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講的老規矩,你知道多少?

2020-12-25 青島晚報電子報
郭德綱講的老規矩,你知道多少?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14 星期一

    「一日與師哥聊天,提起我兒子一勁誇獎。 『少爺挺懂事。 』『怎麼呢? 』『每次見面都知道站起來打招呼。 』『這不應該的嗎? 』『唉,現在的孩子們淨不懂規矩的。 』我愣了一下,細細咂摸規矩這兩個字……」近日,相聲演員郭德綱發布的一條關於規矩的長微博,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記者就微博內容採訪了一些市民,他們也感慨頗多,認為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後缺失「規矩教育」,應該加強引導。 記者張琰
郭氏長微博,細數那些規矩
    平時郭德綱發微博,轉發、評論通常在2000條以內,可這條關於規矩的微博,轉發量高達74000多次,被評論22000多次,獲得兩萬多個讚揚。
    細看他發的規矩,年齡偏大一些的應該很熟悉: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吃飯坐哪就不能再換,端著碗滿處跑那是要飯的。不許用筷子敲盤碗,有乞丐之嫌疑,在外吃飯這叫罵廚子。喝湯不許吸溜,吃飯不許吧嗒嘴,要閉上嘴嚼。夾菜只許夾前面的,不許過河。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因為像徵香爐,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家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上人家串門,敲門時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急促的拍門屬於報喪,本家必不悅。遞剪子時要手攥剪子尖兒,把剪刀柄讓給對方。不許咋咋呼呼,不許嘬牙花子,不許斜著眼看人,不許抖腿……
不守老規矩,多數是年輕人
    「祖宗留下的規矩,該遵守的就得遵守。 」一說起規矩,在一家國企工作的趙敏言語間有小火氣。 「公司去年新招的大學生,給人第一印象還行,一說話辦事就露餡了!我們辦公室的東西,他拿起來就走,從不打招呼,那麼理所應當。有一次,我們辦公室也要用這東西,我同事跟他說:不好意思,我們也要用。結果對方大聲來了句:用完我還你。他一出門,全辦公室人都搖頭,素質太差了! 」
    在一家公司負責招聘工作的孫家傑,也感慨近些年在高校遇到的「不著調」學生比五六年前多了。 「以前多數學生遞簡歷都是雙手,規規矩矩的,現在有些孩子直接單手一揚,這樣的我們肯定不要。 」
    「那次我跟學生一起吃飯,一道菜上來,好些學生都像小餓狼似的撲上去,根本沒想到有老師在場讓老師先夾的事。 」市民郝女士是一所中學的老師,對部分學生的餐桌禮儀感到無奈。
「熊孩子」多,證明規矩缺失
    「近兩年,網上有不少關於熊孩子的帖子,這些頻頻出沒的熊孩子,不正是沒規矩的最好證明嗎?」曾經的網絡熱帖《一大波熊孩子正在靠近,你遭遇熊孩子了嗎》給市民高磊留下深刻印象,帖子中提到的熊孩子毀壞家具、摘禿花朵等情景,他都遭遇過! 「我鄰居家的熊孩子來我家玩一次,我就崩潰一次! 」
    說到熊孩子,有高磊這樣不滿的市民並不鮮見。趙敏也認為,熊孩子的出現就是沒給立好規矩,可這個問題最根本的「癥結」不在孩子,在家長。「像我們單位新招的那個大學生,就有同事議論說,『這樣的孩子就是沒家教』。孩子小不懂事,像小樹苗似的,怎麼長全憑家長修理。現在家家一個孩子,有些家長過於溺愛,造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孩子確實不能過分約束,可不能因此忽略了最基本的禮貌問題。 」
山東孔孟鄉,規矩自然也多
提到郭德綱的規矩論,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的高曉文也頓生感嘆。這位姑娘生長於江南水鄉,在青島讀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本地,目前與男朋友熱戀當中,國慶節跟著男朋友回了趟泰安老家,在火車上,男友就對她開始進行「培訓」了。「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這些基本規矩,我們家也有。但他又提到吃飯注意什麼問題,跟長輩說話注意什麼問題,聽得我有點頭大。我們那邊規矩可沒山東這麼多。 」
    記者就此事採訪了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博士馬光亭,馬老師認為,這看似簡單的規矩,其實也與歷史傳承、地域文化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歷代古都多集中於北方,統治者正是通過一些禮儀、規矩來約束臣民,而山東又是孔孟之鄉,儒家思想頗受推崇,對規矩的講究自然也更多一些。
飯桌規矩多,反映空間倫理
    細讀郭德綱微博中提到的各種規矩,我們會發現與用餐有關的比較多,而現實中,餐桌上的禮儀也是不少長輩特別強調的。採訪中,就有一些生於1985年前的市民自爆了小時候因為先於大人夾菜、在盤子裡亂翻而被大人敲手的遭遇。
    對此,馬光亭老師的觀點是,餐桌上的種種規矩,並非平白無故出現的,更不是快被淘汰的糟粕。中國素來民以食為天,吃飯又是中國人最頻繁的活動之一,很多交際都是在餐桌上進行的。餐桌上的種種規矩反映的是一種空間、倫理秩序,就餐中大人小孩的座次,就是倫理道德上的一種各歸其位。懂得並遵守餐桌上的規矩,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種自我尊重。
規矩該提倡,西方也講禮儀
    「現在有觀點認為,應學習西方,解放孩子的自由天性,不能總用老一套東西去硬卡孩子。 」但馬光亭老師認為,尊重孩子的天性是正確的,但不能因此喪失基本的禮儀教育,而且在西方國家,同樣非常注重「立規矩」。在西方社會學名著《文明的進程》中,嚴肅又風趣地講述了身體各部分的禮貌和非禮貌行為、就餐時的規矩、聚會遊戲以至臥室中的得體行為等,這實際是通過研究社會中很小的日常生活的細處,來反映出大的社會歷史文明變遷。
    馬老師認為,不管郭德綱提到的規矩,還是社會學家的著作,在一定意義上是殊途同歸的。懂規矩知禮儀,才能夠在社會中與人建立合理、和諧的關係,這甚至是一種交往技能,沒有規矩的人往往容易被邊緣化。對於面對一個逐漸全球化的世界來說,講究禮儀也是必須的。
青島老規矩,吃魚不能說翻
    郭德綱提到的多數規矩,也都是青島人在遵循的。不過除了這些規矩,靠海的青島還有一條「特色規矩」。
    舊時,很多青島人以出海打漁為生,餐桌上吃魚格外講究。魚的一面肉吃完後,要吃另一面,需要給魚翻個身,這時候是絕對不能說「翻過來」,可以說正過來、調調,也可以說吃那面,總之就是不能說「翻」字,以免令人聯想到船翻了這樣的事。記者曾有一位住在大麥島的土著居民,這位中年人說,小時候家裡誰要說翻魚,肯定要挨長者的訓斥。

-----------------------------------------------------------------------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飲食安排,這些老規矩你知道多少
    春節這一天作為一年到頭最重要的節日,遊子在外不管這一年賺了多少錢也要趕回家過年。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多少人知道春節餐桌上的飲食習俗呢?今日小編就給大家講解講解大年初一到初七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老規矩。大年初一:南湯圓、北餃子北方人,是以吃餃子為主,而南方人大年初一大多是吃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團團圓圓。
  • 郭德綱:你們只看見張雲雷現在火了,卻不知道他以前吃過多少苦
    導讀:郭德綱曾在臺上說,你們只看見張雲雷現在火了,卻不知道他以前吃過多少苦。作為師父的郭德綱為什麼會這麼評價張雲雷呢?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學藝起步早。張雲雷之所以被稱「德雲二爺」,就是因為他是第二位拜師郭德綱的徒弟。第一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已經退出德雲社的閆雲達了。張雲雷雖然是2003年11歲時拜師郭德綱的,但他在2001年9歲時便跟著郭德綱學習曲藝了。二、學藝時間長。
  • 道士講中元節老規矩,七月十五那天再請祖宗已經晚了!
    加上火紅年代,造成了文化斷層,久而久之就都不知道怎麼做了。陰間和陽間,本就相輔相成。這些年社會上很多亂象,和陰陽不通很有關係。歸者,鬼也。人之歸處,有什麼可怕呢?那些老規矩,遵守者有福!另外還要燒點郵寄費,無論你給家人燒了多少堆紙錢元寶,也要在旁邊燒點錢紙和香當郵寄費,運費。因為有些可能沒法帶走。以上是接送老客的一些規矩。有人問,為什麼不是在十五號那天請客?
  • 費玉清再能說會道愛講段子,遇到嘴開掛的郭德綱,也只能甘拜下風
    不過不管怎麼說,說段子講笑話對於費玉清來說還是屬於主業之外的副業,水平高也只是說在歌手當中顯得突出,比起以說笑話說相聲為業的郭德綱,還是不在一個層級。如果有朝一日費玉清和郭德綱坐在一起飛段子互相「貶損」,費玉清絕對是沾不到郭德綱的光的。
  • 德雲社好搭檔比媳婦還難找,光郭德綱就換過好幾個?你都知道嗎?
    班主郭德綱有句話說:德雲社找好的搭檔,比找媳婦還難!就拿郭德綱來說,他的搭檔于謙。這可謂是中國相聲界最有名的一對兒了。于謙的祖宗十八代給中國相聲界貢獻了多少段子。可是在于謙之前,郭德綱也換過好幾個搭檔,才等到于謙。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郭德綱搭檔過的那些演員!王玥波想當年,郭德綱初到京城,默默無聞只有一個說相聲的心,這個時候的搭檔就是王玥波。
  • 郭麒「十項全能」藏不住了,看懂了郭德綱,才知道教育差距在哪
    原因是他在《最強大腦》中,在關於一個印有標識的正方形有多少種展開面的問題中,其他的明星還在燒腦的猜測時,他就已經頭腦清晰的講出了運算方式和結果,並和正確答案相差無幾。同樣的在參觀《清明上河圖》時,對於解說所講述的東京汴梁,北宋經濟傳統等也是信手拈來。可以清楚的講述出其中的典故。
  • 郭德綱經典語錄之「不要試著勸我大度」因為你不知道我發生了什麼
    我記得一句話,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那就是:「我最煩那種不知道什麼事,就勸我要大度一點兒的人。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像這種人你得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到他的時候可能會連累到你。咣,我這被扎了一刀,血還沒擦乾淨呢,他走過來,哎,你要勇敢起來!你死不死啊 ?」
  • 2014高考作文題曝光 鍾漢良郭德綱齊「押中」
    全國一卷是「兩人過獨木橋」,北京卷是「老規矩」,上海卷是「穿越沙漠和自由」,安徽卷是「劇本修改誰說了算?」  四川卷是「人只有站起來世界才屬於他!」,重慶卷是「租房」……不得不感嘆:微博已經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娛樂八卦無處不在,提前不知道出題老師微博叫啥以及平時都關注些什麼……才是會呼吸的痛!  北京的考生們,平時微博有關注郭德綱嗎?
  • 郭德綱:人都是為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
    郭德綱:人都是為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經常看郭德綱的採訪,一定會發現:他說話,往往透過現象看本質。演藝界的腕兒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外界的聲音?很多人會說,"好的,不好的,我都虛心接受。"
  • 任梓慧臺上當著郭德綱的面說:郭德綱算什麼玩意,臺下差點給跪了
    首先恭喜賈冰獲得《歡樂喜劇人》的冠軍,小編今天講的也和賈冰有一些關係。3月31日,任梓慧這位賈冰口中的「兩米大姑娘」在社交平臺上寫道:只能說對不起了郭德綱老師!!!讓不知情的人一頭霧水。在一期節目表演時任梓慧和賈冰合作的小品說了一句:郭德綱算什麼玩意,這才有了後面的道歉,當時郭德綱還在臺上呢,佩服姑娘有這樣的勇氣。其實熟悉德雲社的都知道,無論是嶽雲鵬,還是好搭檔于謙,甚至是兒子郭麒麟,在講小品時都少不了互相調侃,老郭也是樂在其中。對於任梓慧的道歉網友安慰道: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這一期你巨厲害。
  • 曹雲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演繹德雲社未央宮事件,幸虧他挺身而出
    郭德綱愛唱京戲,這是一件圈內人都知道的事情,而郭德綱曾經演唱過許多的經典京劇曲目,其中有一段為未央宮斬韓信說的是,漢高祖時候,陳稀在奉命出徵時反叛,劉邦親自討伐,令呂后監國,而呂后此時對韓信的權勢和智謀存在著極大的戒心,想著治他的罪,於是趁劉邦出徵之際,與蕭何將韓信騙進未央宮,以私犯聖駕之罪將其斬首
  • 48歲第一天,郭德綱哭了
    在那段時期,郭德綱和一個叫楊紅的年輕人「同病相憐」,成了朋友。幾年後,楊紅成了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當然,絕大多數人只知道他的藏族名字——洛桑。郭德綱嫉妒地把書扔在一邊。「去你的吧!」老北京街頭的茶館一來二去,和店裡人熟了,有人知道郭德綱也是說相聲出身,就說:「您上去講一段玩玩唄?」這一講,就一發不可收拾。
  • ...反覆聽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說長頸鹿放在琥珀裡是什麼意思?
    如今,趙本山已經退休,周立波也遠在美國無法回國,除了幾個沒什麼本事的主流相聲演員偶爾靠蹭郭德綱WiFi引起人們的關注外,在當今中國的曲藝界,郭德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WiFi之王,現在的郭德綱是寂寞的,寂寞是因為還沒有出現一個能撼動其喜劇地位的人。
  • 被遺忘的老規矩:筷子不能插飯,敲門不能太急,遞剪刀不能這樣遞
    被遺忘的老規矩:筷子不能插飯,敲門不能太急,遞剪刀不能這樣遞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其實有著很多很多的規矩,記得之前《天天向上》就有一個板塊叫「中華禮儀之美」,小阿毛和師傅百曉生,就經常以各種詼諧的方式,告訴觀眾一些中華傳統禮儀,也就是一些老規矩
  • 郭德綱:那一夜,我又夢見百萬雄師
    郭德綱說,下午家裡來了幾個記者,直眉瞪眼,憋著勁偷拍,「我有個徒弟叫李鶴彪,實在看不過去了,就給推出去了」。  他並不迴避打人的事實,「有時候講半天理,沒用。你給他一嘴巴,他自個找一地兒老實待著去了」。  轟天的喝彩聲中,郭德綱談性高漲,開始把矛頭對準記者——咱實話實說啊,有時候記者不如妓女,真的。(觀眾喊好)。
  • 郭德綱為何至今沒有緋聞?柳巖當場表白無人信,徒弟燒餅講出實情
    郭德綱也是一個經歷了大風大浪的人,經歷了這麼多事情,觀眾漸漸看清了郭德綱是誰。老實說,郭德綱以前有這麼多黑色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認識他。了解他之後,我們會發現郭德綱的性格很好,他對相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郭德綱很受女性歡迎,很多女明星喜歡和郭德綱合作例如,柳巖和柳巖在郭德綱職業生涯的最低谷時與他合作。
  • 德雲社為高考加油,嶽雲鵬被內涵,燒餅卻讓師父郭德綱很欣慰
    從郭德綱開始,整個德雲社的學歷都是普遍偏低。特別是從小跟著郭德綱學相聲的兒徒,很多也就上到初中,包括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也沒上過多少學。只是不上學不代表沒文化:德雲社多數的相聲演員都是自己寫段子,不少人的手寫字能讓很多的大學生都汗顏。
  • 郭德綱:一個娛樂圈教父
    前言:恐怕連郭德綱自己,他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走到今天。相聲,是一門行業。說相聲,是一門職位。郭德綱說相聲不過是為了養家餬口,為了謀求生計。郭德綱從一文不值的捧哏演員,到一字千金的逗哏演員,這一路走來是極其不容易的。觀眾看得到,也很同情他。——知乎郭德綱,是相聲界的一個奇才。
  • 德雲社粉絲們,必須知道的角們!郭德綱48小時櫥窗表演!
    2015年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我要幸福》。同年主持《綱到你身邊》。2016年舉行「德雲社成立二十周年」開幕式慶典,並展開全球相聲巡演。2016-2018年三度擔任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司儀。2017年12月29日起,郭德綱首檔脫口秀網絡綜藝節目《一郭匯》每周五晚8點在西瓜視頻與今日頭條平臺上獨家播放。2018年2月16日,郭德綱執導的喜劇電影《祖宗十九代》全國公映並斬獲了1億票房。
  • 郭德綱給孟鶴堂題字「一孟千秋」,你知道原詩出自哪兒麼?
    郭德綱經歷過三次進京三次無功而返,受過世人和主流的冷落白眼,經歷過弟子出走淚灑《未央宮》,也遭受歷過百般罵名。曾被師父侯耀文評價他「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相聲圈大師馬季評價他說,「後來又出了一個郭德綱,多好的事兒啊」,甚至預言了十數年後的今日,「相聲界至少還有郭德綱」的幸事與相聲到底不如早些年蓬勃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