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來了,騰訊什麼時候會涼?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

來源:莎莎公告

資料顯示,公司於1997年上市,中期股息自1999年開始派發,直至上個年度從不間斷,但公司這次宣布不派,某程度也顯示出最壞的情況可能還未到來。

莎莎的表現完全最決於香港旅遊業,但以目前狀況而言,抄底時機還是過早。

不過換句話說,隨著旅遊業開始有回穩跡象、公司回復派息,股價的反彈力度還是挺大的。仍然,莎莎業務只停留於本地,沒能力向外擴充,只能視作為一隻收息股。

另外,券商們又開始吹基建了,刺激水泥、煤炭、鋼鐵板塊集體上揚。中國中鐵(0390.HK)、中國建材(3323.HK)、亞洲水泥(0743.HK)、中國東方集團(0581.HK)等漲超5%。

近期A股方面基建股表現較好,相信主要原因是基金於年底前,賣出漲幅大的白馬股去調倉,選擇相對低位的基建股,更多的是追求安全邊際。

經濟下行還未觸低,想要周期逆轉還太快了吧?

虛擬貨幣再受打擊,上海宣布對相關活動開展專項整治,責令問題企業立即整改退出。比特幣再度急挫,而相關概念股雄岸科技(1647.HK)和火幣科技(1611.HK)分別大跌和。

對於虛擬貨幣,中央已決意自己來做,其他相關企業又何來生存空間?

另外,雅高控股(3313.HK)和卡森國際(0496.HK)股價繼續瘋狂,分別暴漲117%和52%。

對於前者,原主要股東被強制出售共約5.36億股(約17.3%),目前已不持有任何股份,未知道是否接了貨的券商在推高股價,以期待前股東會增持或是公司回購呢?

另外,中國飛鶴(6186.HK)已發出公告回應早前指控,刺激股價大漲10.5%。

下圖為2016年Q4均今公司奶粉市場份額的變化,而根據第三方報告Euromonitor的數據,2018年飛鶴的市場份額為8.6%,排在第三名,與公司的資料基本上吻合,而2019年最新數據還未有。

不過,對於這種數據,進行草根調研才是最實際,不知有作為父母的讀者,有誰在喝飛鶴呢??

來源:中國飛鶴公告

來源:Euromonitor,前瞻產業研究院

最後,萬眾期待的事 - 阿里(9988.HK)在香港二次上市。

阿里上市價為176港元,相比美股上一日收盤價,意味著投資者在淨賺2.9%,而目前阿里暗盤升約5%左右。

不過由於港美兩地股份互通,暗盤表現未能反映什麼,且看今晚美股價格,兩地的差價終將會快速收窄。

如此大的規模,加上與美股互通,短期發大財的機會是沒有,相信要等到阿里入指數,才有望進一步大幅推升股價。

現時同股不同權公司並不符合被納入指數的資格,而恆指公司已表示將在2020年首季,公開諮詢市場,這意味著短期內阿里也未能成為藍籌。

在此之前,騰訊仍然是穩妥的股王。

市場十大成交活躍股

(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相關焦點

  • 小米+阿里+騰訊 美的什麼時候才能胡牌?
    小米+阿里+騰訊 美的什麼時候才能胡牌?  新年第一周,美的就給物聯網圈帶來了驚喜:與騰訊QQ達成戰略合作,並計劃於近期內共同推出數款智能家電。此前,美的曾先後獲得過小米12.66億投資,並與華為、阿里等達成戰略合作。
  • 阿里與騰訊的區別是什麼?
    阿里收購或控股的公司優酷視頻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兩面夾擊下日薄西山,餓了麼佔的市場份額與美團相比太少,是真的餓了,菜鳥跟順豐相比還是太菜了,蝦米音樂曾經在行業裡也是佼佼者,卻被迫關閉。反觀騰訊並不追求控股,只做投資,騰訊投資了八百多家公司,其中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騰訊在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知名大公司都是大股東,美團、京東、拼多多等騰訊系公司都混得風生水起。反差太大了,阿里行業冥王的稱呼絕對不是假的。騰訊有微信,中國14億人,有10億人使用微信,而且相當活躍,沒事就看看微信,騰訊憑藉這一神器向所投資的公司輸送流量,助其快速成長。
  • 阿里系要來涉及新行業,欲與騰訊搶佔市場?
    導讀:要問現在什麼最火,相信很多人會說直播短視頻行業,這個產業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全民參與,全民互動的規模,對於現在追求快節奏的人們,似乎正好對其口味。要問現在短視頻最火的人群分布在哪,很多人會想到抖音、快手、秒拍、微視等。
  • 阿里騰訊看中屈臣氏什麼
    分析認為,若屈臣氏獲取其中一家投資,可以拓寬其渠道,此外,無論阿里與騰訊是否真的參與了競購,兩大巨頭都為屈臣氏賺足了眼球。大佬「高頻」動作根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在內的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外,由於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所以潛在買家不一定會提出切實的報價。
  • 阿里巴巴和騰訊誰更強?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但是阿里就不一樣了
    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些年來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中的翹楚,三家公司並稱BAT,不過這些年百度的發展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被踢出了BAT的格局,剩下阿里和騰訊兩家公司廝殺,首富的位置也是在馬雲和馬化騰之間頻繁易主,阿里巴巴和騰訊競爭了這麼多年也很難分出勝負,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
  • 爭奪屈臣氏,騰訊、阿里想得到什麼?-虎嗅網
    零售戰場上,騰訊和阿里或許已經有了下一個爭奪的方向。 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消息,據彭博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在內的一個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知情人士稱,淡馬錫尋求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獲得大約30億美元資金,而騰訊可能會聯手一些投資基金共同對屈臣氏的股份發起收購,並且,這些股份也吸引了阿里的興趣。對此,阿里巴巴、騰訊和淡馬錫的代表均不予置評。
  • 投資阿里,什麼時候可以賺估值的錢?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麼是拼多多的股價短期漲得過猛了,要麼是阿里估值被壓得太狠了。市場已經很久沒能賺到阿里估值的錢了。如果市場是有效的,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市場一直不給阿里估值?留給投資者的機會是:什麼條件下,可以重新開始賺阿里估值的錢?
  • 騰訊賦能和阿里賦能的區別是什麼?
    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對線下零售企業的收購戰愈演愈烈,有關騰訊賦能和阿里賦能的比較也浮出水面。  阿里的賦能與騰訊的賦能,正是阿里與騰訊對所謂的「行業內的市場與競爭的信息」而作出的一系列組合與選擇。這兩種不同的選擇,跟企業的基因和商業理念及實踐有關。  在筆者看來,這兩種賦能最大的不同,在於騰訊賦能是改良型的,而阿里賦能是革命性的,要求零售企業換道思維,不以現有的指標衡量,而需要從未來的視角出發。
  • 騰訊三鬼拍門 阿里背水一戰
    一日股價漲跌不能說明什麼。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22日,拼多多股價漲幅大約70%,京東漲幅大約30%,阿里巴巴下跌了大約10%。具體大家可以看三家最近5個月的股市k線圖。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就說過,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短期利好京東,長期利好拼多多,阿里巴巴是兩頭不討好,騰訊在實物電商領域有京東和拼多多,在本地生活領域有美團點評,群狼鬥餓虎,三鬼齊拍門,真是趁你病要你命。阿里巴巴的大本營是實物電商,本地生活是他實物電商的延伸,一旦這兩項承壓,沒錢輸血,也沒有那麼容易盤活金融業務,就真的危險了。
  • 這口大鍋誰來背?阿里、美團、京東、小米、騰訊均大跌
    這口大鍋誰來背?阿里、美團、京東、小米、騰訊均大跌鍋從天上來作為一個資深股民,對科技股情有獨鍾,本著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思想,所以把雞蛋放在了以上的多個籃子裡。掙的時候雖然沒掙多少,但是今天誰曾想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口大鍋誰來背?今天阿里港股暴跌9.8%,美團暴跌9.67%,京東暴跌9.2%,小米大跌8.18%,騰訊大跌7.39%,恒生科技指數重挫超6%,這種跌法比上半年疫情時最慘時還嚇人。這口鍋誰來背?
  • 阿里騰訊爭搶屈臣氏麥德隆 打的是什麼主意
    最近網上關於阿里騰訊競購屈臣氏和麥德龍兩家公司股份的消息非常多。這讓很多人疑問,國內的零售資源相當豐富,阿里和騰訊之前的布局也很充沛,為什麼會同時對這兩家估價超過幾十億美元的交易感興趣。阿里和騰訊,表面看一個是電商一個社交,似乎競爭性不強。但本質上過去二十年的網際網路經濟,是阿里和騰訊,在網際網路C端,對消費者和消費場景的生態競爭引領的。
  • 阿里和騰訊到底在爭什麼
    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奢侈品。阿里和騰訊,到底在爭什麼?
  • 網友:這遊戲都涼了 阿里引進正版旅行青蛙,卻讓馬化騰坐立不安
    騰訊遊戲的負責人曾經說過《旅行青蛙》這種遊戲的生命周期只有半年左右,果然,過了一個冬天,曾經刷爆朋友圈的娃兒子就消失不見了,這也很符合網際網路時代,萬物速生速死的規律。有時候,連我們的感情都快的浮光掠影,今天相逢,明日就分手在人海,轉身時的決絕,冷漠的像從未相識過更何況是一款僅供我們解悶的遊戲了。
  • 社區團購大戰再起,背後的阿里和騰訊,誰會是最終的贏家?
    什麼是社區團購?團長創建一個群,提前發布優惠商品連結,消費者通過連結購買商品,團長獲得佣金。社區團購平臺調動供應鏈,從倉庫發貨到團長處,消費者到團長處自提商品。社區團購的阿里系和騰訊系社區團購早在2018年就開始興起,2019年逐步退潮,僅剩下興盛優選、食享會和十薈團等幾家頭部平臺。其中興盛優選和食享會是騰訊系,十薈團是阿里系,明明已經是日落西山的行業,突然又火了。因為突發的疫情,讓消費者養成了線上買生鮮的習慣,教育成本省了。
  • 又涼一個!阿里為何經常把看上的項目幹黃?「這一點」是個弱勢
    這些年來,已經變成了商業帝國的阿里一直在忙著擴張領域,幾乎各行各業都有涉及。即便是馬雲曾經說過自己不會碰的遊戲領域,到後來還是投資發展了,只不過最終的結局是不慍不火的。其實除了遊戲之外,這些年阿里沒有做大做強的項目有很多,甚至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最終都做涼了。尤其是一些曾經被阿里看好的項目和領域,有很多都被阿里幹黃了。
  • 大潤發董事長:零售商站隊,騰訊系是各自在玩,阿里會做得比較深...
    我們新的模式,還在打磨中,還不到可以對外公布的時候。大潤發優鮮1小時送到家一定會存在,未來也會用淘寶到家的流量入口。商業觀察家:在阿里未入股之前,您曾告訴我們,大潤發未來有做easy 家樂福、永輝生活等類似社區小型生鮮業態,阿里入股之後,這一計劃會變嗎?
  • 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阿里的幾條業務線,如果是拿到整個反壟斷的體系來看,事實上都是踩線。阿里的GMV佔到了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壟斷程度甚至遠超過阿里,由此騰訊在反壟斷的潛在風險某種程度上也大於阿里,但是短期這個事是衝著阿里來的。騰訊和阿里壟斷了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那麼這個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整個國家的在線的基礎設施實際上就在他們手裡。
  • 阿里的商品城,騰訊的茶館,美團的保姆店?
    時間來到了21世紀,我們進入了多姿多彩的網際網路生活,我們可以把網際網路看作一個牌桌,桌面上打牌的有阿里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美團的王興以及拼多多的黃崢,不到下牌桌的一刻,誰也不知道最後的贏家是誰?但對於我們看客來說,這位大佬手裡拿得什麼牌,我相信我們還是能看得出個大概!
  • 阿里騰訊酒店業角力升級
    1月12日,隨著阿里巴巴旗下在線旅行平臺飛豬(原名阿里旅行)公布了「未來酒店」的深度布局,近期將上線未來酒店刷臉入住體驗,並計劃首批在杭州市數家酒店進行試水。然而,在阿里「未來酒店」發力之時,其競爭對手也不甘於寂寞。此前,微信就聯手藝龍、住哲,共同推出「微信生態酒店」,並重點推廣「刷臉入住」模式。由此,阿里和騰訊在酒店領域競爭的火藥味日益加重。
  • 阿里吃50萬罰單!股價連續2天重挫!阿里騰訊真的在壟斷嗎?
    受此影響,阿里巴巴的股價連續2天被重創,目前阿里的市值在5.32萬億港元,與上半年接近9000億美金的阿里相比,阿里下半年股價走得十分慘澹!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騰訊股價走得還算穩健,目前騰訊公司的市值為5.39萬億港元,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第一大網際網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