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此水入胸懷,此時此身何處來。難忘灕江不了情

2021-01-17 鴻蒙小築

文/山間清溪

要說我對灕江的嚮往之情,始於孩提時代。

非常喜歡小學課本中的課文《桂林山水》。愛誦讀的我,學過這篇課文後,好幾天都捧著課本,聲情並茂有滋有味地讀著,陶醉在那神話般的境地。直至今天,那些優美的句子還能脫口而出。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那時,真盼望自己快快長大。由此萌生一個理想,將來成為一名地質學家或生物學家,可以遍遊祖國的名山大川,可以暢遊如此美妙的山水,可以體驗「人在畫中遊」的夢幻。要知道,對於一名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小學生來說,灕江真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後來,觀看電影《劉三姐》,得以飽覽灕江那如詩如畫的大幅景致。也不斷從古人今人的篇章中搜尋有關桂林、灕江的詩句,細細品味桂林景、灕江情。那嚮往之情更怯。

不過那時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種種原因,對旅遊始終懷有熱望的我,28歲以前,竟然連省都沒出過,更不用說遊灕江了。灕江於我,實在太過遙遠。

再後來,旅遊之風開始興起。每當有朋友、同事從桂林歸來,我總是頗豔羨地問及他們所見。不成想,卻聽到好多人說,真正的桂林山水,遠不及書中所寫。就像好多有名的景點一樣,不看,後悔;看了,更後悔。

我始終不敢相信,倒覺得這些人有負於那許多機緣,辜負了大自然的厚贈,虛枉了美好的旅程。

也許是上蒼感念我對山水的痴迷。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踏上新的工作崗位,多了因公出行各地的機會。儘管每次出行,都帶著繁重的學習培訓任務,但畢竟走出了家門,多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那時,只要你不是公費旅遊,是允許周邊遊玩的。

於是這一年,我終於得時機圓了自己的灕江夢。

「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腦中閃爍著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踏上泛舟灕江之旅,我激動的心啊,又豈是這些詩句所能表達得盡!

當遊船開始行駛在碧波之上時,我欣喜若狂的心,卻一下子被這山水融化,竟然一下子變得那樣的平和,那樣的澄淨,那樣的清明。

這山,這水,讓人忽然從心頭滲透出幾分記憶,熟悉而又親切。

「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羅帶」,翡翠色的灕江水,雖說不是想像中的如鏡的靜,但微微蕩漾的漣漪,恰好使得周圍的一切在靜謐和諧中多了幾分靈動。那正是讓人感嘆的大自然的生命的律動。

百裡灕江、百裡畫廊,灕江上的山水畫廊長卷,從竹江碼頭、在我迷醉的視野中展開。

碧崖丹心,蒼翠簇擁,映襯斑斑紅跡,碧水倒映十丈懸崖,向人們娓娓訴說著一個悽美的愛情傳說。

九馬畫山,天然的駿馬群像。人們到這兒總會競相找尋駿馬的雄姿,欲與偉人一比高低。據說周恩來、陳毅等都在此數過馬匹。有詩云:自古山如畫,而今畫是山;馬圖成九首,奇物在人間。

還有淨瓶山、磨盤山、仙人推磨、螺螄山、碧連峰、書童山……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遊。真真是「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遊船上的我,能做的只是靜靜的,靜靜的。隨著船行,一任那幅幅流動的畫從眼前划過,連讚嘆和感慨都忘記了。

當船行至黃布風景區,碧水、藍天、白雲、青山,還有滿載著滿眼欣喜的遊人的客船,是那樣和諧地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作。

此時此刻,只覺得自己走進了一個空靈的世界,世間的那些煩囂、喧嚷、功利乃至紛爭,在這兒全部消失殆盡。留下的是純粹的安然,莫名的慰藉和寧靜。

生命,就這樣,被這山水,熨貼得如此的恬淡、如此的超然、如此的受用……

此後,又有幾次機會來桂林。每次來,我都會來灕江上泛舟,感受山水四季的不同律動。我尤感激工作生活的這份厚贈,使我可以隨心所欲悠然山水間,不斷開闊自己的鴻蒙天地。

朋友們大都到過灕江吧?還記得第一次來的感受嗎?歡迎分享交流。

相關焦點

  • 全國十大徒步線—灕江徒步線攻略/桂林精華全在此/但沒幾人知道
    今天帶大家走的可是桂林山水最精華所在——灕江徒步線。灕江徒步線—全國十大徒步線之一灕江徒步線是我國票選十大經典徒步路線排名第十,這也是南方唯一入選的徒步線(香港的麥理浩徑不入)。此徒步線沿著灕江邊前行,岸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巒迭起,風景尚好。
  • 蘇東坡詩詞:「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要讀懂這首詞,就需要了解他的寫作背景。這首詞在龍榆生的《東坡樂府箋》裡未作編年,準確寫作時間需要推算,好在顧隨先生《東坡詞說》中說這首詞跟《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所抒寫的感情接近,並且這首詞有「忘卻成都來十載」的話,同樣是十年,所以他推斷兩詞屬稿日不會相差很遠。
  • 興坪古鎮:細品田園風光,靜觀灕江漁火
    難忘興坪的山 「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如果說中國的山美在桂林,我要說桂林的山,美在興坪。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相公山,你就領略不到:「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的意境。登上相公山,能領略到俯首觀山河、抬手摘星辰的曠世美妙;能見識到灕江第一灣驚為天人的風採!
  • 三亞有座南海情山,因一個愛情故事,每年有無數情侶來此海誓山盟
    後來兩人傾心相愛,並結為了夫妻,在此居住了下來,繁衍後代,而這個地方就被稱為「鹿回頭」。三亞別稱「鹿城」也因這個傳說而來。如今在鹿回頭半島上建起了鹿回頭公園,以愛情文化為主題,有著「南海情山」、「黎族聖山」、「生態之山」的美譽。
  • 旅遊:九馬畫山——灕江著名景觀之一,大自然的筆墨奇觀
    由九座山峰相連,毗鄰灕江江畔的石山,是桂林灕江著名的景觀之一。 ·遠望如一幅畫屏,其中似有九匹駿馬,據說能在此處看出九匹馬的人定非凡夫俗子。相傳畫屏中駿馬本為天宮神馬,「弼馬溫」孫悟空疏於看管而偷下凡間至灕江飲水。後被江邊畫工發現而受到驚嚇,誤入石壁永留人間。
  •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又是秋天,放眼四野,樹樹皆秋色,山山盡蕭瑟。迎著初升的秋陽,我騎單車去小村毛竹園。此行是應老友之邀,前往他家作客。我不緊不慢的踩著單車,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能看看沿途的景色。清溪河從眼前流過,遠處溼地撲朔迷離一片蒼茫,深黛色的齊山從身邊掠過。
  • 灕江情、桂林兩江四湖景
    明山秀水繞全城,吹面不寒楊柳風。湖邊靜觀垂柳影,江裡映襯塗鴉燈。增光添彩金銀塔,搖曳多姿板凳龍。玻璃橋中環視角,未見此色免談空。兩江四湖        桂林到處是山,城裡又都是平地,不像重慶大連這樣的城市;兩江四湖讓桂林城非常秀美,正是因為如此往年的春晚才選擇在兩江四湖這裡。東方威尼斯的瑰麗夜色,乘坐小艇環城而遊,城在景中,景在水中。桂林是典型的山水城市,自然山水是構成桂林城市景觀的基本元素。
  • 詹春柏暢遊桂林灕江 稱一生到此一遊沒有遺憾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詹春柏8日乘船遊覽廣西灕江時說。詹春柏當天在桂林欣賞煙雨灕江勝景,並感慨「這麼漂亮的人間仙境,一生到此一遊就沒有遺憾了。」  8日早晨,桂林下起小雨,灕江上霧氣繚繞,兩岸山峰遠看像籠罩輕紗,若隱若現。遊船穿行其間,恍如身臨仙境。雖然寒意襲人,詹春柏與夫人還是長時間呆在遊船甲板上,沉醉在美景中。
  • 登大面山,看灕江第一灣仙境攻略,不登高你就不知道灕江有多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在我看來就是教你旅行中怎麼看山,看山必須遠看,登高望遠,灕江群峰環抱,蜿蜒曲折,大氣磅礴這種美你在山腳是感受不到的。水要怎麼看,水要近看,「遠看山,近看水」,這是觀賞風景的一個原則。
  • 鳳凰城、鎮遠街、兩岸灕江,青山不負,碧水相依,不必問你來何處
    旅遊是見識,更是那種可以換換心境,既可以讓人留連不止,又讓一些人「索然無味」的地方。萬人攢動,人流如織。一山一水,不過一副簡畫一首短詩而已。所謂大美、大遺憾,都會在旅途中遇得,不論你抑或記得或悄然忘記。
  • 平樂灕江邊驚現臥佛山!釋迦牟尼山!!!
    位於平樂縣平樂鎮西4公裡的寶沙村灕江與荔江交叉的這座山,從寶沙村渡口往西看,一尊橫臥在灕江上的釋迦牟尼佛頭東腳西仰望著藍天。
  • 【3月19、26日出發,僅此二期】桂林灕江漁火汽車品質三天遊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興坪古鎮】是灕江沿岸最美麗的古鎮【三千漓景區】愜意徜徉2200畝天賦山水長卷佳境【十裡畫廊】這一路風景優美,藍天白雲籠罩下宛若名師的一幅畫卷【象鼻山公園】(遊覽時間約 1 小時,已含船票),坐在竹排上宛如迎面一幅幅奇妙山水畫卷,「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船行江中,宛如迎面打開一幅幅奇妙山水畫卷,真正體會到「船在江中走,人在畫中遊」的絕美灕江仙境,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閒釣、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
  • 桂林山水甲天下:煙臺到桂林陽朔全景旅遊:灕江漂流,遇龍河漂流,古東瀑布,十裡畫廊,世外桃源,桂林千古情,訾洲象山十日遊
    另外此團給大家鄭重承諾:  第一,此團為純玩團,無指定購物點!  第二,此團行程保證不走夜車,不宿車上,每天晚上都是入住酒店休息的!  第三,此團行程沒有必須自理景點!  第四,  第五,此團行程景點豐富,遊玩強度適宜,老少皆宜!希望大家踴躍報名,滿30人發團!
  • 桂林東鎮門,就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地混跡在此
    東鎮門就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地混跡在此,與周邊瘡痍滿目破之高高低低有些年份的房子也蠻融洽。後來才知道清代時這兒稱東鎮門街,民國時改稱的東鎮路,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要人均在此建有公館,路口的那棟洋樓更是他們的前輩李濟深乏力之後於1940年至1944年的舊居。1944年10月底,日軍攻佔桂林,東鎮路的一間間豪宅被侵佔後付之一炬,昔日的繁華從此煙消雲散。
  •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這是小學課本上的灕江。「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一千二百多年前,詩人韓愈就勾勒出了灕江的秀美風光。乘飛機,坐火車,不遠萬裡,我們終於來到了灕江。冒了突襲的冷風和絲絲涼雨,我們「聞雞起舞」,只是為了能早些見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 徒步灕江,深度體味桂林的山山水水——九馬畫山篇
    朝板山碼頭因為是去九馬畫山的竹筏乘坐點,所以很是忙碌,來來往往的竹筏,從高處看上去,有那麼一點「千帆競渡」的感覺。朝板山碼頭建得很不錯,這裡除了建有休息亭,還有觀光走廊。在觀光走廊裡,隨便找個位置都可以觀賞、拍攝到20元人民幣背面圖的圖景。只是最佳拍攝時間得等到黃昏以後,因為大白天江面竹筏太多,破壞了水面的平靜,山的倒影出不來。
  • 旅遊札記:煙雨灕江,百裡畫廊,劉三姐,我們來了!
    從桂林到陽朔大約八十公裡的水路,卻凝聚了整個灕江的精華,素有「百裡畫廊」之稱。遊艇剛剛駛出二三裡的光景,大家就有些耐不住了,紛紛跑到船頂上去看風景。從高處看,灕江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蜂之間;兩岸峰巒聳秀,兀立奇瑰。唐代詩人韓愈的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把個灕江描繪得絕妙無比。天下的山水在桂林,桂林的山水在灕江。可惜!這日的天公有些不太作美。
  •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玉鏡高懸知我意,他鄉此夜可清悠?3.鳳頂~322秋天來了七絕.中秋寄月相思寄予故鄉人,遙望星空月滿輪。庭前望月家山遠,把盞盈眸話不休。7.中秋前三日,擬歸魁鬥346點到為止初心猶在指間留,未及回眸鬢已秋。
  • 廣西桂林灕江山水,規模最大的巖溶山水,看最美山水來灕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桂林灕江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是世界上風景最美,規模最大的巖溶山水遊覽區之一灕江隸屬於珠江水系,發源於桂林市興安縣的貓兒山山脈,全長437公裡精華的景色是在楊堤鄉至興坪鎮約20公裡的水程。
  • 須彌山在何處