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主要描述了東漢末年爭霸兼併的戰爭,以及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對峙。他們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持續了數年,最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奪魏國,改國號為晉的故事。
僅僅看故事簡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在三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時代日新月異,社會矛盾激化。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動蕩的三國時期,自然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三國演義》在歷史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人物,包括曹操、諸葛亮等。
《三國演義》開頭,講述了劉備、關羽、張飛在涿郡張飛莊後祭告天地,燒香結成異姓兄弟的故事。雖然姓氏不同,但兄弟倆,為了共同的理想和抱負,同心協力。當然,這樣的一個故事是存在於小說中的。歷史上劉、關、張的關係到底如何?
一、從「恩若兄弟」到「桃園三結義」
故事「桃園三結義」自然是寫得非常的生動,對劉、關、張三兄弟情誼的描寫也非常細膩,那麼他們在歷史上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在陳壽寫的《三國志》中,寫著劉備與關羽、張飛同床共枕,恩若兄弟,關羽和張飛也非常尊敬劉備,終日隨侍其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劉、關、張三人關係密切,但是否宣誓沒有記載。
據說他們三人的交情大概是在宋元時期就開始的,宋元時期離三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故事是如何從「恩若兄弟」發展到「三結義」的?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關、張三者之間的關係應當是沒有結拜的。他們只是志趣相投,關係親密而已。宋元時期,對三者關係的描述就發生了變化。
在《重建廟記》中有寫道,關羽、張飛和昭烈為友,約為兄弟。昭烈就是漢昭烈帝劉備了。可見,義氣相交的故事逐漸發展演變為了兄弟情誼。到了《關羽戲集》的時候加入了「桃園」這個場地,至此,「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基本成型。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小說,是一部具有一定虛構性的文學創作。然而,無論創作什麼樣的小說,都不會改變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之間義氣相交的關係。
二、東漢的世家集團
西漢時期,隨著察舉制徵辟制的發展和完善,貴族家族的影響迅速發展,甚至出現了幾代官員多達兩千石的家族。
東漢建立後,世家勢力進一步擴大,中央政府陷入政治黑暗,皇權衰落,地方世家勢力增多,也導致了分裂政權的局面。東漢時,共有13個州,都由世家大族控制。各派勢力不分青紅皂白,互相鬥爭,其中以曹操、袁紹、孫權等人最為著名。
再來看下曹操,他出身官家,是曹參的後裔,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騰去世後,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漢靈帝時期更是官至太尉。曹操自己更是通過舉孝廉進入朝廷的,後來,他因涉案被撤職。光和三年,被朝廷召為議郎,面對朝廷的陰暗局面,他卻無法匡正,不願迎合權貴的他便託病隱居。
中平六年,靈帝駕崩,新皇帝年紀輕輕。董卓進京後,把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操不想和董卓合作,逃離京城後,他號召天下英雄向董卓進攻。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的身份不能簡單地說是宦官之後,而曹騰才應該是曹氏家族的一個分支,只是因為他的身體缺陷,才收養了一個兒子。
曹操的祖先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曹參,他的家族已經繁榮昌盛了幾百年。比如,任虎豹騎初代隊長的曹純,以及他的哥哥曹仁對曹操幫助很大,且三代為官,所以家境富裕。可見,曹操是大家之後,他的成功是靠家人和人脈支撐的。
我們再來看看江東的孫權,孫家世世代代在這裡當官。孫權的父親孫堅據說是孫武的第22代孫。孫權繼承了他父親孫堅和他的哥哥孫策打下的基業,成為一方諸侯。
三、劉備的依靠
東漢末年,世家秩序混亂,勢力強大。曹操和孫權都有大家庭的支持,但劉備沒有。他雖是中山靖王劉勝劉勝的後裔,但父親早逝。年輕時,他和母親一起織席販履為業,過著艱苦的生活。
赤壁戰之戰前,他還投靠了公孫瓚、田楷、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劉備以徵討黃巾軍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的力量很小,在徐州當徐州牧的時候,統率的軍隊也不過一萬人。
劉備雖然是漢代的宗族,但他的起跑線與曹操、孫權不一樣,他在各地駐紮時,得不到當地強大勢力的支持。除了缺乏基礎和薄弱的力量外,另一個原因是各個地區的分裂勢力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格局。
劉備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不僅無法守城,也無法擴張。可以說,在早期,沒有人會覺得劉備會阻礙他們想要的霸權,而且因為他是漢朝的親戚,名聲頗大,所以各方諸侯都願意接受他,讓他為自己工作,這樣他們就能得到好名聲。現在是時候問另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劉備是漢室宗親卻沒有漢室的支持?
劉備在漢代有宗親的美譽,也曾受到漢代後人劉元起的照顧。不過,他雖然是漢代後裔,但百年後逐漸沒落,與普通家庭差別不大。而且,他的父親死得很早,沒有兄弟的幫助,他的生活很艱難。
就劉備的早期經歷而言,他沒有像曹操、孫堅那樣得到家人的支持,他身邊的兄弟,都是像關羽、張飛這樣的異姓兄弟。總的來說,劉備雖然在早期活動中名聲很好,但由於實力較弱,沒有強大的家族支持,所以沒有受到主力的重視,甚至把他當作提高自己聲譽的「工具」。
小結:
在小編看來,正是因為劉備出身之尷尬,所以他才傾向於結交「異姓兄弟」來相助自己,在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兄弟的幫助下,他才從一個賣草鞋的落魄貴族慢慢的發展出了逐鹿天下的資本。團結志同道合之人,讓自己擁有足夠的權力佔據一方,成為可以與曹操、孫權抗衡的諸侯。
對於現代人也是一樣的,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都是要靠團隊做起來的,任何一家大企業都不是只憑藉一個人做大做強,單打獨鬥只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