南京合肥「1.5小時」通勤圈、長三角地區2-3小時旅遊交通圈。
  • 安徽融入長三角步伐加快 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安徽融入長三角步伐加快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白海星 文 晶安徽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在上海龍頭帶動下,聯手蘇浙,揚皖所長,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聚焦新發展|安徽天長市以昂揚之姿融入「長三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冰  10月28日—30日,「對接大江北,擁抱長三角——全國省級黨報及長三角媒體矩陣·天長行」活動舉行,來自全國的近30家主流媒體走進安徽天長市,通過「交通之旅、文化之旅、產業之旅、紅色之旅」四條線路的走訪,共同見證天長市「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變化
  • 安徽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安徽省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位於安徽、江蘇兩省交界的丹陽鎮,一部分屬於馬鞍山市博望區,另一部分屬於南京市江寧區。儘管「一腳踏兩鎮,雞鳴聞兩省」,但江寧、博望長年以來根本不像「鄰居」。
  • 促進安徽積極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的高鐵,全程163公裡,投資約380億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安徽的發展是越來越好了,其省會合肥在2020年也是步入到新一線城市的隊列,這對於整個安徽省來說都是一種榮譽。其實安徽作為長江中下遊的中部地區,毗鄰江浙滬,其自身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不錯的,可以充分利用好周邊一線城市的優勢,帶動自身經濟的持續發展。
  • 安徽是否真正融入了長三角?一心「入長」的安徽是否還屬於中部?
    長三角經濟區,中國最發達的兩個經濟區域之一。傳統理解的長三角只包括江浙滬三省市。從2016年5月國務院公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等八座城市正式被劃為長三角城市群開始,安徽全省逐步被納入「長三角」範疇。
  • 長三角「一嶺六縣」 合作區,安徽宣城的「上海轄區」被賦予重任
    原本是一方僻靜的土地,如今卻因長三角一體化,讓白茅嶺一夜之間成為一片熱土,各受關注!今年6月6日在湖州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長三角「一嶺六縣」產業合作區,正式進入大家視線!哪「一嶺六縣」?「六縣」指的是蘇浙皖交界處的安徽宣城的廣德、郎溪;江蘇常州的溧陽、無錫的宜興和浙江湖州長興、安吉;一嶺當然是白茅嶺!
  • 安徽潛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李白詩中的"皖公山",就是地處皖西南、大別山東南麓的安徽潛山天柱山,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裡、安徽之源、京劇之祖、黃梅之鄉"的美譽。2018年,潛山成為全國首家以旅遊特色獲批的縣級市。
  • 安徽這兩城市若合併,10年內將趕超合肥,打造長三角新一線城市
    安徽這兩城市若合併,10年內將趕超合肥,打造長三角新一線城市安徽,位於華東東區,現轄16個省轄區,常住人口6323.6萬人,安徽省是目前在華東地區發展最快的一個省,雖然安徽省發展很快,但相比長三角其他省,安徽省城市真的是競爭力落後
  • 安徽天長:以昂揚之姿融入「長三角」
    近日,「對接大江北,擁抱長三角——全國省級黨報及長三角媒體矩陣·天長行」活動舉行,來自全國近30家主流媒體走進安徽天長市,通過「交通之旅、文化之旅、產業之旅、紅色之旅」四條線路的走訪,共同見證天長市「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變化,以及加快融入長三角的部署決心。
  • 安徽宣城,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宣城,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兩市,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本省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