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雅媛港股圈
來源:莎莎公告
資料顯示,公司於1997年上市,中期股息自1999年開始派發,直至上個年度從不間斷,但公司這次宣布不派,某程度也顯示出最壞的情況可能還未到來。
莎莎的表現完全最決於香港旅遊業,但以目前狀況而言,抄底時機還是過早。
不過換句話說,隨著旅遊業開始有回穩跡象、公司回復派息,股價的反彈力度還是挺大的。仍然,莎莎業務只停留於本地,沒能力向外擴充,只能視作為一隻收息股。
另外,券商們又開始吹基建了,刺激水泥、煤炭、鋼鐵板塊集體上揚。中國中鐵(0390.HK)、中國建材(3323.HK)、亞洲水泥(0743.HK)、中國東方集團(0581.HK)等漲超5%。
近期A股方面基建股表現較好,相信主要原因是基金於年底前,賣出漲幅大的白馬股去調倉,選擇相對低位的基建股,更多的是追求安全邊際。
經濟下行還未觸低,想要周期逆轉還太快了吧?
虛擬貨幣再受打擊,上海宣布對相關活動開展專項整治,責令問題企業立即整改退出。比特幣再度急挫,而相關概念股雄岸科技(1647.HK)和火幣科技(1611.HK)分別大跌和。
對於虛擬貨幣,中央已決意自己來做,其他相關企業又何來生存空間?
另外,雅高控股(3313.HK)和卡森國際(0496.HK)股價繼續瘋狂,分別暴漲117%和52%。
對於前者,原主要股東被強制出售共約5.36億股(約17.3%),目前已不持有任何股份,未知道是否接了貨的券商在推高股價,以期待前股東會增持或是公司回購呢?
另外,中國飛鶴(6186.HK)已發出公告回應早前指控,刺激股價大漲10.5%。
下圖為2016年Q4均今公司奶粉市場份額的變化,而根據第三方報告Euromonitor的數據,2018年飛鶴的市場份額為8.6%,排在第三名,與公司的資料基本上吻合,而2019年最新數據還未有。
不過,對於這種數據,進行草根調研才是最實際,不知有作為父母的讀者,有誰在喝飛鶴呢??
來源:中國飛鶴公告
來源:Euromonitor,前瞻產業研究院
最後,萬眾期待的事 - 阿里(9988.HK)在香港二次上市。
阿里上市價為176港元,相比美股上一日收盤價,意味著投資者在淨賺2.9%,而目前阿里暗盤升約5%左右。
不過由於港美兩地股份互通,暗盤表現未能反映什麼,且看今晚美股價格,兩地的差價終將會快速收窄。
如此大的規模,加上與美股互通,短期發大財的機會是沒有,相信要等到阿里入指數,才有望進一步大幅推升股價。
現時同股不同權公司並不符合被納入指數的資格,而恆指公司已表示將在2020年首季,公開諮詢市場,這意味著短期內阿里也未能成為藍籌。
在此之前,騰訊仍然是穩妥的股王。
市場十大成交活躍股
(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